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FSS 35-2022 额定电压0.6/1kV 及以下柔性矿物绝缘电缆.pdf5.10.1电缆护套上应有制造厂商名称、产品型号规格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可采用印刷标志, 也可采用压痕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 5.10.2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T6995.3一2008规定。 5.10.3电缆可不进行线芯识别。当用户要求时,电缆绝缘线芯标志应符合GB/T6995.5一2008规定。
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15)℃下进行
6.2.1导体结构和尺寸按GB/T4909.2规定的方法进行。 6.2.2 导体电阻按GB/T3048.4规定的方法进行。
GB/T 38534-2020 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超低温拉伸性能试验方法.3.1绕包的绝缘厚度
6.3.2挤包的绝缘厚度
应从每一根绝缘线芯上各取一个试样;对多于三芯的等截面电缆,测量绝缘线芯的数目应限制在3 个绝缘线芯或总芯数的10%中,取两者中的大者,
按GB/T2951.11规定的方法进行。
应采用两个具有半径约3mm的球面头测微计进行测量,其精度应为土0.01mm。应小心从成品电缆 上取宽约50mm的金属护套圆环,对其进行测量,沿金属护套一周共测6点,6点间隔应尽可能相等, 取平均值作为金属护套厚度,测量出来的最小值做为最薄点,其厚度测量值的平均值应按GB/T34926 一2017中附录F修约到0.01mm。
按GB/T3048.4规定的方法进行。
按GB/T2951.11的规定的方法进行
按GB/T34926一2017中第9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6.7.2.1对金属护套的完整性应进行检查,对于有非金属护套的产品需要在挤包或绕包非金属护套前 进行完整性检查,在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工序的生产。 6.7.2.2每根成品电缆在两端密封的情况下,在电缆任一端充入0.25MPa~0.35MPa干燥空气或氮气, 当另一端压力表达到充入气压稳定后停止充气,保持2h,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压力表的气压不应下降。 6.7.2.3压力表精度等级应不低于1.5级,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
胺GB/T34926一2017中8.6规定的方法进行
按GB/T17651.2规定的方法进行
7.1.1在出厂前,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线电缆上进行的试验,检验项目为
前,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线电缆上进行的试验,检
e) 导体电阻: f) 电压试验; g) 标志。 7.1.2出厂检验中的检验
a) 正式生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 )电线电缆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型式试验时。 7.2.3所有型式试验项目检测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任一项目检验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产品 不合格
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和规格电缆中的一根制造长度的电缆上进行。对于总长度大于2km的多芯 4km的单芯电缆测试应按表5规定的试样数进行试验
表5抽样试验的试样数
7.3.2判定和复检规则
7.3.2.1抽样试验项目为: a)导体结构和电阻检查; b)绝缘和护套(金属和非金属)厚度测量。 7.3.2.2抽检产品检验项目全部本文件规定的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7.3.2.3抽检产品的检验项目若有一项不合格时,应从该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 试样全部合格2020年技术质量标准化精细化措施下册.pdf,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3包装、运输、贮存、安装
8.1.1.1允许长度不小于10m的短段交货,其数量应不超过交货总长度的10%。 8.1.1.2 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任何长度交货。 8.1.1.3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0.3%。
3.1.2.1电缆应成盘或成圈交货,开卷绕整齐,妥善包装。电线盘应符合JB/T8137(所有部分)的规定 电线电缆头应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缆端头应加保护罩,伸出的长度应不小于300mml。 .1.2.2重量不超过80kg的短段电线电缆,可以成圈包装。 .1.2.3成盘电缆的电缆盘外侧及成圈的附加标签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电线电缆型号和规格; c)长度; d)毛重; e)制造日期; f)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 g)标准编号。
8.2.1 运输中不应从高处抛扔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8.2.2 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应置平放稳,并用适当的方法固定,防止碰撞或翻倒。 8.2.3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
成品电缆应放置在通风和无有害气体的场所, 避免在露大存放, 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9.1用户在遵守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自购买产品之日起,产品质保期3年。期间若因 质量问题造成产品故障的,制造商应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 9.2如因操作不当或外部不可抗拒的因素所造成的非质量问题导致产品故障,或超过质保期的,制造 商应提供维修服务。
附录 A (规范性) 陶瓷化硅橡胶带性能 陶瓷化硅橡胶带性能见表A.1。
DB11/T 1165.5-2019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5部分:清分结算规则表A.1陶瓷化硅橡胶带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