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GSEA 002-2020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规范.pdfb) 输出回路应具备防雷功能; c)直流配电装置与逆变器非相邻布置时,输出回路应具备过流保护功能; d)室内布置时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IP20,室外布置时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IP54。 6.6.4直流汇流装置的安装布置应满足6.10要求。 6.6.5直流汇流装置输入、输出电缆选型及电缆布线应满足6.11要求,
6.7.1交流汇流设计应根据布线需求及线损要求确定,可选用下列方式: a)交流汇流箱汇流; b) 1 交流汇流柜汇流; c)交流汇流箱和交流汇流柜两级汇流; d)其他交流汇流装置汇流。 6.7.2交流汇流装置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 2 电压等级应与并网接入电压等级相匹配; b) 输入回路均应具备过流保护功能; C) 输出回路应具备过流保护和防雷功能; d) 1 室内布置时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IP20,室外布置时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IP54。
I/GSEA002—2020
DB43/T 2000-2021标准下载I/GSEA002—2020
6.7.3交流汇流装置的安装布置应满足6.10要求。 6.7.4交流汇流装置输入、输出电缆选型及电缆布线应满足6.11要求。
a)电力部门要求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需经隔离变压器与电网隔离; b) 逆变器交流输出电压与并网接入点电压等级不一致。 5.8.2变压器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 a)变压器高低压侧额定电压分别与并网电压和逆变器额定交流输出电压一致; b)如当地电力部门无要求,变压器额定容量应大于接入此变压器的逆变器额定容量之和; c)室内安装时宜选用干式变压器SCB10以上等级; d)室外安装时应选用箱式变压器,宜选用干式变压器; e)根据逆变器性能要求,设计双分裂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或其他满足要求的变压器; f)联接组别可选用: 1)低压并网时,Yn,d11型; 2)高压并网时,Dy11型。 6.8.3变压器的安装布置应满足6.10要求。 6.8.4变压器输入、输出电缆选型及电缆布线应满足6.11要求,
6.9并网计量装置设计
a 1 并网回路应设置可视断点的电气元件; b) )并网回路应具备防雷功能; C) 1. 计量装置应满足当地电力部门的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1)光伏发电电能计量点(关口)应设在光伏发电与电网的产权分界处,产权分界处按国家有 关规定确定; 2)产权分界点处不适宜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的,关口计量点由光伏发电业主与电网企业协商确 定; 3)1 计量装置配置和技术要求应符合DL/T448的相关规定; 4) 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光伏发电,同一计量点应安装同型号、同规格、准确度 相同的主、副电能表各一套,主、副表应有明确标志; d) 1 计量装置应设置独立计量室,并应铅封处理; e) 1 应满足当地电力部门的其他要求,可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1)光伏发电站应配置电能质量实时监测设备,所装设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应满足GB/T19862 的要求。当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光伏发电站应安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 确保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合格; 2)光伏发电站应具备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存储功能,对于10MW及以上容量的光伏发电站,应 具备实时监测数据远程传输功能; 3)通过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光伏发电的公共连接点应装设满足GB/T19862要求的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电能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应至少保存一年,必要时可供电网企业调 用。 3并网计量装置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I/GSEA002—2020
a 应满足6.10要求; b) 宜邻近并网点室内布置,当室内空间无法满足要求时,可在并网点邻近设置光伏配电室或箱式 配电装置 并网计量装置输入、输出电缆选型及电缆布线应满足6.11要求,
6.10电气设备布置设计
应进行接入系统设计,实现安全接入电网的功
6.12.2接入系统设计要求:
a 应满足当地电力部门对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的要求; b) 1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容量不超过接入点的总进线电缆及成套电气设备的承载能力; C) 低压并网时,并网接入容量不宜超出上级变压器容量的85%: d) 根据所在建筑配电系统低压侧配电情况设置接入点数量及各接入点容量; e 根据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各屋面安装容量及总容量设置接入点,接入点宜就近设置;
I/GSEA002—2020
I) 根据所在建筑用电负荷功率因素进行测算,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的功率因素墩柱施工方案文件,根 据测算结果改造无功补偿装置,确保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功率因素满足电力公司 的要求。 6.12.3并网接入方式可参见表1。
表1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接入方式
6.13.7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对光伏方阵、逆变器室、变压器室、控制室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安全进 行实时监视。 6.13.8监控系统信号传输设计应符合GB50348的相关规定。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设计应符合GB/T32512的相关规定,
9.1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布置,应满足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并应有必要的隔 离防护措施和防止误操作措施。 9.2应在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范围内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设置相关安全标志,符合下列规定: a)满足GB2894及NB/T31088的要求; b)常设的安全标志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不影响运维人员对设备的巡视检查 和检修; c)高压室应注明电压等级; d)设置安全标志时应兼顾建筑的美观,且不影响所在建筑的安全和使用。 9.3根据项目现场情况,宜合理设置防滑格栅、围挡。
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备布置,应满足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应有必要 防护措施和防止误操作措施,
I/GSEA00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