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2227-2021 ±800kV及以上特高压直流系统用高压直流转换开关选用导则.pdf5.10断口间最大设计恢复电压
断口间最大设计恢复电压从下列值中选取(DC,kV) 120,145,180。
JJG(粤) 012-2016 激光测距测高仪.pdf5.11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5.12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合闸和分闸回路控制电压:DC220/110V。 操动机构电动机驱动电源电压:AC380/220V,50Hz。 加热电源电压:AC220V,50Hz。
距开关及操动机构直线距离2m、对地高度1.5m处噪声: 分闸:噪声不大于96dB。 合闸:噪声不大于90dB。
SF。气体:含水量不大于150×10°(体积分数)。 SF6漏气率不大于0.5%/年。 SF新气应符合GB/T12022的要求。
在主触头之间不充许重击穿。 串联主触头(如果使用)之间的分闸同期不大于2.5ms。
6.1.6电磁兼容性(EMC
开断装置应装设机械式位置指示器,其安装部位
DL/T 2227—2021
开关应在规定的各种工况下达到开断性能而不发生拒动或误动。对于安装有压力释放阀的, 方向应不会造成人员或设备伤害。SF。型开关应有气体取样阀和充气点。SF。型开关要配有SF。 度继电器,并能在气体异常时报警及闭锁操动机构。 直流转换开关各组成设备均应具有抗腐蚀性或经过抗腐蚀处理。
本设备应能承受三周正弦波水平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同时加于支持结构最低部分时在共振条 发生的动态地震应力,并且安全系数应大于1.67。
6.2.3端子机械负荷
板式的接线端子板,端子机械负荷推荐值见表
表2 端子机械负荷推荐值
静态安全系数应为2.75~3.5(当破坏应力的30值不大于0.75时可选用2.75),事故状态下安全系 数不小于1.67。开关端子除应满足GB/T5273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规定: 设备应配备接线端子,其尺寸应以满足回路的额定电流及连接要求; 接线端子板应为双面平板式; 设备接线端子的连接表面均应镀银或镀锡。
应符合DL/T593—2016中5.4的规定
应符合DL/T593一2016中5.13的规定,并做如下补充: 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3D。
应符合DL/T593一2016中5.10的规定,并做如下补充: 铭牌上的技术参数至少应包括如下参数: 额定运行电压; 额定运行电流; 额定转换电流:
DL/T2227—2021
DL/T2227—2021
在实际应用中,开断装置可以用一台交流断路器代替。开断装置的试验方式参考DL/T402一2016 的相关要求进行。
7.2.1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开断装置应在干状态下承受雷电冲击电压试验。试验应该按GB/T16927.1一2011的规定进行,并 做如下补充: 开断装置处于合闸位置时,应在端子和地之间施加对地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开断装置处于分闸位置时,应施加断口间耐受电压。试验方法为在一个端子施加断口间雷电冲击 耐受电压,另一个端子施加一个极性相反的电压,电压大小等于完成电流转换后开断装置断口间出现 的最大设计恢复电压。也可使用一个等效同步交流电压代替
7.2.2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开断装置应该承受操作冲击电压,试验应该按GB/T16927.1一2011规定的标准操作冲击波250/ 2500us在两种极性下进行。对安装在户外的开断装置应进行湿试。 试验方法做如下补充: 开断装置处于合闸位置时,应在端子和地之间施加对地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开断装置处于分闸位置时,应施加断口间耐受电压。试验方法为在一个端子施加断口间操作冲击 耐受电压,另一个端子施加一个极性相反的电压,电压大小等于完成电流转换后开断装置断口间出现 的最大设计恢复电压。也可使用一个等效同步交流电压代替。
7.2.3辅助和控制回路试验
应符合DL/T593一2016中6.2.11的规定。
应符合DL/T593—2016中6.2.11的规定。
7.2.4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试验
应符合DL/T402一2016中6.5的规定,并做如下补充: 试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试验电流应采用额定直流电流或等效的50Hz的交流电济 照DL/T593—2016中6.5的规定完成第一阶段试验后不间断进行第二阶段试验,将试验电流升 h过负荷电流值或等效的50Hz的交流电流,持续时间为2h。
其中,直流系统过负荷电流值由系统设计决定,通常正常环温下2h过负荷电流为额定运行电流的 .1倍。
7.2.7机械试验和环境试验
应符合DL/T402—2016中6.
7.2.8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
7.2.10电磁兼容性(EMC)试验
应符合DL/T593—2016中6.9的规定
7.2.11防护等级试验
应符合DL/T402—2016中6.7的规定。
应符合DL/T402—2016中6.7的规定。
7.2.12噪声水平测试
7.2.13六氟化硫气体湿度测量
试验时,试品内的六氟化硫气体压力应为额定压力,充入试品内的新六氟化硫气体的质量应满足 有关标准的规定。 试品在充入六氟化硫气体前,应按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抽真空处理。 试品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湿度的检测应在充气24h后进行,并将测量时的周围空气温度和气体压力 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应按照GB/T13540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或计算,
7.2.15端子静负载试验
7.2.16直流耐压试验,湿态(仅NBGS中适用,如有)
本试验只适用于NBGS中高速隔离开关,高速隔离开关应进行直流电压湿耐受试验。应符合( 27.1一2011中第4章的规定,并做如下补充: 合闸状态,试验电压加在端子与地之间。试验持续60min。
本试验只适用于NBGS中高速隔离开关,高速隔离开关应进行直流电压湿耐受试验。应 16927.1一2011中第4章的规定,并做如下补充: 合闸状态,试验电压加在端子与地之间。试验持续60min。
分闸状态,试验电压加在断口间。试验持续60min.
DL/T2227 202
本试验只适用于有源型直流转换开关。单极合闸开关是指串联在振荡支路电容器与电抗器之间的 隔离开关。
.3.1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单极合闸开关应在干状态下承受雷电冲击电压试验。试验应按照GB/T16927.1一2011的规定进行 并做如下补充: 单极合闸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时,应在端子和地之间施加对地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单极合闸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试验方法为在进线端子施加断口间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7.3.2辅助和控制回路试验
应符合本文件中7.2.3的规定。
应符合本文件中7.2.3的规定。
7.3.3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试验
应符合本文件中7.2.4的规定
7.3.4机械操作试验
应符合本文件中7.2.7的规定。
符合本文件中7.2.7的热
7.3.5电磁兼容性(EMC)试验
应符合本文件中7.2.10的规定,
进行型式试验是为了确定电容器在设计、尺寸、材料和制造方面是否满足本文件中所规定的性能 和运行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每一拟用来进行型式试验的电容器应为事先按照GB/T34865的规定例行试验并合 洛的电容器。 型式试验应在与所供电容器具有相同设计的电容器上进行;若在设计和工艺方面,被试电容器与 所供电容器在可能影响型式试验所要检验的性能方面上没有差异,则型式试验也可在这样的被试电容 器上进行。没有必要在同一电容器单元上进行全部型式试验,可在具有相同特性的不同单元上分别进 行各自的型式试验。 如果以前已在结构相似、电压和转换电流及工作场强等于或高于规定使用要求的产品上通过了型 式试验,制造方可不再重复该试验,但制造方应提供以前的试验能满足规定使用要求的说明。 应由制造方进行型式试验。如有需要,制造方应提供详列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
7.4.1固有电感测量
应符合GB/T34865—2017中6.3.2的规定
7.4.2热稳定性试验
DL/T2227—2021
7.4.5短路放电试验
7.4.6热稳定试验电容随温度变化曲线测
7.4.8局部放电试验
7.4.9套管及导电杆受力试验
7.5.2爬电比距检查
7.5.3持续电流试验
7.5.5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7.5.6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应符合GB/T25083—2010中8.5的规定。
7.5.7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试验
应符合GB/T25083一2010中8.6的规定。
7.5.8动作负载试验
7.5.15机械性能试验
7.5.16复合外套避雷器外套的耐电痕化和蚀
7.5.17人工污秽试验
应符合GB/T25083一2010中8.17的规定。
7.6.2损耗和品质因数测量
应符合GB/T1094.6—2011中9.10.6的规定。
应符合GB/T1094.6一2011中9.10.8的规定。
DL/T 2227—2021
7.6.4雷电冲击试验
7.7充电装置型式试验
本试验只适用于带有充电装置的有源型直流转换开关。充电装置的型式试验中至少应包括以 式验。
7.7.1端子对地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端子对地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应采用1.2/50us波形。试验包括正负极性各三次全电压冲击和 电压(50%)冲击,降低电压冲击波形用作参考。若全电压下所记录的电压和电流瞬变波形图 电压下所记录相应的瞬变波形图无明显差异时,则此试验合格。
端子对地极性反转直流耐压试验(干试)和局
a)进行试验前,先通过绝缘变压器将直流侧电压加到充电装置最大输出电压。试验时,正极性电 压接负极端子,负极性电压接正极端子。这样做的结果是未接线端子上的电压等于试验电压加 上端子间的电压。 b)先给试品分压单元施加一个负极性的直流电压,持续60min。然后,极性转换为正极性再持 续60min。然后,极性再转换为负极性持续30min。在整个试验中大街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局部放电的测量应符 合GB/T7354一2018中第11章的规定。判断试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最后一次极性转换完成后 最后的29min内,观测到的大于1000pC的局部放电脉冲不能超过29个;在最后10min 内,大于500pC的局部放电脉冲不能超过10个。在极性转换时出现放电现象是正常的,在完 成最后一次极性转换后,在最初的1min内观测到的局部放电次数应忽略不计。
子间直流耐压试验(干试)和局放测量,60mi
判断试验成功与否的标准:在最后的29min内,观测到的大于1000pC的局部放电脉冲不能超过 29个:在最后10min内,大于500pC的局部放电脉冲不能超过10个。
7.8.1支柱绝缘子的试验
支柱瓷绝缘子的试验应符合GB/T8287.1的规定。 若采用复合绝缘子,则按复合绝缘子相关标准进行试验
应符合GB/T13540中的规定GTCC-112-2019标准下载, 并做以下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