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3T 2093-2022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df7.1.1土方路基质量验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清除地表杂物、积水和淤泥,处理坑塘,按照JTG/T3610和设 Q 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 b) 填方路基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不应有明显碾压轮迹,不应亏 2 坡; C) 1 设置施工临时排水系统,避免冲刷边坡,路床顶面不应积水; d) 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应滥开滥挖,完工后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整。
道路改造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填石路基质量验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填石路基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上路床不应有碾压轮迹,不应 坡; b) 修筑填石路基时进行地表清理,填筑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填石路基通过试验路确定沉降差控制标准
a 包边材料的强度和压实度及边坡符合设计要求; b) 填方路基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不应有明显碾压轮迹; C) 在设定天然砂(风积沙)取沙区内合理取沙,不应滥开滥挖,完工后对取沙坑进行回填或修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注1:表列中压实度按照重型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评定。评定路段内的压实度平均值不应小于规定标准 个测定值不应小于极值(表列规定值减5个百分点)。按测定值不小于表列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 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合格率。 注2:特殊干旱、特殊潮湿地区或过湿土路基等,可按路基设计、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评定。 注3: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7.2.2填石路基实测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填石路基实测项目
注:1.上下路床填土时压实度检验标准同土方路基。 2.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可根据实际可能进行检验
7.2.3天然砂(风积沙)路基的实测项目按照土质路基的实测项目进行。 7.2.4透水隔断层应按照其所在位置路基标准进行验收。 7.2.5不透水隔断层施工结束后,应按照设计文件、JTG/T3610、JTG/TD32要求的试验指标、频次 进行质量验收,并应符合表7规定。
表7不透水隔断层检测项目
7.3.2填石路基外观质量验收应符合以下要
3 天然砂(风积沙)路基外观质量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路基边线与边坡不应出现单向累计长度大于50m的弯折; b) 路基边坡、护坡道、碎落台不应有滑坡、塌方或深度大于100mm的冲沟。
a 路基边线与边坡不应出现单向累计长度大于50m的弯折; 6 路基边坡、护坡道、碎落台不应有滑坡、塌方或深度大于100mm的冲沟。
A.1.1换填法适用于处理深度3m以内的浅层盐渍土地基以及结构疏松的岩盐地基。 A.1.2施工前应选择长度100m~300m的代表性路段进行碾压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压路机械、数量、施 工工艺参数、质量检验方法与标准。 A.1.3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对换填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复核是否满足换填法要求。 A.1.4换填材料宜采用非盐渍化的碎石、砾石、中粗砂、矿渣等。 A.1.5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换填深度宜大于溶陷性、盐胀性不良土层的厚度,换填宽度应满 足路基基底应力扩散的要求。 A.1.6施工前应做好排水设施,施工现场不应积水;当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基坑底面时,应按设计的排 水、降水措施进行排降水处理。 A.1.7换填材料前,底面应先碾压整平,经检验后将换填材料按设计量分段填筑、分层摊铺碾压,分 层摊铺厚度不宜大于0.3m,每层压实遍数宜通过试验确定,并应根据换填材料的不同,采不同的碾压 方式。
换填法施工工艺流程如图A.1所示。
图A.1换填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A.3.1施工前对换填区域进行测量放样,确定路槽开挖范围。 A.3.2路中线和路边线控制桩可采用木桩,直线段50m放一个断面桩,平曲线段20m~30m放一个断面 桩,个别拐点处10m放一个断面桩,其中边线比路基设计宽度超宽50cm。 A.3.3在施工区域以外布设两个控制桩,作为恢复中、边桩的依据,在结构物两侧设置一个断面控制 桩,防止控制桩损坏。 A.3.4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 施相结合。
A.4.1清除换填范围内的全部土体,边部挖成台阶状。 A.4.2用挖掘机将路槽中的盐渍土及淤泥挖除,并运至指定位置留存备用。 A.4.3清理盐渍土完成后,检测基底承载力,测量基底标高,填写联测记录。
A.5.1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方法施工,将路基表土及淤泥清除干净后,进行回填。 A.5.2压实厚度宜大于30cm,如遇地下渗水可适当加厚。 A.5.3换填深度不同时,路基结合面应按施工图挖成台阶或斜坡搭接,搭接处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碾压。 A.5.4按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碾压。 A.5.5详细施工方法可参考本文件6.6填方路基施工
A.6.1换填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一层,检测压实度、标高等相关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A.6.2换填层用作小型构造物的基础时,应检测其承载力。每个独立工点或分项工程不应少于3处 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1.1冲击碾压法适用于处理溶陷等级为】~Ⅱ级的砾类土、砂类土及低饱和度的粉质土盐渍土地基5个农村拆除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深度宜为0.5m~1.0m,不宜大于1.5m。盐胀性地基不应采用冲击碾压法处理。 1.2冲击碾压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冲击压路机现场碾压试验或当地经验确定,缺少相关资 按式(B.1)估算
式中: D一一有效加固深度(m); α一一修正系数,弱盐渍土和中盐渍土可分别取0.6和0.5; m一一冲击轮的质量(t); g一一重力加速度常数(9.81m/s); h一一冲击轮外半径与内半径之差(m)。
式中: D一一有效加固深度(m); α一一修正系数,弱盐渍土和中盐渍土可分别取0.6和0.5: m一一冲击轮的质量(t); g一一重力加速度常数(9.81m/s); h 一冲击轮外半径与内半径之差(m)
吉林省板式热交换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pdf表B.1冲击碾压与构造物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
4 对于不符合表B.1安全距离要求,但又需施工的路段,可采取下列措施: a 开挖宽约0.5m、深约1.5m的隔振沟进行隔振:
a 开挖宽约0.5m、深约1.5m的隔振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