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277-2023 氮肥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pdf

HJ 1277-2023 氮肥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056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HJ 1277-2023 氮肥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pdf

6.4.1.1以煤为原料制备合成氨企业的气化废水、脱硫废液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沉流 提、酚氨回收等

1.1 以煤为原料制备合成氨企业的气化废水、脱硫废液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沉淀冷却、除油、 酚氨回收等。 1.2 常压间歇固定床工艺煤气除尘降温宜采用干法除尘+间接冷却降温技术进行预处理。

图7气化废水处理工艺路线

3)塔底温度宜选择100℃~110℃,可使用蒸汽直接加热汽提或再沸器加热石河子大学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冬季施工方案,塔底出水优先 与入塔含氨废水进行换热; 4)塔顶温度宜选择92℃~95℃,塔顶冷凝器应设置不凝气排放口,不凝气排放应经过氨吸 收处理; 5)回收的浓氨水可回用于碳化制备碳化母液或其它场合。 c)采用精馏技术脱氨并制备液氨或氨气时,应满足以下技术条件和要求: 1)宜加压精馏,压力可选择1.6MPa~2.0MPa,宜使用再沸器加热; 2)塔顶氨气宜经过2~3级冷凝处理,获得氨气或压缩制备液氨,最终出口温度宜控制为 35°℃~45°℃; 3)氨气可直接回用或压缩制液氨。 1.9压缩机含油废水宜先破乳后除油,破乳可采用混凝、投加有机破乳剂、酸碱破乳等方法。 1.10酚氨回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Aa)目 酚回收工艺宜采用萃取脱酚工艺,萃取剂再生可采用精馏再生。 b)氨回收工艺可采用蒸汽汽提工艺或间接加热汽提工艺,可采取双塔工艺或采取单塔汽提工艺脱 酸脱氨

4.1.10酚氨回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图 酚回收工艺宜采用萃取脱酚工艺,萃取剂再生可采用精馏再生。 b)氨回收工艺可采用蒸汽汽提工艺或间接加热汽提工艺,可采取双塔工艺或采取单塔汽提工艺脱 酸脱氨

6.4.2.2格栅宜符合下列要求:

a)格栅应设置在调节池前,也可与调节池合并设计; b)采用机械清除时,粗格栅间隙宜为10mm~20mm;采用人工格栅时,格栅间隙宜为15mm^ 25mm; c) 细格栅宜选用具有自清洗能力的旋转机械格栅; d)格栅上部应设置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e)栅渣宜通过机械输送,脱水处理。

6.4.2.3调节池宜符合下列要求

a)调节池有效容积宜按照生产排水规律确定,没有相关资料时有效容积宜按水力停留时间10h 24h设计; b)调节池可设置搅拌装置,一般可采取液下(潜水)搅拌或空气搅拌。采用液下(潜水)搅拌时 搅拌功率应结合池体大小确定,一般可按5W/m3~10W/m3;采用空气搅拌时,所需空气气量 为0.6Nm3/(h·m3)~0.9Nm3/(h·m3); c)调节池宜加盖,宜设置通风、排风及除臭设施,应设溢流管、检修孔和扶梯。 6.4.2.4除油可采取重力除油、气浮除油或其结合工艺,并宜符合以下要求: a)重力除油池水力停留时间不宜小于3h; b)重力除油池集油斗上面缓冲池高度为0.25m~0.5m,集油斗内应设置蒸汽加热,如果采取重 力排油,集油斗斜壁与地面夹角不小于50°; c)气浮除油池可参照HJ2007中相关技术规定。

6.4.3二级生化处理

4.1 当需要进一步提高处理后出水水质时,应进行深度处理。 4.2 深度处理宜采用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如膜处理、混凝沉淀、高级氧化工艺、吸附等

HJ1277—2023

6.4.4.3高级氧化工艺一般包括臭氧催化氧化、芬顿氧化技术等。 6.4.4.4吸附技术一般包括活性炭吸附、树脂吸附等

6.4.5尿素工艺冷凝液的处理

尿素单元工艺冷凝液处理装置所选压力等级宜根据工厂蒸汽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深 度水解解吸技术处理尿素蒸发冷凝液时,应满足以下技术条件和要求: a)解吸塔压力宜选择0.3MPa~0.35MPa; b)解吸塔顶部温度宜选择114℃~120℃; c)解吸塔底部温度宜控制在操作压力下的沸点温度; d)进液温度宜选择低于塔顶温度5℃左右; e)水解塔温度宜大于200℃; f)水解塔的压力宜选择1.7MPa~4.0MPa,其压力必须大于水解塔温度饱和蒸汽压力; g)解吸塔设计的停留时间宜为30min~60min。 采用1.3MPa左右蒸汽和二氧化碳加热气提,深度水解解吸技术处理尿素蒸发冷凝液时,应满足以 下技术条件和要求: a)水解气相温度宜控制在143℃左右; b)水解塔塔顶温度宜控制在150℃左右,塔底温度宜控制在185℃左右。

6.4.7含氨废水的处理

其他含氨废水处理应根据氨的浓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高浓度含氨废水宜采用精馏技术制备高浓 度氨水或液氨、氨气。处理后水可回用、直接排放或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相关技术参数可 参考6.4.1.8规定。

6.4.8.1冷却水中需投加阻垢、缓蚀和杀菌等水质稳定药剂进行水处理。 6.4.8.2在工艺流程中应设计旁路过滤器或电絮凝组合沉淀过滤装置,以防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污 和废弃物悬浮于循环水系统中,循环一定时间后应往系统中补充一定水量,一般为总循环量的1%~5%,

6.4.9循环冷却水场排污水、除盐水站排污水、中水回用处理

下冷却水场排污水、除盐水站排污水、中水回用

理,处理完淡水可用于生产回用。以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的氮肥工业综合废水处理出水可与循环冷 却水场排污水合并进行脱盐处理,处理完淡水可用于生产回用。 6.4.9.2循环冷却水场排污水处理,应满足以下技术条件和要求: a)排污水量根据蒸发量和浓缩倍数进行计算; b)处理工艺宜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淡水产率宜选择在65%~75%, 淡水可回用,反渗透浓盐水可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达标排放或进一步处理,

a)排污水量根据蒸发量和浓缩倍数进行计算; b) 处理工艺宜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淡水产率宜选择在65%~75% 淡水可回用,反渗透浓盐水可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达标排放或进一步处理,

6.4.10浓盐水处理

.10.1对处在废水排放更高环境管理要求地区的氮肥企业,应进行高盐废水的妥善处置及减量个 10.2浓盐水减量化处理宜采用“预处理+膜浓缩+纳滤分盐+蒸发结晶”或“预处理+膜浓缩+蒸 晶”工艺流程。

6.4.11.1废气来源主要包括废水收集池、调节池、生化处理段、污泥贮池、污泥脱水间、加药间等产 生的废气。 6.4.11.2优化工艺单元设计,减少废水收集及治理系统恶臭气体的产生和散发。 6.4.11.3废水处理池宜加盖封闭,并配置通风设施。 6.4.11.4格栅间、调节池、污泥贮池、污泥脱水间等位置应设置臭气收集设备并进行集中除臭处理。 6.4.11.5除臭工艺宜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相结合的组合技术,常用的除臭工艺包括:生物滴滤技 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 6.4.11.6废水处理设施的恶臭气体排放控制应符合GB14554的规定。 6.4.11.7无组织排放控制应满足GB37822相关要求。

6.4.12污泥处理与处置

6.4.12.1污泥的处理处置要体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6.4.12.2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应进行浓缩脱水。 6.4.12.3污泥脱水可采用污泥脱水设备进行机械脱水,也可通过污泥干化场自然脱水, 6.4.12.4污泥的处理处置需符合相关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标准。 6.4.12.5蒸发结晶产生的盐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进行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6.4.13噪声和振动防治

6.4.13.1应采取隔声、消声、绿化等降低噪音的措施,厂界噪声应达到GB12348的规定。 6.4.13.2设备间、鼓风机房等机械设备的噪声和振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GB50040和GB/T50087的 规定。 6.4.13.3设备间应具有良好的隔声和消声设计,选用性能良好的声学材料进行防护。 6.4.13.4机械设备的安装应考虑隔振、隔声、消声等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特大噪声发生源(如风机 等)应专门配置消声装置。

HJ1277—2023

HJ1277—2023

废水处理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应根据处理基本工艺流程设计和选型,其设计参数应满足基本工 寸设备处理效果的要求。

7.2.1蒸氨和精馏制液氨装置所需设备大部分为中压容器,蒸氨塔、吸收塔、氨精馏塔等压 采用不锈钢材质,

不锈钢材质。 2综合废水处理设施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机械格栅机、水泵、水器、加药装置、机械过滤器 机械和曝气装置、鼓风机、污泥浓缩脱水机械等,其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机械格栅机的栅间隙负载运转下不得产生卡阻,优先选用回转式或钢索式,格栅应符合HJ/T262 的规定; b)水泵、污泥泵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选型; c)水器应启闭灵活,旋转接头无渗漏,匀速升降,并具有浮渣阻挡装置和密封装置,采用旋转 式水器应符合HJ/T277的规定; d)加药装置宜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应符合HJ/T369的规定; e)曝气设备选型依据位于水面下的深度、水温、在污水中氧总转移特性、当地的海拔高度以及生 物反应池中溶解氧的预期浓度等因素确定; f)曝气方式应结合供氧效率、能耗、气温和水温等因素确定; g)鼓风机应根据风量和风压选择,优先选用低噪声、低能耗和高效率的产品(磁悬浮风机、空气 悬浮风机等),如选用罗茨风机应符合HJ/T251的规定; h) 推流式潜水搅拌机应符合HJ/T279的规定; i)污泥脱水用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应符合HJ/T283的规定,带式压榨过滤机应符合HJ/T242 的规定,污泥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应符合HJ/T335的规定。

.1所有关键设备和材料均应从工程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运行维护、调试验收等环节纟 各控制,选择满足工艺要求、符合相应标准的产品, 2 1 对易腐蚀的设备、管渠及材料应根据介质的腐蚀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并应达 50046的规定。

8.1.1检测项目应参考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8.1.2生化处理前的预处理系统宜检测进出口流量、温度、pH、SS、特征污染物及系统投药 量等指标

a) 缺氧处理单元宜检测废水进出口的pH、CODcr、BODs、硝态氮以及反应池内氧化还原电位 碱度、污泥性状和污泥浓度等指标; b) 好氧处理单元宜检测废水进出口的pH、碱度、CODcr、BODs、氨氮、总氮、总磷、SS以及 应池内的曝气量、DO、污泥性状和污泥浓度等指标。

1.4化验室或化验台应按照检测项目配备相应

XXX研究院办公楼施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金室或化验台应按照检测项目配备相应的检测仪

8.2.1氮肥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控制方式。 8.2.2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和运行管理要求确定控制要求和控制参数。 8.2.3关键设备附近应设置独立的控制箱,控制分自动和手动互切换双回路控制系统,并具有自动保 护功能。 8.2.4现场检测仪表应具备防腐、抗渗漏、防结垢等功能。 8.2.5酚氨回收工段有关设备和仪表应满足甲类防爆要求。 8.2.6氮肥工业废水治理工程的过程控制应参照GB50014的相关规定。

9.1.1废水处理厂(站)供电宜按二级负荷设计,供电等级应与生产车间相同。 9.1.2低压配电设计应符合GB50054的规定。 9.1.3供配电系统应符合GB50052的规定。 9.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应符合GB50194的规定。 9.1.5供电工程设计应符合GB50053的规定。

9.2.1 2 废水处理厂(站)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流排水。 9.2.2 废水治理工程给排水设计应符合GB50015和GB50222等的规定。

废水治理工程建筑物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应符合GB50019和GB50243等的规定。 2 2 废水治理工程采暖系统设计应与生产系统统一规划,热源宜由厂区或园区内采暖系统提供: 筑物机械通风不能满足工艺对室内温度、湿度要求时应设空调装置。

9.4建筑结构、道路与绿化

9.4.1废水处理厂(站)的厂房建设、采光和结构应符合GB50037和GB50033等的规定。 9.4.2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严寒地区的建筑结构应采取防冻措施 9.4.3废水处理构筑物应符合GB50069、GB50108、GB50141和GB50208等的规定。 9.4.4厂区道路与绿化等工程设计应符合GBJ22的规定。 9.4.5处理构筑物应符合GB50009、GB50014、GB50191的有关规定,并采取防腐蚀、防渗漏措施

10.1.1废水治理工程劳动安全管理应符合GB/T12801的规定,

10.1.1废水治理工程劳动安全管理应符合GB/T12801的规定新建工程桥梁工程系梁、墩台身及盖梁施工方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