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25977-2022 除雪车.pdf除雪车的试验条件和准备应符合GB/T12534的规定,基本性能试验按QC/T252的规定进行 装备有副发动机的除雪车,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其进行磨合
将除雪车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装备直形推雪铲的除雪车,调整推雪铲与车辆纵向中心线垂直 装备“人”字形和“八"字形推雪铲的除雪车,调整推雪铲使其中心线与车辆纵向中心线重合;将推雪铲升 到最高位置并安全锁止,测量推雪铲最低刚性部件与地面的距离;重复试验3次,其平均值作为试验 结果。
5.2.1.2作业角试验
最小离地间隙测量后,将推雪铲降至工作位置,在地面上画出推雪铲铲刃的投影线,然后向左、向 各3次转动推雪铲至最大角度,每次在地面上画出推雪铲作业面铲刃的投影线水厂管理用房、维修车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测量偏转前后投 同的夹角,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1.2.2“人”字形和“八”字形推雪铲试验
最小离地间隙测量后,将推雪铲降至工作位置,在地面上画出推雪铲作业面铲刃的投影线,测量 间的夹角,即为其作业角,测量3次,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1.3路面仿形角试验
将除雪车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调整推雪铲至合适高度并处于水平状态,操作推雪铲分别进行 左侧、右侧的垂直横向偏转至最大角度,每次测量偏转前后的夹角即为路面仿形角,测量3次,其平均值 作为试验结果
5.2.1.4推雪铲避障能力试验
试验场地应宽阔平整,在试验场地上设置直径100mm,高度不小于120mm的刚性障碍物,推雪 铲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除雪车以不小于20km/h的速度分别从推雪铲A、B、C三个部分(见图4)越过障 碍物,每个部位试验3次,总计9次。观察推雪铲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能否越过障碍物,并检查推雪铲 越过障碍物后有无损伤。
GB/T 25977—2022
5.2.1.5推雪作业除雪率、推雪宽度及作业速度
5.2.1.5推雪作业除雪率、推雪宽度及作业速度
5.2.1.5.1试验条件
图4推雪铲测试部位图
试验条件要求如下: a)风力:≤2级(风速:1.6m/s~3.3m/s); b) 场地:雪后寻找一宽阔、平坦、背风的积雪地带,该地带应保证车辆有足够的距离进行速度调 整;积雪厚度应不小于50mm,也可使用密度相当的沙子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替代积雪进行 试验; c)仪器:卷尺,直尺,测速仪; d)车辆:按5.1的规定.并预热至工作状态
5.2.1.5.2推雪铲除雪试验(以推雪铲向右偏转为例说明)
推雪铲除雪试验具体试验程序如下: a) 在雪地上取30m长度作为试验区,在试验区内适当位置处均匀布置12个测量点,见图5。
图5除雪试验标记点、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b)测量C点~C2点雪的高度,计算雪的平均厚度。 c)除雪车推雪铲向右偏转至规定的作业角度,放下推雪铲至规定的推雪高度,启动车辆沿纵向中 心线0一0线开始进行推雪作业,使车辆按照设计规定速度匀速通过试验区,当车辆后部完全 驶出后,停止作业。 d)测量C点~C点雪的厚度,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1.5.3推雪作业速度试验
将测速仪记录的推雪作业行驶稳定车速作为作业速度,该作业速度应大于或等于20km/h。
5.2.1.5.4推雪宽度试验
用卷尺分别测量CC、CCg、CC、CCo、CsC、CC六条线上推雪宽度,取平均值即为实际推
5.2.1.5.5推雪作业除雪率计算
测量C点~C2点的残雪厚度,并计算平均厚度,根据5.2.1.5.4确定的推雪宽度,计算推雪前雪 和推雪后残余雪的质量,雪的密度见附录B,用公式(1)计算除雪率
式中: W一—除雪率; M一—推雪前雪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推雪后残余雪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刷性能试验(以向右偏转
5.2.2.1最小离地间隙试验
将除雪车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将辊刷升到最高位置并安全锁止,测量辊刷最低刚性部件与 内距离。重复试验3次,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2.2作业角试验
将除雪车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将辊刷摆在与车辆纵向中心线垂直并降低至工作位置,在地 出辊刷轴线的投影线,然后向左、向右分别转动辊刷至最大角度,在地面上画出辊刷轴线的投影线 量偏转前后投影线间的夹角·取3次试验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将除雪车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调整辊刷至合适高度并处于水平状态,操作辊刷分别进行 右侧的路面仿形角转至最大角度,每次测量偏转前后的夹角即为路面仿形角,取3次试验平均值 最终结果
5.2.2.4.1试验条件
按5.2.1.5.1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
2.4.2辊刷扫雪试验(以辊刷向右偏转为例说明
辊刷扫雪试验程序如下: a)在雪地上取30m长度作为试验区,按图5在试验区内适当位置处均匀布置12个测量点C点~ C2点,测量C点~C点雪的高度,计算雪的平均厚度。 b)除雪车辊刷向右偏转至规定的作业角度,放下辊刷至规定的扫雪高度,启动车辆沿纵向中心线 0一0线开始进行扫雪作业,使车辆按照设计规定速度匀速通过试验区,当车辆后部完全驶出 后,停止扫雪作业。 c)测量C点~C点雪的厚度,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2.4.3扫雪作业速度试验
5.2.2.4.4扫雪宽度试验
试验结束后,测量C点~C点的残雪厚度,并计算平均厚度。按5.2.2.4.4确定的辊刷扫雪宣 算扫雪前雪的质量和残余雪的质量,按公式(2)计算除雪率
式中: 除雪率; 扫雪前雪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7 扫雪后残余雪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5.2.3撒布功能试验
5.2.3.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要求如下: a)风力:≤2级(风速:1.6m/s~3.3m/s); b)撒布料:可用实际撒布料或用标准级配料代替实际撒布料; c) 场地:选择宽阔、平坦的场地作为撤布试验区域,该地带应保证车辆有足够的距离进行速度 调整; d)仪器:卷尺,测速仪。
5.2.3.2撒布作业试验
在平坦的场地上取30m长度作为试验区,见图6。设定1m×1m的方格作为撒布料采样单元格, 采样单元格应尽量覆盖车辆撒布整个宽度,且不能超出撒布区域。液体撒布时需提前进行预撒布,确定 好采样单元格的位置,并将采集容器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
按照车辆正常工作要求,设定撒布机的撒布宽度、撒布密度等参数,启动车辆沿纵向中心线O 于始进行撒布作业,调整车辆按照设计规定速度匀速通过试验区,当车辆后部完全驶出后,停止作业
5.2.3.3撒布作业速度
将测速仪记录的撒布作业行驶稳定车速作为作业速度,该作业速度应大于或等于
5.2.3.4撒布宽度计算
在30m试验区域内,均匀设置6处测量点(见图6),测量与中心线垂直的撒布料最远点之间的距 离,取平均值即为撒布作业宽度
5.2.3.5撒布密度试验
式中: G 撒布密度的测量平均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²): G;一一第i个方框内撒布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N 取样数量(N≥10)
5.2.4吹雪功能试验
5.2.4.1最小离地间隙试验
∑(G: =1 T N
将除雪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将风道口升至最高位置,测量其与地面的距离。重复试验3 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4.2.1试验条件
5.2.4.2.2吹雪试验
在雪地上取20m作为试验区,在试验区内每隔4m在左、中、右取3个测量点,总计18个测量点, 如图7所示
图/ 吹雪试验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试验前,测量1点~18点雪的厚度,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将吹雪机调整到工作位置,开启上装发动机,当上装发动机带动风机达到额定转速后,操作车辆沿 试验中心线0一O线自右向左开始进行吹雪作业,使车辆按照设计规定速度匀速通过试验区,当车辆尾 部完全驶出后,停止作业
4.2.3吹雪作业速度试验
5.2.4.2.4吹雪宽度试验
5.2.4.2.5吹雪作业除雪率
吹雪作业除雪率试验程序如下: a) 根据试验前在1点~18点测量雪的厚度计算结果,计算5.2.4.2.3所得平均宽度(吹雪宽度)内 试验前雪的质量; b) 将5.2.4.2.4所得平均宽度内未吹净的雪收集起来,称其质量; C) 按公式(4)计算吹雪作业除雪率
式中: W一一除雪率; M2一—吹雪前雪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g 一吹雪后残余雪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5.2.5破冰功能试验
5.2.5.1破冰机最小离地间隙试验
将除雪车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将破冰机升到最高位置并安全锁止,测量破冰机最低刚性部件 与地面的距离。重复试验3次,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5.2.5.2破冰率、破冰宽度及作业速度试验
5.2.5.2.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要求如下: a)温度:≤一10℃; b)场地:积冰(或压实雪)厚度在10mm~50mm范围内的平整路段或平坦开阔地带;该地带应 保证车辆有足够的距离进行速度调整; c) 仪器:卷尺,直尺,测速仪; d)车辆:按5.1的规定,并预热至工作状态。
5.2.5.2.2破冰试验
图8破冰试验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5.2.5.2.3破冰作业速度试验
将测速仪记录的破冰作业行驶车速作为作业速度,该作业速度应大于或等于5km/h。
5.2.5.2.4破冰宽度试验
破冰作业结束后,测量6处测量点有效作业面边缘的最大垂直距离,取其算术平均值作 1
5.2.5.2.5破冰率计算
试验结束后,将破碎掉的冰层碎块清理出试验场地,按5.2.5.2.4确定的破冰宽度测量计算除 积和未清除掉的冰层的面积。按公式(5)计算其破冰率。
式中: W3— 破冰率; A— 破冰前冰层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未清除掉的冰层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JC/T 2006-2021标准下载5.2.5.2.6破冰厚度测量
5.2.6抛雪功能试验
5.2.6.1抛雪机最小离地间隙试验
将除雪车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将抛雪机升到最高位置并安全锁止,测量抛雪机最低刚性部件 与地面的距离。重复试验3次,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试验条件要求如下: a) 风力:≤2级(风速:1.6m/s~3.3m/s); b) 场地:平坦、宽阔的地方; C) 距离:保证车辆有足够的距离进行速度调整; 2 测量点:测量区间内应等间隔设置10个以上的测量点; e) 雪质:尽可能选择雪质均匀的地方作为测量区间和加速、减速区间; f) 积雪深度:尽可能选择积雪深度均匀的地方作为测量区间和加速、减速区间; 区g) 仪器:卷尺,直尺,测速仪; h) 车辆:整备质量,已预热至工作状态。
将抛雪筒调整到最大抛雪距离设计高度并设定好抛雪方向,启动车辆沿纵向中心线进行抛雪作业, 并使抛雪机处于额定工作状态,调整车辆按设计规定速度匀速通过试验区,当完全驶出后,停止作业 试验向左、向右分别进行一次,试验结束后分别测量各测量位置向左、向右的抛雪距离,计算平均值作为 向左、向右的抛雪距离。
TCECS474-2017 防裂抗渗复合材料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pdf5.2.6.2.3抛雪作业速度试验
进行5.2.6.2.2试验时,将测速仪记录的抛雪作业行驶车速作为作业速度,该作业速度应大于或等 于4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