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416-2021 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pdf

DL/T 2416-2021 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020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2416-2021 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pdf

7.7文件校验技术要求

7.7.1CID、CCD、SCD等配置(工程)文件管控系统应具备一致性校验和不同版本比对功能。 7.7.2智能管理单元与运维主站存储的同一备份文件应通过可靠的技术手段完成一致性比对。

8.1就地化保护检验项目及管理要求应参照DL/T995和DL/T587一2016执行。 8.2就地化保护检验应结合装置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分析诊断与量化评估,遵循应检必检、首检全检、 安全作业、适度提前、统筹优化的原则,由运维单位制定检修计划并上报。 8.3具备条件时,就地化保护检验、故障处理、程序升级等宜采用更换式检修方式。更换式检修分为 更换式检修中心检验和现场检验,两者应协同开展检验管理。更换式检修流程可参照附录B。 8.4更换式检修中心应保证搭建的检验环境与待更换就地化保护的运行工况相一致,并具备完成备用 保护设备配置和检验的条件。 8.5更换式检修中心检验应完成备用保护设备的配置和外观、功能检验等。 8.6更换式检修现场检验应在更换式检修中心检验的基础上,完成二次回路(含连接器及预制缆)绝 缘检查或光功率检查、与智能管理单元的配合检查、整组试验和反措落实等方面的检验。 8.7更换式检修中心检验和现场检验应分别出具检验报告,并存档备案。 8.8涉及运行间隔的更换式检修作业,应预先编制并审核检修方案,布置可靠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 施,并对重要风险点进行管控。 8.9更换式检修中心就地化保护专用检测平台和现场检验仪器仪表应定期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8.10运维主站检修维护项目及时间根据运行状态确定。

9.1 就地化保护工程管理应按照GB/T50976、DL/T995和DL/T587一2016执行。 9.2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采购技术规范应明确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与模型文件,软件版 本、模型文件及说明书,应与订货合同技术要求一致。 9.3开展工厂化调试的工程,调试合格后方可出厂,调试范围应包括工程投运的保护装置及线路对侧 保护装置、专网交换机等。 9.4就地化保护工程验收可结合实际分阶段进行,工厂化调试中心完成就地化保护单体、专业检测 致性及配置文件等内容验收;现场完成就地化保护专网、二次回路绝缘、整组传动等验收。 9.5工厂化调试中心验收组织管理应按符合下列要求: a)工厂化调试中心验收由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安装调试单位自验收合格后提出申 请,设计、施工、调试单位及设备供应商应积极配合; b)验收组成员应由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运行维护单位等人员组成,运行维护单位是验收责任主 体,宜根据需求提前介入调试工作。 9.6就地化保护技改工程的可研初设阶段,应统筹确定新安装保护与其他继电保护装置在功能、通 信、信息交互等方面兼容配合,不满足运行要求的设备可适当提前更换。 9.7就地化保护技改可采用更换式检修方式;多间隔、多类型的就地化保护技改工程,宜经过工厂化 调试。 9.8就地化保护工程投运后,应对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备份,并由运维主站召唤并存档备份 文件。 9.9 安装就地化保护的工程,宜具备适当数量的备用保护设备和必要的调试专用工具。

1.1.1就地化保护投入运行前,运行维护单位应编制与现场设备相符的运行规程。 1.1.2就地化保护现场运行规程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就地化保护配置、户外机柜组柜方式,运行值班人员监视、操作的设备范围等; b)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智能管理单元、保护专网功能特点、通信方式、网络结构等; c)对投运的就地化保护进行监视及操作的通用条款,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智能管理单元、保护 专网交换机的指示灯与异常信息的含义、影响范围及处置方法; d)就地化保护压板和空气开关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保护装置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投退规定, 在监控后台或智能管理单元上投退软压板、切换定值区、复归信号、定值和报告打印等操作 流程; e)就地化保护运行注意事项、日常运行巡视项目及要求; f)智能管理单元的操作方法和流程。 1.1.3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站内一次系统变化和就地化保护变更情况,及时修订现场运行规程。 1.1.4除规定的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投退、压板投退、定值区切换、定值单核对、安全措施布置、打印 指示灯复归等操作外,运行值班人员不可在远方、监控后台或智能管理单元更改装置的其他参数设置。 1.1.5运行值班人员进行定值操作、装置投退、安全措施布置等操作时,应保证至少两人在场,一人 单作三号路高边坡挖填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一人监护;操作前应注意核对保护设备名称及设备识别代码等信息。 1.1.6在任意一台智能管理单元上执行操作后,应在本台及对应余配置的智能管理单元上对操作结 具进行核对。 1.1.7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连接器及预制缆检验前,应拆除铅封,现场检验完成后恢复。

11.2.1.1具备就地化保护运维主站的单位可通过运维主站对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远方巡视,屏相

11.2.1.1具备就地化保护运维主站的单位可通过运维主站对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远方巡视,屏相

及柜内装置检查、外观检查、打印功能检查在现场开展。 注:利用就地化保护运维主站对现场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及智能管理单元运行状态和运行环境进行巡视。 11.2.1.2就地化保护现场巡视区域应包含户外机柜处和保护控制室内。户外机柜处巡视对象应包括就 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户外机柜、连接器及预制缆、硬压板、空气开关、就地操作箱及其二次回路等。 保护控制室内巡视对象应包括监控后台、智能管理单元、就地化保护专网交换机、保护通信接口装置 及其他相关二次设备等。 11.2.1.3遇有下列情况,应对就地化保护开展特殊巡视或重点巡视: a)大风、雷雨、冰雪、冰德后,大雾过程中; b)新装置投入运行后; c)更换式检修或长期停运重新投运后; d)装置缺陷未处理前: e)法定节假日、上级通知有重要保电任务时; f)电网运行可靠性下降或存在发生较大电网事故风险时段,

11.2.2.1就地化保护专业巡检应分为远方巡检和现场巡检。 11.2.2.2远方巡检可通过运维主站进行,巡检内容应至少包括差流信息、功能压板退出信息、功能状 态信息、保护告警信息、状态监测模拟量信息等。不具备运维主站的单位,远方巡检项目应在现场 开展。 11.2.2.3现场巡检在户外机柜处和保护控制应在室内进行,侧重远方巡检无法完成的巡检项目,巡检 内容应至少包括装置外观、连接器及预制缆、户外机柜、二次回路、空开、硬压板、反措落实及红外 测温等。

11.3.1运行值班人员应通过监控后台或智能管理单元查看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定值。 11.3.2当有装置投运、更换式检修、定值区切换、定值修改等情况时,应打印定值并核对。 11.3.3运行中定值修改宜采用定值区切换的方式,在待切换定值区定值与定值通知单核对无误后,将 待切换定值区定值切换为运行区定值,并做好记录。 11.3.4定值区切换宜通过智能管理单元操作,切换前应核对保护设备名称及设备识别代码信息,切换 时可不停用保护装置。

11.4.1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更换式检修或程序升级时,应先退出整套保护。 11.4.2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投退,宜通过操作出口硬压板实现,保护功能的投退应在智能管理单元 或监控后台操作相应软压板实现。 11.4.3用于运行操作的压板应在智能管理单元和监控后台有明确的标识及操作提醒,硬压板就地操 作,软压板在监控后台或智能管理单元操作。 11.4.4检修压板、GOOSE压板、保护功能压板等软压板投退前、后均应在监控后台和智能管理单元 上核对压板实际状态,核对宜遵循双重确认的原则。 11.4.5投退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检修软压板后,应通过监控后台和智能管理单元查看装置信号指示、 告警报文及实际变位等情况,同时核查与之相关联智能设备是否出现非预期信号,确认正常后方可执 行后续操作。

11.4.6新设备安装前,应确认装置检修压板在投入状态,其他压板均在退出状态。正常运行时 投入保护装置的检修压板。

11.5.1就地化保护检修作业时,应视具体情况隔离交流采样、跳闸(包括远跳)、合闸、启动失灵回 路等与运行设备的联系,安全措施不应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 11.5.2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隔离措施可采用退出出口硬压板、退出装置软压板、投入检修压 板、隔离交流回路、断开端子排接线等方式。不宜采用断开装置间的连接光纤、拔出连接器等隔离方 式;如确需采取,应确保相关设备正常运行。 11.5.3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虚回路安全隔离应至少采取双重安全措施,同时按照“先隔离订阅端,后 隔离发送端”的顺序实施。 11.5.4对于待检修就地化保护间隔:一次设备停役时,应退出订阅该检修设备SV数据的相关装置 (如站域保护)接收软压板;一次设备不停役时,应退出订阅该检修装置SV数据的相关装置。 11.5.5就地化继电保护安全隔离措施执行后,仍可能影响运行的一次、二次设备,应提前申请将相关 设备退出运行。 11.5.6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断开专用连接器前,应核对接口两侧的色带颜色一致,确认操作正确性及 其他安全措施已布置到位;断开专用连接器后,将连接器防尘盖扣紧,拆下的防尘盖应在清洁环境统 一保存。 11.5.7通过智能管理单元对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投退压板、复归、一键式备份、开出传动等操作时, 应确认下发命令的检修标志与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实际检修状态一致。

11.6.1就地化保护出现异常时,运行值班人员应根据现场运行规程处理,并立即向主管调度汇报,及 时通知继电保护人员。 11.6.2就地化保护缺陷等级按严重程度和对安全运行造成的威胁大小,可分为危急缺陷、严重缺陷和 一般缺陷三个等级。应按照附录C进行分级。 11.6.3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及异常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双重化配置的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故障或异常处理时,做好相应安全措施后可重启一次;若异 常未消失,应保持重启后状态,申请退出该装置,通知继电保护人员处理; b)单套配置的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故障或异常处理时,应申请退出该装置并停役相关一次设备, 通知继电保护人员处理。 11.6.4连接器及预制缆故障或异常处理时,应退出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他相关设备,通知继电保 护人员处理。 11.6.5就地操作箱故障或异常处理时,应申请停役相关一次设备,通知继电保护人员处理。 11.6.6智能管理单元故障或异常处理时,断开与其相连的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通信后,可重启一次; 若故障或异常未消失,通知继电保护人员处理。 11.6.7就地化保护专网交换机故障或异常处理时,可重启一次;若故障或异常未消失,通知继电保护 人员处理。

1.7.1 日常运行过程中,运行值班人员应根据主管调度需要,汇报就地化保护的信号指示、 青况。

11.7.2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跳闸或重合闸动作后,运行值班人员宜首先远方调取动作信息,包括就地 化继电保护装置的信号指示、动作信息及相关合成信息,同时核实有无操作等情况,做好记录,并向 主管调度汇报。在不具备远方运维主站或需进一步了解现场情况时,运行值班人员应现场查看就地化 保护实际情况并记录,调阅并打印保护动作报告;如有必要,向主管调度补充汇报。 11.7.3就地化保护异常时,可参照11.7.2执行,上报的运行信息应至少包含:监控主站、运维主站、 监控后台、智能管理单元及相关设备告警指示等信息。

就地化保护备份文件管控流程参见图A

尤地化保护备份文件管控流程参见图A.1。

外青松公路南段改建工程(沪青平高速公路出入口至松江区界)油墩港桥主桥专项施工方案附录A (资料性) 就地化保护备份文件管控流程

图A.1 就地化保护备份文件管控流程

附录B (资料性) 就地化保护更换式检修流程

图B.1就地化保护更换式检修流程

以下情况为危急缺陷: a)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就地化保护专网交换机、通信接口装置、就地操作箱、控制回路等相关 二次设备直流电源异常或消失; b)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就地化保护专网交换机、通信接口装置死机、故障或异常退出,频繁 重启; c)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保护CPU异常; d)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采样异常; e)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保护、重合闸功能闭锁; f) 就地化线路保护通道故障DB11/T 1817-2021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铺装层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两侧功能压板投退不一致,长期有差流告警; g)就地化保护专网交换机与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光口通信异常; h)就地化保护专网异常或退出; i)就地操作箱异常; j)连接器及预制缆出现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脱落等现象; k)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异常; 1)开入、开出异常,可能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的; m)其他直接威胁安全运行的情况

以下情况为严重缺陷: a)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只发异常或告警信号,但保护未闭锁; b)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频繁出现又能自动复归的异常或告警信号,但不影响动作性能 c)京 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管理CPU异常; d)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同期电压异常,过负荷、差流越限告警; e)就地化母线保护装置支路隔离开关位置异常; f) 智能管理单元死机、故障或异常; g)智能管理单元监控软件异常; h)智能管理单元与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监控后台通信异常; i)就地化保护专网交换机与智能管理单元网口通信异常; j)双重化配置的就地化保护专网,单一网络异常或退出; k)就地化继电保护信息无法正常上传至就地化继电保护运维主站或调度端; 1)其他可能导致就地化继电保护部分功能缺失或性能下降的缺陷。

以下情况为一般缺陷: a) 智能管理单元显示器无显示,键盘鼠标失效; b)智能管理单元监控软件无法正常运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