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JA 3-2019 灯盘插卡式道路交通信号灯.pdf

T/SCJA 3-2019 灯盘插卡式道路交通信号灯.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016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SCJA 3-2019 灯盘插卡式道路交通信号灯.pdf

表7基准轴上的发光强度

5.2.2有图案信号灯

5.2.2有图案信号灯

表8信号灯的光强分布

用LED勾勒图案的非机动车信号灯、左转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外,其余有图案信 个方向上发光亮度的平均值应不低于表9中规定的最小亮度值,且不大于15000cd/m²。在可观 点亮区域内,亮度应均匀DL/T 5779-2018标准下载,基准轴上的发光亮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应不大于2

在额定电压下,信号灯单个发光单元的功率应不大于表13的要求。具有电源适配器的信号灯 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0。

表13信号灯发光单元最大功率

5.5.1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

电源适配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应能承受交流1440V的介电强度而不发生 火花和击穿现象

当信号灯输入端电压有效值不大于90V时,信号灯应停正发出可见光。

当电源适配器接地时,输出电路接地应接在 一个端点上;在信号灯正常工作期间,除了灯座白 被接地的金属不能成为一个电流通道的部件

信号灯启动时的瞬间电流应小于2A。

5.7.1电源电压适应性

供电电源频率保持50Hz不变,供电电压在额定电压220V基础上变化土20%,信号灯应能正常工 作, ,基准轴上发光强度变化幅度应不大于额定电压下发光强度的10%。

5.7.2电源频率适应

供电电源电压保持交流220V不变,供电电源频率变化范围50Hz土2Hz,信号灯应能正常工作,基 准轴上发光强度变化幅度应不大于额定电压下发光强度的10%

5.8启动/关闭响应时间

单元的启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80ms,关闭响应时

以调幅或调相方式降低信号灯供电电源电压,当电压有效值不大于150V时,信号灯应能1 发光单元基准轴上的发光强度应不小于150cd且不大于250cd,亮度应不小于1500cd/m²且 500cd/m²

5.10发光二极管(LED)失效检测功能

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信号灯,无论工作在正常发光状态还是降光工作状态,当发光单元 上不能正常发光的发光二极管(LED)的数量超过该发光单元上发光二极管(LED)总数的50%时,信 号灯应能自动熄灭该发光单元上所有的发光二极管(LED),并且应在1s内在输入电源引线两端产生至 少250kQ的阻抗。

配有盲人过街声响提示装置的,应能在人行横道信号灯的绿灯信号周期内发出过街提示声音或语 音,声音应具有朝向人行横道线的指向性;声音基本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为700Hz土50Hz,周期为 0.4s;在绿灯信号周期的最后3s,保持声音基本波形、频率不变,周期为0.2s;白天声压级应不超过 65dB(A计权),夜间声压级应不超过40dB(A计权)。

信号灯的防尘等级应不低于GB4208中规定的IP5X,即防尘。试验后,信号灯应承受介电引 并且信号灯壳体内应无滑石粉沉积,发光单元内应无滑石粉痕迹

信号灯的防水等级应不低于GB4208中规定的IPX3,即防淋水。试验后,信号灯应承受介电 信号灯壳体内应无积水,并且壳体内带电部件及发光单元中应无水的痕迹

号灯的带电部件与发光单元表面之间的绝缘电阻

电源各极与发光单元表面和信号灯壳体之间的泄漏电流不应超过0.5mA。

信号灯发光单元表面应无可触及带电部件。按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信号灯或发光单元的安装调节、 光源调换等操作时,其带电部件应不可触及

信号灯内部接线的标称截面积应不小于0.5mm²,橡胶或聚氯乙烯的绝缘层厚度最小为0.6mm。内 部接线的走线要合适或有保护,防止被锐边、铆钉、螺钉和类似零件或其他活动部件损坏,接线不得绞 拧360°以上。所用导线火线绝缘层颜色应与其连接发光单元的光色相对应,零线应为黑色,黄绿双色 导线只能用作接地线

5.18.1电缆入口处防护

电缆入口应适合于采用导线管、导线保护套等措施保护导线,应进行倒边,使其光滑,其最 0.5mm。

5.18.2导线固定架及接线端子

信号灯壳体内应配有采用绝缘材料制作的导线固定架,预防接线端子受力和导线绝缘层磨损。 信号 灯壳体内应具有供发光单元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应采用符合GB7000.1中要求的螺纹 接线端子。

在信号灯内具有在完成安装、调换发光单元时可触及的金属部件或在绝缘出问题时可能变为带电的 金属件时,应采用黄绿色导线将这些金属部件与设置在接线端子上或附近的接地接线端子连接,并在接 地接线端子上设置通用标识。连接导线的固定端应满足以下要求: a)螺纹端子夹紧装置应不能徒手松开; b)接地接线端子的螺钉或其他部件,均应采用黄铜或其他不锈钢金属或带不锈表面的材料制成, 并且接触面应为裸露金属面; c)在接地接线端子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电阻不应超过0.5Q。 注:在不破坏信号灯各组成部分的前提下,无可触及金属部件的信号灯不作此项要求,

灯在环境温度为80℃土2℃条件下,以工作状态经受24h试验。在试验中和试验后,信号灯均应 发光单元各部件应无变形、龟裂、光泽变化等缺陷,密封处不应有爆裂现象

信号灯在环境温度为40℃土1℃、湿度93%~97%条件下,以工作状态经受48h的试验。在试习 验后,信号灯均应能正常工作,试验后立即测试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性能,应符合5.14、5.1

信号灯在额定电压下以正常工作状态固定在振动台上,对其进行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振动, 每个方向振动20个周期。试验中及试验后,信号灯应能正常工作,插扣应无松动,无机械损伤,无电器 接触不良现象。

以250g土0.5g的钢球从1m的有效高度自由跌落,落点位于处于工作状态的信号灯面罩的中央。试验 后, 试样面罩不得碎裂,封接处不得有开裂等缺陷,

风压试验期间,信号灯具不应损坏或从固定点移位,并在试验的二个过程的任一过程后产生的永久 变形不得超过1°

对信号灯的面罩和非金属壳体进行600h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试验后不应有裂缝、凹陷、侵蚀、 气泡、剥离、粉化或变形等缺陷。试验后的面罩,测试其基准轴上的发光强度(亮度)和光色坐标,应 符合5.2和5.4的要求。

无特别说明时,应在温度为23℃土5℃、相对湿度不大于75%的环境中进行试验

目测检查信号灯发光单元、壳体和遮沿的外观

信号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检查信号灯发光图案的形状、构成方式、光源排列情况等,并在 灯10m位置检查信号灯发光均匀性

采用合适的量具测量信号灯出光面尺寸、发光单元中心距离,必要时采用亮度计确定出光面 发光边缘时亮度计取样点直径应不大于Φ2mm,测量面罩、背罩、面板、底座的尺寸;遮沿! GB14887中增加遮沿夹角的要求测量。

6.3.1试验暗室、装置及设备

进行光学性能测试的暗室、装置及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a) 1 试验暗室应无漏光,其环境条件应不影响光束的透射性能和仪器精确度; b) 1 配光测试应采用交流稳压电源,电气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2级,照度计和亮度计应为国家检定 规程中规定的一级照度计(其示值误差不超过土4%)和一级亮度计(其示值误差不超过土 5%); C) 1 测量仪器的受光面直径对试样的基准中心的张角介于10’~1°之间; d) 1 转角装置应保证测量时的实际测量位置与规定位置的偏差不超过土15

6.3.2发光强度测量

信号灯发光强度测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发光强度测量距离为10m; 6 测量时为独立发光单元,不安装遮沿; C) 试样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待试样发光趋于稳定后,测量5.2中规定各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信号灯亮度测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测量时为独立发光单元,不安装遮沿; b) 测量距离应不小于4m; C) 测量时亮度计在信号灯发光面上的取样圆形黑斑直径为20mm; d) 2 试样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待试样发光趋于稳定后,均匀选取4个测量点,测量5.2.2.1中规定 的各方向上的亮度。

如GB14887附录C中图C.1所示,采用CIE模拟A光源,该光源可照亮信号灯面罩,其产生照度E=40 0001x,照度均匀性为10%。如果A光源产生照度E达不到40000Ix,则测出低照度E1下幻像Iphl)后可计 算出幻像值

40000 (ph)=I(ph)x E

40000 (ph)=I(ph)x E

I+1ph 5+ph 一 Ixy+1ph×yph

6.6功率及功率因数试验

稳压电源为信号灯发光单元提供额定工作电压,使用电压精度为0.1V、电流精度为0.001A、功 度为0.001的功率测量仪器测量信号灯发光单元的功率及功率因数。

6.7.1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试验

绝缘电阻测试仪精度为1MΩ,介电强度测试仪器精度为交流1V。在两个测试点之间,施加约500V 的直流电压,保持1min后测定信号灯的绝缘电阻;在电源适配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施加交流 1500V、50Hz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应在5s~10s内逐渐增至交流1440V,持续时间为1min。

6.7.2关断电压试验

目视检查电源适配器的接地情况。

将信号灯连接供电电源和电流测量仪器,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启动信号灯,测试其启动瞬间的峰值电 流。

6.9.1电源调压试验

将信号灯发光单元连接到可调压电源,可调压电源输出电压频率保持在50Hz,输出电压在交流 220V土20%范围内调整,检查信号灯发光单元的工作状态,并分别测试交流264V土1V、220V土1V和 176V士1V时发光单元基准轴上的发光强度。

6.9.2电源调频试验

将信号灯发光单元连接到可调频电源,可调频电源输出电压保持在交流220V,输出电压频率在 50Hz土2Hz范围内调整,检查信号灯发光单元的工作状态,并分别测试48Hz土0.5Hz、50Hz土0.5Hz和 52Hz土0.5Hz时发光单元基准轴上发光强度。

.10启动/关闭响应时

以额定电压为发光二极管(LED)信号灯供电,开启信号灯,用双信道示波器和光探测器分别测量 发光单元输入端的电信号和发光二极管(LED)的光信号,记录启动时间。 信号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30min后,关闭供电电源,用双信道示波器和光探测器分别测量信号 灯输入端的电信号和发光二极管(LED)的光信号,记录关闭时间。

6.11夜间降光功能测试

以交流220V电压为信号灯供电使其正常发光1min,然后以调幅或调相方式降低信号灯供电电源电 压,在100V~150V电压有效值范围内,按6.3的规定测量基准轴上的发光强度(亮度),至少测试4个不 同电压值下的发光强度(亮度)。

6.12发光二极管(LED)失效检测功能试验

以额定工作电压或夜间降光时工作电压给信号灯发光单元供电,30min后分别随机熄灭每种颜色发 光单元中50%的发光二极管(LED),检查信号灯的工作状态,并测试信号灯完全熄灭后电源线两端的 电阻值。

6.13盲人过街声响提示装置功能试验

字存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声级计测量盲人过街声响提示装置的波形、音响频率、周期,声

6.14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试验在粉尘试验箱内进行,箱内气流使滑石粉保持悬浮状态,每立方米空间内应含滑右粉2kg,滑 石粉的粒径最小为1um~75um,其中至少有50%(质量)的粒径小于5um。不得用使用过20次以上 的滑石粉来试验。信号灯挂在粉尘箱外面,在额定电压下工作1h,然后将正在工作的信号灯以最小的扰 动放到粉尘箱内,接着启动风扇或风机,使滑石粉悬浮,1min后关闭信号灯电源,在滑石粉保持悬浮 状态下冷却信号灯3h。试验后目视检查试样,并进行介电强度试验。

使用淋水试验装置进行防水试验,半圆形管的半径要尽可能小,并与信号灯的尺寸和位置相适应, 管子上的喷水孔应使水直接喷向圆的中心,装置入口处的水压约为80kPa,管子应摆动120°,垂线两侧 各60°,完整摆动一次(2×120°)的时间约4s,信号灯应安装在管子的旋转轴线以上,使灯具两端都 能充分地喷到水。接通信号灯电源,使信号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灯具绕其垂直轴旋转,转速为 lr/min,然后用淋水装置向信号灯喷水,10min后关闭信号灯电源,使灯具自然冷却,同时继续喷水 10min。试验后目视检查试样,并进行介电强度试验,

绝缘电阻测试仪精度为1MΩ。在两个测试点之间,施加约500V的直流电压,保持1min后测 的绝缘电阻。

泄漏电流测试设备精度为0.1mA。将信号灯与泄漏电流测试设备相连接,由泄漏电流测试设 灯供电,测量信号灯的泄漏电流

6.18防触电保护检查

特种工技术交底用目视和必要的工具检查信号灯防触电保护性

用目视和必要的工具检验信号灯内部接线

6.20壳体安全性检查

某酒店深基坑支护(深层搅拌桩 土钉墙方案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6.20.1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测量

6.20.2电缆入口处防护检查

见和必要的手工来检验信号灯单缆入口处的防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