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SZZX 010-2022 智能门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智能门系统宜具有智能语音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使用场景。 智能门能根据使用状态、使用时间段等,在用户进出门过程中做出语音问候、欢迎音乐、关怀提醒等,并能 用户有关门使用相关的问题查询、售后协助、某些使用方面的语音指令、动作响应等,
6.2.8.11门镜或锁体配置的摄像买视野和角度能够覆盖1门口周边,直使用全景摄像买。 5.2.8.2摄像头没有异动时采用静默模式,通过传感器侦测到动态情况时,应转为码流2M以上的1080 P的高清记录模式。 5.2.8.3门镜或锁具配置的摄像头,从静默模式唤醒到高清工作模式的动态特征:有人员经停10秒以 上;夜视模式下应能监测到异常活动人员。门镜或锁具摄像头处于静默模式时,对于长度/高度在1米以下 动物和晃动的物品,被测设备在静默模式下应不被唤醒为工作模式,
传热系数K值作为分级指标,并应符合表2不低于
隔音性能,以计权隔声量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C)作为分级指标山西灵石兴庆煤矿10kv地面变电所施工组织设计,并应符合表 的规定。
气密性能以标准状态下10Pa时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g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作为分级 符合表4不低于5级的规定
5.3.4反复启闭耐久性能
智能门的反复启闭耐久性能应符合启闭耐久次数不低于100000次
门扇应能承受30kg沙袋、9次冲击试验,试验后门框与门扇间隙的最大变化量不大于5mm。
5.3.6悬端吊重性能
5.3.7撞击障碍物性能
使用10kg的重物通过自由落体的方式对门扇进行撞击试验,反复3次后,门扇不应脱落,门扇与门 变化应小于或等于2.0mm,门扇撞击面凹变形量应小于或等于5.0mm,铰链不应有明显的变形, 闭正常。
5.3.8识读装置强度
具有键盘盒和/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或读卡器等识读装置的智能门,在识读装置工 的静压力,作用60s后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和损坏。
电状态下,应能手动开启,开启力不应大于50N。
5.4.2.1接触式防夹
5.4.2.2非接触式防夹
智能门应具备可靠的防夹感应装置(如:红外感应、微波感应、光电感应、超声感应等),感应 体时门应停止或反弹
5.4.3识别方式安全
安全、指纹识别安全、人脸识别安全、密码逻辑安全应符合T/SZS4005一2019的规定。
5.4.4.1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智能门终端、移动应用和服务平台等各执行主体应在得到明确授权时才能采集、传输和保存相关 信息并确保其信息安全,包括不被错用、滥用和泄露。个人信息范围应符合GB/T35273
5.4.4.2网络通信安全
言安全应符合GB/T3662
5.4.4.3数据传输安全
5.4.5.1固件安全
固件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具备固件升级功能
b) 固件升级应校验固件文件的签名信息; C) 若通过硬件接口形式进行固件升级,需在说明书中明示,若以OTA方式升级,则升级操作 需经用户授权同意; d) 固件代码应进行反逆向保护。
5.4.5.2信息保存功能
在智能门电源断电或更换电池后,智能门内已保存的鉴别信息、报警信息和时间信息不应去失 源恢复正常后,门应正常工作。
5.4.5.3移动应用要求
智能门移动应用应满足GB/T34975对应用的完整性进行检查,以防御篡改攻击。
5.4.7.1若使用交流电源时,与门体的接触电压不应大于24V。
5.4.7.1若使用交流电源时,与门体的接触电压不应大于24V。 5.4.7.2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及门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不应小于200MΩ。 5.4.7.3有外置电源供电的智能门,带电部件应有绝缘保护措施,门扇和门框间应安装专用的过线器供 传输导线使用
标记检查应符合4.2.1要求,
标记检查应符合4.2.1要求。
a)在室内自然光线充足条件下,目测、手试; b)涂层附着性按GB/T9286的规定检测;涂层硬度按GB/T6739的规定检测; c)橡胶密封条按照GB/T24498的规定检测;随机取样(100土5)mm三段,放置于温度(70土2) ? 干燥箱内,在鼓风状态下保持168小时,用玻璃棒按压表面。
智能门锁按照GA374一2019中的安全级别A级,环境适应性等级II级的规定进行检测。
铰链按照JG/T125的规定检测。
铰链按照JG/T125的规定检测。
紧固件机械性能按照GB/T3098.6的规定检测
其他五金件试验方法如下: a) 在标准光源D65条件下,目测外观项目,符合相应要求。 b 角度项目采用量角器测量,
尺寸公差按照T/SZS4022的规定检测
6.6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
驱动装置按照GB4706.98的规定检测。
驱动装置按照GB4706.98的规定检测。
按照T/SZS4005—2019的规定检测,
按照T/SZS4005—2019的规定检测,
运行噪声按照以下的规定检测: a)检测前,应使智能门调整为设计正常运行条件,环境噪声不应大于40dB; b)声级计应放置在距离智能门边缘1.0m、高度为1.5m的位置,检测智能门稳定运行不少于三个 周期的等效连续A声级值; c)智能门的内、外两侧分别检测,取最大值; d)当运行噪声检测值与环境噪声之差小于10dB时,应降低环境噪声并重新检测运行噪声。
6.9.1在电子钥匙上任选3点,施加1500V静电放电电压,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1.7.1的规定。 6.9.2 对装有应急机械防盗锁头的智能门,其机械钥匙的强度应符合GA/T73一2015中5.2.6的规 定。
式智能门供电方式进行检查,判定其结果应符合
对受试智能门进行多次启、闭操作期间,当出现欠压指示时,继续进行启、闭操作,记录受试智 能门仍能连续启、闭50次,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T/SZS4005一2019的规定
对于S1、S2级智能门,智能门连续启闭须达到3000次以上。S3级智能门须采用外接电源(包括 备用电源)要求备用电源保证门启闭500次以上
根据智能等级分级要求,检查智能门开锁方式,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1.9的要求。
在受试门上进行添加、删除用户的操作,同时验证不同权限等级的用户是否具有不同的操作功能 其结果是否符合T/SZS4005一2019的要求。
检查访问受试门远程终端时的身份认证方式及其操作权限的设置,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T/SZS4005 2019的要求。
智能门智控级S3级的需按照GB/T34616一2017中8.5.1的规定检测
在远程启闭系统允许的范围内,启、闭的远程控制指令,观察是否能正常启闭。
6.15.1在受试门上采用未授权的密钥,按制造商文件规定的次数连续进行多次错误输入操作(含密钥! 组合方式进行错误输入操作),用秒表测量并记录无效输入状态的持续时间,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2.4 的要求。 6.15.2使受试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通过普通机械手工工具拆卸门的防护面非镶入式拉手,判定其结 果是否符合5.2.4.2的要求。 6.15.3测量仪器应符合GB/T9978.1的规定。当试验装置内腔热电偶的平均温度达到(68土2)°C, 且试件室外侧热电偶测量温度低于此温度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2.4.3的要求。 6.15.4当人在室外距离门扇表面1米区域内,未录入生物特征识别信息的人员停驻时间大于10S,智 能门是否发出报警提示/信息,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2.4.4的要求。 6.15.5在门扇锁闭状态下,开启门扇再关闭至门框侧,使门扇、门框未完全闭合,智能门是否发出报 警提示,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2.4.5的要求,
按照GB/T34616—2017中8.6.1的规定检测。
照GB/T34616—2017中8.6.1的规定检测
6.19.1根据5.2.8.1条款要求,门镜或锁体摄像头,对门外的监控警戒探测角度应不小于110°。 D. 19.2根据5.2.8.2条款要求,当人体在室外距离门扇表面1米区域内。门镜或锁具配置的摄像头或感 应监测模块应能立即感应检测到并启动到工作模式,从静默模式转为工作模式时,设备反映延误时间应小 于1秒。 6.19.3根据5.2.8.3条款要求,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2.8.3的要求。
按照GB/T8484的规定检测。
按照GB/T8485的规定检测。
按照GB/T7106的规定检测。
6.23反复启闭耐久性能
安照GB/T17565一2007中的6.7.4规定检测,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5的要求。
6.26撞击障碍物性能
在键盘盒和/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或读卡器等识读装置的外壳表面上,放置一直行 mm的钢质半球,球面朝下,相当于110N的力,作用时间持续60s,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 要求
在S1级、S2级产品中,用正常开锁方式开锁,压下外拉手,采用精度不小于1N的测力装置进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4.1的要求。
6.29.1产品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采用精度不小于1N的测力装置进行检测,检测位置为执手位置,以内 位置,施力方向为活动门扇运行的反方向,施力大小为(30土5)N,观察活动门扇是否停止或反弹。 6.29.2产品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门扇关闭运行至距离门框100~200mm范围内,用手或物体在门扇关闭 线路上晃动,门扇感应后自动停止或反方向开启。
按照T/SZS4005中6.20规定检测。
6.31.1个人信息安全保
根据说明书功能,操作智能门、移动应用和管理平台,检查收集个人信息前是否通过语音和文字 提醒用户授权同意。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4.4.1要求。
6.31.2网络通信安全
6.31.3数据传输安全
的检查技术、识别分析技术和漏洞验证技术对移 4.4.2的要求。
使用信息安全测评工具箱测试智能门终端、移动应用和管理平台,通过抓包工具通信双方数据包 的内容,查看系统是否能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如SSL建立 加密通道前是否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了会话初始化验证);并查看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对整个报文或会 话过程是否进行加密。通过数据包重复工具重放通信双方数据包(控制指令和查询指令)的内容,查 看是否抗重放攻击能力。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4.4.3的要求,
检查说明书是否声明具备固件升级功能,检查硬件升级功能的接口,检测FOTA升级方式 操作是否经用户授权同意,通过伪造固件升级包检验固件升级是否通过签名校验。判定其结果 合5.4.5.1要求。
6.32.2信息保存功能
将智能门断电或更换电池后,恢复供电,检查功能是否正常,
6.32.3移动应用要求
能门移动应用测试按照GB/T34975的规发
能门移动应用测试按照GB/T34975的
按照GB16796—2009中5.6.3的规定检测
6.34.1用精度不低于0.1V的数字电压表测量带电装置的输出电压,应符合5.4.7.1的要求, 34.2用精度不低于0.1MQ、500V的绝缘电阻表分别测量电源任意输入端与门体、带电装置外壳之 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4.7.2的要求。 6.34.3根据5.4.7.3条款要求,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6.34.1用精度不低于0.1V的数字电压表测量带电装置的输出电压,应符合5.4.7.1的要求。
智能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有A、B两个组别组成: A组检验:交收产品时,全数检验; B组检验:交收产品时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指导图集(防高坠篇)(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9年12月),抽样检验,抽样方案按表5执行
表5出厂检验(B组)抽样方案
检验项目见表6,按标准要求的顺序逐项进行检验。 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1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的试制定型; b) 结构、材料、生产工艺、关键工序和加工方法等有影响其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每三年不少于一次; d)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g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表6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
7.4.1型式检验应从成品库的相同材质、相级别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 .4.2按表6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判定产品不合格 a)有一项A类不合格; b) 有两项B类不合格; C) 有三项C类不合格; d) 有一项B类和两项C类不合格
型式检验应从成品库的相同材质、相级别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 按表6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判定产品不合格 有一项A类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每件产品都应在明显位置上粘贴产品标识,标识上应含有如下内容: a)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及商标; b)制造厂名、厂址; c)执行标准编号; d)出厂日期及产品型号或生产批号。 8.1.2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8.1.3应在产品背面锁具上方位置上张贴产品使用提醒事项等,产品必要的使用警示事项、温馨提示和 使用说明须知HG/T 5629-2019 化工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衬里板.pdf,标志粘贴应端正、牢固、清晰、美观、容易识别。
产品和各种零部件的包装要安全可靠,并应便于装卸、运输及贮存。应符合GB/T6388的规 在随产品提供如下文件资料并把资料装入防水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