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CJC-P03-2022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pdf

T/SCJC-P03-2022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955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SCJC-P03-2022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pdf

管体用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其物理性能指标应分别符合GB/T13788、 GB/T1499.2的规定

制造钢筒用薄钢板应分别符合GB/T700、GB912和GB/T11253的规定,薄钢板的最小屈服强度不应 低于215MPa

制造承插口接头钢环所用的承口钢板和插口型钢,以及挡砂环和加强钢环所用的钢材,质量要求应 分别符合GB/T699、GB/T700和GB/T3274的规定,钢板最小屈服强度不应低于235Mpa。采购成品接头 用型钢时应遵循JC/T1091的规定

某住宅小区6号楼钢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制造配件用钢板应分别符合GB/T699、GB/T700和GB/T3274的规定。钢板的屈服强度应不低于由 设计工作压力引起的管壁应力的2倍且钢板的最小屈服强度不应低于235MPa

制造配件用的钢筋焊接网所用钢筋或钢丝直径不应小于3.0mm,其最小屈服强度不应低于235MPa。 钢筋焊接网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99.3的规定。

管材接头用橡胶圈包括圆形截面胶圈和楔形截面胶圈。管材接头承压密封胶圈应采用圆形截面的实 心胶圈,胶圈的尺寸和体积应与承插口钢环的胶槽尺寸和配合间隙相匹配;胶圈的基本性能和质量要求 应分别符合JC/T748的规定,封圈的性能试验应遵循JC/T749的规定。管材挡砂环止水胶圈应采用楔形 截面的实心胶圈,胶圈的尺寸和截面面积应按照密封压力不低于0.1MPa的要求进行设计,胶圈的基本 性能和质量要求应符合JC/T946的规定。如管材输送的流体或所在的土壤环境具有腐蚀性,胶圈的材质 应具备相应耐腐蚀性能要求。

5.13.2胶圈的拼接

管材接头用胶圈允许拼接。每根胶圈最多允许拼接两处,两处拼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5.13.3拼接点的检验

逐个检验胶圈的每个拼接点,检验时将胶圈拉长至原长的两倍以上并扭转360°,然后采用肉 如胶圈的拼接点出现脱开或裂纹应予以废弃

5.13.4胶圈的存放

胶圈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阳光照射

6.1.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的结构设计宜参照GB50332、CECS140、CECS246的规定进行,经供需 双方协商也可采用其它设计规范对管材进行结构设计。 6.1.2在管材结构设计时,宜采用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混合受力的方式进行配筋,非预应力钢 筋的配筋量按配筋强度比计算不宜低于总配筋强度的25%。非预应力钢筋可配置于管材的外层混凝土、 管芯混凝土等位置。 6.1.3允许通过调整管芯混凝土层厚度、钢筒钢板厚度、外层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参数开 展管材结构设计,以获得经济合理的管材结构。 6.1.4管材设计时,应根据管材所处的土壤环境条件、输送介质性质、设计使用年限、管线安全等级 等相关因素进行管材的耐久性设计。管材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管线使用行业和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 6.1.5管材设计时应计算其最大允许顶力。

6.1.5管材设计时应计算其最大

a)午 钢筋笼的环筋间距由设计计算确定,并不得大于150mm,且不得大于对应混凝土层厚度的3倍, 连续10环的环筋间距的平均偏差值不得大于土5mm,钢筋笼直径偏差值不得大于土5mm。环筋 直径不得小于5mm。钢筋笼两端的环筋应密缠1~2圈; b)钢筋笼的纵筋直径不得小于5mm。纵筋的环向间距不得大于400mm,且纵筋数量不得少于6根, 纵筋长度偏差值不得大于土10mm; c)管体外层混凝土中的钢筋笼,其最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混凝土管芯 中的钢筋笼,其最内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对于有特殊防腐要求的管材,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确定。 1.7制管用混凝土应符合以下技术规定: a)制管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JGJ55的规定,有特殊防 腐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相关设计要求及GB/T50476的规定,混凝土中采用外加剂时 应遵循GB50119的规定; b)管芯混凝土和外层混凝土所用骨料存在碱活性或潜在碱活性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得大于 3.0kg/m。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计算宜按GB/T50733的规定执行; c)管芯混凝土和外层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 d)外层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与管芯混凝土强度相同,外层混凝土宜采用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外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要求; e)管材管芯混凝土、外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系数,应根据管材输送介质类别、工程土质,按 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当无相关设计要求时,管材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系数(D)按不 大于10×10m/s设计。

T/SCJCP032022

a) 成品管承插口钢环外露部分应采用有效的防腐材料涂层加以保护,涂层厚度宜为80~100um。 当成品管用于输送饮用水时,所用涂料不得对管内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b)月 成品管挡砂环或外壁加强钢环等外露钢构件宜采用有效的防腐材料涂层加以保护,涂层厚度宜 为250~280μm; c)当成品管用于输送具有腐蚀性的污水、海水,或埋设于含有腐蚀性介质的土壤环境中及露天铺 设时,应对管体混凝土进行防腐蚀设计; d)成品管的管体混凝土防腐可采用结构自防腐技术、涂层防腐技术和浸渍防腐技术,也可是以上 两种以上防腐技术的组合; e)采用结构自防腐技术的管体混凝土防腐蚀性能指标除了符合本标准6.1.7节规定外,还应符合 GB/T50476的规定; +) 2 当成品管的管体混凝土采用涂层防腐技术或浸渍防腐技术时,应符合GB/T35490、JTS153的 规定。

承插口钢环焊接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电阻焊或理弧焊;薄钢板焊接宜采用理弧焊、电阻焊或二氧化 碳保护焊。焊接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焊接资质并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操作。所有焊接操作均应符合G 50236及GB50268的规定

5.2.2焊接接头试验要

承插口钢环焊接接头应分别按照GB/T2651和GB/T2653的规定进行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 2.3承插口钢环、挡砂环及加强钢环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a)承口钢环应采用符合要求的钢板,经过裁剪、卷圆、焊接形成圆环后,以超过钢板弹性极限强 度的扩张力对承口钢环进行扩张整圆,以获得设计所要求的尺寸; b) 挡砂环和加强钢环应采用符合要求的钢板,经过卷圆焊接形成圆环,宜采用扩张整圆或其它方 式获得设计所要求的尺寸; c)插口钢环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型钢,经过卷圆焊接形成圆环后以超过钢板弹性极限强度的扩张力 对插口钢环进行扩张整圆,以获得设计所要求的尺寸: d)制成的承插口钢环、挡砂环和加强钢环工作面的对接焊缝应打磨光滑并与邻近表面取平,焊缝 表面不应出现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2.4钢筒体制作宜采用螺旋焊或拼板焊;钢板的拼接宜采用对焊或搭接焊。钢筒体的尺寸应符合设 要求。钢筒制作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x 承插口钢环应组装在钢筒两端设计要求的位置,钢筒组装后的端面倾斜度应符合本标准表6的 规定; b) 钢筒体的焊缝应连续平整,采用对焊时焊缝凸起高度不应大于1.6mm堆载预压地基施工工艺标准,采用搭接焊时焊缝凸起 高度不应大于钢筒钢板厚度加上1.6mmm; c)宜在钢筒体的插口钢环适当位置设置注浆管。注浆管应采用内径不小于25mm的钢管制成,注 浆管靠近管内壁一侧应设有螺纹。注浆管与插口钢环之间的焊缝应连续平整,焊缝高度不宜小 于注浆管的壁厚。注浆管与插口钢环之间的焊缝应保证水密; d)制成的带有承插口钢环的钢筒应进行水压试验以检验筒体焊缝的渗漏情况。检验压力(P)由 式(1)计算所得,钢筒在规定的检验压力下至少恒压3min。试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及时检查

钢筒所有焊缝并标出所有的渗漏部位,待卸压后对渗漏部位进行人工焊接修补,经修补的钢筒 需再次进行水压试验直至筒体的所有焊缝不发生渗漏为止:

Pg 钢筒抗渗检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薄钢板承受的拉应力,单位为兆帕(MPa);采用卧式水压工艺时不应小于140MPa,不应 超过172MPa;采用立式水压工艺时钢筒底部的拉应力应为172MPa; 钢筒外径,单位为毫米(mm);根据产品设计图纸确定; ty 一钢筒厚度,单位为毫米(mm);根据产品图纸确定,对有特殊用途的管材,若管材结构设 计中采用的钢筒厚度大于3.4mm,则仍按钢筒厚度等于3.4mm计算钢筒抗渗检验压力Pg。 e) 制作混凝土管芯之前应对钢筒表面进行清理和整平处理。钢筒表面不得粘有可能降低钢筒与混 凝土粘接强度的油脂、锈皮、碎屑及其它异物;钢筒表面的凹陷或鼓胀与钢筒基准面之间的偏 差不应大于10mm。 .5钢筋笼环筋应采用滚焊成型。钢筋的连接处理应符合GB50204、JGJ95的规定。钢筋笼的制作 求及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6管芯混凝土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a)生产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原材料的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的要求。 酮墨泪凝土楼合物时一原材料应经计量:计量偏差应符合丰6的两求

6.2.6管芯混凝土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生产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原材料的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的 配置混凝土拌合物时,原材料应经计量,计量偏差应符合表6的要求:

电信综合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表6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

b) 管芯混凝土应抽样检验混凝土的模强度、缠丝强度及28天标准抗压强度。每班或每拌制100盘 同配比的混凝土拌和料应抽取混凝土拌合物制作3组立方体试件或圆柱体试件; c)管芯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应符合GB/T50107的规定。如采用标准圆柱体试件测定 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实验方法应满足GB/50081要求; d)开盘和生产过程中,应抽样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度)。每班开始生产和生产过 程中各抽取一次混凝土拌合物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度)。 6.2.7混凝土管芯宜采用立式振动工艺制作。成型操作时采取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成型时间应保证管芯 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成型过程中钢筒及钢筋笼不得出现变形、松动和位移。每根管芯的全部成型 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

a) 新成型的管芯可采用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 采用自然养护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面覆盖保护材料防止混凝土过度失水,在混凝土充分凝固 后应及时进行洒水养护; c)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设施内的最高升温速度不应大于22C/h。管芯的蒸汽养护可采用一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