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_T236-2022-建筑用电供暖散热器-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pdf

JG_T236-2022-建筑用电供暖散热器-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7953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G_T236-2022-建筑用电供暖散热器-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pdf

JG/T236—2022

8.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试制的新产品定型时; b)产品定型鉴定或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时; c)当设计、工艺、原料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d)停产1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e)正常生产时,每2年至少进行1次。 8.32型式检验项目应按表4规定的项目进行,

型式检验应按照GB/T2828.1规定的一般检验水平I,采用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其检验项 目、接收质量限应符合表5的规定。批量范围不在表5规定范围时,抽样检验应按照GB/T2828.1 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

徐州张集镇旭日花园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41页)9标志、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

9标志、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

9.1.1每台电暖器应在明显位置处加“严禁覆盖”标记。凡带接线端子的产品,应有明确的中性线 连接端子和接*标志。 9.1.2每台电暖器上应有耐久性铭牌,并固定在明显部位。铭牌中宜标明产品的性能等级,产品性 能等级依据附录C分为A、B、C三级。 9.1.3铭牌上应至少清晰标出下列内容: 一)制选二句称

IG/T 2362022

b)产品名称、商标; c)规格型号; d)名 额定电压或电压范围、额定功率或额定电流、额定频率; e)出厂日期或编号; f)电击防护类别和外壳防护等级的IP代码; g)蓄热式电暖器的蓄热量; h)产品重量; i)带风机的产品注明风机功率。

每台产品应附有产品样本及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9969的规定,内容应至少 包括: a)产品名称、规格型号、额定电压和频率、功率; b)产品结构尺寸图和电器线路图; c)安装说明; d)使用说明,包括电暖器应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并说明其保护的作用温度和方式; e)维护保养,注明电暖器安装验收后,整机保修期不低于2年,加热元件和保温材料保修期不 低于5年; f)注意事项。

10.1电暖器宜采用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包装,图示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10.2包装箱应有如下标志:

10.1电暖器宜采用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包装,图示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a)制造厂名称、*址、商标; b)产品名称、规格型号; c)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d)净重、体积; e)“小心轻放”“防潮”“向上”“禁止倾倒”等字样

a)产品包装应保持清洁干燥; b)产品包装应有防振、防潮措施; c)全 每台产品包装箱内应随带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和装箱单; d)装箱单应列出所有附件名称及数量

JG/T236—2022

JG/T236—2022

A.1.1热性能测试装置

A.1.2电参数控制及测试要求

附录A (规范性) 蓄热式电供暖散热器热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附录A (规范性) 蓄热式电供暖散热器热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蓄热式电暖器的电压应控制在额定电压的100%土2%以内,频率应控制在额定频率的100% 6以内,需要采集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及累积电量等参数。所使用的电压表、电流表、频 功率表的准确度均不应低于0.5级 2

量热器由一个一侧有进气口且对面一侧有出气口的箱体组成,出气口装有一个能提供箱内恒定 空气流量的风扇。量热器结构示意图如图A.1所示。量热器适用于最大热量输出为10kW且尺寸不 超过长为1600mm、宽为650mm、高为1000mm的蓄热式电暖器。 ?XW

JG/T236—2022

a)量热器外保温材料热阻应大于2.5K/W。 b)圆柱形出气口通过斜平面连接到箱体上,量热器内所有的锐边都应修圆磨光以减少空气 扰动。 2 c)为确保箱壁密闭,量热器门和内壁之间的连接处宜使用硅橡胶粘合密闭,并在内表面另外粘 一层薄纸,宜使用经合成树脂浸透过的玻璃纤维加固外表面或边缘。

a)通过20个位于进气口的温度测点(如图A.2所示)和20个位于出气口的温度测点(如 图A.3所示)测量流过量热器的空气平均温升,温升值宜小于15℃,温度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1C, 如采用热电偶,应串联测量(如图A.4所示),测量结果应使用0.5级数据采集仪记录。 b)出气口风量测量应使用喷嘴,风量测量段应参照GB/T7725一2004中附录D的要求制作, 测量误差不应大于2% ?S ?

标引序号说明: 数据采集仪; 2— 空气进口热电偶; 3 连接; 空气出口热电偶。

图A.3出气口温度测点布置示意

图A.4热电偶连接示意

JG/T236—2022

热耗电量、蓄热时间和放

a)将蓄热式电暖器安装在图B.1所示的试验小室内,控制室内环境温度为18C土0.3℃。 b)进行第一次蓄热和放热过程的测试。启动蓄热式电暖器电源并以额定输人功率正常工作,蓄 热式电暖器按照最大蓄热状态(蓄热控制装置设定在最大位置,风门或风机等散热的控制装置都设 定在最小位置)运行,到达蓄热终止(控制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上限或者测试时间达到蓄热时间 设定值)时,断开电源,以最大放热状态(风门或风机等散热的控制装置都设定在最大位置)运行, U 直至24h结束。 1 c)将蓄热式电暖器放人量热器中,接通蓄热式电暖器电源,进行第二次蓄热和放热过程测试, 以最大蓄热状态蓄热,直至再次出现蓄热终止,测试第之次蓄热过程中的累积电量和蓄热时间。蓄 热耗电量为第二次蓄热过程的累积电量,单位为kWh,精确到土0.1kWh。蓄热时间是从第一次放热 终止到第二次蓄热终止所用的时间,单位为h,精确到士0.1h

A.2.2蓄热量、漏热量和蓄热率测试

A.2.2.1试验步骤

a)在第二次蓄热过程终止后,控制量热器进风口温度为18C士0.3C,断开蓄热式电暖器电源, 以最大放热状态进行放热试验,直至放热终止(当控制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下限或达到放热时间 设定值时)。测试第二次放热过程中流过量热器的空气流量及量热器出气口和进气口空气温度,该放 热过程中放散到空气中的热量即为蓄热量。测试第二次蓄热终正到第二次放热终止所用的时间即为 放热时间,单位为h,精确到士0.1h。 + b)在完成第之次蓄放热过程后,接通蓄热式电暖器电源,继续按照最大蓄热状态运行,进行第 三次蓄放热过程测试。测试第三次蓄热过程中流过量热器的空气流量及量热器出气口和进气口空气 温度,该蓄热过程放散到空气中的热量即为漏热量。测试第三次蓄热过程的累积电量,如果第三次 蓄热过程中的累积电量与第二次蓄热过程累积的电量(即蓄热耗电量)的偏差不大于10%,则试验 结束,否则需要改变风量重新进行试验。 c)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蓄热和放热过程中空气流量和温度的采样周期不应大于1min。

A.2.2.2蓄热量计算

蓄热量等于蓄热式电暖器在第二次放热过程中放散到空气中的热量的累积值,计算时对瞬时 量进行积分,或在放热过程中采用对所有采样时刻的瞬时散热量的平均值乘以蓄热时间的方法 计算。蓄热量应按式(A.1)进行计算

*=qdt=ave(qb)t

*b一蓄热式电暖器的蓄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rb一蓄热式电暖器第二次放热过程中的瞬时散热速率,单位为千瓦(kW); ae(qt)一蓄热式电暖器第二次放热过程中所有采样时刻瞬时散热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瓦 (kW); △t一一蓄热式电暖器第二次放热过程的放热时间,单位为小时(h)。 蓄热式电暖器在第二次放热过程中的瞬时散热量应按式(A.2)进行计算。

JG/T236—2022

qrb=LiCp(t2b—t1b)/V

Yb 蓄热式电暖器第二次放热过程中的瞬时散热量,单位为千瓦(kW); Lib 通过量热器的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²/s); Cp 一空气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开[kJ/(kg·K)]; tb 一一量热器进气口的空气采样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2b 量热器出气口的空气采样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V 空气比容,单位为立方米每千克(m/kg)。

A.2.2.3漏热量计算

漏热量等于蓄热式电暖器在第三次蓄热过程中放散到空气中热量的累积值,计算时可对瞬时散 热量进行积分,或在蓄热过程中采用对所有采样时刻的瞬时散热量的平均值乘以蓄热时间的方法进 行计算。漏热量应按式(A.3)进行计算 ?S

*m =qradt = aue

*一蓄热式电暖器的漏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n一蓄热式电暖器第三次蓄热过程中的瞬时散热量,单位为千瓦(kW); ave(q)一蓄热式电暖器第三次蓄热过程中所有采样时刻瞬时散热量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瓦 (kW); △t一蓄热式电暖器第三次蓄热过程的蓄热时间,单位为小时(h)。 蓄热式电暖器在第三次蓄热过程中的瞬时散热量应按式(A.4)进行计算。 ? (A.4)

A.2.2.4测试必要条件

试验得到的蓄热式电暖器蓄热量和漏热量之和与蓄热耗电量的偏差应为土10%,应按 进行计算:

*n一蓄热式电暖器的漏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t一蓄热式电暖器的蓄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 蓄热式电暖器的蓄热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A.2.2.5蓄热率计算

是蓄热量与蓄热耗电量的比值,应按式(A.6)

JG/T236—2022

JG/T236—2022

(规范性) 建筑用电供暖散热器测试环境及要求

B.1.1电暖器试验装置示意如图B.1所示

某围泵站施工组织设计图B.1电暖器试验装置示意

表B.1试验装置结构尺寸及参数要求

B.1.3基准点温度计应布置在试验装置中心轴线上,距试验装置*面750mm。温度测量误差应为 ±0.1℃。 B.1.4在每条距两面相邻墙1000mm处的垂直线上(共4条线),分别距*750mm和1500mm的2 点(共8个测点)设置空气温度测点,空气温度测量误差应为土0.2C。 B.1.5试验装置内风速测点布置位置如图B.1所示,应尽可能接近基准点空气温度测点的位置,

B.1.3基准点温度计应布置在试验装置中心轴线上,距试验装置*面750mm。温度测量误差应为 ±0.1℃。 B.1.4在每条距两面相邻墙1000mm处的垂直线上(共4条线),分别距*750mm和1500mm的2 点(共8个测点)设置空气温度测点,空气温度测量误差应为土0.2C。 B.1.5试验装置内风速测点布置位置如图B.1所示,应尽可能接近基准点空气温度测点的位置。

2.1 电暖器应与安装位置所在壁面平行,并对称于该壁面的中心线;按照说明书要求将电暖器 于试验装置内,落*式安装的电暖器安装时距离墙面不应小于50mm。

IG/T 2362022

B.2.2所有温度传感器均应设置防直接辐射措施。测试时(除房间控温器外),试验装置内基准点 空气温度应保持在18℃土1C9层干部住宅楼暖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基准点空气温度与其平均值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0.2C,8个空气温 度测点与其平均值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1C。温度采样周期不应大于1min。 B.2.3测试过程中,试验装置内风速应满足表B.1的要求,风速采样周期不应大于5mi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