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BA 001-2021 民用建筑能耗评价标准.pdf

T/GBA 001-2021 民用建筑能耗评价标准.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922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GBA 001-2021 民用建筑能耗评价标准.pdf

3分,5项及以上得8分 a)计量燃料的消耗量; b)计量耗电量; c)计量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量 d)计量补水量; e)计量集中空调系统冷源的供 f)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量 g)冷热源机房出口的总管上, 中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应设置楼前

3分,5项及以上得8分 a)计量燃料的消耗量: 色建筑联盟 b)计量耗电量; c)计量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量; d)计量补水量; f)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量 1 g)冷热源机房出口的总管上,应设置计量总供热(冷)量的热量表:集中供暖系统或集中空调系统 中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应设置楼前热量表; h)可再生能源系统单独计量。 6.2.7合理设置暖通空调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评价总分值8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对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可以进行远程启停、监测、报警、记录,得1分; b)能够对系统的总冷热量瞬时值和累计值进行在线监测,得1分; c)冷热源机组在三台及以上时,采用机组群控方式,得1分;

a)至少每委度对各类用水水质的常规指标进行1次检测或利用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水质进 监测,并公示检测或监测结果某展示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且能及时反馈给用户,得5分; b)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公示监测结果,且能及时反馈给用户,得5分。

6.2.9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搭建基于BIM系统的三维可视化能源管理亚台,得10分。 6.2.10设置PMo、PMz.5、CO浓度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且具有存储至少一年的监测数据和实时显示 等功能,评价分值为9分。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搭建基于BIM系统的三维可视化能源管理亚台,得10分。 O 1 设置PMo、PM2.5、CO浓度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且具有存储至少一年的监测数据和实时显 等功能,评价分值为9分

建筑能耗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中达到建筑能耗指标引导值 得2分,若在引导值基础上每提升幅度10%,加1分,最高得5分。评价分值为5分。 采用近零能耗建筑相关技术,评价分值为2分。 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评价分值为1分。 对建筑能耗指标与碳排放值进行数值转换分析,评价分值为1分。 定期对建筑运营能耗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运行优化,评价优化,制定技术方案和计划, 期检查并记录完整。评价分值为1分。

7.1 建筑能耗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中达到建筑能耗指标引导值, 得2分,若在引导值基础上每提升幅度10%,加1分,最高得5分。评价分值为5分。 7.2 采用近零能耗建筑相关技术,评价分值为2分。 7.3 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评价分值为1分。 7.4 对建筑能耗指标与碳排放值进行数值转换分析,评价分值为1分。 7.5 定期对建筑运营能耗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运行优化,评价优化,制定技术方案和计划,定 期检查并记录完整。评价分值为1分。

A.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a)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b)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c)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d)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这样做的,采用“可”。 A.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 行”。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a)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b)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c)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1 d)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

注:本章节的内容旨在《标准》第1章一一范围的内容做为评价过程的说明。 B.1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使用功能的不同,其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的情况 存在较大差异。本标准考虑到我国目前建设市场的情况,侧重评价居住建筑中的公共部分能耗。 注:对应正文第二段的内容。 B.2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标准是参与建筑能耗评价的前提条件。实施本标准必须倡导城乡统筹、 循环经济的理念,全社会参与,充分挖掘建筑节能降耗潜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 注:对应正文第四段的内容。

注:本章节的内容旨在《标准》第4章一一基本规定的内容做为评价过程的说明。 C.1本标准编制的目的是控制建筑能耗、保护环境,故在项目评价时首先必须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中设置的能耗指标约束值要求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对不同类型建筑的能耗指标要求如表C.1~表C.6 所示。 注1:对应正文4.1的内容。

表C.1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约束值

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l导值[kW·h/m²

表C.3旅馆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l导值[kW·h/m2·a]

表C.4商场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kW·h/m2·a](续

表C.5供暖管网水泵电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

6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

C.2本条规定了能耗等级评价的两个阶段,对于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 进行;对于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峻工验收、投入使用至少一年完整的运行数据后进行。 注:对应正文4.2的内容。 C.3本条规定了能耗评价分数的计算方式,建筑能耗主要评价阶段在运行阶段,通过近几年对建筑能 耗的长期研究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节能设计评价与运营管理评价所占比重分别为0.3、0.7。 注:对应正文4.7的内容。 C.4建筑能耗等级评价根据评价总分值共设置了三个等级分别为A、AA、AAA级。三个等级的评价建 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当评价对象总得分分别达到(55~64)分(65~79)分、80分以 上时,评价等级分别为A、AA、AAA。 注:对应正文4.8的内容。

I/GBA001—2021

节能设计评价(条文说明

D.1.1本条适用于各类氏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外窗和玻璃幕墙的气密性能指标、供暖锅炉的额定热效率、空调系 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分户(单元)热计量和分室(户)温度调节等对建筑供暖和空调能耗都有很大的 影响。国家和行业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对这些性能参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的地方标准的要求比国 家标准更高,而且这些要求都是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将本条列为节能建筑必须满足的控 制项。当地方标准要求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应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设计说明、施工图和计算书):运行评价查阅相 关峻工图、计算书、验收记录,并现场核实。

D.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

D.1.3本条适用于公共建筑设计、巨运行评价。居住建筑直接得分非高层公共建筑直接得分。 公共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外门开启频繁。在冬季,外门的频繁开启造成室外冷空气大量进入室内 导致供暖能耗增加和室内热环境的恶化。设置门斗、前室或其他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可以避免冷风直接 进入室内,在节能的同时GB_T_36100-2018_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pdf,提高建筑的热舒适性。高层公共建筑的外门空间与楼、电梯间的垂直通道不 直接连通是防止产生烟冲效应的措施。不直接连通是指楼、电梯间在建筑人口的侧面(90°角)或与楼 电梯间正面之间有遮挡物。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注:对应正文5.1.4的内容。 D.1.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可调遮阳措施包括活动外遮阳设施、永久设施(中空玻璃夹层智能内遮阳)、固定外遮阳加内部高反 射率可调节遥阳等措施。对没有阳光直射的透明围护结构,不计人面积计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说明书、计算书;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 且说明书让算书并现场核实

可调遮阳措施包括活动外遮阳设施、永久设施(中空玻璃夹层智能内遮阳)、固定外遮阳加内部 率可调节遥阳等措施。对没有阳光直射的透明围护结构,不计人面积计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说明书、计算书;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 品说明书、计算书并现场核实。 注:对应正文5.1.5的内容。

T/GBA001—2021

..5 本条适用于各类氏用建巩的设计、运行评价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对建筑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的负荷和能耗有很大的影响,国家和行业的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出明确的要求。本条对优于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规 定的热工性能指标进行评分。 对于第1款,要求对国家和行业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外墙、屋顶、外窗、幕墙等围护结构主要 部位的传热系数K和遮阳系数SC进一步降低。特别地,不同窗墙比情况下,节能标准对于透明围护 结构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数值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针对性地改善。具体说,要 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和遮阳系数SC比标准要求的数值均降低5%得5分,均降低10%得10分。 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应重点比较透明围护结构遥阳系数的降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做进一步降低的 要求。对于严寒地区,应重点比较不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降低,遮阳系数不做进一步降低的要求。 对其他情况,要求同时比较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有的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 工性能已经比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有明显提升,按此设计的建筑在进行第1款的判定时有利于得分。 对于温和地区的建筑,或者室内发热量大的公共建筑(人员、设备和灯光等室内发热量累计超过 50W/M),由于围护结构性能的继续提升不一定最有利于运行能耗的降低,宜按照第2款进行评价。 本条第2款的判定较为复杂,需要经过模拟计算,即需根据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分档 评分,其中参考建筑的设定应该符合国家、行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计算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 而且还必须与供暖空调系统的类型以及设计的运行状态综合考虑,当然也要考虑建筑所处的气候区。应 该做如下的比较计算:其他条件不变[包括建筑的外形、内部的功能分区、气象参数、建筑的室内供暖空 调设计参数、空调供暖系统形式和设计的运行模式(人员、灯光、设备等)、系统设备的参数取同样的设 计值],第一个算例取国家或行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第二个算例 取实际设计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然后比较两者的负荷差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报告;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分 析报告并现场核实

本东道用于民用建巩以计 1款直按付力,仅有迈儿级项 幕墙的建筑按本条第2款直接得分。 为了使建筑节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应对建筑外窗和玻璃幕墙的气密性提出严格规定。本条依据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7106

D.1.7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并现场核实。 本条适用于民用建筑设计、运行评价。建筑体型系数反映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大小,对建筑能耗 有直接影响,提出体型系数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使特定体积的建筑在冬季和夏季冷热作用下,从面积因 素考虑,合理选择传热面积,使建筑物的外围护部分接受的冷、热量最少,从而减少冬季的热损失与夏 李的冷损失。 注:对应正文5.1.9的内容。

GB/T 3517-2014标准下载注:本章节对应正文5.2.1~5.2.9的内容

D.2.1本条适用于集中供暖空调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通风以及房间的温度、湿度、新风量是室内热环境的重要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中的有关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室内温湿度检测报告 新风机组峻工验收风量检测报告、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D.2.2本条适用于空调或供暖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对城市市政热源,不对其热源机组 能效进行评价。

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分别对锅炉额定热效率、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 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 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的能效比(EER)、蒸汽、热水型澳化理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澳化鲤吸收式冷 (温)水机组的性能参数提出了基本要求。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未 子规定的情况,例如量大面广的住宅或小型公建中采用分体空调器、燃气热水炉等其他设备作为供暖空 调冷热源(含热水炉同时作为供暖和生活热水热源的情况),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 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6 65等中的节能评价值作为判定本条是否达标的依据。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设计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运行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 产圳忆龙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