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1T 889.5-2022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 第5部分:裱作.pdfDB11/T889.5
5.3.1.1棕刷:棕丝顺直、编绳纳线紧密。应将棕刷四边打磨去除刺毛,碱水沸煮2次,清水洗净。 5.3.1.2棕糊刷(糊手):用于刷稠糊、次稠糊、揉浆糊等。 5.3.1.3排笔:宜选用18管~24管的羊毛排笔,应在笔头根部滴易干燥及防水的胶加固。 5.3.1.4隔糊:传统隔糊为4层高丽纸刷桐油制成,现可用0.5mm~1mm厚的塑料片制作,尺寸宜为 400mm×250mm。 5.3.1.5裁刀:宜选用锋利的立刀或横刀,刀身长宜为140mm。竖向裁刀的刀刃宽度宜为15mm。 5.3.1.6裁尺:宜选用干透、不易变形的木料制作,例如:楠木镶竹边、楸木等,长度分为:600mm 800mm、1500mm、2000mm、2400mm等。 5.3.1.7裁板:传统裁板使用楸木板制作,现可用切割板,尺寸宜为600mm×450mm,可多块拼接使用。 5.3.1.8镇铁:宜选择金属、石质材料制作,重量1000g以上便于操作为宜。 5.3.1.9针锥:宜选用长短、粗细不同的钢针,钢针的粗细应为0.5mm~2mm。 5.3.1.10搅棒:制糊调糊搅拌的工具。宜选用硬杂木制作。长度约500mm,直径约40mm。 5.3.1.11捣糊棒:捶捣糍糊的工具。宜选用硬杂木制作,长约400mm,捣捶头直径约70mm~80mm,手 柄头直径约40mml。 5.3.1.12萝:宜选用40目~80目铜萝。 5.3.1.13晾纸杆:搭晾纸张、织物的木杆。宜选用较轻、不渗油的杉木或松木制作。 5.3.1.14晾纸架:宜选用木料制作,可搭架数根晾纸杆。 5.3.1.15起子:揭取干燥后的纸张、织物等使用的两面有刃的工具。宜选用牛角、竹质材料制作。 5.3.1.16拐子:高空作业传递纸张的工具。传递通片的拐子宜选用较轻、不渗油的杉未制作。传递梅 花盘布纸张及面纸的拐子宜选用秸秆制作。呈T字形,高约1800mml。 5.3.1.17蜡板:熟席的工具。应选用石蜡和蜂蜡(质量比3:7)制作。 5.3.1.18熟席板:轧席的工具。宜选用硬杂木制作,尺寸宜为250mm×150mm×25mm 5.3.1.19制子:秸秆顶棚中定位用的自制测量工具。 5.3.1.20刷纸板:为面纸和鱼鳞纸条刷糊时使用的木板。面纸刷纸板宜使用表面光滑干燥的木板制作, 尺寸宜为960mm×700mm×16mm。撒鱼鳞纸条刷纸板宜使用格褶纸板制作,尺寸宜为700mm×500mm,两 面涂刷一遍胶矾水,干燥后使用。
裱作传统工具见附录E。
GB 50037-2013标准下载DB11/T 889. 5—2022
6.1.1.1浆糊:根据施工部位选择不同浓度的浆糊,浆糊的浓度应符合操作要求。 6.1.1.2纸张:裱作的各主要工序常规用纸见附录A、裱作的主要用纸数值见附录B。 6.1.1.3其它:秸秆、苇席、麻线、棉线、大帽钉
配备的工具:大小棕刷、棕糊刷、排笔、隔糊、搅棒、捣糊棒、铜萝、浆糊容器、剪刀、裁刀 裁尺、裁板、针锥、铅笔、起子、晾纸架、晾纸杆、粉笔、拐子。
6.2.1已完成设计、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 6.2.2施工前与建设方确定是否有安防、消防等的顶棚内施工项目及进度情况,以便预留检查洞口 管线设备等安放位置,确保棚壁糊饰完成后不在上人或新开设洞口。 6.2.3施工前,将施工场地的尘土、杂物等清除干净。 6.2.4基底应平整、无开裂、明显变形。白算子、木壁子、木排栅等应无变形、歪闪。原有的钩 环、托、钮等旧物应牢固。
揉浆→铺席、席→棚沟搭桥(根据现场情况)→梅花盘布→片一道→撒鱼鳞(根据现场情况), 片 二道→片三道(根据现场情况)→面层
6.3.1.2操作方法
6.3.1.2.1揉浆,做法如下:
a 棕糊刷蘸稀糊在需要糊饰的部位涂刷揉蹭,应把木刺揉倒,使浆糊沁入木材之中。 b)应揉2遍,待第1遍干燥后再逆方向揉第2遍
a) 将熟好的苇席平铺在顶棚白算子上侧,蜡面朝下,将拼缝衔接在木框上侧。用大帽钉将苇席 扦在白堂算子上,留有10mm的余量。 b)沿用旧席时,应除尘清污并做防虫处理。残缺部分应补席。 6.3.1.2.3棚沟搭桥:下料尺寸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棚沟下料四边大于沟外约40mm~50mm,搭桥下 料四边大于搭桥区域100mm~200mm。将裁成纸条或纸片的两层合好的纸张用稀糊绷贴于不平整处,细 条或纸片的受力应均匀。
1) 2 四角扒蹬儿:此方法适用于单眼扒證儿。将合好的两层纸张根据白橙算子的未格尺寸对角 下料,用浆水润平纸张,在纸张的四边刷抹稠糊,跳格贴裹在白橙算子木帐上,四角纸张 向上、向后裹紧贴实,绷平粘牢。 2)四边扒蹬儿:此方法适用于多眼扒蹬儿。将合好的两层纸张根据白算子的木格尺寸水平 下料,用浆水润平纸张,在纸张的四边刷抹稠糊,跳格贴裹在白橙算子木上,将纸张在 本帐处剪开,向上、向后裹紧贴实,细平粘牢。
DB11/T889.5
b) 补蹬儿:扒蹬儿纸张干透并检查完好后,应用相同的纸张进行补蹬儿,按照木算子空格尺寸下 料,用浆水润平纸张,在纸张的四边刷抹稠糊,将纸张粘贴、细平在木算子空格处,纸张四边 不应超过木格框。 6.3.1.2.5撒鱼鳞:一般当顶棚或墙面凹凸差在5mm~20mm时,需要对基底进行撒鱼鳞处理,方法如 下: a)条形鱼鳞:将纸张裁成纸条,纸条的宽度为基底最大的凹凸差乘以6。将裁好的纸条一边搭抹 次稠糊或稀糊,从下至上错开纸口粘贴。搭口约为10mm。 b) )砖形鱼鳞:将纸张裁成约为270mm×120mm的纸片。四口搭抹稀糊,从下至上每行错开粘贴 搭口约为10mm。 6.3.1.2.6通片,方法如下: a)片一道:梅花盘布的纸张干燥后,将整张通片纸满刷稀糊,按白算子的长边方向将通片纸粘 贴于梅花盘布之上。 b)片二道:片一道的纸张完全干燥后,将相邻两边齐口后的整张通片纸,满刷稀糊,排实于片 道上。一个单元作业面应一次完成全部通片。两道通片用纸纹理纵横交错,搭接口相互错开, 搭口约为10mm。 c)片三道:本道工序视现场施工情况决定。片三道应选用薄于片一、二道的纸张。错开上道通片 的横竖搭口,齐搭口约为5mm。 6.3.1.2.7面层,方法如下: a)样活:从房间面宽方向的中心向两侧依次排列,每行做标识线。有不合模数的情况,应将半张 纸放在前檐。面阔方向不合模数的情况,将半张纸放在明间左右两侧,次间、梢间不合模数的 情况,将半张纸放在靠明间方向梁的位置。 b) )上面纸(盖面):顺序应先顶棚后墙壁。顶棚从后檐依次依行向前檐糊饰。墙壁先后檐墙,再 从两侧墙壁至前檐。糊饰墙壁应从下向上操作。 C) 墙壁的面纸搭口应上口压下口,外侧压内侧,压口宽度约为3mm~5mm
b 补蹬儿:扒蹬儿纸张干透并检查完好后,应用相同的纸张进行补蹬儿,按照未算子空格尺寸节 料,用浆水润平纸张,在纸张的四边刷抹稠糊,将纸张粘贴、细平在木算子空格处,纸张四达 不应超过木格框
6.3.1.2.6通片,方法女
6.3.2.1工艺流程
揉浆→铺席、碧席→棚沟搭桥(根据现场情况)→梅花盘布→片一道一撒鱼鳞(根据现场情况) 道→片三道(根据现场情况)一彩画四裁一面层→粘贴压条
6.3.2.2操作方法
6.3.2.2.1揉浆、铺席、席、棚沟搭桥、梅花盘布、片一道、撒鱼鳞、片二道、片三道的操作方法, 见6.3.1.2。 6.3.2.2.2彩画四裁:将画工完成的彩画,根据天花位置的尺寸、燕尾可调节的尺寸,将彩画四边的 毛边裁齐。 6.3.2.2.3面层:上面纸(盖面):应先粘贴支条燕尾轱,再粘贴天花彩画,最后粘贴压条。粘贴 时应将支条和天花彩画的边口压住
6.3.3.1工艺流程
柔浆→扒木屉→封背纸→横顺粘贴合纸→粘贴燕尾支条轱→糊饰粘贴天花彩画→放置天花板,
6.3.3.2操作方法
6.3.3.2.1揉浆见6.3.1.2.1。
6.3.3.2.2扒木屉,
DB11/T 889. 5—2022
6.3.3.2.2扒木泄,万法如下: a)纸张根据大于木屉外边框大于50mm下料。 b) 纸张四口搭糊约50mm,粘贴在木屉正面,纸张探出部分贴裹至木屉背面外边框内口。 C) 2 纸张贴裹至木屉背面外边框内口,扒木屉纸张应绷平粘牢。裁掉四角侧面、背面搭接处重叠部 分的纸张。
a)纸张根据大于木屉外边框大于50mm下料。 b)纸张四口搭糊约50mm,粘贴在木屉正面,纸张探出部分贴裹至木屉背面外边框内 c)纸张贴裹至木屉背面外边框内口,扒木屉纸张应绷平粘牢。裁掉四角侧面、背面 分的纸张。 6.3.3.2.3封背纸,方法如下: a)纸张根据木屉外边框小于1mm~2mm下料。 b)封背纸四口搭糊约20mm,粘贴在封背底纸上。 6.3.3.2.4横顺粘贴合纸,方法如下: a)将纸张裁成与木屉尺寸一致。 b)木屉正面横顺粘贴2道纸张,不宜包裹木屉侧边。 6.3.3.2.5粘贴燕尾支条轱:根据支条尺寸将燕尾的四边裁齐,粘贴、排实在支条上 6.3.3.2.6粘贴天花彩画:根据木屉尺寸,将彩画的四边裁齐,粘贴、排实在木屉上。 6.3.3.2.7放置天花板:将干透后的本屉天花板放置于福井。
6.3.3.2.3封背纸,方法如下:
6.3.4秸秆棚架海慢天花
6.3.4.1工艺流程
6.3.4.2操作方法
6.3.4.2.1熏烤秸:选择粗细较均匀,骨节较小,长度2m左右,直径约15mm的当年产高梁秆,对 其骨节部位进行熏烤,将其煨直。 6.3.4.2.2秸秆缠纸:将宽度约为50mm的竹纸条或生宣纸条,满刷稀糊,缠裹到秸秆上,纸条压 口应为1/3粘接牢固
口应为1/3,粘接牢固
a)钉大边:用缠裹纸条后的秸秆,根据顶棚形式及各个部位的高度,将四周大边用铁钉固定在 木结构梁和標上,铁钉间距约为250mm,遇有松动部位铁钉应加密。 b)钉糙杆:糙杆采用不缠裹纸条的术秸秆,从根部起在约200mm处用硬器咯成90°弯,根据顶 棚的形式和各个部位的高度,在紧邻大边的上部用钉子在硬节的两侧分别钉钉儿,将糙杆固定 在木结构梁和標上。当单根秸秆长度不够时,相应对侧糙杆同上述操作,在两根糙杆搭接处 用铁钉固定或用线麻捆绑。 c)吊杆的制作及钉吊杆:选用有肉的秸秆,即有的。从梢端起把梢去掉,在第一个硬节的下 面签入一颗圆钉,圆钉的长度为签入糙杆处直径的两倍为宜。取一小撮线麻对折,环形部分套 在圆钉的尖端,再往圆钉钉帽处缠绕一圈,后再绕回圆钉尖端,线麻做一环形压扣勒紧即可。 将圆钉钉入標或橡子,将麻线压扣压实防止松动或脱落,以保证受力安全。根据房间顶棚的尺 寸和高度设置吊杆长度和数量,吊杆下侧应用线麻与糙杆捆绑连接。 d)固定绑扎白杆:用制子在大边上确定出白杆的分位,用竹签将白杆一端固定在大边上,高度与 大边保持一致,中间与糙杆交叉部位用线麻绑扎连接。 3.4.2.4打底纸:毛刷蘸次稠糊刷在白杆上,将底纸下口和左手边口粘在白杆上,上口和右手边口
DB11/T889.5
6.3.4.2.5面层:秸秆棚架盖面应在样活后, 将面纸刷稀糊使用掖刷糊饰。
6.3.5砖墙、本排栅基层墙壁糊饰
6.3.5.1工艺流程
6.3.5.2操作方法
6.3.5.2.1揉浆、棚沟搭桥、撒鱼鳞、通片、样活、面层的操作工艺,见6.3.1.2。 6.3.5.2.2墙面打底纸:木排栅、砖墙面上揉浆两遍,干透后,将单层纸张刷浆水在木排栅或砖墙上 满粘一层并排实。
6.3.6本壁子基层墙面
6.3.6.1工艺流程
6.3.6.2操作方法
6.3.6.2.1揉浆、棚搭桥沟、梅花盘布、撒鱼鳞、通片、面层的操作工艺,见6.3.1.2。 6.3.6.2.2木壁墙面两面需要糊饰时GB∕T 51301-2018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pdf,两面交替进行操作梅花盘布、通片等工序,木壁墙面两侧应受 力均衡。
6.4.1纸层之间、纸层和基层之间,应平整粘牢,不应脱层、空鼓、起翘、开裂。 6.4.2揉浆的部位应无浮土、汪浆水、竖向木刺。 6.4.3绷贴棚沟搭桥的纸条或纸张的基层受力面不小于40mm。 6.4.4扒蹬儿的纸张背面对角到木格外的部分,应裹实、粘牢,正面应绷平。 6.4.5补蹬儿的下料尺寸应与木格等大。 6.4.6梅花盘布完成后,表面应整体平整。 6.4.7撒鱼鳞纸条的接口应错开,每个单元区域的纸条宽窄应相同。 6.4.8通片应平整粘牢,不应皱褶,空壳、起层。每道通片的搭口应错开。 6.4.9样活时,如使用瓦当纹饰的银花纸,纹饰不应出现半个主团花。小团龙纹饰的银花纸,纹饰不 应出现半龙。 6.4.10面层完成后,表面应干净整洁。纹饰图案的方向应正确,纹饰应转角对花、跟龙到底,四方连 续。 6.4.11四裁下料的两边尺寸和纹饰应对称整齐,不应大小头、歪拧。 6.4.12封背纸完成后,正面不宜看见封背的纸张。纸张表面应绷平,粘贴齐正。 6.4.13粘贴完成的天花彩画,不应损伤画面、散跑色。纹饰应端正、对称。 6.4.14干透的墙面打底纸不应起翘。 6.4.15面纸的纵横搭口宜为3mm~5mm,搭口线应平直。 6.4.16钉糙杆时,在秸秆的200mm内要有一个硬节,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加大。
6.5.1棚壁糊饰完成后,应对顶棚、墙面等部位进行保护,避免别蹭、
6.5.2如有交叉作业避免相互污染,保持场地清洁
窗糊饰及博缝制作与钉安
DB11/T 889. 5—2022
7.1.1.1浆糊:根据施工部位选择不同稠度的浆糊,浆糊的浓度应符合操作要求。 7.1.1.2纸张:裱作的各主要工序常规用纸见附录A、裱作的主要用纸数值见附录B。 7.1.1.3织物:裱作的主要织物见附录C。 7.1.1.4其它:秸秆、杉木杆、雨点钉、大帽铜钉、泡子钉、麻线、棉线、裘(丘)
秦汉鲜花港钢结构库房施工组织设计配备工具:棕刷、棕糊刷、隔糊、排笔、裁刀、裁尺、裁板、镇铁、锤子、针锥、剪刀、盒尺、浆 糊容器、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