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193-93(2010年版)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T 50193-93(2010年版)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887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50193-93(2010年版)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3.1.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火火系统和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全淹没灭火系统应用于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 灾;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应用于扑救不需封闭空间条件的具体保护 对象的非深位火灾。

3.1.2.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

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利 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3.1.2.2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

3.1.2.2对固体深位火灾职工临时住房建设项目挖土施工方案,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 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

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充许 压强不宜小于1200Pa

3.1.3.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 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3.1.3.2在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近

3.1.3.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 得小于150mm。

3.1.3.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

3.1.4A组合分配系统的二氧化碳储存量,不应小于所需储存量 最大的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3.1.5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 或者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 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最大的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对于高压系统和单独设置备用量储存容器的低压系统,备用 量的储存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应能与主储存容器切换使用。

3.2.1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低 于34%。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采用。 3.2.2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燃物时,防护区的二氧 化碳设计浓度应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 323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化碳设计浓度应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 3.2.3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3.2.3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一一二氧化碳设计用量(kg); K一物质系数; K——面积系数(kg/m²),取0.2kg/m²; K2——体积系数(kg/m²),取0.7kg/m²; A—— 折算面积(m²); A、—防护区的内侧面、底面、顶面(包括其中的开口)的总 面积(m²); A。一开口总面积(m²); V一防护区的净容积(m²); V一防护区容积(m);

V一一防护区内不燃烧体和难燃烧体的总体积(m)。 3.2.4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超过100℃时,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 应在本规范第3.2.3条计算值的基础上每超过5°℃增加2%。 3.2.5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低于一20°℃时,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 应在本规范第3.2.3条计算值的基础上每降低1℃增加2%。 3.2.6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 净高的2/3。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 3.2.7泄压口的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Ax=0.0076 Q /P

式中Ax一—泄压口面积(m²); Q:一二氧化碳喷射率(kg/min); P一一围护结构的允许压强(Pa)。 3.2.8全淹没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min。兰 当 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7min,并应在前2min内 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 3.2.9二氧化碳扑救固体深位火灾的抑制时间应按本规范附录 A的规定采用。

3.3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3.3.1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可采用面积法或体积法。当保 护对象的着火部位是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当着火对 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 3.3.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喷射时间不应小于

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 3.3.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喷射时间不应小于 0.5min。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 灾,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小于1.5min。

3.3.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喷射时间不应

确定设计流量和相应的正方形保护面积;槽边型喷头保护面积应 由设计选定的喷头设计流量确定。 3.3.3.3架空型喷头的布置宜垂直于保护对象的表面,其瞄准 点应是喷头保护面积的中心。当确需非垂直布置时,喷头的安装 角不应小于45°。其瞄准点应偏向喷头安装位置的一方(图3.3.3), 喷头偏离保护面积中心的距离可按表3.3.3确定。

定设计流量和相应的正方形保护面积;槽边型喷头保护面积及 设计选定的喷头设计流量确定

应是喷头保护面积的中心。当确需非垂直布置时,喷头的安装 不应小于45°。其瞄准点应偏向喷头安装位置的一方(图3.3.3) 适头偏离保护面积中心的距离可按表3.3.3确定。

图3.3.3架空型喷头布置方法 B、B2一喷头布置位置;E1、E2一喷头瞄准点; 瞄准点的距离(m);Lb一单个喷头正方形保护面积的边长(m); 点偏离喷头保护面积中心的距离(m);一喷头安装角(°)

图3.3.3架空型喷头布置方法 B、B2一喷头布置位置;E、E2一喷头瞄

喷头出口至瞄准点的距离(m);Lb一单个喷头正方形保护面积的 L。一瞄准点偏离喷头保护面积中心的距离(m);一喷头安装角

3.3.3喷头偏离保护面积中心的距

主:L,为单个喷头正方形保护面积的边长。

3.3.3.4喷头非垂直布置时的设计流量和保护面积应与垂直 布置的相同

3.3.3.6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3.3.3.6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一二氧化碳设计用量(kg); N一一喷头数量; Qi—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kg/min); t一喷射时间(min)。

.3.4当采用体积法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GTCC-113-2019标准下载3.3.4.1保护对象的计算体积应采用假定的封闭罩的

...1 保护对家的计算体积应未用假定的封团草的体 积。封闭罩的底应是保护对象的实际底面;封闭罩的侧面及顶部 当无实际围封结构时,它们至保护对象外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06m

3.3.4.2二氧化碳的单位体积的喷射率应按下式计算

中q—单位体积的喷射率[kg/(min·m²)]; A一—假定的封闭罩侧面围封面面积(m²); A。一—在假定的封闭罩中存在的实体墙等实际围封面的面 积(m²)。 3.3.4.3二氧化碳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一 保护对象的计算体积(m")

V一 保护对象的计算体积(m)。 4.4喷头的布置与数量应使喷射的二氧化碳分布均匀,并 单位体积的喷射率和设计用量的要求

GTCC-016-2018 铁路混凝土桥梁梁端防水装置3.3.5(此条删除)。

3.3.6(此条删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