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13-2022 城镇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DB21/T 3613-2022 城镇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885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1/T 3613-2022 城镇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7.3.1对所要调查区域内的管道应逐个开井目视检查,确定管道属性、连接关系、材质、管径、流向等 信息,并按照规程附录进行记录,当发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判定为混接点: a)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有污水管或合流管接入; b)污水检查井中有雨水管接入。 7.3.2在市政道路上探查时,当发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判定为混接源: a)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有污水倒入或排入; b)管道属性连接正确但管道内水体属性与管道属性不符的出户管对应的区域。 7.3.3针对城镇分流制地区截流式排水系统,如旱天时截流系统内水质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生活污水浓 度,可视为外水倒灌点。 7.3.4小区内部混接源调查除遵循7.2.13要求以外,还应检查建筑物屋面雨落水管,当发现屋面雨落 水管与建筑物内部排水管相连且直接接入雨水管,可判定为混接源。 7.3.5当确认某个检查井或雨水口为混接点(源)时,应在混接点(源)位置实地标注可标识记号并拍 摄混接点(源)照片和周边参照物照片。

7.3.1对所要调查区域内的管道应逐个开井目视检查,确定管道属性、连接关系、材质、管径、流向等 信息,并按照规程附录进行记录,当发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判定为混接点: a)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有污水管或合流管接入; b)污水检查井中有雨水管接入。 7.3.2在市政道路上探查时,当发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判定为混接源:

7.4混接点(源)分布图记录与编辑

T/CNFMA A001-2021 木材加工机械 数控钻孔机.pdf4.1混接点(源)位置分布图应包括1:1000(或1:2000)比例尺的雨污混接点(源)分布图以及1 例尺及其以上的雨污混接点(源)分布总图。

7.4.2雨污混接点(源)分布图,应满足下

a)底图可利用已有的排水地理信息系统绘制雨污混接点(源)分布图,数字地形图作为混接点分 布图的底图时,底图图形元素的颜色应全部设定为浅灰色; b)图形要素应包含:道路名称、泵站、管道、管线材质、管径、埋深、高程、流向、交汇检查井、 转弯检查井、管道变径位置、混接点编号、混接点位置等; c)混接点分布图的图层、图例及符号应按附录G的要求执行。 7.4.3以系统或调查区域为单位的雨污混接点(源)分布总图应包含系统范围、泵站位置、街道线、街 道名称、主干管、管径、流向、交叉点、变径点、雨水排入水体或者水体水倒灌水体的名称、污水排入 处理厂的名称以及相关泵站的主要数据。 7.4.4混接点(源)统计内容应按照附录进行记录,并按照混接类型和等级进行统计。

8.1.1单个点和整个区域混接程度分成重度混接(3级)、中度混接(2级)、轻度混接(1级)三级。 8.1.2按照调查范围进行评估,调查范围内有2个及以上的排水区域时,以单个排水区域进行评估, 8.1.3总体评估宜以一封闭的排水区域为最小评估单位,亦可以委托单位划定的范围作为整体评估单 位。单一管线的调查可不进行总体评估。 8.1.4整改建议应根据混接程度的轻重缓急分步骤提出,重大混接应特别加以说明。

8.2.1宜按照排查范围进行评估, 进行评估。

式中: M一混接密度(个/km); n——被调查雨水管道中污水混接点和混接源数或被调查污水管道中雨水混接点和混接源数; L一被调查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长度(km)。 8.2.3区域混接程度应按照表4确定。

表4区域混接程度分级评价表

DB21/T 3613—2022

DB21/T 3613—2022

8.2.4单个混接点混接程度可依据混接管接入管径、流入水量、流入水质以任一指标取高值的原则确定 等级,混接点混接程度分级标准见表5。

表5混接点混接程度分级标准表

8.3.1工程结束后应及时编制雨污混接调查和评估报告

8.3.2评估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项目概况:工程名称、范围、规模、地理位置、工作内容和意义、设备和人员投入、完成情 等; b)技术路线及调查方法:技术路线、技术设备及手段; c)混接现状:原排水设计、现排水现状、分区块的混接发布、混接类型统计、调查汇总; d)混接总体评估结论; e)质量保证措施:各工序质量控制情况; f)附图:混接点分布总图(自由比例尺)、混接点分布位置详图(一般为1:500比例尺); g)应说明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8.3.3根据混接类型,沿水体流向按下列规定编写混接点号码: a)城镇雨水管道接入城镇污水管道:CYW×X b)城镇污水管道接入城镇雨水管道:CWY×X

DB21/T3613—2022 k)内部排水系统合流管道接入水体:NHSX× 1)单一排水户污水管道接入水体:DWS×× m)排水口:PSKXX n)污染源:WRYXX

9.1.1城镇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单位应对成果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应采用全 数检查,最终检查应由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 9.1.2城镇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工作宜实行工程监理制,对施工单位的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 查,对提交的调查成果质量进行检测。 9.1.3城镇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项目的验收工作应由委托单位进行,施工单位应按照验收要 求准备相关资料。

9.2.1城镇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成果质量检查应采用图面检查和外业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 式进行检查。 9.2.2最终检查时应在测区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且不少于测区排水管线总长度5%的排水管线进行重 复调查,检核混接点调查情况,调查成果不应出现漏判、错判。发现混接点漏判、错判现象应及时进行 补充、更正。 9.2.3城镇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项目中若涉及排水管网补测与更新,补测及更新部分管网成 果质量检查应符合GB/T24356和CJJ61的相关规定。 9.2.4质量检查工作应作好记录,检查结束后编写检查报告并将检查记录作为附件装订在检验报告内, 检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工程概况; b)作业技术依据; c)检查内容及方法; d)精度统计与质量评价; e)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f)附件(包括:检查记录计算资料、检验使用仪器检定资料等)

9.3.1提交的验收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a)依据文件:任务书或合同书复印件,技术设计文本原件; b)凭证资料:所利用的已有成果资料,仪器检验、校准记录:

c)原始记录:录像、照片和数据; d)重要技术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材料: e)质量检查报告、检查记录; f)评估报告。

某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07[1].10.259.3.2符合下列要求可予以验收:

a)调查与评估单位提交的成果资料齐全; b)调查与评估的技术措施符合本文件和经批准的技术设计文本要求; c)经过检查程序的各项原始记录齐全; d)评估报告内容齐全,能准确反应实际状况,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9.3.3验收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9.3.3验收报告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DB21/T 3613—2022

9.3.4雨污混接调查与评估纸质文件的归档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计算机输出文字和图件应使用字迹耐久性好、输出过程和字迹对纸张没有明显不良影响的打印 设备。手工书写应采用碳素墨水等耐久性好的书写材料,不应使用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 纸、铅笔、蓝黑墨水等书写材料; b)文字书写应字迹工整,图表清晰、图样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c)雨污混接调查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mm)。文件的纸张应 为耐久性和耐用性好的纸张。

JJG(交通) 165-2020 侧扫声呐 检定规程.pdf9.3.5雨污混接调查电子文件的归档应符合

a)与纸质文件内容一致,同时应满足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入库要求,应包含矢量图形文件、成 表文件、数据库文件; b)存储电子文件的载体应采用光盘或硬盘等可长期保存的的介质

DB21/T 3613—2022附录A(资料性)排水口调查记录表表A.1明确了排水口调查应记录的内容。表A.1排水口调查记录表所属单元:所属区块:天气:日期:排水口排水口源头(邻排水口排水口排出水排水口排水口管底排水口断面断面坐标X坐标Y近检查井编号类型类别高程材质形式尺寸编号)排水口水量、水质排入水排水情况描述(连续、感官描述(颜色、气位置水量CODcr其他指其他指体名称间歇等)味、清澈/浑浊)(L/s)(mg/L)标标照片调查者:记录者:第页,共页1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