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5042-2022 桩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DB61/T 5042-2022 桩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866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5042-2022 桩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4.2.5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应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及时更新和

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及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应 配备与危险防护相适宜的用品与装备。 4.3.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 账,实施动态管理。 4.3.3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档案,配备与职 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定期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疫 措施。

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2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 3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4检测及监测; 5应急处置措施。 4.3.5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桩基工程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重大危险 源公示牌; 2建立重大危险源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关键措施、设施 及关键环境条件的监测、隐蔽检查验收、安全专项检查、报告的工 作机制,并组织实施; 3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桩基施工危险源进行安全专项检查 实施危险源防治动态管理,安全专项检查内容详见附录C; 4.3.6桩基施工中重大危险源还应编制应急处置措施,制定应

4.3.6桩基施工中重大危险源还应编制应急处置措

急救援程序,明确应急保障和资源配置,发生危险时,立即启动 急救援程序

5.1.1施工技术准备应包含以下内容: 1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纪要; 3周边及临近建筑、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等; 4工程所在地环境及水文气象信息; 5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5.1.2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配备应满足施工要求,人员身 体健康状况应满足工作需要,人员资格证、上岗证开工前应报总 监理工程师审查。 5.1.3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应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安装、调试完

体健康状况应满足工作需要,人员资格证、上岗证开工前应报总 监理工程师审查。

5.1.4施工现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场地应达到“三通一平”,周边建筑物、市政设施应采 取可靠保护措施; 2施工场地应设置围挡,应设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并在危险 区域设置安全警示、警告标志; 3临建设施应验收合格,满足安全、环保相关要求,不得在 尚未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4施工坡道应满足施工要求,坡比不宜陡于1:5,宽度宜大 于5m;坡道应设置防滑措施,坡道边坡应采取安全技术防护措 施;

5基坑支护应安全可靠,基坑降水满足施工要求; 6机械作业距坑边安全距离应根据地层、荷载及支护结构 情况计算确定。 5.1.5进人施工现场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高处、临边及洞边作业 时应佩戴安全带;特种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应满足相关规定。 5.1.6消防器材配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规定。

1临时用电设备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功率50kW及以上,应 编制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5台以下和设备总功 率50kW以下,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2临时用电应经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3自备发电机组的布置应根据负荷位置、交通运输、线路布 置、风向、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应布置在低洼或可能积水 的场地;移动式发电机停放的位置应平坦坚实,底部距地面不应 小于0.3m,金属外壳和拖车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发电机组应有 专人管理,电源应与其它电源互相闭锁,不得并列运行;安装和使 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的规定; 4施工用电应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柜箱内 应安装过流、过载、短路及漏电保护等装置;电器装置、保护接零 接地及防雨、防潮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5不应在架空电缆下方施工,不应在架空电缆下搭设作业 棚、建造生活设施、堆放构件和材料等,确有必要时,施工机械和 材料堆放等应与架空电缆保持安全距离; 6电缆移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应有专人监护。 5.1.8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电线路应采用三相五线制,敷设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 2电缆应采用理地或架空敷设,理地电缆宜采用铠装电缆 通过道路时且应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方位标志。 5.1.9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度,手持式行灯应使用安全电压; 照明器材安装、使用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1操作人员应遵守机械操作规程: 2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应保存交接记录; 3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基座应与PE线连接,应在设备负 荷线的首端处装设漏电保护器;产生振动的设备及其金属基座 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两处; 4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保险装置、限位器、防脱装置、安全 信息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应齐全有效; 5切割机、调直机、弯曲机及电焊机等机械的使用安全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中的规定; 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出料作业时,应停靠在平坦、坚实位 置,与坑槽、桩孔及电缆保持安全距离JGJT384-2016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pdf,并应锁定制动系统; 7设备栀杆安装应牢靠,栀杆起、落时应缓慢平稳,应采取 防倾覆措施,栀杆下不得站人;当风力超过七级或以上风暴时,应 将设备顺风向停置,并应采用缆风绳固定; 8突发故障或停电时,应把机械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并关 闭发动机或断开电源总开关

5.1.11机械设备行走应符合下

1施工前完成场地普探,场地内坑、洞、软弱地基应处理气 成,路基承载力满足机械设备运行安全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