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551-2022 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及验收技术规范.pdf

DB14/T 2551-2022 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及验收技术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7831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4/T 2551-2022 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及验收技术规范.pdf

DB 14/T 2551—2022

a)开槽前应在衬砌表面放样,按标示位置进行开槽施工; b)开槽宜采用机械切割工艺,开槽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槽内应平顺; c)开槽时应对开槽部位衬砌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钢管、钢架支撑等临时措施; d)开槽应采取跳槽施工,跳槽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开槽后及时嵌入钢拱 架并封闭。 5.2.6.3采用锁脚锚杆、锚固筋等固定钢拱架时,其设置角度、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与钢拱架焊 接牢固。 5.2.6.4槽内封闭材料应填充密实,固化后在修复区域表面涂刷防水层。 5.2.7混凝土套拱 5.2.7.1套拱施工前,应对原衬砌进行局部补强及防渗漏处理。 5.2.7.2套拱施工要点: a)施工时首先凿除墙角混凝土及侵限混凝土,并将原衬砌混凝土表面凿毛并冲洗干净; b)在墙角处将主筋植入边墙基础,并与套拱钢筋或钢架焊接,套拱与原衬砌之间应用钢筋连接 钢筋须植入原衬砌内; C) 浇筑套拱前应在原衬砌混凝土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剂; d)增设套拱时应按新建衬砌的标准设置防排水系统;

a)开槽前应在衬砌表面放样,按标示位置进行开槽施工; b) )开槽宜采用机械切割工艺,开槽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槽内应平顺; C) 开槽时应对开槽部位衬砌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钢管、钢架支撑等临时措施; d) )开槽应采取跳槽施工,跳槽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开槽后及时嵌入 架并封闭。 2.6.3采用锁脚锚杆、锚固筋等固定钢拱架时,其设置角度、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与钢拱 牢固。 2.6.4槽内封闭材料应填充密实,固化后在修复区域表面涂刷防水层。

a)施工时首先凿除墙角混凝土及侵限混凝土,并将原衬砌混凝土表面凿毛并冲洗干净; b) )在墙角处将主筋植入边墙基础,并与套拱钢筋或钢架焊接,套拱与原衬砌之间应用钢筋连接SY/T 7413-2018标准下载, 钢筋须植入原衬砌内; C) 浇筑套拱前应在原衬砌混凝土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剂; d)增设套拱时应按新建衬砌的标准设置防排水系统; e)施工时应预留回填注浆管,待模筑完成后进行回填注浆。 5.2.7.3套拱拆模后应进行注浆,填充套拱背后空隙保证新旧衬砌密贴,不留空隙。 5.2.7.4嵌入钢拱架和套拱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嵌入钢拱架和套拱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

5.3衬砌背后空洞处治及验收

3.1衬砌背后空洞处治方法以注浆为主,注浆前应对衬砌背后空洞进行详细调查。 3.2注浆前应对衬砌施工缝及缺陷进行检查,对漏浆部位进行封堵处理,防止产生跑浆漏浆现

DB 14/T2551—2022

5.3.3注浆施工要点

5.3.3.1注浆孔应根据设计要求布设,并结合钻孔情况核查空洞,适当调整注浆孔位置。上方的注浆 孔可作为排气孔和检查孔。 5.3.3.2注浆孔孔径应与注浆管径相匹配,满足注浆需要即可。注浆管外径宜小于孔径10mm~20mm 注浆管应埋入衬砌,不得外露,以防侵限。 5.3.3.3注浆前应进行注浆试验,确定注浆量、注浆压力,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注浆参数。 5.3.3.4衬砌背后注浆施工顺序:由两端向中央,由低处向高处依次注浆。 5.3.3.5衬砌背后注浆宜采取渐进式控制钻进方式,避免损伤原有防水板。 5.3.3.6注浆时应连续作业,不得任意停泵,防止堵塞管路;注浆时应设置孔口封闭器等止浆措施。 5.3.3.7注浆时应时刻注意注浆压力,观察衬砌变形情况,一旦出现变形应立即停止注浆,并采取相 应措施。 5.3.3.8达到设计终压条件时,注浆孔停止吸浆,稳压5min后结束注浆。 5.3.3.9注浆完成后,应从拱顶检查孔检查注浆填充情况,必要时钻孔取芯验证注浆效果;然后采用 防水砂浆等材料将注浆孔及检查孔封堵密实。 5.33.10衬砌背后空洞注奖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6的要或

表6衬砌背后空洞注浆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

5.4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治及验收

5.4.1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主要包括混凝土表面缺损(麻面、露筋、蜂窝、孔洞、剥落掉角)和 混凝土裂缝。 5.4.2混凝土表面缺损处治可采用水泥砂浆及混凝土修补,混凝土裂缝处治可采用裂缝表面封闭或裂 缝注胶。

5.4.3混凝土表面缺损修补

5.4.3.1水泥砂浆适用于衬砌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剥落、露筋等小面积的缺陷修补。水泥砂浆等 修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GB50367的相关规定。 5.4.3.2用混凝土进行缺陷修补时,应采用比原结构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应符合JTG/T3660的相关规定。 (。。收卫润+之*工工花

DB 14/T 2551—2022

将缺损部位的混凝土凿除。凿除时,禁正使用冲击力较大的设备,以确保结构钢筋和相邻混 凝土不受损伤;缺损部位的混凝土应清除至坚实的基层混凝土,凿除区域应凿成矩形或方波 型,且必须凿出新鲜混凝土骨料; b) 1 对于锈蚀的钢筋,清除表层锈迹,并喷涂钢筋阻锈剂;对锈蚀严重的部位按上述方法处理后 再局部加筋补强; C) 1. 将缺损部位清扫干净并保持混凝土的干燥,然后使用拌和好的砂浆及混凝土对缺陷区域进行 填充抹平修补 .3.4修补部位的砂浆及混凝土终凝前,需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养护。 .3.5混凝土表面缺损修补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混凝土表面缺损修补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

5.4.4混凝土裂缝修补

5.4.4.1裂缝修补方法及所采用材料的性能规格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5.4.4.2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 a)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清除松散灰浆、砂砾、油垢,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净,并使裂缝处于 干燥状态: b)使用裂缝封闭胶进行封缝。封缝宽度不应小于5cm,且封闭胶表面平整、无毛刺。 5.4.4.3裂缝注胶施工工艺: a)沿裂缝走向打磨出宽度5cm的混凝土裂缝走向带,露出坚实的混凝土面和清晰的裂缝纹路, 并清除表面浮尘和油污; b)根据裂缝情况和设计要求,标记和埋设注胶嘴和排气嘴。在裂缝变宽处、交错处、端处、裂 缝贯穿处等部位必须设置注胶嘴,相邻注胶嘴间距宜为20cm~40cm; c)采用裂缝封闭胶进行封缝,封缝须严密。密封完毕后,封闭胶自然固化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水; d)胶体固化后,沿裂缝周测涂一层肥皂水,从注胶嘴向缝中通压缩空气,若无冒泡表示封缝效 果良好;其他嘴口若有气流,说明注胶嘴间裂缝畅通; e)在每一个注胶嘴处各安装一个独立的低压渗透注胶器,其注胶压力控制在0.1MPa~0.4MPa为 宜。注胶结束后应先堵塞排气嘴然后拆除注胶器并对其进行清理,封堵注胶嘴,防止胶液溢 流; f)裂缝内胶液达到初凝不外流时,拆下注胶嘴等设施,用裂缝封闭胶将原注胶嘴处修补抹平。 5.4.4.4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裂缝注胶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8的要求。

表8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裂缝注胶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

DB 14/T2551—2022

隧道病害处治施工前,应先对病害部位进行处理,凿除劣化及松动混凝土,保证基面平整 清洁。

6.2.1渗漏水处治施工应按先拱后墙的顺序进行,并减少破坏原有结构和防水层。 6.2.2渗漏水处治施工前,应先清除原衬砌表面的附着物及衬砌劣化部分,清除范围应比处治范围增 大100mm~200mm。 6.2.3渗漏水处治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处治效果,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6.2.4凿槽埋管引排: a)对衬砌施工缝、变形缝、裂缝渗漏水,采用凿槽埋管引排的方式进行处治; b)将渗漏水裂缝周围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除去原表面泛碱、尘土、薄膜、油漆、表面涂层及 其它杂物,并铲除疏松、空鼓和蜂窝结构; c)沿渗漏水裂缝处开凿倒梯形槽,嵌入半圆管并接入排水沟内。凿槽采用机械开槽,半圆管采 用铝合金管卡固定,管卡两端用钢钉固定在槽中; d)沿半圆管两侧用膨胀止水条封堵凿槽凹凸不平缝隙,用堵漏剂填实半圆管周围; e) 倒梯形槽其余空间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充填实;倒梯形槽两侧各100mm范围内环向涂刷两层厚 1mm~2mm高效防水剂。 6.2.5明装接水盒: a)对衬砌施工缝、变形缝、裂缝渗漏水严重,凿槽埋管施工困难的段落,采用明接不锈钢排水 盒的方式进行处治; b)将渗漏水部位进行表面清理,确保清理后的衬砌表面平整、洁净,安装时渗漏水部位应位于 接水盒中间位置; c)涂刷密封胶粘铺不锈钢接水盒两翼,采用螺钉固定接水盒,做到接水盒与衬砌接触面平顺、 密封; d)接水盒的搭接处应确保接水盒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且下侧的接水盒包住上侧的接水 盒,使水不能从接水盒漏出。 6.2.6增打泄水孔: a)对边墙部位严重渗漏水段落,采用在边墙钻孔引排的方式对该区域进行疏排;

6.2.5明装接水盒:

6.2.6增打泄水孔:

对边墙部位严重渗漏水段落,采用在边墙钻孔引排的方式对该区域进行疏排; 钻孔内置排水管,沿钻孔部位在边墙凿槽埋管,然后在电缆沟、边沟设置排水通道将水引 至中央排水管。

6.2.7衬砌防水涂层:

DB 14/T 2551—2022

a)对隧道衬砌表面出现的大面积浸渍,在没有明水流出的情况下,采用衬砌表面施作防水涂层 进行处治; b)基面检查与处理,处理混凝土基面缺陷,做到无浮浆,无油污; c)基面湿润,充分湿润待施工基面,需湿润12小时以上; d)防水涂层大面积作业采用喷涂,局部涂刷时需专用尼龙刷; e)防水涂层采用纵横来回、分层涂刷,保证凹凸处均可涂刷到位。分层涂刷时,若第一涂层已 干,则应先洒水湿润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涂刷;天气炎热时,应在早晚时进行施工,防止防水 涂层过快干燥影响渗透; f)在防水涂层表面干燥后及时进行喷水养护,采用喷雾式洒水或无冲击力的水流养护,养护时 间应满足设计要求及防水涂层要求,养护期间应避免磕碰。 2.8凿槽埋管引排、明装接水盒、增大泄水孔、衬砌防水涂层等隧道渗漏水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 符合表9的要求。

隧道渗漏水处治及验收

6.3隧道冻害处治及验收

6.3.1隧道冻害处治措施主要包括表面铺设保温层、中间铺设隔温层、保温排水沟、保温出水口及电 伴热供热法防冻等。 6.3.2隧道防冻保温层施工前,应先检查隧道二次衬砌表面的平整度和渗漏水情况,清除衬砌表面污 物,保证二衬表面无浮尘、油污、空鼓及翘边等现象,基层干燥、坚实、平整;对渗漏水部位进行防水 处理,保证二衬表面平顺、干燥,才能安装保温材料。

6.3.3表面铺设保温层:

H人 衬砌保温层设置在二次衬砌表面,应便于安装和维护,且符合防火要求; b) 衬砌保温层施工前应进行专项试验,试验内容包括:材料的隔热效果、耐久性、耐高温性能、 设置厚度、长度及施工工艺等; C) 1 按照待安装保温板的尺寸,在二次衬砌表面定位、放线、打眼,并安装螺栓; ?D 龙骨采用热镀锌型钢材料,并沿隧道纵向进行固定; e) 1 将保温板填装在龙骨U形槽内,保温板之间连接紧密,相邻两环保温板之间按错峰设置; f)) 将防火板锚固在龙骨框架上,防火板之间留伸缩缝;用专用腻子及网带将防火板之间缝隙密 封,然后将嵌缝处打磨平整:

DB 14/T2551—2022

g 整个施作面要保持圆顺、平整、牢固

6.3.4中间铺设保温层:

a) 在隧道衬砌表面铺设防排水板和透水管,采用涂胶粘贴的方法将防水板黏结到衬砌表面。施 工时从拱顶向两侧黏结,最后黏结墙角和仰拱部位,防水板与衬砌混凝土表面粘贴牢固; b) )防排水板表面铺设保温层,在保温板和防水板上均匀涂抹树脂胶,并将保温板平整地粘贴在 防水板上,拼装平顺,采用骨架钢筋进行固定,使其粘贴牢固。在保温板侧面均匀涂抹胶黏 剂,使保温板间接缝黏结紧密; C) 1. 在保温层外侧再施作一层防水板,施工方法同第一层防水板; d) 外侧立模浇筑衬砌混凝土。

公路改建工程NL2合同段堡子梁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堡子梁隧道施工方案6.3.5保温排水沟:

a)在排水沟上部设双层盖板,在上下两层盖板之间充填保温材料,保温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b)保温材料可采用矿渣、沥青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等,并设置防潮措施; c)将保温材料定期进行翻晒; d)渗漏水地段应将水沟盖板用水泥砂浆勾缝或沥青涂抹,以防漏水渗入保温材料。 6.3.6保温出水口: a)选择背风、朝阳、排水通畅的位置设置保温出水口; b)出水口处地形较陡时,宜采用端墙式;地势平坦宜采用掩埋保温圆包头式; c)宜尽可能提高排水管的排水坡度; d)表面采用沥青涂黑或采用稻草等覆盖; e)出水口管外侧铺设岩棉保温层,并应确保岩棉保温层不浸水。 6.3.7电伴热供热法防冻: a)对于严寒地区的隧道冻害处治,可采用伴热电缆与保温层相结合的方式; b)清污、打磨,清除隧道伴热电缆铺设范围内衬砌表面上的浮尘、油污、尖锐凸起,错台较大 处应打磨,保证铺设面干净、圆顺; c)布置加热电缆,以每模衬砌为一个独立单元布设加热电缆,相邻两模衬砌采用一个控制子系 统,各子系统并联成总系统; d)埋设测温元件,按照一定间距钻孔布置测温元件,根据测温结果增大或调小发热电缆功率; e)依次按照保温板和外保护层,保温板的固定采用扁钢环向布置,再用螺栓分别固定; f)最后进行装饰及抹面处理。 6.3.8表面铺设保温层、中间铺设隔温层、保温排水沟、保温出水口及电伴热供热法防冻等隧道冻害 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的要求。

6.3.7电伴热供热法防

表10隧道冻害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

DB 14/T 2551—2022

DB33T 2417-2021 城市公共客运智慧安防管理通用要求.pdf6.4隧道衬砌侵蚀处治及验收

表11喷涂防腐材料处治及验收实测项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