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10935-2022 除氧器技术条件.pdfNB/T 10935—2022
同时还应符合6.4.2和6.4.3的要求
6.5.1每台除氧器应至少配置2只安全阀,可分别直接安装在除氧头和水箱上。 6.5.2除氧器上配置的安全阀应采用全启式弹簧安全阀,选用的安全阀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6.5.3除氧器安全阀总排放量不应低于除氧器的最大进汽量。
当设计压力低于常用最大抽汽压力的定压运行除氧器,安全阀的总排放量不应低于 额定进汽量的2.5倍。当设计压力高于常用最大抽汽压力的滑压或定压运行除氧器班组安全情况交底,安全 排放量不应低于除氧器的额定进汽量。
a)按式(1)计算:
G=0.00525CAp
G = 0.005 25C。Ap
式中: 安全阀整定压力,单位为千帕(kPa)。 b)按GB/T12241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5压力式除氧器安全阀公称直径不应低于DN100。
除氧器设计单位应向管道设计者提供接管允许的最大推力和力矩,如管道的推力和推力矩 超出允许的范围,则应修改管道设计以减小力和力矩,或由管道设计者提供接管的实际载荷供 设计单位进行校核计算。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设备上的接管作为管道的支撑点,接管允许的最 大推力和推力矩的计算参见附录A。
7.1压力式除氧器用材要求
设备受压元件所用材料(包括焊接材料)应符合GB/T150.2的相关规定。
设备制造单位对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批准,并且在峻 工图上做详细记录。
7.3材料质量证明及入厂复验规定
NB/T 109352022
7.4.1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可追溯性标识。在制造过程中,如原标识被裁掉或材料分成 块时,容器制造单位应规定标识的表达方式,并在材料分割前完成标识移植。 7.4.2有耐腐蚀要求的不锈钢以及复合钢板,不应在耐腐蚀面采用硬印标记。
7.5.1锻件应根据牌号分别符合NB/T47008和NB/T47010的规定。
8.2.1封头成形、热处理、无损检测应符合设计图样和GB/T25198的规定。 8.2.2圆筒的尺寸和几何公差:当水箱分段出厂时,分段处的外圆周长允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 分段处端面平面度不应高于2mm。对于分段出厂的水箱和其他需要在工地拼焊的焊口,出厂 应试装,校正各拼焊缝处的对口尺寸,同时应对易变形的拼焊对口做好加固措施。
表3水箱分段的外圆周长允差
8.2.3除氧器壳体直线度允差不应大于壳体长度的0.1%,除氧器壳体上接管座的垂直度偏差不 应大于1.5mm,相邻两接管座之间的距离偏差应在+2mm之内,接管座在壳体外伸出长度的偏差 应在±3mm之内。机械加工表面和非机械加工表面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分别按GB/T1804 规定的m级和c级的要求。
8.3.1受压元件的焊工应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考核合格,取得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 作业人员证》后,方能在有效期间内承担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焊工应按焊接工艺规程或 者焊接作业指导书施焊,做好施焊记录,并在受压部件焊接接头附近的指定部位打上焊工代号钢 印。对于有防腐要求的不锈钢等,不应在耐腐蚀表面采用钢印标记。对不能打钢印的,可在焊接 记录(含焊缝布置图)中记录焊工代号,并列人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NB/T10935—2022
NB/T10935—2022
8.3.2焊接工艺规程应有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支持,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NB/T47014的规定。 8.3.3焊前准备和施焊过程应符合NB/T47015的规定,焊件相连部位及施焊区域不应有影响焊 接质量的锈蚀、油污等杂物和宏观的裂纹、重皮。 8.3.4焊条、焊剂应按焊接工艺规程要求烘干;焊丝表面应无油污、铁锈。 8.3.5焊接接头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应不低于母材表面,焊 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8.3.6焊接接头表面应无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弧坑、未填满、夹渣和飞溅物。受压 焊缝表面咬边应符合GB/T150.4的规定。 8.3.7设备壳体上的A、B类焊接接头(A、B类焊接接头划分按照GB/T150.1规定)的焊缝 余高、焊接接头处的环向、轴向棱角以及对口错边量(对接边缘偏差)的要求应符合GB/T150.4 的规定。 8.3.8制造中应避免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于尖锐伤痕、刻槽等缺陷应予以修磨,修蘑斜度 不大于1:3,修磨深度不应高于该部位钢材厚度的5%,且最大为2mm,否则应予补焊。 8.3.9焊缝的返修,应采用经评定验证的焊接工艺,返修工艺措施应得到焊接技术负责人员同 意。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如超过2次,返修前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将返 修次数、部位和无损检测等结果记入设备质量证明文件。 8.3.10要求热处理的焊缝,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返修,应符合GB/T150.4 的规定
不大于1:3,修磨深度不应高于该部位钢材厚度的5%,且最大为2mm,否则应予补焊 8.3.9焊缝的返修,应采用经评定验证的焊接工艺,返修工艺措施应得到焊接技术负责 意。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如超过2次,返修前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修次数、部位和无损检测等结果记入设备质量证明文件。 8.3.10要求热处理的焊缝,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返修,应符合GB/ 的规定。
8.4.1热处理(包括焊后热处理、返修热处理等)应按工艺文件的规定,并在水压试验前进行。 8.4.2热处理设备应具备能自动记录热处理参数的仪表。仪表应定期进行检定。 8.4.3设备受压部件的热处理应符合GB/T150.4的规定。
8.5产品焊接试件与试样
除氧器焊接试件与试样应符合GB/T150.4的规定。大气式除氧器可免做产品焊接试样。 8.6无损检测 8.6.1除氧器设备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按设计图样规定,并符合 GB/T150.4的规定。
GB/T150.4的规定。 8.6.2除氧器壳体上接管(如:门杆漏汽、高加疏水、给水再循环管、安全阀)的角接接头应 采用表面检测,碳钢接管座角接接头应进行磁粉检测,检测长度为焊缝总长度的20%且不少于2 个接管座,不锈钢接管座角接接头应进行100%渗透检测。 8.6.3大气式除氧器无损检测符合JB/T2932的相关规定。
8.7.1除氧器制造完工后,应对设备进行水压试验,试验要求应按设计图样规定。 8.7.2对有热处理要求的焊缝应经最终热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容器上如果有 开孔补强,补强圈应在水压试验前以0.4MPa~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 8.7.3水压试验应符合GB/T150.4的规定。水压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排尽吹干。 8.7.4对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无法完全排净吹干容器内部的余水时,应控制水压试验用水的 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NB/T 109352022
8.7.6试验压力p按图样标注压力且不小于按式(3)的计算值(图样上注明设计压力和水 试验压力):
P=1.25p [回] [o]
Pr一试验压力最低值,单位为兆帕(MPa); P一设计压力,单位为兆帕(MPa);(容器铭牌上规定有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时,p为最 高允许工作压力); []一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o]一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水压试验时,应使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表。压力表量程应为1.5倍~3 倍的试验压力(宜为试验压力的2倍)。压力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6级,压力表表盘大小应保证 作业人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压力指示值。 水压试验合格标准为:无渗漏、无可见的变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 8.7.7水压试验后如果出现返修深度大于二分之一厚度情况,应当重新进行水压试验。
铭牌应固定在适当位置,铭牌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a)产品名称; b)制造单位名称; c)制造单位许可证书编号和许可级别; d)产品标准; e)主体材料; f)介质名称; g)设计温度; h)设计压力、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必要时); i)耐压试验压力; j)产品编号; k)设备代码; 1)制造日期; m)压力容器类别; n)有效容积; 0)产品自重。
贸和 9.2.1制造单位应向设备采购方提供出厂资料;对设备使用有特殊要求时,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 9.2.2设备出厂资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久单工总网
c)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含主要受压元件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清单、质量计划或检验计划 结构尺寸检查报告、焊接记录、无损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及自动记录曲线、耐压试验 报告及泄漏试验报告、分段出厂的除氧器现场组焊和质量检验技术资料等); d)产品铭牌的拓印件或复印件; e)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对需监督检验的压力容器); f)设备设计文件(含强度计算书或应力分析报告,以及其他必要的设计文件)。
9.3.1设备涂敷与运输包装应符合NB/T10558的规定。 9.3.2产品一般应整体出厂。如运输条件或现场条件限制,可分段出厂,分段应与用户达成一致意 见并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合理分段,在运输过程中考虑分段造成的影响,进行内件加固及保护。
独山高级中学环境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NB/T109352022
A.1接管允许受力和力矩如图A.1所示。本方法不包括内压对接管的推力作用,应把它和其径向 载荷结合起来一起考虑。
A.2计算最大的力和力矩,首先应按式(A.1)和式(A.2)计算β和y。
式中: B 一无因次数; 接管口端部外半径,单位为米(m); Rm—壳体平均半径,单位为米(m); 无因次数; 广” 壳体厚度,单位为米(m)。 按式(A.3)计算由于设计压力而产生的应力值
图A.1 接管载荷主视图和接管载荷横截面
β=0.875 ro Rm
式中: 0一由于设计压力产生的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P一设计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若。大于许用应力S。,则用S.代替作为由于设计压力而产生的应力。 然后根据计算出的β和y值从图A.2~图A.4中查α、和4值,把这些值代人式(A.4) 式(A.6)中动迁小区34#楼和幼儿园工程(安全控制类)监理工作交底记录.doc,即可计算FRRF、MRCM和MRLM。
图A.2a与β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