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368-202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DB37/T 2368-202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820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2368-202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0.60≤ H <0.95 d

采用小高径比芯样时,尺寸效应对芯样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进行修正,芯样试件 换算系数见下表2。

在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前,应按下列方法测量芯样试件尺寸: a)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中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各测得一个直径数值,取两次 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m; b)芯样高度:用钢板尺或钢卷尺测量两个端面间的距离,精确至1mm; c)不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芯样侧立面的夹角,取最大值,精确至0.1°; d)不平整度:用钢板尺紧靠在芯样端面上某主井井筒装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一面转动钢板尺,一面用塞尺测量钢板尺与芯样端面 之间的缝隙,或用专用仪器量测,测量仪器精度不低于0.02mm。

8.3芯样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要求

芯样试件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经端面加工后芯样的高径比符合8.1.6~8.1.7条要求; b) 沿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不大于1.5mm; C 芯样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不超过0.1mm;; d) 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超过1°; 芯样试件无裂缝或其他较大缺陷。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芯样应重新加工或废弃。

9.1.1芯样试件宜在与被检测构件混凝土湿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9.1.2芯样试件以自然干燥状态进行检测时,应根据端面加工方法确定自然干燥的时间;芯样试件以 潮湿状态进行检测时,应在(15~25)C的清水中浸泡(40~48)h,从水中取出后立即进行检测。 9.1.3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检测应按GB/T50081中对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的规定进行。

样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应按公式(3)

工中: fcori—一第i个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精确至0.1MPa; C 一一第i个芯样试件的高径比换算系数,见表2,精确至0.001; F 一第i个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极限压力(N); 1 一第i个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

10.1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计算

4F cor.i=0 πd

当芯样数不少于10个时,应分别按公式(4)、(5)、(6)计算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式中: mfcor 一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精确至0.1MPa; cor一—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精确至0.01MPa 6 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变异系数,精确至0.01; 7 一芯样试件数量。

10.2异常数据判断与处理

按批抽样检测时,应进行异常数据的判断和处理,异常数据的判断和处理应符合GB/T4883的规定 详见附录B。

10.3混凝土强度推定

10.3.1单个构件检测

沟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应按公式(7)计算

10.3.2按批抽样检测

10.3.2.1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计算推定区间,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宜为0.90,并使错判概率为 0.05,漏判概率为0.05,具有95%保证率特征值的推定区间上限值和下限值可按公式(8)、(9)计 算,当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时,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可为0.85,使错判概率为0.05,漏判概率为0.10, 对应推定区间下限值可按公式(10)计算,:

DB37/T 2368—20**

10.3.2.2按批抽样检测时,不宜大于5.0MPa和0.1m两者的较大值,否则可在分析原因的基 础上采取下列措施之一进行处理,直到满足本条要求: a)分析施工条件及检测结果,重新划分检测批,进行补充检测; b)增加测区的数量; c)若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满足要求,或无条件采取上述措施时,可按本文件第10.3.1条提供单 个构件的检测结果。 10.3.2.3检测批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应按公式(13)计算:

接测强方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可采用钻芯修正

11. 1. 2 钻芯修正法可采用总体修正量法, 方法。 11.1.3 采用总体修正量法时, 芯样抗压强

≤max5.0,0.1m

当采用钻芯修正时,芯样试件的数量和取芯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1 符合同一检测批的被检测构件采用同一修正量; b) 芯样应从采用间接方法的结构构件中随机抽取,取芯位置应符合本文件第7.1条的规定; C) 2 同一检测批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小直径芯样的数量尚不应少于9个; d) 2 当采用的间接检测方法为无损检测方法时,钻芯位置应与该检测方法相应的测区重合; e) 当采用的间接检测方法对构件有损伤时,钻芯位置应布置在该检测方法相应测区的附近

11.3总体修正量法计算

总体修正量应按公式(15)计算:

(或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按公式(16)计算

feu=fcuio +tot

一总体修正量,精确至0.1MPa; 一一同一检测批间接检测方法测区(或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精确至0.1MPa; fCai 一一间接检测方法修正后测区(或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精确至0.1MPa; feuio 一一间接检测方法修正前测区(或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精确至0.1MPa

11.4对应样本修正量法计算

样本修正量应按公式(1

式中: >0 一一对应样本修正量,精确至0.1MPa; 修正后测区(或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按公式(18)计算:

确定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高速路面养护大中修施工方案,应以修正后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进行计算,且计算方法应 符合被修正检测方法相应标准的规定

A.1.1芯样端面补平仪技术要求: a)保证补平后芯样两端面平整、平行; b)控制补平后芯样两端面与侧面不垂直度; c)操作简便、快捷。 A.1.2芯样端面补平常用的补平材料有:水泥净浆、108胶水泥净浆、快硬水泥、环氧胶泥、硫磺胶泥、 结构胶、结构胶加水泥等。 A.1.3混凝土芯样专用补平仪结构如下图A.1所示。

图A.1混凝土芯样补平仪

2.1混凝土芯样补平仪操作可参考以下程序进行: a) 根据待补芯样高度,调整上压板高度:逆时针转动手柄2,放松抱柱,转动手轮可使抱柱沿主 轴上、下运动; b) 芯样两端均匀涂一层补平材料,垫上玻璃板,放在底板上,两夹口之间,旋转旋钮,使两夹口 向中间运动,夹紧芯样; c)向下压手柄2,上压板沿副轴向下运动,压紧芯样,保持(1~3)min,待补平材料压密实, 松开手柄2,上压板沿副轴向上,恢复原位; d) 旋转旋钮,使两夹口向两边运动,松开芯样,将芯样及玻璃垫板一起从夹口内取出,放在平稳 处养护。

依据GB/T4883,可采用格拉布斯准则进行异常值判断,将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按从小到大顺序

式中: G、G”一一格拉布斯检验统计量; fct.I 一一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最小值; fcu 一一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最大值; Go.975、G0.99s一一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按检测批测区数量由附录C查得。 取检出水平α为5%,剔除水平α²为1%,按双侧情形检验,检出水平α对应临界值为G.97s,剔 除水平α对应临界值为Ga.99s° 若G>G",且G>Go.975,则判断feu为离群值,否则,判断没有离群值。 对检出的离群值f,若G,>Go.9s,则判断f为统计离群值,可考虑剔除,否则,判断未发现统 计离群值,f为歧离值。 若G">G,且G">Go97s,则判断feu为离群值,否则,判断没有离群值。 对检出的离群值fu.1,若G>Go.99s,则判断fu,为统计离群值,可考虑剔除,否则,判断未发现 统计离群值,fc为歧离值。 若检出了一个离群值,应用相同的检出水平和相同的规则,对除去已检出离群值后余下的数值继续 检验,直到不能检出离群值为止。对除去已检出离群值后余下的数值,应按本文件第10.1条重新计算强 度换算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检出的离群值总数不宜超过样本量的5%,若检出的离群值总 数超过了这个上限,对此样本应作慎重的研究和处理。

检出歧离值后,不得随意舍去歧离值,应尽可能寻找其技术或物理上的原因,若在技术上或 找到了产生它的原因T/CECS G标准下载,则应剔除或修正;若未找到产生它的物理上和技术上的原因,则不得剔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