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96-2022 废线路板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

DB34/T 4296-2022 废线路板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7818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4/T 4296-2022 废线路板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

7.1.1企业应建立包括利用时间,利用产物名称、数量、流向和用途等内容的台账记录,做 年度汇总工作。利用产物台账保存时间不少于10年。 7.1.2企业应核实以利用产物为原、辅料进行生产单位的资质和能力,跟踪利用产物的使用

DB34/T 4296—2022

月儿 1.3利用产物进入市场,应在包装袋醒目处设置产品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生产厂家名称、来源 组分等信息

7.2.1机械分选提取的铜粉,应采取定向方式销售给金属冶炼企业或再生铜企业,应对每批次铜粉中 铜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铜的质量分数不应低于80%,铜的质量分数测定按照GB/T15249.3的方法 进行。 7.2.2使用废线路板利用产物铜粉的金属冶炼企业或再生铜企业应配套尾气处理系统,尾气中污染物 应符合GB9078、GB18484、GB25467、GB31574规定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并对尾气中二英类污 染物每年至少开展2次监测。

8.1.1企业应对拆解、利用、污染防治、分析测试、监测监控等设施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并记录。 8.1.2企业应在厂区出入口配备量程50t以上且与电脑联网的电子地磅,能够自动记录并打印每批次 废物重量,打印记录与相应的转移联单一同保存。贮存库出入口应具有自动打印功能的电子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应经检验部门度量衡检定合格。 8.1.3企业应在厂区所有进出口处、地磅及磅秤、贮存区域、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区域设置现场 监控设备。录像应采用硬盘方式存储,每路视频图像可全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录像保存时间至少为 1年。 8.1.4企业应对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要求,每半年开展1次自查。

8.2.1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如实记载收集、贮存、利用的废线路板类型、来源、去 向和有无事故等事项。 8.2.2企业应在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如实填报经营记录,并于每年3月31日向省生态环境 部门报告上一年度经营情况。

8.3.1企业应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对废水、废气、噪声定期开展自行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开。采用 干法分选的企业,应对废气中粉尘、铜、铅、汞、镉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采用湿法分选的企业,应对 废水中SS、CODc、氨氮和重金属铜、铅、汞、镉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采用高温热处理和协同处置的企 业,应对烟气含氧量、SO、NOx等指标进行在线监测,对二英类的监测频次不少于每年2次。 8.3.2企业应定期对场址和设施周边的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采样监测,判定废线路板综 合利用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定期向社会公示。

8.4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

4.1 企业应按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并备案。 4.2 企业应组织人员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并记录演练时间、参加人员、演练内容和演

DB34/T 42962022

果等,形成总结报告。

8.5.1企业应按年度制定危险废物管理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时间、参训人员、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 8.5.2企业应按培训计划成都市某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每年至少开展1次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培训。应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分 析测试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应急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 能培训,并配备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培训宜采用课堂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方式。

8.5.3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危险废物管理和废线路板综合利用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b) 废线路板利用工艺流程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C) 设施设备使用和运行、设施设备日常和定期维护、运行故障的检查和排除及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d 突发事故或者紧急情况下人工操作和事故处理程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