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阶段审查技术要点(2022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7月).pdf

四川省民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阶段审查技术要点(2022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7月).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716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四川省民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阶段审查技术要点(2022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年7月).pdf

序号审查条文审查材料审查要点备注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公共建筑绿地率达到规划指标105%及以上,得10分:2)绿地向公众开放,得6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1.景观总平面环境宜居,依据国标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图:1.建筑屋面雨水采用断接、接入室外下沉式绿地等生态设施处应设8.2.5条文: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2.场地铺装图:置消能措施,并提供相关设计图纸,本条不打分,审查结到40%或60%:3.种植图:2.在《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中填写或在设计说明中注明:果反馈至3.3.14条。3.1.262)衔接和引导不少于80%的屋面雨水进入4.地面生态设施地面生态设施:详图: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3)衔接和引导不少于80%的道路雨水进入5.《水系统规划之和所占绿地面积比例:地面生态设施:设计评审表》2)场地铺装图中注明透水铺装地面位置、面积、铺装材料和透水4)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6.绿地及透水铺方式。到50%。装比例计算书。1.本条的评价强调对不同地域建筑的文化保护、传承与设计。提高与创新,依据国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地历标9.2.2条文。史文脉及风俗传统的重要载体。采用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设计原则1.绿色建筑设计和手法,为传承传统建筑风貌,让建筑能更好地体现地域传统建筑3.1.27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因地制宜专篇:特色。传承地域建筑文化,评价分值为20分。2.相关设计文2.对场地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也属于本条规定的传承地件。域建筑文化的范畴。历史建筑主要指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地方特色、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应采用适度的保护利用措施,避免对历史建筑价值和特征要素的损伤和改变。1.绿色建筑设计本条所指的尚可使用的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提高与创新,依据国旧建筑,或通过少量改造加固后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旧建筑。虽然目标9.2.3条文。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尚可专篇:3.1.282.环评报告:前多数项目为新建,且多为净地交付,项目方很难有权选择利用旧使用的旧建筑,评价分值为8分。3.旧建筑使用专建筑。但仍需对利用“可使用的"旧建筑的行为予以鼓励,防止大拆项报告。大建。对于一些从技术经济分析角度不可行,但出于保护文物或体现风税而留存的历史建筑,不在本条中得分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评价总分值为1.BIM模型文BIM中至少应包含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电气等6提高与创新,依据国3.1.2915分。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件:大专业相关信息。各专业的BIM模型精度及设计技术深度应满足标9.2.6条文。护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应用,得5分:两个阶段2.四川省民用建《四川省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技术规定》(2016版)的相关要求。28

序号审查条文审查材料审查要点备注水比例Rhw计算书。此项打分时,应与3.4.820%≤Rhw<35%2分条,3.5.10条协调,三者35%≤Rhw<50%4分可同时得分,但累计得分50%≤Rhw<65%6分65%≤Rhw≤80%不得超过10分。8分80%≤Rhw10分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评价总分资源节约,依据国标值为15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7.2.10条。1.全部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达到2级,8分。1.设计说明:3.3.92.50%以上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达到1级2.主要设备及材应在设计说明中明确卫生洁具效率等级。且其他达到2级,得12分料表。3全部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达到1级,得15分。1.第一条第一款为必选得分项。资源节约,依据国标1)浇灌分区的设置应与供水方式匹配,供水管道的设置应7.2.11条。绿化灌溉及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节水设备或保证系统的布水均匀性。本条打分时,应核查3.4.9技术,评价总分值为12分,并按下列规则分2)雨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后方可采用喷灌;条和3.6.2条是否满足。别评分并累计:灌减用水采用再生水时,禁止采用喷灌:滴灌系统数设于地1.绿化浇灌采用节水设备或技术,并按下列规面上时,不适于布置在有人员活动的绿地里,则评分:3)注明在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的基础上设置了哪一1)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4分。1.设计说明:种节水控制措施。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2)在采用节水灌溉系统的基础上,设置土壤2.主要设备及材灌。因地下渗灌管道微孔易被堵塞及管道的使用寿命问题,3.3.10湿度感应器、雨天自动关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料表:绿化灌溉采用地下渗灌时,本条不满足。施,或种植无须永久灌溉植物,得6分。3.冷却循环水系4)如采用种植无须永久灌溉植物,应注明种植面积以及覆盖的绿化面积比例,且明确其余部分绿化是否采用了高效节2.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节水设备或技术,评价统图。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水灌溉方式。1)循环冷却水系统采取设置水处理措施、加5)当设计采用快速取水阀+移动喷灌喷头/微喷灌喷头的浇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等方式,避灌方式时,本条不满足。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澄出,得3分。2.因工艺要求而不得种植植物的项目(如纯净水制备房间等2)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得6分。洁净度要求高的建筑),第一、二款直接得6分。3“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包括分体空调、风冷式冷水机组、风冷式多联机、地源热泵、干式运行的闭式冷却塔等。4.不设置空调设备或系统的项目,第三款可直接得分。34

序号审查条文审查材料审查要点备注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规定的节能评价值。资源节约,依据国标采取措施降低建筑能耗,评价总分值为101.设计图纸:1.暖通设计体现应用于本项目的各项节能措施7.2.8条文。3.4.7分。建筑能耗相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2.暖通空调设计2.必要时尚应审查由业主委托第三方完成的能耗模拟报告,核本条不打分,审查意见准降低10%,得5分:降低20%得10分。说明。查计算边界是否与设计图纸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一致。反馈至3.7.9条,由3.7.9条打分。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资源节约,依据国标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下表的规则7.2.9条文;评分。本条打分时,应把此项可挥生能恶利用类型和指标零分得分情况反馈至3.3.8条20%≤R≤35%1.设计图纸:和3.5.10条,三者得分35%≤R,≤50%50%≤R<65%2.暖通空调设计暖通设计说明应体现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情况、由可再生能总和不大于10分。3.4.8生8用热8比例R65%CR<80%说明。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R=≥80%20%≤Ra<35%自可再生能服提供的35%≤Ra<0%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制0%CRa<65A65%≤Ra<80MRa>80%101.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节水设备或技术:1.设计说明:资源节约,依据国标1)循环冷却水系统采取设置水处理措施、加,2.主要设备表:1.“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包括分体空调、风冷式冷水机7.2.11条3.4.9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等方式,组、风冷式多联机、地源热泵、干式运行的闭式冷却塔等。本条不打分,审核结果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澄出。统图。反馈至3.3.10条。2)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系统的能提高与创新,依据国标耗,评价总分值为30分。建筑供暖空调系统1.设计图纸:1.暖通设计应体现应用于本项目的各项节能措施。9.2.1条文。3.4.10能耗相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降低2.暖通空调设计2.必要时尚应审查业主委托第三方提供的能耗模拟报告中采本条不打分,审查意见40%,得10分;每再降低10%,再得5分,说明。取措施后建筑能耗降低的措施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反馈至3.7.14条,由最高得30分。3.7.14条打分。采用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产品:1.建设工程质量提高与创新,依据国标3.4.11保险承保范围包括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的质保险产品投保计复核保险承保范围是否包括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的质量问题。9.2.9条文。量问题。划。本条不打分,审查结果反馈至3.5.14条。40

3.5电气专业序号审查条文审查材料审查要点备注采取人车分流措施,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安全耐久,依据国标4.2.5统有充足照明,评价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1.设计说明:在设计说明中应明确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区域路面平均照度、条文:3.5.1则分别平分并累计:2.总平面图。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的设计值满足《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本条打分时,应核查3.1.41.采用人车分流措施,得5分:标准》CJJ45和《建筑环境通用标准》GB55016的要求。是否满足要求。2.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充足照明,得3分第1款在设计说明中应说明电气管线敷设方式和要求,管线安全耐久,依据国标4.2.6采取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总分值5分,分离是指建筑结构体中不埋设设备及管线,将设备及管线与条文。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建筑结构体相分离。当装配式建筑采用SI体系(支撑体S和1.建筑结构与建筑电气管线分离,得3分1.设计说明:填充体I)相分离的建筑体系时得分。3.5.22.采用与建筑功能和空间变化相适应的电气2.平面图。第2款在设计说明中明确电气设备、管线设方式和要求,管线或设施布置方式,得2分。满足第1款中建筑功能或空间变化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布置方式或控制方式,既能提升室内功能的弹性利用,也能够提高建筑使用时的灵活性,采取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JTS 110.9-2012 桥梁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编制规定,评价应包括项目使用的线缆、电缆、导体材料的的选用说明,电安全耐久,依据国标4.2.73.5.3分值为2分,并按下列规则审查:设计说明。气系统采用低烟低毒阻燃型线缆、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条文。使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线、管件。耐火电缆等,且导体材料采用铜芯。1.设计说明中应说明能耗监测系统的组成和构架,应按分类生活便利,依据国标6.2.6水燃气、电、集中供冷、集中供热等)、分项(空调用电、动条文。设置分类、分项、分级用能自动远传计量系力用电、照明用电、特殊用电)、分户设置能耗计量,蓄能系3.5.4统,且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1.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统冷热源应设置分时计量电表,满足《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评价分值为8分。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285)、《四川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BJ51/T076)等现行标准要求。2.是否绘制能耗计量系统图。设置PM10、PM2.5、C02浓度的空气质量监1.监测系统设计安装监控系统的建筑,系统至少对PM10、PM2.5、C02分别生活便利,依据国标6.2.73.5.5测系统,且具有存储至少一年的监测数据和图纸。进行定时连续测量、显示、记录和数据传输,监测系统对污条文。实时显示等功能,评价分值为5分。染物浓度的读数时间间隔不得长于10min。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远传计量系统1.采用的远传计量系统应对各类用水进行计量:生活便利,依据国标6.2.83.5.61.设置用水量远传计量系统,能分类、分级记设计说明:2.远传水表应可以实时将用水量数据上传给管理系统:条文:录、统计分析各种用水情况;2.水质监测点位3.建筑中设有的各类供水系统均设置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本条文不打分,审查结论41

3.7环境健康与节能

附录1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

1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

1、水资源利用方案(可在设计说明中表述)包括:

附录2水资源利用条文审查要求

1.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情况、地质条件、市政条件及当地政府规定的节水政策: 2.项目概况、水量计算、用水定额、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介绍、节水器具及设备说明 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3.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其达标情况,

2、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绿色建筑星级定位以及海绵城市技术指标

2.1绿色建筑星级定位以及海绵城市技术指标要求。 2.2 中水利用:

2.2.1中水利用系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50336、《建筑给水 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及四川省或工程所在地、市关于中水利用的相关规定。 项目周边有市政中水供应,或相关市政中水规划且要求项目预留中水系统时,应设置 中水利用系统。

2.2.2平均日用水量大于100m3/d的大型洗浴中心等特殊用水场所,应设置中水利 统。

2.2.3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排水(包括医疗污水、放射性废水、生物污染污 重金属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不应作为中水水源,

雨水利用主要包括增加入渗、收集回用及调蓄排放的方式。 2.3.1雨水利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和《四川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 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DBJ51/T084的相关要求及四川省或工程所在地、市关于雨水 利用的相关规定; 2.3.2雨水下渗、滞蓄或再利用应满足《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DBJ51/T151 控制项的相关规定; 2.3.3降雨的年径流总量和外排径流峰值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依据《建筑给水排水 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4.5.11条文)。 1新建的建筑与小区应达到建设开发前的水平(当开发前水平不明确时,应符合当 地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相关规定要求): 2改建的建筑与小区应符合当地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要求。

2.3.4建筑与小区设置低影响开发等雨水排放设施时,应设置超标雨水排放系统 2.3.5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周边区域的天然湖塘洼地、沼泽地、湿地 等自然水体。 2.3.6雨水入渗不应引起地质灾害及损害建筑物和道路基础。可能造成塌或滑坡灾害 的场所、对居住环境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含高盐土 和黏土等特殊土壤地址地质场所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但应说明该项目有可不做雨水 入渗的理中

2.3.7雨水收集回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2.3.8景观水体补水:

1人工景观水体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并水,设计文件中项目是否设置人 工景观水体,以及人工景观水体补水所采用的水源等技术内容应在绿色建筑专篇中予 以明确; 2当景观水体为与人体全身接触的游泳池、旱喷泉、嬉水喷泉等水体时,景观水体 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要求; 3建筑室内密闭空间的景观喷泉用水,应分析设置场所喷水与人体接触的密切关系, 当景观用水水质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和人体健康时,应采用市政自来水,

.冷却塔选用节水型产品。所选冷却塔产品应由厂家提供漂水率的相关参数,漂水率应 满足:循环冷却水量小于及等于1000m3/h的中小型冷却塔飘水率低于0.015%,冷却 水量大于1000m3/h的大型冷却塔飘水率低于0.005%。 .下级水表的设置应完全覆盖上一级水表的所有出流水量,不出现无计量支路。住宅给 水系统按“一户一表设置,住宅户内的厨房与卫生间、旅馆建筑的客房卫生间可以不 单独设置水表计量。 3.对于隶属同一管理单元,但用水功能多且用水点分散、分项计量困难的项目,可只针 对其主要用水部门进行分项计量。 4.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应明确项目给水分区和减压限流措施.当生活给水系统分区供水 时,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45MPa;当设有集中热水系统 时,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55MPa;生活给水系统用水点 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 5.给水系统图中应表达减压措施和供水压力等。 .用水器具(比如大型洗衣机、软水器、特殊水龙头等)额定用水压力超过0.20MPa时不 在此条限定范围内,但应在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予以表述

材应用比例应根据下式计算,并按下表中确定

P=[(S+S+S+S)/100]X100%

GA/T 910-2020 信息安全技术 内网主机监测产品安全技术要求Si—主体结构材料指标实际得分值; S2—围护墙和内隔墙指标实际得分值; S3—装修指标实际得分值; S 一其他指标实际得分值。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计算

注:1表中带“*”项的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 2预拌混凝土应包含预制部品部件的混凝土用量;预拌砂浆应包含预制部品 部件的砂浆用量;围护墙、内隔墙采用预制构件时,计人相应体积计算; 结构保温装修等一体化构件分别计入相应的墙体、装修、保温、防水材料 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注:1表中带“*”项的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 2预拌混凝土应包含预制部品部件的混凝土用量;预拌砂浆应包含预制部品 部件的砂浆用量;围护墙、内隔墙采用预制构件时,计人相应体积计算; 结构保温装修等一体化构件分别计入相应的墙体、装修、保温、防水材料 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附表1:四川省民用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结果汇总表

2.*提高与创新满分得分160分,但得分大于100分时,应取为100分。

附表4: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工程项目项目基工程地址本信息设计单位总建筑面积建筑(m²)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建筑层数(F)(m)(地上/地下)年均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m/a)(m/d)星级目标口基本级口一星口二星口三星水资源传统水源口自来水口地下水口地表水非传统水源口中水口回用雨水口其他水源口执行节水设计标准和技术法规口节水器具和节水设备给排水口给水分项、分户计量口采取合理减压限流措施系统方案口非传统水源满足相应水质标准口非传统水源设置安全使用措施口二次供水系统设置消毒设备口室外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口景观方案与径流组织因地制宜口合理规划海绵城市设施口给排水系统智慧管理和运营口选用优质管材非传统水源口绿化浇灌口道路冲洗口车库冲洗非传统使用场所口室内冲厕口景观用水口其他用水水源利用年均雨水利用水量非传统水源(m/a)利用率(%)年均中水用水量年径流总量(m/a)控制率(%)自评结论口符合口基本符合口不符合(设计单位盖章)年月日注:1、星级目标指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星级定位,或当地政府出让土地时对项目的绿色建筑建设要求;2、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并给出自评结论QNZY 0002S-2015 大理南诏御酒实业总公司 配制酒,盖章后与其他设计文件资料同时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6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