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261.9-2022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pdf

JJF 1261.9-2022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362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JF 1261.9-2022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pdf

5.2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

5.2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

5. 2. 1 热效率

热效率标注值应符合GB20665一2015对能效限定值的要求。燃气热水器和燃气 炉能效限定值为表1中能效等级的3级GB/T 30728-2014 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氮的测定方法,热水热效率和供暖热效率实测值应不小于 值。热水热效率和供暖热效率实测值应不小于对应的热效率标注值

热输入实测值应不小于90%的额定热负荷标注值且不大于110%的额定热负荷 值

表1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炉能效等级

根据热效率实测值确定的能效等级应不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

1.1环境温度:(20士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1.2通风换气良好,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应小于0.002%,二氧化碳含量应 0.2%,自然通风的空气速度小于0.5m/s。

6.2.1主要测量设备 6.2.1.1温度计 a)测量范围:0℃~100℃; b)分辨力:0.02℃; c)最大允许误差:土0.1℃。 6.2.1.2气体流量计 a)测量范围:50L/h~10000L/h; b)最大允许误差:土0.5%。 6.2.1.3电子天平 a)测量范围:0.2kg~100kg; b)检定分度值:e=d=10g; c)最大允许误差: 0≤m≤500e:±0.5e; 500e

6. 2. 1. 1温度计

a)测量范围:0℃100℃ b)分辨力:0.02℃; c)最大允许误差:土0.1℃

6. 2. 1. 2气体流量

6.2. 1. 3电子天平

6. 2. 1. 4 液体流量计

6.2.1.5燃气热值1

6.2.1.6燃气压力

6. 2. 1. 7 大气压力计

6. 2. 1. 8 秒表

6. 2. 2. 1温湿度训

a)温度测量范围:0℃~50℃ b)温度显示分辨力:0.1℃;

c)温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土0.5℃; d)湿度测量范围:30%RH~100%RH; e)湿度显示分辨力:0.1%RH; f)湿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土5%RH

6.2.2.2燃气相对密度计

a)测量范围:0MPa~0.6MPa; b)分辨力:2kPa; c)最大允许误差:±0.4%FS.

6. 2. 2. 7风速仪

a)测量范围:0.1m/s~1.0m/s; b)分辨力:0.01m/s; c)最大允许误差:土5%FS,

电源条件:电压(220士2.2)V,频率(50士1)Hz,单相交流电源。 上述测量设备给出了基本性能要求,也可以采用同等或以上性能的其他检测仪器 表。

4.1燃气热水器:进水口冷水温度为(20土1℃,检测过程中水温波动要求不大

4.2燃气采暖炉:进水口冷水温度为(20士1)℃,实验室温度与进水温度之差应 于5K,检测过程中水温波动要求不大于0.4℃。

6.5.1额定热负荷热水热效率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6% (k=2)。 6.5.2额定热负荷供暖热效率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6% (k=2)。 6.5.3部分热负荷(50%)热水热效率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 1. 6%(k=2)。 6.5.4部分热负荷(30%)供暖热效率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 1. 6% (k=2)。

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炉的计量检测样本应在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领 域的商品中随机抽取。 对检测批计量检测的,按GB/T2829一2002中一次抽样方案抽取样本。在生产企 业成品仓库内或生产线末端抽样时,批量原则上不应少于30台。随机抽样的样本数量 4台,其中2台用于检测,2台用于备样。 对样本计量检测的,在生产企业成品仓库内或生产线未端抽样时,批量可少于3 台。随机抽样的样本量2台,其中1台用于检测,1台用作备样。在销售领域抽样时 批量应不少于2台,随机抽样的样本量2台,其中1台用于检测,1台用作备样。 抽样时应填写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炉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抽样单(格式见附录 H

7.2.1标识标注的检查

7.2.2能源消耗量检测

燃气热水器根据GB6932一2001、燃气采暖炉根据GB25034一2010、冷凝式燃 水器根据CJ/T336一2010、冷凝式燃气采暖炉根据CJ/T395一2012的方法进行热 、额定热负荷的测量。

7. 2. 2. 1测量准备

a)被测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炉应外观完好,无明显的机械损伤、变形或破损: b)被测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炉能正常工作; c)燃气热水器/燃气采暖炉应正确安装,符合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安装要求。

7. 2. 2. 2 热效率测量

7.2.2.2.1燃气热水器(非冷凝式)热效

按公式(1)计算热效率

差别,应使用附录D中给出的校正公式进行校正。 3)对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器具,低热值热效率应加上2.4%。 4)器具低热值效率n(%)按照公式(2)计算:

b)部分(50%)热效率

7.2.2.3额定热负荷的测量偏差

a)燃气热水器(非冷凝式)热负荷测量方法 1)检测条件及状态见7.2.2.2.1a)。 2)检测方法: 器具点燃15min后用气体流量计测定燃气流量。气体流量计指针转动一周以上的 整圈数,且测定时间应不少于1min,其额定热负荷实测值按公式(3)计算

Φ 15℃、101.3kPa、基准状态下试验折算热输入的数值,kW; Qi 15℃、101.3kPa、基准干设计气低热值,MJ/m"; V' 试验燃气流量,m3/h; Pm 试验时燃气流量计内燃气压力,kPa; Pamb 试验时的大气压力,kPa; d. 干试验气的相对密度; tm 试验燃气流量计内的燃气温度,℃; d mg 基准干设计气的相对密度; S 温度为tm(℃)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kPa; 0.622 基准状态下水蒸气相对密度。 c)燃气采暖炉(非冷凝式)额定热负荷测量方法 采暖额定热输入、热水额定热输入测定方法见7.2.2.3b)。 d)燃气采暖炉(冷凝式)额定热负荷测量方法 采暖额定热输入、热水额定热输入测定方法见7.2.2.3b)

7. 2.3能效等级的确定

根据热效率实测值,按5.3的要求确定能效等级。 注:用热效率实测值确定能效等级时,应考虑计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计量检测的原始记录应包含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炉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所要求 的必要信息,记录中列出的项目应准确填写。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检测时予以记 录。记录应包括检测人员和结果审核人员的签名。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I。

按本规范规定的样本检测要求测量和计算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炉的热效率和额定 热负荷,并按以下要求进行数据修约。 热效率、额定热负荷保留一位小数

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计量检测结果

文指标(能源消耗量)计量检测结果合格判

8.1.1合格判据原则

8. 1. 2合格判据

热效率计量检测结果的合格评定考虑测量不确定度U(k=2)的影响,实测值位 于下列区间的判定为合格: 热效率:实测值≥限定值一U(n),且实测值≥标注值一U(㎡); 因为额定热负荷计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U(k=2)与本规范规定的最大允 许误差(士10%)的模之比不大于1/3,/所以合格评定不考虑其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热输人实测值位于下列区间的判定为合格: 额定热负荷:(1一10%)标注值≤实测值≤(1+10%)标注值

8.2检测结果评定准则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能源效率标识标注不合格: a)未在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炉产品的显著位置粘贴能源效率标识的; b)未按规定的标识样式和内容进行标注的: C)未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

8.2.2热效率评定准则

热效率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热效率不合格: a)热效率标注值不符合5.2对热效率限定值要求的; b)热效率实测值不符合8.1规定的。

B.2.3额定热负荷评定准则

额定热负荷实测值不符合8.1规定的,评定为额定热负荷不合格 3.2. 4能效等级评定准则

能效等级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为能效等级不合格:

a)标注的能效等级不符合5.3对能效等级要求的; b)根据热效率实测值确定的能效等级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的。

8.2.5检测批评定准则

根据GB/T2829一2002,取不合格质量水平RQL=40,判定水平1,选择一次抽样 方案,确定合格判定数Ac=0,不合格判定数Re=1。2个检测样本中若有1个不合格 的,评定为检测批不合格

8.2.6备用样品检汇

当样本检测不合格时,充许对备样进行检测,检测结论按备样检测结果作出,

应准确、客观和规范地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足够的信息,报告中的结 按8.2检测结果评定准则的规定出具。检测报告应由检测人员、审核人员签名(检 告格式见附录J)。 检测报告中的总体结论应根据检测结果并按下列情况给出: a)能源效率标识、热效率标注值、额定热负荷标注值和标注的能效等级均评定 格的,则总体结论为合格; b)能源效率标识的标注、热效率标注值、额定热负荷标注值和标注的能效等级 合格的,总体结论判定为不合格,但应分别标出合格项和不合格项。 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 b)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 c)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每页和总页的标识; d)受检单位、生产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e)被测样本的描述; f)进行检测的日期,被测样本的接收日期; g)样本的来源,如抽样、送样等; h)检测依据的技术规范; 1)检测所用的测量仪器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j)检测结论(样本、检测批); k)检测环境的描述; 1)检测结果及检测不确定度的说明; m)报告的检测人员、审核人员和批准人员签名; n)检测结果仅对检测样本或检测批有效的声明; )未经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报告的声明

D=(1~1.1) d; D:三通的内径:d:燃气管的内径

试验系统布置见图A.1,在器具运行15min,出热水温度稳定后,测定在燃气流 量计上的指针转动一周以上的整数时出热水量,热效率按公式(A.1)计算:

101.3 V'XQi X 273

图B.1直接再循环的实验装置

1—器具;2—循环泵;3—控制阀I;4—控制阀IⅡI;5—控制阀Ⅲ;6—稳压水箱;7一连接到恒压分配管; 8—溢出水箱;9—三通阀;10—称重容器;11水表;12—温度测量;13—冷却器 器具安装在图B.1或其他等效的隔热测试台上。使器具的控制温控器不工作,当 器具处在热平衡状态,水流量稳定在土1%时,即可开始以下步骤的热效率测量: a)热水流人一个放在秤上的散口容器内(测试前应称量)同时读取燃气流量。 b)在此期间连续测量出水温度t2和给水温度t1,10min为一个循环,取其平均值。 c)在10min的测试时间内收集到的水的质量为Mi;为了评估在测试期间水的蒸 发量,等待10min,水的质量为M2。测试期间水的蒸发量为M3=M,一M2。修正后水 的质量为M=M,+M:。 d)连续两次测量效率,如果两次的测试结果之差与其平均值不超过2%,则取两 次测试平均值为测试结果。否则,应重新测试,或者进行连续10次的测试,取10次测 试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e)按式(B.1)计算热效率

图C.1热效率试验装置示意图

1一被试验供暖、两用热水器;2、17一截止阀;3燃气流量调节阀; 4一燃气表;5、8、11、 排水阀;7一膨胀容器;9、10—控制阀II 14一控制阀I;

17一水截止阀;18一控制阀Ⅲ;19一热交换器;20一热缓冲器(可省略) a)将器具安装在图C.1所示测试台或其他等效隔热试验台上。 b)通过调节控制阀I和控制阀Ⅱ,使器具回水温度保持在(47土1)℃,在测试期 间温度变化不应超过土1K。当器具控制器不能使器具在足够低的回水温度下运行时 就在器具所能达到的最低回水温度下测试。 c)按照表C.1中的公式(公式中的各参量见表C.2),计算出测试时器具运行和停 机时间。通过室内温控器或人工操作来控制器具的工作循环,设定10min为一个循环 d)在尽可能接近器具的出水和回水处连续测量器具的出水和回水温度。 e)在测试系统达到热平衡后,按照前述额定热输入时采暖热效率的试验方法连续 进行3次热效率测量,当3次测试结果的任何两个结果的偏差不超过0.5%时,最终结 果为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否则,应连续测试至少10次,最终结果为各次测试值 的平均值。 f)允许测量值与标称值有土1%的偏差,当测量值与标称值超出土1%且不超出 土2%时,应进行两次测试,一次在高于30%的额定输入下测试,一次在低于30%额定 输入下测试,然后采用线性内插法确定对应于30%额定热输入的热效率。

表C.1部分负荷热效率的计算

对于可设置范围的器具,采用最大和最小输人热量的算术平均值Q。来代替额定热输入Q, 当器具没有永久点火燃烧器时,Q:=0。

表C.2计算部分负荷下的效率所需要的符号和量

0.1冷凝热水器效率的校正

D.1.1空气湿度和进水温度在以下范围内,应进行校正

热水器效率以及冷凝炉低水温测试效

0g/kg≤X≤20g/kg (20g/kg空气湿度基准值) 0℃≤T≤35℃ (35℃进水温度基准值)

0.1.2试验条件下,助燃空气的空气湿度与基准值有差别SJ/T 11445.5-2018 信息技术服务外包 第5部分:发包方项目管理规范,测定效率应按公式(D.1) 进行校正:

271一 空气度澜离基低值的时试驰 X。一一试验条件下空气湿度,g/kg; X,一一基准条件下空气湿度,g/kg,取值20g/kg。 D.1.3试验条件,进水温度与基准进水温试验值有差别,测定效率应按公式(D.2) 进行校正:

2=0.12(TTa)

A72 进水温度偏离基准值时试验效率的校正系数,取绝对值,以百分数表示; T一一基准条件下进水温度,℃,取值35℃; Ta一试验条件下进水温度,℃。 总的校正值按公式(D.3)进行校正:

m=n+ani+nz

校正到燃气基准条件下和空气基准条件下的效率,以百分数表示; 试验的燃气基准条件下的效率,以百分数表示。

D.2冷凝炉低水温测试效率的校正

GB/T 39048-2020 行政许可事项分类与编码规则0g/kg≤X≤20g/kg (10g/kg空气湿度基准值) 25℃≤T≤35℃ (30℃回水温度基准值)

0 g/kg≤X≤20 g/kg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