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587-201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 587-2012 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设计规范.pdf低压系统电源中性点引出用来传输电能的金属导体。
低压系统电源中性点引出用来防止触电与设备金属外壳连接 的金属导体。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设备外壳与独立的接地 装置连接。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外壳与中性线 连接。
GB 30616-2014第1号修改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 第1号修改单2.0.26接保护线保护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外壳与保护线 连接。
3.0.3应按设计水平年确定电网在非对称故障情况下,流入
3.0.5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直接埋入水下和土壤中的各种自然 接地体接地,并校验其热稳定。
因地制宜地采用扩大接地网面积、水下接地、引外接地、深井接 地等措施,并采取加强分流、限制人身电流、均压和隔离等措 施。对小面积接地网和集中接地装置可采用人工降阻的方式降低 接地电阻
3.0.7接地设计应考虑土壤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季 中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只考虑在雷 季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3.0.7接地设计应考虑土壤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
3.0.8初期运行时,应根据电网实际的短路电流和所形
3.0.8初期运行时,应根据电网实际的短路电流和所形成的 地系统,校核初期运行时的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和转移 位。当不满足安全要求时,应采取临时措施,
地系统,校核初期运行时的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和转移电 位。当不满足安全要求时,应采取临时措施。 3.0.9水利水电工程的接地网,主要以钢材为主,人工接地网 宜采用镀锌钢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以及腐蚀特别严重的 地区可考虑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其他材质材料。
宜采用镀锌钢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以及腐蚀特别严重的 地区可考虑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其他材质材料。 3.0.10工作接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0.10工作接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1有效接地系统中,需要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和变压器中 性点电抗器接地端、线路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电抗器接地端、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电压互感器、接地开关接地端等设备,应按照系 统要求进行接地。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 装置。 2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消弧线圈接地端、中性点电阻接地 端和绝缘监视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应直接接地。应装设能迅 速反应接地故障的信号装置,也可装设延时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
电力设备的下列金属部件,除特殊要求外,均应接地或 护线(中性线): 1)电动机变压器电抗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 电器具等底座和外壳。 2)SF。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与封闭母线外 壳以及电气设备箱、柜的金属外壳 3)电力设备传动装置。 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5)配电、控制保护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 6)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 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窗。 7)交、直流电力电缆桥架、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 缆的屏蔽层和铠装外皮、穿线钢管(避免传递高电位) 和人能触摸到的金属管道等。 8)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9)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非直接接地系统 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的杆塔。 10)铠装控制电缆的外皮、非铠装或非金属护套电缆的1 ~2根屏敲芯线。 电力设备的下列金属部件,除特殊要求外,可不接地或
接保护线(中性线): 1)在未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十燥房间内,交流额 定电压38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220V及以下的电 力设备外壳,但当维护人员可能同时触及设备外壳和 接地体时除外。 2)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127V及以下、直流额定 电压110V及以下的电力设备外壳,但爆炸危险场所 除外。 3)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 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 环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 座等。 4)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工的设备,如套管等。 5)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 6)已与接地的底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 的外壳。 0.12防雷接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所有设有避雷针避雷线的构架,微波塔均应设置集中 地装置。 2避雷器宜设置集中接地,其接地线应以最短的距离与地 相连。 3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避雷针 )到被保护设施的空气中距离和地中距离还应符合防止避雷 (线)对被保护设备反击的要求。 4独立避雷针(线)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 )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人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否则应 用均压措施,铺设砾石或沥青地面。 5采用避雷带保护的较高建筑物,避雷带的引下线应接至 有集中接地体的闭合接地装置。
3.0.14低压设备的接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0。14低压设备的接地应满下划要求: 1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外壳 和机座宜采用接地或接保护线(中性线)保护。 2对于用电设备较少、分散,且文无接地线的地方,宣采 用接保护线进行保护接地。而接保护线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 阻率较低时,可采用直接埋设接地体进行接地保护。 3当低压电力设备的机座或金属外壳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后: 可不做短路验算。 4由同一台发电机、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线路: 不宣同时采用接中性线和接地两种保护方式。 5在低压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和机座全部采用与 接地网可靠连接时,应装设能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 装置。
4。1.1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 阻宜符合式(4.1.1)要求:
4.1.2计算接地装置的最大人地短路
内、外短路,接地装置流人地中的最大周期分量起始值。该电流 应按水利水电工程全部投产后,系统发展10年左右的最大运行 方式确定。 4.1.3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接地装置要求做到规定的接 地电阻值在技术、经济上极不合理时,接地装置电位可放宽, 接地装置电位(Ew三IR)不宜超过5000V,但应符合以下 规定: 1应验算接地均压网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在允许值 范围内。施工完毕,应进行现场实测。 2考虑地电位暂态电压的影响,当接地装置电位升高时,3 ~10kV碳化硅避雷器间隙不应动作;暂态电压不应超过3~ 1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1s内工频耐受电压值。 3对可能将接地装置的高电位引向站外,或将低电位引向
内、外短路,接地装置流人地中的最大周期分量起始值。该电流 应按水利水电工程全部投产后,系统发展10年左右的最大运行 方式确定。
地电阻值在技术、经济上极不合理时,接地装置电位可放宽, 接地装置电位(Ew三IR)不宜超过5000V,但应符合以下 规定:
规定: 1应验算接地均压网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在允许值 范围内。施工完毕,应进行现场实测。 2考虑地电位暂态电压的影响,当接地装置电位升高时,3 ~10kV碳化硅避雷器间隙不应动作;暂态电压不应超过3~ 1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1s内工频耐受电压值。 3对可能将接地装置的高电位引向站外,或将低电位引向 站内的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 4应防止接地装置的工频暂态电压升高对弱电设备和控制 电缆的反击或误动,应采取相应措施。
措施,地电位仍超过5000V时,应通过专题论证。
4。2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2.1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 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压与低压电力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R不宜超过42。 2仅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R不宜超过102
降低接地电阻或采取其他措施
4.3.1 低压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Q2。 4.3.2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中性线应在电源处 接地。 4.3.3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及沿线,中性线应重 复接地,重复接地间隔不应超过1000m。电缆和架空线在引人 建筑物处,中性线应重复接地,或在屋内将中性线与配电屏、 控制屏的接地装置相连中性线的重复接地,应充分利用自然 接地体。
4.3.4配电线路中性线每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走
表4.4.1架空线路段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
4.4.2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接地装置宜采用放射形接地,放射形
接地体每根的最大长度,应根据土壤电阻率确定,见表4.4.2。
接地体每根的最大长度,应根据土壤电阻率确定,见表4
表4.4.2根据士壤电阻率确定的放射形接地体每根的最大长度
4.4.3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无避雷线的高压电力线路在居
4.4.3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无避雷线的高压电力线路在居 民区的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金属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 超过302。 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电力系统中以及高低压共杆的电力系统 中,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和金属杆,以及中性线应接地,其接 地电阻不宜超过502,钢筋混凝土杆中的钢筋不宜作接地引线 使用。 沥青路面上的高、低压线路的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以 及已有运行经验的地区: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钢筋混凝土杆 的铁横担和金属杆塔,也可不与中性线连接。 4。4。4从低压架空线路接入建筑物的接户线,绝缘子铁脚宜接 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2。土壤电阻率在2000。m及以下地 区的铁横担钢筋混凝土杆线路,具有连续多杆自然接地作用,可 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户内有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建筑物,在人 户处宜将绝缘子铁脚与该接地装置相连,而不另设接地装置。 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的地区,·低压线被建筑物等屏蔽 的地区,以及接户线距低压线路接地点不超过50m的地方,绝 缘子的铁脚可不接地
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2。土壤电阻率在200Q。m及以下地 区的铁横担钢筋混凝土杆线路,具有连续多杆自然接地作用,可 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户内有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建筑物,在人 户处宜将绝缘子铁脚与该接地装置相连,而不另设接地装置。 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的地区,·低压线被建筑物等屏 的地区,以及接户线距低压线路接地点不超过50m的地方,绝 缘子的铁脚可不接地
5.1.1水利水电工程可在水下敷设人工接地装置,来降低接地 电阻。水下接地网可敷设在水库、上游围堰、施工导流隧洞、尾 水渠、下游河道或附近的低电阻率的水源中,且应布置在水库蓄 水及引水系统最低水位以下区域
5.1.2水下接地网不宜设在水流瑞急处,以及含有腐蚀性物质 的水域。当必须在水流急处敷设水下接地网时,可采用打插筋 锚固焊接或在接地体上浇筑混凝土约50~100mm的方法固定。 净水中的水下接地网可用大石压住,
5.1.3水下接地网应与其他接地网保持足够的距离。水下接地
5。2.1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接地装置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 求,且附近有可设置人工接地装置的低土壤电阻率地区(包括湿 地)或水源区,可采取引外接地。 5.2.2外接地应注重减小接地引线的阻抗压降,提高引外接 地体的利用效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增加导体根数、导 体截面,或采用铜导体接地引线等措施。 5.2.3引外接地引线的长度;钢质接地线不宜超过1000m,铜 质接地线不宜超过2000m,
5.2.3引外接地引线的长度;钢质接地线不宜超过1000m,铜
5.3.1当水利水电工程及其附近地区,地下深处土壤
低或有地下水,而地表层土壤电阻率很高时,可采用深井接地。 5.3.2深并接地体宜延伸至地下水位以下和地层中电阻率较低 处,同时,深井接地体水平间距宜大于接地体埋设深度。 5.3.3对冻土地区,深并接地体可选择在融泳区。 5.3.4 深井接地体宜设置在接地网以外地区,不宜设置在边 坡上。
5.4.1在不可能采用深井接地和引外接地的地方,当接地网面 积不太大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和技术求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采用 人工降阻措施来降低接地电阻。人工降阻措施包括使用低电阻率 材料置换和使用降阻剂。 5.4.2对集中接地体宜采用置换材料的方法降低接地电阻。 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所用置换材料应是电阻率低、不易流 失、性能稳定、易于吸收和保持水分,且无明显腐蚀作用、施 工简单、经济合理的。置换材料可采用低电阻率的黏土或膨 润土。 置换材料填入人工接地坑(沟)时,应分层捣紧。接地坑、 沟的尺寸如图5.4.21和图5.4.2元2所示 D2 *0~9'0 回填土 连接带 ~S 接地体 置换材料 di=1
5.4.3人工降阻材料应呈中性或弱碱性。氢离子浓度pH值
.43 应呈中性或弱碱性。氢离子浓度PH值应 在7~12的范围内,接地体的腐蚀速度不应大于0.03mm/a 5.4.4人工降阻材料和降阻剂不宜大面积使用。采用人工降阻
6.1.1均匀土壤电阻率地区的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可按下列 方法计算: 1图6.1.1所示垂直接地体的接地电阻R可按式(6.1.1 1) 计算:
图6.1.1垂直接地体
41 R= In 0.31 d
垂直接地体采用扁钢时
垂直接地体采用角钢时
d = 0. 71 b1 b2 (6 + 62)
d = 0. 846
式中L——水平接地体的总长度
R= +A 2元L hd
R= 102 01 V2S2 +p2 V2S1
S1、S2—覆盖在p1、P2电阻率上的接地网面积,m
图6.121两种土壤电阻率的接地网
R= Ksps 40
R Da in 41 +C 2元d d
6.1.3人工改善土壤电阻率后的接地电
式中 P2 置换材料的电阻率,2m; py 原地层的电阻率,2。m; di 计算直径(人工接地坑底部直径),m。
R=%ln 2元L d' 2元L111 Q
1接地网间距较大的多重互连接地系统。各接地网间的相 互影响甚微,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计算可不计及接地网间的互相 影响,接地电阻可按各接地网并联计算。 2对于地网相距很近,且联系十分紧密的接地系统,可将 VS 计算。 3当接地网面积很大时,地网将不是等电位。计算接地网 电阻时应考虑地网的有效利用率。计算公式如式(6.1.4):
R = K. 0. 5e NS
式中K。大型地网工频有效利用系数,查图6.1.4中曲线 可得其值。
图6.1.4(一)大型地网工频有效利用系数曲线
主:Sre一钢质导体截面积;Scu一铜质导体截面积;n一网孔数 图6.1.4(二)大型地网工频有效利用系数曲线
图6.1.4(二)大型地网工频有效利用系数曲线
6.2.1计算防雷接地装置所采用的土壤电阻率,应取雷季中最 大可能的数值,并按式(6.2.1)计算:
6.2.1计算防雷接地装置所采用的土壤电阻率,应取
考虑土壤干燥所取的季节系数,查表6.2.1确定其值
DZ/T 0274-2015 地质数据库建设规范的结构与编写表6.2.1防雷接地土壤电阻率的季节系
6.2.2单独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可用式(6.2.2)进行计算:
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可用式(6.
式中R—一单独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2; 单独接地体的冲击系数可参照附录A计算, &
6.2。3由多根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垂直
R ×1 Rch n 7ch
式中R一每根水平放射形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GB/T 31167-2014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Q; 表6.2.3
表6.2.3接地体的冲击利用系数m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