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161.1-2013 坝区航道水力模拟技术规程.pdf

SL 161.1-2013 坝区航道水力模拟技术规程.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7335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 161.1-2013 坝区航道水力模拟技术规程.pdf

5.0.4非自航船模制作与安装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5.0.5自航船模制作与安装要求除应满足5.0.4条的

1坝区、施工期航道模型试验应分别对洪、中、枯期流量 面线进行验证,并满足下列要求: 1山区河流的水位允许偏差应为原型士0.20m;平原河流 位允许偏差应为原型土0.15m。 2 流速分布规律与原型基本一致,流量允许偏差为士5%。 2 坝区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坝区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通航建筑物布置方案论证试验。 2)枢纽泄洪和电站不同运行方式的通航水流条件。 3)电站日调节的通航水流条件。 4)船闸灌泄水的通航水流条件。 5)枢纽泄洪、船闸灌泄水和电站日调节不同组合时的通 航水流条件。 2坝区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应观测下列参数: 1)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流态、流速、水位和水面比 降等。 2)通航建筑物闸门、靠船建筑物和隔流堤堤头周围的水 面波动。 3)往复流的周期和强度。 3船闸引航道水力学模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内容应包括测定船闸不同输水方式时,引航道沿程 立波动及流速、流态变化情况,测定引航道停泊船舶的系 J。 2试验时船闸的输水流量过程线应由输水系统水力学整体 原型或数值模批确定

6.1.3船闸引航道水力学模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GB/T 40528.1-2021 多体游艇结构尺寸规定 第1部分:复合材料6.1.4施工期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期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束窄河床和导流明渠的通航水流条件。 2)束窄河床和导流明渠范围内的航线选择。 3)临时通航建筑物的通航水流条件。 2施工期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应对各级通航流量下 的流态、流速、水位和纵横向水面比降进行观测。 6.1.5在论证坝区、施工期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和航线选择时 宜进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

中间渠道水力学模型试验

1在中间渠道两端船闸灌泄水、下水式升船机船厢出人水 时,测定渠道内水位波动、比降、流速流向、系泊船舶的系缆力 及自航船模的航速、船迹线和船行参数。 2在中间渠道内有溢水口时,应在两端船闸或升船机运行 及不运行条件下,测定排水影响范围内的流速、流向、流态、水 面波动、比降及自航船模的航速、航迹线和航行参数。

6.2.2中间渠道船行波模型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1采用有导向设施的自航或牵引船模,测定船模航速, 察船模航态。 2观测船模航行时渠道各测点水位波动、船行波的爬高 下落、岸边的回流速度等。

6.2.3中间渠道尺度模型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1来用有导向设施的自航或牵引船模,观测渠道不同断面 尺度船模单向航行、平行航行、迎面交会航行的航速、航行阻 力、船模航态及船行波参数。 2采用自航船模观测船模在渠道不同转弯半径及宽度的弯 道航行时船模的航速、漂角及航迹线。

5.3.1自航船模试验应按不同工程方案及不同流量级组合观测 自航船模的航行参数。 .3.2 自航船模航行参数的观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船模静水航速和对岸航速。 2 航迹线和船位线。 3 舵角、首向角、航行角和漂角。 4 漂移距离和会船间距

6.3.1自航船模试验应按不同工程方案及不同流量级组合观测

7.0.1项区规道模型试验资科整理与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坝区航道模型验证试验应整理模型的水面线、断面流速 分布和流量资料,并与原型实测资料对比、分析验证结果。 2枢纽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的资料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整理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流态、流速、水位 和水面比降资料,绘制相应图表,分析通航水流 条件。 2)整理通航建筑物闸门、靠船建筑物和隔流堤周围的水 位波动资料,分析波动对通航建筑物运行、船舶停泊 和航行的影响。 3)整理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位资料,分析往复流 周期和强度对通航水流条件、通航建筑物运行、船舶 停泊和航行的影响。 4)分析枢纽泄洪、通航建筑物和电站运行及相互组合时 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 5)整理船模试验资料,绘制航态图和相应航行参数变化 过程线,分析船舶的航行条件,论证通航水流条件, 选择合理的航线。 3船闸引航道水力学模型试验资料整理与分析应包括下列 内容: 1)整理分析引航道波浪推进、反射叠加等情况,绘制各 特征位置水面波动及流速变化过程线,绘制各特征时 刻的引航道水面线及船舶停泊处水面平均坡降的过 程线。 2)分析判断影响引航道船舶航行与停泊条件的影响因素, 提出优化的船闻运行方式及工程布置方案建议

4施工期航道模型试验资料整理及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整理束窄河床和导流明渠的水位流量关系资料。 2)整理束窄河床和导流明渠的流态、流速和水面比降资 料,分析水力特性和航行条件。 :3)、整理临时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流速 和流向资料,分析通航水流条件。 4)整理不同施工通航方案的船模航行参数资料,绘制航 态图和相应航行参数变化过程线,分析船舶的航行条 件,论证通航水流条件,选择合理的航线。 5通过不同方案水力参数和航行参数的分析,应对原方案 修改方案作出评价,提出合理的方案。 0.2中间渠道模型试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间渠道模型试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中间渠道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应整理中间渠道两端 通航建筑物各种运行工况条件下的水位波动、水面比 降和流速过程线资料,分析中间渠道内水体波动特性 及对船舶停泊和航行的影响,以及对通航建筑物运行 的影响,提出改善措施。 2)中间渠道断面尺度模型试验应整理不同断面尺度与船 舶航速、航行阻力、水位波动及船体下沉和纵倾的资 料,分析其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断面型式和断面 系数。 3)中间渠道内溢水口模型试验应整理不同方案和工况条 件下的流速、流态、波动和水面比降资料,分析溢水 口位置、布置型式和溢水量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 2通过对中间渠道资料的综合分析,根据试验内容与要求, 分别提出下列建议: 1)满足中间渠道船舶停泊和航行以及通航建筑物运行安 全的中间渠道布置方案及通航建筑物的运行方式。 2保证间渠道船舶航行条件的燃水口布置合理型式

施工期航道模型试验资料整理及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整理束窄河床和导流明渠的水位流量关系资料。 2)整理束窄河床和导流明渠的流态、流速和水面比降资 料,分析水力特性和航行条件。 3)整理临时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流速 和流向资料,分析通航水流条件。 4)整理不同施工通航方案的船模航行参数资料,绘制航 态图和相应航行参数变化过程线,分析船舶的航行条 件,论证通航水流条件,选择合理的航线。 通过不同方案水力参数和航行参数的分析,应对原方案 致方案作出评价, 提出

7.0.3自航船模的试验资料整理与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不同方案、流量和航速,绘制航态图、航行参数变化 过程线以及重点航段的航行参数表。 2分析船舶航行特性,论证通航水流条件,对各方案做出 评价,提出推荐方案及航线。

坝区航道水流运动数值模

元法、破开算子法或控制体积法。 ,3三维模拟根据计算域地形特征和工程方案要求等情况,可 洗用垂向坐标变换法、流速分解法、分层二维法、过程分裂法、边 值模型法、破开算子法、谱方法或解析法等模式进行计算。

一维模拟定解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水流模拟的边界条件用水位过程、流量过程或水位流 量关系表示,缓流用水位过程或流量过程作为出入流 断面边界条件,急流用水位过程和流量过程作为人流 断面边界条件。 2)水流模拟的初始条件为计算域的初始沿程水位和初始 沿程流量 2平面二维模拟定解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水流模拟的水边界条件为水边界上的水位或流速随时 间的变化过程,当边界条件为水位过程时,则假定边 界上没有横向流动,纵向流速的法向梯度为零;当水 边界条件为流速过程时,则假定边界上水位的法向梯 度为零 2)水流模拟的固边界条件为固边界上的法向流速为零和 水位沿边界法向的梯度为零。 3)水流模拟的初始条件为初始水位和初始流速场,初始 水位通过推求的水面线确定,初始流速场通过推求的 水流平面图确定,或通过出人流边界水位差值和零流 速场确定。 3三维模拟定解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水流模拟的水边界条件为计算水边界上流速随时间的 变化过程,固边界条件取固边界上的法向流速为零和 水位沿固边界法向梯度为零。 2)水流模拟的初始条件为初始水位和初始流速场。

1数值模拟的边界应能反映建筑物特征、工程特点和水下 形变化,计算域应覆盖对工程有影响的水域,并应适当扩天。 2不规则固边界根据计算域平面形态和计算模式等具体情 配,可选用矩形网格拟合法、三角形网格拟合法或拟合坐标法。 3当水边线随水位升降变化时,宜采用活动边界模拟方法, 分为水位冻结法、窄缝法和渗透介质法。 4计算域内水力条件不连续时,不连续区域的上下游断面 同时满足流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条件。 5模拟嵌套的连接边界应满足质量和能量守恒条件,嵌套 接边界宜进行平滑处理。 2.8水流运动数值模拟计算域、网格和时间步长的确定应符 合下列规定: 1一维模拟断面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断面间距根据河道形态、糙率特性、枢纽布置和研究 问题的需要确定。 2)重点研究区域和断面儿何形态变化较大的部位断面适 当加密。 3)断面与主流方向垂直。 2计算域的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能反映模拟区域整体流场特性。 2)进出口选在顺直河段上,进出口边界上的水力要素不 受域内工程方案的影响。 3)水边界选在流场比较均匀和流线比较顺直的断面。 3数值模拟应根据计算模式的需要进行计算域网格部分, 内格剖分应满足下列要求: 1)网格节点水深能反峡水下地形特征和工程建设前后水 深变化。 2)能概化岸线边界和建筑物的固定边界。 3)网格的疏密程度根据计算域内不同部位的工程要求和 计算要求确定

4时间步长的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水流计算迭代时间步长满足稳定性条件。 2)时间步长能反映非恒定流时的水力参数随时间变化的 过程。 8.2.9水流运动数值模拟的验证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过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调整,验证计算应达到模拟计算 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的要求。 2验证计算内容应包括水位、流速和流态。 3一维模拟验证的水位允许偏差为士0.15m,流量允许偏 差为士5%。 4二维和三维模拟验证的水位允许偏差为士0.2m;流量允 许偏差为土5%;流速沿断面分布趋势、流态和回流范围与原型 基本一致

8.2.10工程方案模拟及成果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方案模拟计算的内容应满足第7章的有关规定。 2方案模拟计算中有关参数的选取应与验证计算时相同,当 工程建设前后的边界变化较大时,应调整计算域边界,重新进行 计算。 3当工程方案对流场产生较大影响时,宜对有影响边界的 水位和流速进行调整,有条件时应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成果。 4当由于工程蓄水或其他工程措施使计算域边界条件发生 变化时,宜进行理论估算,或引用物理模型试验成果调整边界 条件。 5成果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绘制工程建设前后各种方案的流场图。 2)分析主航线和通航建筑物附近的水位和流速变化过程 及特征值。 3)根据工程建设前后流场分布和水位变化,分析通航水 流条件,论证各种方案的优劣。 数值模拟结果

1.0.1一维水流数值模拟可采用下列基本方程:

aA+aQ =0 at ar

A.0.2平面二维水流

Qu+u ou u +g 82 +g uw +du at dr C?h Vt o dy ax? a y

+u du du 8z oW a"u d U ot + g C?h Vt g dy ax? 十 or dy a y?

au au + au 0 ax ay az

ap+ a N. du 上 a N au a N, au ax ax ax ay ay az az

du += au + au at ay az

fu ax U at ay +z az 1 ap a a a au a N au N, N. y 一fi ay ax ax ay az az 0

lap+a N d N + d (N, ao 一fu ax ax ay ay ay az

aw aw aw U + at ax ay w az 1 + a Nx aw a a a Nz aw ax ay ay + P az ax az az

1+a d a N aw a dw + ay + paz ax ar ay az az g

az+3 a uh a uh =O at ax a y

坝区航道水力模拟技术规程

本标准的针对性,本条将本标准适用范围明确为水利水电水 纽毗邻区域内航道的水力模拟,包括坝区航道、通航建筑物至 道、通航建筑物中间渠道及施工期航道的水力学模型试验和大 运动数值模拟,

2.0.2非自航船模为无动力船模,主要用于船舶停泪茶

考虑我国内河航道船型多,编队队型复杂,这些船舶(队 往往缺乏实船Z形试验资料供船模率定。若为此组织实船进行 标准的Z形试验,耗资巨大,一般的工程项目无力承受,从而 也影响船模航行试验技术的开拓应用。对此可因地制宜采用“航 行复演法”、“动水Z形试验法”等对船模进行尺度效应修正和 操纵性率定。这些方法中的实船试验可在船舶营运过程中间进 行,耗资少、便于操作,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船模航行试验的相似条件主要以重力相似为依据,只能做到 航速相似和操纵性能的基本相似。这类通航船模受尺度效应的影 响,阻力系数偏大。为达到航速相似,需提高螺旋浆转速,继而 又导致船模舵受力增大,航效明显优于实船。船模操纵性的变化 易使航行试验的结果偏于不安全。为减小尺度效应对通航船模操 纵性的影响,一般采用减小舵面积的方法子以修正。目前常用的 内河通航船模的舵面积需减小为原舵面积的0.6~0.8倍。

3.2.1近年来流体测试技术发展迅速,诸如超声波水位计、:粒 子成像流速仪、电磁流速仪、超声多普勒流速仪和超声流量计等 先进量测仪器在航道水力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因而在本条中 增加了上述仪器

4.1.1坝区航道水力学模型试验中进出口段是试验河段之外上 下游的水流调节段。

4.2模型范围和模型比尺

4.2.2模型几何比尺的选择,是根据国内外已建成并做过

4.2.2模型儿何比尺的选择摔,是根据国内外已建成并做过整体 模型试验的30余座有通航建筑物的枢纽工程试验资料统计分析 而得。 枢纽模型一般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但实际上流体运动时, 除惯性力和重力外,还有黏滞力、弹性力、表面张力和离心力 等,要使模型达到动力完全相似,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消除或 减少其他作用力影响所产生的偏差,本条补充了相关限制条件, 现将依据说明如下: (1)从阻力相似出发,模型至少应该达到系流,许多试验结 果表明,明渠水流中流临界雷诺数的下限为1000。 (2)为消除表面张力的影响,根据理论计算,要求模型表面 波速大于0.23m/s,模型的最小水深不应小于0.015m。考虑到 流速仪测量或模型加糙物影响的要求,规定模型航槽中的水深不 应小于0.03m。 4.2.3根据国内外中间渠道模型试验经验,考虑到船闸输水廊 道模型尺度及船模要求,提出几何比尺宜取30~50。 4.2.4河道模型一般用水泥砂浆粉面,其糙率约为0.012~ 0.013,若模型糙率小于0.012,则制模较困难,因此在此情况 下可采用变态模型。

4.2.3根据国内外申间渠道模型试验经验,考虑到船闻输水廊

模型尺度及船模要求,提出儿何比尺直取30~50, 4.2.4河道模型一般用水泥砂浆粉面,其糙率约为0.012~ 0.013,若模型糙率小于0.012,则制模较困难,因此在此情况 下可采用变态模型

5.0.2一般模型导线控制范围不超过50m,用经纬仪

可精确到0.1°,此时产生的最大误差不会超过10mm。 (1)水准点是模型高程的重要控制点,因此要求精度较高, 误差主要产生于水准尺刻度、仪器水平度及读数视差等,只要操 作时注意,这样的精度是可以达到的。 (2)原体水位和水深的测量精度一般为0.05~0.1m,一般 枢纽整体模型儿何比尺为100左右,据此规定制模精度为 土1mm,平面位置偏差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允许偏差为 土10mm。 (3)考虑到水工建筑物模型尺寸偏差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天: 因此精度控制要比地形严格。

5.0.4、5.0.5这两条的规定是根据国内船模的模拟经

6.1坝区航道模型试验

6.1:1根据有关科研单位验证水面线的实践,提出不同的 控制充许偏差。·根据原型与模型不同的测量方法:原型测取 的平均流速和相应过流面积的乘积求得流量,公认误差为士5 因此模型相应流量的偏差为士5%,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6.1.2本条中的试验内容是根据国内枢纽通航工程整位

验总结出来的,具体内容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而定。 (1)枢纽中通航建筑物布置方案论证是指,如左右岸布置, 即使在同一岸又有通航建筑物轴线与坝轴线交角和导航堤型式不 同等,都会造成通航建筑物的进出口河道水流收缩或扩大,使水 流弯曲变形,产生流速梯度,形成斜向水流。由于斜向水流的作 用,产生回流、横流和回流使航行船舶或船队产生横漂和扭转, 影响通航,因此要对通航建筑物在枢纽中的布置进行通航水流条 件的试验。 (2)枢纽泄洪通航水流条件试验是指研究不同泄洪流量和闻 门不同开启方式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闸门的开启方式有集中 开启、分散开启和均匀开启等多种组合。 (3)由于电站日调节时流量变率较天,产生的长波向上游或 下游方向传递,传递速度快、衰减慢和距离长。在传递过程中水 面的降落和增高及产生横流将影响通航水流条件,因此要进行 试验。 (4)船闸灌泄水时流量变化在引航道内产生往复波流运动: 这种波流运动影响引航道和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同时会对船 闸闸门产生反向水头,影响闸门运转。船闸灌泄水有多种水位组 合,一般取最大水位差的水位组合进行试验。 (5)枢纽的运行方式中,枢纽泄洪、船闸灌泄水和电站日调

节可以有多种组合。当电站日调节与船闸灌泄水同时运行时,各 自产生的长波运动,会造成波的叠加;当枢纽泄洪与电站日调节 联合运行时,会增加或减小口门区及连接段的水流流速和水面比 降,往复波流和长波也会叠加,有可能比单独运行更危险,所以 要进行不同组合的试验,

6.1.5枢纽通航中船舶的航行条件,采用遥控自航船模

更直观地反映航道水流条件和边界条件对船舶航行的综合影响, 并能反映船舶与水流的相互作用。通过船模航行参数的观测,可 以分析航行状态和航行条件的优劣,能衡量工程设计方案是否符 合要求。目前国内的大、中型的枢纽通航工程模型试验中,作为 衡量通航水流条件的一种方法和试验手段,遥控自航船模已得到 广泛应用。 6.2 中间渠道水力学模型试验 6.2.1中间渠道是连接两座通航建筑物的限制性航道,当升船 机船厢出人水或船闸灌泄水时将在中间渠道内引起波动,影响船 舶的航行和停泊条件。渠道内水体波动造成人字闸门处出现正向 或反向水头,使闸门有时不能开启或自动打开。因此,有必要对 中间渠道存在的水力学问题进行试验研究。 6.2.2观察船模航态是指波动对船模航向、航速的影响和船模 触底情况,船行波试验中发现,当船舶在浅水、高速靠边航行 时,船首波呈横向推进,冲刷岸坡,反射波使船模横倾并被推向

触底情况,船行波试验中发现,当船舶在浅水、高速靠边航行 时,船首波呈横向推进,冲刷岸坡,反射波使船模横倾并被推向 河心,操纵困难,影响船模航速,有时还会发生船模碰底现象。

DB3303T 026-2020 机关事务 绿化养护运行及评价8.2坝区航道水流运动数值模拟

8.2.5ADI法兼有显、隐式优点,是目前我国工程界中最先开 展并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模式。三角元法原理简单、解法直观、编 辑容易和布设随意,易拟合固边界,有较好的稳定性、收敛性和 精度,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8.2.6坝区通航水力学数值模拟定解条件中的边界条化

模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确定边界条件时,需对计算域 水流情况和边界特性充分了解,从而正确确定边界条件。边界条 件分固边界和水边界两类。水边界通常根据已知资料来确定,当 水边界缺乏实测资料时,一般依据周围已知资料初步选定边界条 件,并与计算域内验证点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反复调整初选边

8.2.7平面二维工程问题中的固边界常常是不规则的,网格

点能否正确地拟合边界直接影响数值模拟的精度。精确地拟合边 界常常是困难的,本条所列举的方法仅是多种近似方法中的 几种: (1)矩形网格拟合法,拟合简捷但误差较大,在有些情况下 废网格很多;另一种是镜像法,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稳定性较 好,但废网格数同样较多。 (2)三角形网格拟合法,三角形网格可随意加密计算结点, 可以较准确地拟合复杂边界,亦可根据计算部位的重要性调整网 格的疏密,但三角形网格在边界附近采用中心差分时其计算稳定 性较差。 (3)拟合坐标法,可以选择适宜的坐标系,使坐标网格较贴 体地拟合边界形状。如用正交曲线网格可以较好地模拟婉蜓河流

但可使方程标准化NB/T 51018-2014 采煤工作面固体抛投式充填方法,以简化程序。 (4)由于水深变化而引起边界等地形出现出人水的变化,计 算域的改变通过固定计算域法和变动计算域法完成。变动计算域 法通过计算点水深来决定网格点的取舍。固定计算域法是使边界 位置固定面通过边界一定水量的进出以达到相似,如窄缝法等。

但可使方程标准化,以简化程序。 (4)由于水深变化而引起边界等地形出现出人水的变化,计 算域的改变通过固定计算域法和变动计算域法完成。变动计算域 去通过计算点水深来决定网格点的取舍。固定计算域法是使边界 位置固定而通过边界一定水量的进出以达到相似,如窄缝法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