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2/T 3134-2017 抹灰石膏应用技术规程.pdf图4.0.2顶棚抹灰层构造示意图
4.0.3室内墙、柱或门窗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用水泥砂浆或干混 抹灰砂浆做护角,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4.0.4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应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布。耐碱玻 璃纤维网布应在离基层墙面2/3抹灰厚度处粘贴,总宽不应小于 300mm,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4.0.5抹灰层的厚度应根据墙体平整垂直情况确定,且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抹灰层厚度不大于5mm时,可直接使用面层抹灰石膏: 2抹灰层厚度大于5mm时,可先用底层抹灰石膏打底,再用 面层抹灰石膏罩面。
5.1.1石膏抹灰施工应根据工程情况,编制作业指导书。大面积 5.1.2抹灰施工前已做好装饰层的楼地面、栏杆、扶手、门窗等应 采用遮盖材料防护;已安装的管道、防火箱、电气开关箱、线盒、预 埋件和设备等应采用遮盖材料防护,密集管道宜在石膏抹灰施工 完成后再安装
5.1.3施工前,应先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DL/T 5161.2-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2部分:高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并应符合下列
1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用一面墙做基 准,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 2抹灰饼时,应先抹上部灰饼,再抹下部灰饼,然后用套尺检 查垂直度与平整度。灰饼应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材料,抹成50mm 方形。
5.2.1抹灰前应把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清理干净。 5.2.2基层应平整牢固,基层上的凹凸部分和非预留孔洞等缺 陷,应采用同类性能的材料处理,并应做墙裙、窗台板、柱子和门窗 洞口等部位的水泥砂浆护角线。
5.2.3砖墙、混凝土墙、顶棚抹灰施工前应喷洒1次~2次水:加气
混凝土砌块墙、轻质板材隔墙应在抹灰施工前2h~3h开始洒水,洒
水次数宜为2次~3次。待墙体表面无水珠流尚即可进行抹灰,也 可采用专用界面剂进行表面处理
手工抹灰浆料制备应符合下列规
5.4.1抹灰施工前应采用与抹灰层相同的材料进行冲筋(标筋), 冲筋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度和高度确定。当墙面高度不大于 3.5m时,宜做竖筋,两筋间距不宜大于1.5m;当墙面高度大于3.5m 时,宜做横筋,两筋间距不宜大于2m,筋宽30mm~50mm。
5.4.2手工抹灰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4.2不 1墙面抹灰时,用灰板和抹子将石膏抹在墙面上,用h形尺 或刮板紧贴标筋刮平压实,做到墙面平直: 2当抹灰厚度大于10mm时,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控制在 10mm以内,待上一层石膏终凝后立即再抹下一层;抹灰层与基层 之间、各抹灰层之间应粘接牢固,无空鼓、无脱层;。,人 3顶棚抹灰时,应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线作为控制线,先抹 顶棚四周再圈边找平
5.4.3机喷抹灰施工应符合下列
应及时收集统一处理,不得回收使用
5.4.7抹灰使用的工具和机械在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5.4.7抹灰使用的工具和机械在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
5.4.7抹灰使用的工具和机械在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十净。 5.4.8抹灰完成后应保持自然养护,室内通风排湿,不得明水浸 湿已抹灰墙面
5.5.1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熟 悉安全技术施工方案的要求,不得违章作业。 5.5.2应按有关规定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为作业人员提供好 安全设施和防护条件,防止事故发生。 5.5.3施工前应对所使用的机械器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 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改进措施 5.5.4按照作业要求,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工作服、防滑鞋、安全 帽、防护口罩、安全防护眼具等个人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应系好 安全带。 555机吨±卡 全杰摩帐自不按宝
5.5.5机喷抹灰作业前,
5.5.6应设置沉淀池,对机械器具、设备等清理后的污
6.1一般规定 标准 6.1.1石膏抹灰工程分为普通抹灰和高级抹灰,当设计无要求 6.1.2抹灰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抹灰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它文件 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复验报 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 3其它要求提供的资料 6.1.3石膏材料进场复验项目为凝结时间强度、松散堆积密度 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复验以5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上述数量 时,应按一批计 6.1.4抹灰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 ×2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6.1.5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抹灰工程每50个自然间 (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抹灰面积30m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 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6.1.6检查数量应符合每个检验批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 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6.1.7抹灰工程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建筑 壮饰壮饭工品
1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 2×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6.1.5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抹灰工程每50个自然间 (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抹灰面积30m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 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6.1.6检查数量应符合每个检验批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 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6.1.7抹灰工程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建筑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规定
6.2.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 水使墙体表面湿润。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6.2.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
6.2.2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要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复验报告和施工 记录。
6.2.4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抹灰层应
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6.3.1抹灰石膏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O.0. 探原石膏一 程的表面质量应付合下列要求: 1抹灰石膏层表面应接槎平整; 2面层石膏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无孔洞。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6.3.2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 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 6.3.3抹灰石膏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抹石膏砂浆不得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6.3.4石膏抹灰工程质量的
6.3.4石膏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 规定”或“应按·执行”。
1.0.3本条文规定了抹灰石膏的适用范围,石膏属于气硬性胶凝 材料,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及既有建筑改造的内墙外墙内侧和 顶棚抹灰工程,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房间不建议使用。 1.0.4按照本规程进行抹灰石膏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同时,还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3.1.2抹灰石膏砂浆中所用的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 砂》GB/T14684的有关要求,宜采用中砂:石膏易吸潮,对砂的含 水率应严格要求,不应大于0.5%。 3.1.3不同材料的基体交接处应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布,防止开 裂,所使用的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耐碱玻璃纤 维网布》JC/T841的有关要求。 3.1.4抹灰石膏在施工现场直接加水拌合时,其用水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ICGL63的有关要求
3.2.1、3.2.2本规程涉及到的抹灰石膏种类为面层抹灰石膏、底 层抹灰石膏,主要规范了这两种抹灰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本 规程中不包含《抹灰石膏》GB/T28627中的保温层抹灰石膏,保温 层抹灰石膏应用于保温工程,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抹灰石 膏》GB/T28627的有关规定。
3.3包装、存储和运输
3.3.1抹灰石膏包装分为袋装和散装,不同类别的抹灰石膏应分 别储运,规定袋装抹灰石膏保质期为6个月,散装抹灰石膏保质期 为3个月,先进场的抹灰石膏应先用,以免超过保质期。 3.3.2~3.3.4石膏比水泥更易受潮,受潮后会大大缩减抹灰石膏
3.3.2~3.3.4石膏比水泥更易受潮,受潮后会大大缩减抹灰石膏
3.3.2~3.3.4石膏比水泥更易受潮,受潮后会大大缩减
的凝结时间,因此石膏储存防潮是关键,不得受潮和遭受雨淋。散 装抹灰石膏保存时,现场应具备背
4.0.1底层抹灰石膏主要用于墙面找平,由于石膏硬化速度快, 凝结时浆体具有一定的膨胀性,使得石膏与墙体具有很高的粘结 强度,抹灰层不易发生空鼓。 4.0.2顶棚抹灰的构造层次由顶棚基面的平整度来决定,平整度 较好时,施工时可忽略找平层。 4.0.3由于抹灰石膏强度较低,耐水性差,因此可在房间的易碰 撞部位采用强度高的水泥砂浆做加强措施。 4.0.4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由于吸水和收缩性不一致,接缝处 表面的抹灰层容易开裂,应采取加强措施。
5.2.1抹灰层开裂、空鼓和脱落等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在于 基层表面浮尘、疏松物、脱模剂和油渍等影响砂浆粘结的物质未彻 底清除干净GB/T 21672-2014 冻裹面包屑虾,因此抹灰前应对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进行 清理。
配套的专用界面剂。界面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充分浸润基层 表面,提高抹灰层与基层的吸附力,增强粘结性能,避免抹灰砂浆 与基层粘结时产生空鼓,增加石膏对基层的粘结力,代替对基层的 凿毛处理
5.3.11对抹灰石膏各类型号产品搅拌时每次投料量、浆料使用 时间作出一般规定,避免过多的搅拌浆料,不能保证在浆料初凝前 用完造成浪费。 2石膏浆料在初凝时已开始固化,此时再加水搅拌使用或将 已初、终凝的浆料混拌入新浆料中,即将固化体破坏,仍使其回归 粉未状态,会造成抹灰层起粉、无强度的质量问题,只能作报废处 理。
5.3.2石膏易凝固,所以需规定45min中断喷涂或喷涂工作结束
5.4.2手工抹灰方法与传统水泥砂浆抹灰一致,石膏的凝结时间 较短,在大面积施工时,使用h形靠尺或刮板在抹灰石膏初凝前刮 平,再压光处理GB/T 25078.1-2010 声学 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 规划,也可以不压光,直接抹面层抹灰,确保抹灰层质 量。
应在5℃以上,石膏及抹灰层不得发生冰冻现象,冰冻后会造月 灰层质量问题。掺入防冻剂时,应选择不起泡类型,以免影响 工程质量。
6.1一般规定 石膏抹灰工程质量验收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规定基本一致。 6.1.3进场复检项目为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拉伸粘结 强度,并规定了复验方法和批次。 6.2主控项目 石膏抹灰工程质量验收主控项目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 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规定基本一致。检查数量按 本规程6.1.4条中规定执行。 6.3 一 般项目 6.3.1 采用石膏进行普通抹灰时,由于还需要进行面层抹灰,故 对表面光滑度、抹纹、孔洞等不作要求。 6.3.2.6.3.3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的规定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