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304/T 353-2021 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体系评价标准2.pdf5. 4. 2指标解读
智慧平安社区评价指标包括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控制项是智慧平安社区必须达到 的技术要求,任何一条不合格即认定该项目不具备智慧平安社区的基本条件;评分项是智慧 平安社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以及对控制项提出更高要求的技术指标与应用;加分项是为鼓励 智慧平安社区技术、管理的提升和创新,列入的实现更高要求的技术指标以及创新性的技术 应用。 智慧平安社区控制项评价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加分项评价结果为是否获得对 应分值。 智慧平安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建设类)
GB/T 37950-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桌面云安全技术要求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类型表(系统建设类)
DB1304/T3532021
DB1304/T353202
DB1304/T353202
智慧平安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运维管理类)
DB1304/T3532021
DB1304/T3532021
DB1304/T353202
5.4.3评分计算 智慧平安社区评价指标(系统建设+运维管理)总分值P为评分项和加分项得分总和, 其中,评分项满分为100分,加分项满分为20分。具体得分值按下式计算: P=w1Q1+w2Q2+w3Q3+w4Q4+w5Q5+Q6 其中:Q1、Q2、Q3、Q4为各类一级指标下,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信息采集、数据汇聚传 输、智慧平安社区智能管控平台、智能应用平台与物业平台对接的实际得分值,Q5为运维 管理的实际得分值; 在分数统计中,只包含评分项值,加分项值独立统计,Q6为加分项实际得分值,当总 分大于20分值时取20分(评价单项表内容时加分项值按单项表实际定加分项值)
5. 4. 4指标权重
w1、w2、w3、w4为各类一级指标权重,w5为运维管理指标权重,按下表取 服 智慧平安社区评价指标权重表
DB1304/T3532021
须满足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各类指标的控制项
6.1智慧平安社区管控系统架构 智慧平安社区管控系统整体架构,纵向分为省、市、区县、派出所、小区五级架构;从 网络横向划分,分为三层,即互联网、小区局域网、政务外网以及其它专网作为接入层网络 公安视频专网作为汇聚层网络,公安信息网作为应用核心层网络,通过各层网络的信息通讯 支撑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应用。 智慧平安社区系统建设,从逻辑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部署在公安视频专网和公安信 息网。公安视频专网以数据汇集为主,数据汇聚系统主要包括物联感知层、基础服务层、平 合服务层、数据层和基础服务层五个部分。公安信息网以公安业务应用为主,智慧安防小区 管控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服务层、平台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
6. 2. 1基础服务层
在省、市两级公安信息网,部署计算、存储、网络、解析等软硬件环境,为智慧安防小 控系统提供服务支撑。
公安信息网平台服务层,通过公安视频专网级联到公安信息网上的物联感知数据、小区 基础数据以及其它数据,结合公安信息网的公安业务数据进行融合存储,通过物联基础服 务、智能分析服务、数据资源服务以及通用服务等进行数据分类处理,形成物联感知数据仓 库、小区业务数据仓库、公安业务仓库及其它信息数据的数据库,
DB1304/T3532021
系统通过建设数据汇聚、存储、解析、资源管理调度等服务,实现各类数据的汇聚、治 里和分析,进行分层分类创建不同的基础数据库,如原始库、专题库、主题库,最大程度支 掌各类业务应用。 6.2.4 业务应用层 经过治理后的数据,应能够用于公安、物业等领域的各类业务应用中,同时应结合AI 技术手段,衍生创新丰富实用的智能化应用,提升决策分析和综合研判能力。
系统通过建设数据汇聚、存储、解析、资源管理调度等服务,实现各类数据的汇聚、治 理和分析,进行分层分类创建不同的基础数据库,如原始库、专题库、主题库,最大程度支 撑各类业务应用。
经过治理后的数据,应能够用于公安、物业等领域的各类业务应用中,同时应结合AI 等技术手段,衍生创新丰富实用的智能化应用,提升决策分析和综合研判能力
6.3智慧平安社区管控系统功能架构
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功能架构表
DB1304/T3532021
DB1304/T353202
6.3.1市级智慧平安社区管控系统
协议接入视频流数据;支持通过安全边界将视频专网智慧安防小区汇聚系统汇聚的数据接入 到公安信息网。 (2)接入分发 数据接入过程支持配置管理、调度管理、断点续传、运营监控等功能;小区的基础信息 台安管理等数据应按照市(地市)、省、部由下向上逐级汇聚;支持基于业务需求提供数据 信息服 分发。 视频监控功能
数据接入过程支持配置管理、调度管理、断点续传、运营监控等功能;小区的基础信息、 台安管理等数据应按照市(地市)、省、部由下向上逐级汇聚;支持基于业务需求提供数据 分发。 视频临检动能
DB1304/T3532021
按照指定小区、设备、时间等要素检索历史视频图像,并且可完成视频下载
可控制云台设备旋转,镜头变倍聚焦!
小区综合档案应符合以下要求:支持基于小区、房屋、人员、车辆、单位等不同要素进 行基于标准地址的数据采集、汇聚及数据展示;支持小区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和查询
小区人员档案应符合以下要求:支持对小区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支持与公安 (口信息库进行对接,对小区人员档案进行信息补全和完善
实现对进出小区的陌生人进行管理,包括陌生人编号、出入频次、进出时间、人脸照片 等内容。
(4)小区重点人员档案
人档案,内容包括重点人基础信息、管理类别、
小区车辆档案应符合以下要求:支持对小区车辆信息进行管理:支持与公安机动车信息 库进行对接,对小区车辆档案进行信息补全和完善
小区单位档案应支持小区单位档案管理,包含单位名称、单位地址等要素信息。
小区单位档案应支持小区单位档案管理,包含单位名称、单位地址等要素信息。
【8)小区从业人员档索
社区实有单位从业人员信息的管理,包括从业人员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等相 关基础信息
系统应具备“对账机制”,当接收到的市级智慧安防小区汇聚系统的数据与发送的数据 不一致时做相应的预警提示或可查询到数据不一致的详细信息
DB1304/T3532021
综合查询功能 支持车辆、人脸等感知数据的查询和展示;宜支持多维度关联数据查询,自动查询展示 满足搜索条件的所有关联数据,包括与检索对象关联的人员信息、房屋信息、车辆信息、轨 迹信息。 治安防范功能
支持基于小区采集感知数据、人员登记信息及公安业务数据对小区人员的真实情况进行 分析;支持分析结果以小区常住人口,小区流动人口的分类入库处理;支持核实结果反馈至 相关系统进行人口信息库的完善补充。
(3)小区人员归档信息
支持一人一档实名功能,对于小区本地在册人员实名化归档,对于外来人员未实名具有 通过省厅常口库/重点人员库等资源实名化能力;支持一人一档功能中,人脸人体关联聚类 功能。既在一人一档的档案中既可以看到人像照片及关联的人体照片。
支持对研判分析的结果进行核实和反馈;支持核实结果补充、更新小区常口库和小区流 服 口库。
预警处置应支持对小区内预警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置。 态势分析 应支持对系统汇聚小区各类数据按照时间、区域等多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及展示;应支持 基于区域、人口、房屋、车辆、案件等专题对象属性,进行各类关联数据的数据专题统计 应支持对数据质量的分析,可包括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分析:宜支持基于区
DB1304/T3532021
或、时段、对象属性类型等单一或组合条件对人口、房屋、车辆、案件、感知数据等专题对 象数据进行查看,包括数量统计排序、占比分析、数量趋势分析等进行统计展示。 移动应用(警务APP)功能 警务APP应符合以下要求:预警接收处置,进行实时预警查看,支持预警处置及处置 信息查询;信息综合查询,查看小区内居住人员、房屋、车辆等档案信息查询及关联查询 系统管理 (1)用户管理 支持对用户身份进行合法性认证,身份认证可采用静态口令、动态口令、数字证书认证 等模式;支持对用户、用户所属角色及角色权限进行管理。 (2)设备注册、认证管理 设备注册、认证管理应支持接入系统的设备/系统应进行注册,并进行合法性认证。 (3)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应能记录系统运行和用户操作等日志,并对日志信息进行查询和统计。 (4)权限管理 支持通过用户、角色、资源三方面来进行系统权限的分配,实现对系统不同岗位、部门
或、时段、对家属性类型等单一或组合条件对人口、房屋、车辆、案件、感知数据等专题对 象数据进行查看,包括数量统计排序、占比分析、数量趋势分析等进行统计展示。 移动应用(警务APP)功能 警务APP应符合以下要求:预警接收处置,进行实时预警查看,支持预警处置及处置 信息查询;信息综合查询,查看小区内居住人员、房屋、车辆等档案信息查询及关联查询。 系统管理
(2)设备注册、认证管理
支持通过用户、角色、资源三方面来进行系统权限的分配,实现对系统不同岗位、部门 用户的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的统一控制,保障系统安全。
DB1304/T35320216.4评分要求6. 4. 1评价指标分值序一级次一级二级指评价内容设定设计工类型达优示号指标指标标分总评价评价标选范值分小区信小区信息,包含小区名称,经纬度坐标等基础信息。详见《河评分1息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项2楼栋信楼栋信息,包含楼栋名称,编号等基础信息,详见《河北省评分息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44项单元信单元信息,包含单元门名称,编号等基础信息,详见《河北评分3智慧息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4+项平安房屋信房屋信息,包含房屋编号等基础信息,详见《河北省智慧安评分4社区一标三息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4项智能实管理小区人人员基础信息,包含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详见《河评分管控员信息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项平台小区人人员与房屋的绑定关系,详见《河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评分6房关系集汇聚指导意见》项信息小区重点人员重点人员基础信息,包含人员标签、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评分信息等信息,详见《河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项15
DB1304/T3532021小区实评分有单位实有单位基础信息,包含名称,地址等信息,详见《河北省项、加信息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分项疑似本通过系统对人员进出抓拍照片进行聚类整合分析,可满足不评分小区居超过2万条/日/社区的轨迹上报能力:不少于1年的轨迹记9住人员录分析能力:不少于5条/月/社区、不大于100条/月/社区项、加信息居民行为预警生成算法调整能力。分项疑似本通过系统对车辆进出抓拍照片进行聚类整合分析,可满足不评分10小区车超过2万条/日/社区的轨迹上报能力:不少于1年的轨迹记项、加辆信息录分析能力。分项小区机动车信机动车基础信息,包含品牌、颜色、车牌号等内容。详见河评分11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项息小区人人员基础档案,包含小区陌生人员、从业人员信息、常驻人12评分员信息员信息等,详见《河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人项小区档小区人案管理员进出评分13情况信人员进出轨迹以及照片信息项息小区车辆进出评分14情况信车辆进出轨迹以及照片信息项息16
DB1304/T3532021小区电小区电动自行车基础信息,包含品牌、颜色等内容,详见《河加分15动自行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项车信息小区门小区门禁点信息,详见《河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评分16禁点信指导意见》息项小区物业及业小区物业及业委会基础信息,详见《河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加分17委会基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项础信息水电气18用户基水电气用户基础信息详见《河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加分聚指导意见》,项0础信息警务责任区信警务责任区信息加分19息项息服务平20网格信网格信息加分息44项021社区民社区民警信息加分警信息项0网格员加分22信息网格员信息33J项00感知预系统对小区前端感知设备抓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根据系评分23治安管警及处统预警模型算法,对小区重点人员、帮扶人员进行预警。详项理置信息见《河北省智慧安防小区数据采集汇聚指导意见》24视频分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解析出可应用的人脸照片及车辆照66评分017
DB1304/T3532021
备注:“”为可选参评项,“”为参评项
总分值p=q1+q2+q3 q1=一标三实管理评分项实际得分值,q2=小区档案管理评分项实际得分值,q3=治安管理评分项实际得分值 述分数值统计中,总分值p不包含加分项值,加分项值单独统计计算。
DB1304/T353—20217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信息采集评价7.1小区建设设备要求根据《河北省智慧安防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意见,封闭式小区建设要求:达标型封闭式小区着重加强小区出入口封控,在封闭式小区所有人行出入口进出方向建设人脸抓拍摄像机和人脸识别门禁,实现对进出小区人脸信息采集和人员管控;在所有车行出入口进出方向建设车辆抓拍摄像机和车辆识别道闸,实现对进出小区车辆信息实时采集和车辆管控;整合联网小区已有的视频监控设施。优选型封闭式小区在达标型建设的基础上增建以下内容:一是建设智能楼宇门禁系统。在小区单元门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现对进出居民楼人员的人脸信息实时采集。二是加强小区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建设。指导小区在重点部位建设高清视频监控、高点全景摄像机、人脸识别摄像机、高空抛物摄像机。三是增加小区智能感知手段。选装周界防护、电子巡查、WIFI探针、手机电子围栏、紧急报警等公共安全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示范型封闭式小区在优选型建设的基础上增建以下内容:一是进一步丰富小区前端智能感知设施。加装周界防护、WIFI探针,选装消防栓压力感知、物联网烟感、智慧出租屋设施、紧急报警、电子巡查等管理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小区的智能化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整合各类政务资源,通过互联网APP提供各类政务服务,实现居民自助登记认证业权信息、访客出行等管理功能,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安全感。封闭式小区建设要求序号建设内容覆盖范围A达标优选示范1小区出入口进出双向人脸抓拍摄像机2小区主要通道773公共人脸识别门禁小区出入口进出双向区域4安防车辆抓拍摄像机小区出入口进出双向J7系统5车牌识别道闸小区出入口进出双向小区内广场、机动车停6高清摄像机车场(库)区等重要公19
DB1304/T353202
DB1304/T353202
7.1.2设备通道名设置
DB1304/T3532021
7. 1. 3OSD 字募设置
7.1.4设备经纬度采集
7. 1. 5 时间校时
7.1.6视频监控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须做好时钟同步工作,省厅NTP服务器地址为1
.1.7人脸抓拍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DB1304/T3532021
对于人脸抓拍前端,应在小区出人口等重要部位安装,实现进出人员的人脸自动检测和 提取,像素不低于200万,人脸抓拍率不低于95%,须按照GA/T1400标准将人脸结构化数 居接入上级公安视图库。要求摄像机的旋转角度不大于5°,摄像机与人脸的俯仰角小于 5°。人脸区域应位于人脸特写图的正中位置,人脸区域大小应不小于人脸特写图的3/4,画 面中正常通行的清晰人脸符合两眼距离不小于60像素
7.1.8车辆抓拍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对于车辆抓拍前端,应在小区车辆出入口等重要部位安装,实现进出车辆前部特征的 拍,像素不低于200万,车辆抓拍率不低于95%,号牌识别率不低于95%,须按照GA/T1400 示准将车辆结构化数据接入上级公安视图库。可选择立杆地位安装,也可选择横杆高位安装 要求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如雨雾、强逆光、弱光照、强光照等)下和夜间拍摄出清晰的图片
7. 1. 9补光要求
夜晚环境光不足时应采用超低照度设备或配置辅助照明光源,严禁选用爆闪、频闪设备 补光,杜绝光污染。
7.1.10车辆识别道闸要求
7. 1. 11 WIFI 探针要求
在小区出入口、公共区域、人流密集区域安装WIFI探针设备,实现获取并记录小区实 寸接入的联网设备MAC地址以及虚拟身份。应采用稳定、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位置不 易受外界干扰、损伤,且应不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保障周边无遮挡进行数据 采集。应支持采集MAC地址以及虚拟身份信息,覆盖范围不小于50米,全向覆盖。
7.2智能感知设备安装要求
DB1304/T3532021
GB/T 18205-2012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DB1304/T353202
DB1304/T353202
DB1304/T3532021
DB1304/T3532021
DB1304/T3532021
常活动。安装在居民楼顶端,摄像机应垂直安装GB/T 17293-2008 缩微摄影技术 检查平台式缩微摄影机系统性能用的测试标板,避免房 屋遮挡,实现全景覆盖。
DB1304/T3532021
DB1304/T35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