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J 074-2016 住宅小区供电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标准.pdf

XJJ 074-2016 住宅小区供电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标准.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468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XJJ 074-2016 住宅小区供电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标准.pdf

2. 0. 15 环网单元

也称环网柜或开闭器,用于高压电缆线路分段、联络及分接 负荷的配电设施,按结构可分为整体式和间隔式,按使用场所可 分为户内环网单元和户外环网单元,户外环网单元安装于箱体中 时亦称开闭器。

2.0.16电缆分支箱

也称电缆分接箱,用于电缆线路中分接负荷的配电装置DB3303T 009-2018 家用电器售后服务规范,不 能用作线路联络或分段。

2.0.17箱式变电站

也称预装式变电站或组合式变电站,指由高压开关、配电变 压器、低压出线开关、无功补偿装置和计量装置等设备共同安装 于一个封闭箱体内的户外配电装置。

2.0.18低压供电半径

供电半径指从变电站(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线至建筑物 原进户处的线路长度,不包含表后线路长度。

2.0. 19 接户线

指从电表箱到每户住宅配电

2. 0. 21 交流充电桩

采用传导方式为具备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 的专用装置。

2. 0. 22TN 系统

2.0.23电能计量装置

为计量电能所必需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 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屏、柜、 箱等。

2.0.24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由带通信接口的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通信通道、主站所 组成的系统。

是配电变压器综合监测终端,实现配电变压器电能信息采集, 包括电能量数据采集,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运行状态监测,供电电 能质量监测,并对采集的数据实现管理和远程传输。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指安装在用电信息采集点的设备,用于电 能表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转发或执行控制 命令。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配电变压器采集终端、 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类 型。

3.1.1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 程特点、系统规模和发展规划以及当地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 方案。 3.1.2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保障安全、供电可靠、技术 先进和经济合理。 3.1.3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应简单明确,减少电能损失,

3.1.3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应简单明确,减少电能损失,

3.1.4住宅小区的电力规划和供配电设施工程,应由当地供电部 门根据国家、行业相关规范、法规审核并出具书面意见,意见格 式详见附录A。

3.2.1供电负荷根据住宅小区内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负荷性质不

3.2.1供电负荷根据住宅小区内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负荷性质不 同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负荷。

3.2.2住宅小区内的一级负荷:

1一类高层住宅(含超高层住宅)的消防用电、应急照明、 航空障碍照明、走道及楼梯间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电子 信息设备机房、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等负荷。 21类汽车库的消防水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 统、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卷帘、电动防火门、消防应急照明和 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设备以及采用汽车专用升降机作车辆疏 散出口的升降机用电。 3建筑面积大于5000m人防工程的消防用电负荷

3.2.3住宅小区内的二级负荷:

1二类高层住宅的消防用电、应急照明、走道及楼梯间照明、 直班照明、安防系统、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等负荷。 2II、Ⅲ类汽车库的消防水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 火系统、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卷帘、电动防火门、消防应急照 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设备以及采用汽车专用升降机作车 辆疏散出口的升降机用电, 3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5000m²人防工程的消防用电负荷。 3.2.4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采用集中供暖系统时,区域性热 交换系统的用电负荷不应低于二级负荷。 3.2.5居民用电负荷及其它不属于上述一级或二级的负荷为三 级负荷。

3.2.5居民用电负荷及其它不属于上述一级或二级的负荷为 级负荷。

3.3.1住宅小区用电负荷容量按表3.3.1原则确定:

3.3.1住宅小区用电负荷容量按表 3.3.1原则确定:

表3.3.1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容量

50W/m计算用电负荷。 3.3.3对于住宅建筑的负荷计算,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 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 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需要系数取值可参考表 13. 3. 3。

表 3. 3. 3 住宅建筑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3.3.4公共服务设施应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新建公共服务设施 的设备容量不明确时,按负荷密度估算:办公(物业)60W/m²~ 100W/m;商业(会所)100W/m~150W/m²。 3.3.5住宅小区配(变)电室内住宅专用配电变压器(不含公建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宜采用315kVA~800kVA,单台变压器容量不 宜超过800kVA。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宜采用315kVA~800kVA,单台变压器容量 宜超过800kVA。

1一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应由双重电源供电,除双重电 源供电外,电源进线路径宜具有不同的线路入口。超高层建筑应 自备柴油发电机并设置应急电源户外接入端口。 2二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宜采用双 重电源供电

1住宅小区根据用电负荷情况宜采用开关站一一配(变)电 室方式,也可采用环网单元一一配(变)电室相结合的方式实行 环网供电,具体见附录B。

2住宅小区装接容量合计超过2000kVA时应采用单独线路 供电。 3建筑面积在300000m²及以上住宅小区或受电变压器总容 量超过10000kVA,其供电方式应做专题规划并经电力部门评审通 过后方可实施 4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计算容量为250kW以下时,宜多栋 主宅集中设置配(变)电室。 5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改建、扩建工程中,受场地限制无法 建设室内配(变)电室的场所、施工用电和临时用电,可安装箱 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的单台变压器容量应不大于630kVA。新建 主宅小区供配电工程不应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 6配(变)电室、环网单元每路出线所带配电变压器不应超 过5台,且总容量不超过2000kVA,具体见附录B。 7高压电缆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在热稳 定校验后,应按表3.4.2 进行选择

表 3. 4. 2高压电缆截面

3. 4. 3低压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住宅小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m。 2低压户外供电宜采用低压电缆分支箱,位置应接近负荷中 心。 3配(变)电室、箱式变电站应装设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4低压电缆干线、单元接户线(支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 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中性线与相线截面应相等,

宜按表3.4.3进行选择。

表3.4.3低压电缆截面

3.4.4接线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类高层(含超高层)住宅的住宅小区一级负荷应由变电 站(高压开关站)不同的母线接入小区内的高压开关站,形成双 重电源供电的方式;二类高层住宅的住宅小区二级负荷(无一级 负荷)应接入小区内的高压开关站,在小区内形成单环网或双射 式的供电方式;单多层住宅的住宅小区(无一、二级负荷)应由 环网单元构成单环网供电的方式,开环运行:村镇住宅小区可以 采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一一配(变)电室供电的方式。 2小型开关站(不超过2进4出)可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中型开关站(2进6~8出)和大型开关站(2进8~12出)应采 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并应设置分段开关。 3具备两台及以上配电变压器的配(变)电室低压母线应设 置低压分段开关。

3.5.1新建住宅小区外部供电线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3电缆排管、电缆隧道、电缆沟在穿越道路的两端、转角、 分支或变更敷设方式处均需设置电缆人(手)孔井,直线段人(手) 孔井的距离不宜大于50m,其他特殊地点视其现场情况可增加或 减少人(手)孔井间的距离。 4住宅小区外部供电架空主干线路使用12m及以上钢筋混 凝土电杆,转角杆、耐张杆、分支杆和终端杆宜采用加强型钢筋 混凝士电杆、窄基塔或钢管杆,同时符合规划和当地供电部门有 关技术规定。 5高压柱上开关采用全封闭、免维护的真空开关,遮断容量 不小于20kA,具备综合自动化功能。 3.5.2户外环网单元、分支箱、箱式变电站应在户外单独配置。 3.5.3配(变)电室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但不宜设置在最 底层。配(变)电室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层时,应根据环境要求加 设机械通风、去湿设备或空气调节设备,并预留相应的消防、运 输和检修通道。当地下只有一层时,尚应采取预防洪水、消防水 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配(变)电室的措施。

3.5.5开关站和配(变)电室的屋顶及侧墙应采取电磁屏

噪等措施,宜敷钢网及钢结构和隔音材料,钢网及钢结构应焊接 并可靠两点及以上接地

3.5.6当配(变)电室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室

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 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5.7九层及以下住宅建筑宜设置低压配电间,十层及十

住宅应设置低压配电间。低压配电间内可设置居民用电、公共用 电进出线及电能计量装置。

3.5.8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适应“绿色、环保、

的社会发展要求,电动汽车充电桩配套设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 置,住宅小区内宜配置电费自助缴费机

系统时,低压线路在引入建筑物处,PE或PEN线应重复接地,接

3.6.3当配(变)电室采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地极且接地电阻小 于1α时,可不另设置人工接地装置。

3.7.1电能计量方式原则

3. 7 计量装置设计

3.7.1电能计量方式原则: 1居民住宅用电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方式。 2居住建筑中与住户相关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用电应采用 单独母线低压计量方式,当用电设备容量大于250kW宜采用高供 高计方式。 3带有商业的居住建筑,商业用电可采用低压计量方式,当 用电设备容量大于250kW宜采用高供高计方式。 4用电设备容量不大于250kW的幼儿园、换热站、动力中心 等由低压母线单独出线,可在用户端低压计量

3.7.2电能计量装置设置原则

1电能计量装置应设置在供电设施与受电设施的产权分界 处,保证电气安全、计量准确以及装置的可靠性和封闭性,并设

置在公共场所。 2住宅小区内电能计量装置宜采用远程自动抄表方式,远程 自动抄表系统宜与一次配电系统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建设。 3每套住宅用电容量在12kW及以下时,宜采用单相供电到 户计量方式;超过12kW时,宜采用三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 4住宅小区内不同电价分类的用电,应分别装设电能计量装 置。对执行同一电价的公共服务设施用电,可采用分散或相对集 中的方式装设电能计量装置

3.7.3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散的单户住宅用电,计量点宜设置在住户门外和院墙门 外左右侧。 2多层和高层住宅视不同情况,计量点采用分单元同楼层集 中设置。 3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1.5m, 明装箱底距地宜为1.8m;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 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2m。 4住宅小区楼层表箱表位配置原则满足安全、可靠、经济、 合理要求,结合单元住户数配置表箱表位。一梯2户,配置3表 位表箱:一梯3户,配置4表位表箱:一梯4户,配置5表位表 箱;一梯5户及以上,根据实际情况分开配置表箱。 5具备四表合一条件时,可预埋水表、热表、天然气表安装 点到对应户电能表安装位置的管线,并至少预理2条2×1.0mm 的屏蔽双绞线、1条电源线到墙内或地下,并标注信号线走向, 通信线路采用总线式结构。相关设备、材料的建设、安装标准应 符合电能计量装置资产管理单位相关要求

3.7.4电能表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能表应满足过载运行及轻负载下减少误差的要求,应选 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宽负荷量程的电能表。

1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负 荷电流为50A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接线方式。 2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 流二次回路,莲接导线截面积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 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4mm²。对电压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 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2.5mm²。 3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应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 内;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在0.8~1.0;电压互 感器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 4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 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至少应不小于30%,否则应选 用高动热稳定电流互感器以减小变化

3.7.6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有电能计量点均应安装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根据应用场所 的不同选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对高压供电的客户配置用电信息 采集终端,对低压供电的客户配置集中抄表终端,对有需要接入 公共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客户配置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

3.8.2电缆敷设的地点、不同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回路数、电缆

3.8.2电缆敷设的地点、不同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回路数、电 截面、芯数和敷设方式等因素应综合考虑,不应采用架空敷设 地下直埋敷设。

3.8.3电力排管根数不应少于4根,

3.8.4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 得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 3.8.5电缆排管、电缆隧道、电缆沟,宜在直线段每隔50m处 电缆中间接头、转角和分支处、变更敷设方式处、小区电缆入户 的5m范围内,设置电缆人(手)孔井,人(手)孔井的孔径不小 于800mm

3.8.8低压电缆由小区配(变)电室引出后沿电缆沟、排

盒敷设至各楼电缆低压配电装置(电缆分支箱),而后由低压配电 装置(电缆分支箱)引电缆至各楼单元计量箱。 3.8.9低压电缆在沿电缆排管敷设时,电缆在6根及以上时,预

盒敷设至各楼电缆低压配电装置(电缆分支箱),而后由低压配电 装置(电缆分支箱)引电缆至各楼单元计量箱。

高压配电网应按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285要求配置继电保护装置。高压配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 应具备自动化接口。 3.9.2开关站或配(变)电室的高压环出间隔宜采用断路器。断 路器应配置三段式电流保护和零序保护。 3.9.3住宅小区内由开关站以放射式向分配(变)电室供电时: 分配(变)电室的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能带负荷操作的开关电器, 当有继电保护要求时,应采用断路器

分配(变)电室的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能带负荷操作的开关电器 当有继电保护要求时,应采用断路器。

3. 10.1 无功补偿

3.10无功补偿、短路电流水平和电压偏差

1无功补偿应按照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的原则,采用分散 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并能随负荷或电压进行分相调整。 2无功补偿宜在配(变)电室低压侧母线装设,容量按变 压器容量20%~40%考虑,且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 3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晶闸管一交流接触器复合投 切方式。 3.10.2高压配电网短路电流宜限定在20kA及以下,最大不应超 过25kA,其具体限定值应与使用设备的制造水平相适应,低压侧 的短路电流宜限定在50kA及以下。

4.1.1配电变压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配电变压器应具有国家级专业试验机构颁发的型式试验 报告。 2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变压器 3对噪声敏感的居民住宅供电区域,可采用能够满足区域环 保要求的节能型低噪声变压器,并应采取优化安装、物理隔离等 降噪措施。 4设置在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带有外壳、温控、风机的 干式变压器,宜采用SC(B)10或SG(B)10型及以上节能型的 十式变压器,若贴布置,应选用IP30以上防护等级。 5油浸式变压器应采用低损耗、全密封的S11型及以上节能 型变压器。 6油浸式变压器的单台容量选择最大不应超过800kVA,干 式变压器的单台容量选择不宜超过800kVA。 4.1.2高压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4. 1. 2高压电缆应符合下列要

1高压电缆应采用三芯统包式交联聚乙烯铜芯绝缘电缆,并 等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B50016等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规范。 2高压电缆附件宜选用冷收缩、预制式产品,应有密封防水 措施,紧凑型环网单元和箱式变电站等可分离式连接器采用全屏 蔽可触摸式结构。 3高压电缆中间头应绕包防火带,铠装层接地应与铜屏蔽带 分别接地。 4电缆的过电压保护应选用密封结构良好、硅橡胶绝缘的氧

4.1.3高压开关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关站宜选用中置式开关柜。 2开关站内中置式开关柜开关宜选用真空断路器,弹簧或永 磁操作机构,具备手动和电动操作功能,配置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并满足综合自动化接口要求。 3开关站进线柜断路器额定电流选用1250A、馈出柜断路器 额定电流宜选用630A、联络柜断路器额定电流选用1250A,额定 短路开断电流不小于25k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不宜小于25kA/4s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不宜小于63kA。 4开关站内中置式开关柜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二次 装置室等功能区间及相邻母线室之间应完全隔离,柜体外壳防护 等级不低于IP31,且应具有“五防”功能。 5开关站内中置式开关柜体应安装带电显示器、二次核相装 置,根据线路实际情况选择安装避雷器。 6开关站宜配置直流电源操作系统,直流储能设备的容量不 宜小于50Ah;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应与配置的直流电源系统的输出 电压一致。 7配(变)电室宜选用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开关设备配 置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真空断路器、真空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 合电器,二次系统可选用具备自诊断功能的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 8配(变)电室开关设备应具有手动、电动操作功能,并具 有通讯接口。

4.1.4环网单元应符合下列要

1环网单元宜采用固体绝缘开关,应选用满足环境要求的全 绝缘、全封闭的产品。 2开关类型可根据需求选用,环网单元宜采用真空负荷开关 和真空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电器,馈出单元接入变压器总容量

超过800kVA时应配置断路器及继电保护装置。 3环网负荷开关柜一般选用额定电流630A,额定短时耐受 电流不宜小于20kA/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不宜小于50kA。 4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电器单元额定电流不宜大于 125A,熔断器额定开断电流不小于31.5kA,转移电流应符合相关 标准。 5环网单元应具有“五防”功能。 6母线及馈出应配备带电显示器(带二次核相孔、按回路配 置),应能满足验电、核相的要求:配置接地和短路故障指示器。 7环网单元应设计压力释放通道,能够防止故障引发内部电 弧造成箱外人员伤害。

4.2.1应采用3C认证的低压产品。低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根据 设计计算确定。 4.2.2低压开关柜宜为框架组合装配式结构,骨架板材厚度满足 强度要求,母线及进出线均绝缘封闭。 4.2.3户外低压电缆分支箱的母线及馈线均绝缘封闭,进出线设 氏压断路器,箱体底部严密封堵,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4。 4.2.4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应采用智能型装置,具备自动过零投 切、分相补偿、分补和共补相结合等功能

4.2.4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应采用智能型装置,具备自动过零投

4.3.1低压干线、支线电缆宜采用绝缘铜芯电缆。根据使

4.3.1低压十线、支线电缆宜采用绝缘铜芯电缆。根据使用环境 需要,可采用铠装、防水外护套、阻燃型、耐火型电缆,并符合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

等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规范

等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规范

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规范。

寺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天标准规池。 4.3.2电缆载流量根据运行方式、环境温度、敷设方式、并列 数和间距大小等因素综合确定。

4.4.1电能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4.4.2低压电流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选用符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 规程》DL/T 448 5.3条的规定。

2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按申报容量计算确定。 3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容量确定符合《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 线规则》DL/T8255.3.6条的规定。 4.4.3计量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计量箱采用单体计量箱、单体组合计量箱、整体组合计量 箱三大类。 2整体组合计量箱内分别预留一个集抄采集终端和公共照 明计量表的安装位置。 3计量箱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性能满足相应的环境 要求: 1)安装在户内的计量箱按户内环境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 20年,防护等级不低于《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 IP30级; 2)安装在户外的计量箱按户外环境设计,具备防雨、防尘 防腐、防阳光照射等基本功能,使用寿命不低于20年,防护等级 不低于《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IP54级,

1根据安装处的负载电流和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选择 适应的断路器,单相采用两极断路器,三相宜采用三极断路器。 2进线断路器按电能计量箱内实际表计位数和每户用电容 量计算选配。 3计量箱内低压断路器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家用及类似场所 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GB10963.1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路器。

4.5.1低压采集终端应符合下

低压采集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JJF 1419-2013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型式评价大纲4.5与各类智能系统的接口

1低压采集终端设计寿命为15年以上,相关技术条件满足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DL/T698标准。配电变压器用电信 息采集终端配置应具有以下功能:电能量数据采集,配电变压器 和开关运行状态监测,供电电能质量监测,并对采集的数据实现 管理和远程传输。同时还可以集成计量、台区电压考核等功能 2配电变压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应符合《电能信息采集与管 理系统》DL/T698的有关要求。 3配电变压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宜安装在计量箱内。 4低压集中抄表终端应符合《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OL/T 698 的有关要求。

5.1.1住宅小区内供配电设施及相关建筑的施工除满足国家现 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还应符合行业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5.1.2施工应按正式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如需变更,须办理变更手续。 5.1.3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和随工验收,电缆路径应按 设计要求设置标志块(桩)等,未经供电部门允许,禁止在电缆 通道上挖掘施工。

订业和当地供电部门有关技术规定进行。 5.2.2住宅小区电力工程电力设备标志必须规范、齐全、完整。 5.2.3住宅小区电力工程的验收应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 工、供电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等对居民住宅供配电系统和计量系统 的施工进行验收,并形成书面的验收意见。 5.2.4住宅小区电力工程的验收执行自检验收、分项验收、竣工 验收、复查验收、备案制度。 5.2.5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通信系统的验收应与小区电力建设 工程验收同步。施工单位应提供完整的设计图纸或技术资料、峻 工报告等。

5.2.6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电力工程未经验收

附录 B 住宅小区供电方案典型设计示例JJF 1406-2013 地面激光扫描仪校准规范,4变电站1#母线1/Xx#电杆B变电站1或2#母线(或变2淋母线)7/X#电杆主干线主干线户内环网单元(开关站)备用间隔:备用间隔环网单元联络线预留给带电作业或向其他预窗给带电作业或向其他用户提供电源配用户提供电源(变)电分支线室双射接入申8z接配电室不超双重电源供电负荷过三环网单元联络线级配(变)电室图例(单台变压器的配(变)电室仅作为“双射”终端)开关闭合状态开关断开状态图1供电方案一(住宅小区终期配电变压器总容量在2000kVA以下)25

A开关站1排母线B开关站1#或2#母线(或A变电站1#母线)(或A开关站2母线)主干线高压开关站主干线1#母线2饿母线分段开关配环网单元联络线备用间隔:、备用间隔:(变)预留给带电作业或向其他预留给带电作业或向其他配用户提供电源电用户提供电源(变)环附单元联络线室电室双射接人串接不超过三单分支线环网接环联配(变)电室门网络入单线不应元环网单元联络线超配()电室双重电源供电负荷过两IL级+环网单元联络线级配(变)电配(变)电室图例配(\)电室开关闭合状态(单台变压器的配(变)电室开关断开状态仅作为“双射”终端)可选开关点图 2供电方案二(住宅小区终期配电变压器总容量在2000kVA至5000kVA)2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