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232-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3/T 1232-2021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应用技术规程.pdf表3.1.8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耐火极
3.1.9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应符合表3.1.9
GB/T 32146.1-2015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表3.1.9隔声性能指标
3.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
3.2.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2.1的
3.2.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2.1的 规定。
表3.2.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尺寸偏差
3.2.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中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性能应 符合本规程3.1节的规定。 3.2.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作非承重外围护墙使用时,应 按附录A进行拼缝防水性能测试,1h背面无渗水。
3.2.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中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 符合本规程3.1 节的规定。
3.2.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作非承重外围护墙使用时
3.3.1界面处理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C/T907中Ⅱ型的有关规定 3.3.2专用粘结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
3.3.1界面处理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专用砂浆》JC/T890的有关规定
3.3.3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主要性能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3.3.3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主要性能应符合表3.3.3的
表3.3.3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性能指
3.3.4专用密封胶宜选用低弹性模量弹性密封胶,位移能力不
3.3.4专用密封胶宜选用低弹性模量弹性密封胶,位移能力不 宜低于20级,其他性能应符合表3.3.4的规定
表3.3.4专用密封胶性能指标
3.3.5钅 锚栓分为尼龙锚栓、机械锚栓和胶粘型锚栓,应根据不
3.3.5锚栓分为尼龙锚栓、机械锚栓和胶粘型锚栓,应
3.3.5锚栓分为尼龙锚栓、机械锚栓和胶粘型锚栓,应根据不 同工况选择相应锚栓。机械锚栓和金属质胶粘型锚栓应有可靠的
同工况选择相应锚栓。机械锚栓和金属质胶粘型锚栓应有可靠的
防腐措施,其防腐蚀标准应高于被连接构件的防腐蚀要求。机械 锚栓及化学锚栓的螺杆宜为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或高耐腐不 锈钢材料。锚栓的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 应用技术标准》JGJ/T17的规定,
4.1.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设计应遵循系统化、标准化、模块 化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原则。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宜用于内隔墙, 也可用于工业建筑非承重外围护墙:当用于民用建筑非承重外围 护墙时,应符合本规程要求,有专项设计要求时应进行专项 设计。
安装施工及运营维护全过程,并应进行一体化协同设计,宜采用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1平面宜简洁、规整。 2建筑变形缝应做盖缝处理 3预留孔洞、管线槽口以及门窗洞口、设备固定点及后锚 固等位置应作标注。 4下水道管道应明管安装,不得嵌人墙体。 4.1.4下列情况不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 1 建筑物防潮层以下的外墙。 2 长期处于浸水和化学侵蚀环境, 3 墙体表面经常处于80°C以上的高温环境, 4.1.5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的耐火极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 关墙体耐火极限的规定。 16 蒙压加气 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
行标准有关墙体隔声性能的规定,并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1.7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与门、窗、附墙管道、管线支架
4.1.7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与门、窗、附墙管道、管线支架、
卫生设备等应连接牢固。
1应根据其使用部位采用单层或双层构造,采用双层构造 时应错缝布置。 2宜采用竖板安装,设计中宜采用600mm的宽度模数。隔 墙采用竖板安装且端部尺寸不足一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宽度,需 要补板时,补板宽度不应小于200mm。 3不宜沿高度方向拼接安装。确需拼接安装时,接板不应 超过一次。
要补板时,补板宽度不应小于200mm。 3不宜沿高度方向拼接安装。确需拼接安装时,接板不应 超过一次。 4.2.2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不宜用于卫生间、厨房及有防潮 防水要求环境的隔墙,当确需使用时,应采取防潮、防水处理构 造措施,并应进行专门设计。 4.2.3当在隔墙上横向开槽敷设电气暗管、开关盒时,蒸压加 气混凝土墙板最小剩余厚度不应小于90mm,开槽长度不应大于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宽度的1/2。不得在隔墙两侧同一部位开槽 其间距至少错开200mm。管线埋设后,镂槽部位应做填实、补 齐处理。 4.2.4当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用于非承重外围护墙时,应符合 下列要求: 1与主体结构、外门窗之间应有可靠的连接。
防水要求环境的隔墙,当确需使用时,应采取防潮、防水处理构 造措施,并应进行专门设计。
气混凝土墙板最小剩余厚度不应小于90mm,开槽长度不应大于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宽度的1/2。不得在隔墙两侧同一部位开槽, 其间距至少错开200mm。管线埋设后,镂槽部位应做填实、补 齐处理。
4.2.4当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用于非承重外围护墙时,应符合 下列要求,
1与主体结构、外门窗之间应有可靠的连接。 2墙板间接缝以及墙板与主体结构接缝处应采取可靠的防 水构造措施,墙体外侧应设置防水层 3沿高度方向不应采取接板安装
4.3.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用于墙体保温工程时,其热
4.3.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用于墙体保温工程时,其热工设计 立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热工计算参数可按表4.3.2采用。
4.3.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热工计算参数可按表4.3.2
3.2蒸压加气混凝士板的热工计算参类
注:当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采用专用粘结剂拼接时,导热系数入的灰缝影响系数 值取1.0,其他情况可根据《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JGJ/T17的数据进 行选取。
4.3.3钢梁、钢柱及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紧邻外墙部 位需做好保温隔热措施,避免产生热桥。外墙的构造柱、连系 梁,门窗洞口过梁及封闭阳台钢筋混凝土件等热桥部位,应根据 热工计算需要进行保温处理。
5.1.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用于非承重外围护墙时,应进行墙 板及其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和墙板挠度计算。蒸压加气混凝土 墙板用于内隔墙且承受较大水平力作用时,宜进行墙板及其连接 节点的承载力计算。
5.1.2在持久设计状况下,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其连
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5.1.3在地震设计状况下,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其连接节点 应满足下列规定: 1多遇地震作用下,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其连接节点应 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2罕遇地震作用下,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的连接节点应满 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5.1.4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在出釜、吊装、运输、安装等短暂 设计状况下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5.1.5蒸压加气混凝十墙板在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计算值不应超过计算跨度的1/200。 5.1.6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其连接节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 算应采用下列公式验算: 1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
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
2地震设计状况: 多遇地震作用下:
S.≤ R YRARE ScE + SEhk ≤Rk ScE + Sevk ≤Rk
ScE + SEhk ≤Rk Sce + Sevk ≤Rk
:o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 级时分别取1.1、1.0、0.9;其中墙板构件的安全 等级宜与主体结构相同,连接节点的安全等级应比 主体结构提高一级,已为一级时可不再提高; YRA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构件的承载力调整系数,可 取 1. 33; Sa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对持 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基本组合计 算,对地震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地震组合计算; R一构件和节点的抗力设计值; Rk一构件和节点的抗力标准值,按材料强度标准值 计算; ScE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取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 其饰面自重标准值; Se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 S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Y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取值,连接节点 取1.0。 连接用卡口钢件、螺栓、钢筋、金属配件、铁件、预理 均应作防腐处理。
5.1.7连接用卡口钢件、螺栓、钢筋、金属配件、铁件、预埋 件等均应作防腐处理。
5.1.8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尺寸应根据设计文件确
应预设现场安装吊点。
5.1.9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吊挂重物时应采取专门的构造措施。
5. 2作用与作用组合
5.2.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其连接节点的作用及作用组合应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等确定 5.2.2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其连接节点设计时应考虑墙板及 饰面自重、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以及主体结构变形对墙板的影响。 5.2.3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设计时,不考虑分担主体结构所承 受的荷载和作用,只考虑承受直接施加于墙板上的荷载和作用。 5.2.4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用于非承重外围护墙时,作用在墙 板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中的围护结构确定。 5.2.5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自重产生的地震作用可采用等效侧 力法计算。 5.2.6采用等效侧 水平地需作用标准值宜按下式计管
Fehk = βrαmax G
式中:Fehk 施加于墙板及饰面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βE 动力放大系数,可取5.0; Qmi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2.6采用: G 外墙的重力荷载标准值
表5.2.6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注:括号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
注:括号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
5.2.7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水平地震 作用标准值的0.65倍。
5.2.7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水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受压区的高度: f,一纵向受拉钢筋的强度设计值,超过270N/mm²时 应取270N/mm²计算; A一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5.3.2配筋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截面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 验算:
V≤0.45f.bho
式中:V一剪力设计值; f一一蒸压加气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当不能符合式(5.3.2)的要求时,应增大板材的厚度 5.3.3蒸压加气混凝土受弯裂缝控制应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 构件截面边缘的拉应力不应大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劈拉强度标 准值。 5.3.4不允许出现裂缝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荷载标准组合下
构件截面边缘的拉应力不应大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劈拉 准值。
的短期刚度Bs,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E。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弹性模量 换算截面的惯性矩
B, =0. 85E.lo
5. 4隔墙设计与构造
5.4.1用于隔墙时,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 于A3.5。 5.4.2民用建筑中,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宜采用竖板安装方式 (过梁板除外);工业建筑中,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可采用竖板安 装或横板安装方式。
5.4.1用于隔墙时,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 于A3.5。 一
5.4.3采用竖板安装方式时,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顶部与
构可采用管卡法、U型卡法、直角钢件法连接,连接件的水平
距离不宜大于600mm。管卡法U型卡法直角钢件法图5.4.3管卡法、U型卡法、直角钢件法示意图1一梁或板;2一射钉;3一管卡;4一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5一U型卡:6一自攻螺栓:7一直角钢件:5.4.4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两支点间距离不应大于40倍板材厚度,板长方向不宜拼接。5.4.5隔墙的两端和顶部应留10mm~20mm宽的胀缩缝,胀缩缝内应填充弹性材料。5.5非承重外围护墙设计与构造5.5.1用于非承重外围护墙时,蒸压加气混凝七的强度等级应为A5.0;5.5.2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莲接构造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立面、主体结构类型、墙板尺寸、墙板安装工艺等合理选择,并具有适应结构在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温度和地震作用下变形的能力。5.5.3当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通过辅助连接件安装在结构构件上时,连接件和受力焊缝的设计强度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进行计算,且不小于节点设计强度的承载能力。5.5.4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保证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的整体稳定性及其与结构主体连接的可靠性。: 17.
5.5.5采用内嵌构造时,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与结构主体可采用钩头螺栓法、滑动螺栓法、内置锚法连接,钩头螺栓法滑动螺栓法内置锚法图5.5.5钩头螺栓法、滑动螺栓法、内置锚法示意图1一钩头螺栓;2一通长角钢;3一预埋件;4一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5一螺栓;6一滑动S板;7一内置锚;5.5.6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应按两端支承简支板安装。若需悬臂伸出,悬臂长度不应大于6倍板厚。5.5.7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上开洞应遵守板的切割规则。门窗洞口和其他开洞应根据洞口尺寸及风荷载大小采用扁钢或角钢加固。洞口的宽度大于1200mm时,加固扁钢或角钢应和主体结构连接,确保洞口部分风荷载能传递到结构构件上。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和加固钢材之间也应有效连接。一片墙两端缝和顶缝以及各板端的接缝应设置10~20mm宽的胀缩缝,横装板至少每5块板设一胀缩缝,竖装板宜在每一柱间距设一胀缩缝。5.5.9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的板缝应采用密封胶防水。胀缩缝内应填弹性材料、嵌入PE棒,再打密封胶,密封胶应避免三面粘结,且外墙板缝不应只用密封胶或嵌缝材料填平。: 18:
6.1.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的施工及饰面处理应采用与加气混 凝土相配套的专用材料。 6.1.2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施工应在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 6.1.3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应先施工样板墙经验收合格后再 开始大面积施工。
D.1.1杰压加比, 凝土相配套的专用材料。 6.1.2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施工应在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 6.1.3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应先施工样板墙、经验收合格后再 开始大面积施工。 6.1.4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安装时含水率宜小于30%。 6.1.5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mm的软吊带 或专用夹具、叉车进行装卸和垂直运输,运输时应采取绑扎 措施。 6.1.6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施工应在环境温度不小于5℃时进 行。外墙应在无雨天气,且风力不超过5级时进行施工 6.1.7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安装所用配套材料进场时,均应 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并应进行复检。 6.1.8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施工完毕后,应做好成品保护。 6.1.9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安装完成7d后方可进行饰面施工 饰面宜采用专用材料薄抹灰工艺。 6.1.10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开槽时,应采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并 辅以手工镂槽器。开槽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且开槽后剩余 板厚不得小于90mm。墙厚小于120mm的墙体不得双向对开管线 槽。管线开槽位置距离门窗洞口边不应小于200mm。 6.1.1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安装必须遵守现行建筑工程安全施 工的机宗
或专用夹具、叉车进行装卸和垂直运输,运输时应采取绑扎 措施。
6.1.6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施工应在环境温度不小于5℃时
6.2.1施工前应结合设计图纸及工程情况,编制出专项施工方 案等技术性文件,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6.2.2施工前,应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及配套材料按现行国 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15762及本规程要求进行检 查验收。
6.2.3施工前,应准备好施工需要的机械设备、工具,并进
6.2.4施工前应测量放线,并清理墙体底座。
6.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安装
6.3.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安装前,应对主体工程中与板材有关 的相关尺寸进行复核,超出允许偏差时,应进行调整 6.3.2安装前应清除板面的渣屑、污渍。 一一一共吉三海医卡含
6.3.1蒸压加气混凝板安装前,应对主体工程中与板材有关
弹线放样→按设计要求焊接安装所需角钢、支撑件(需要 时)一→按设计要求安装洞口加固角钢或安装洞口两边板后安装 扁钢加固框(需要时)一板上钻孔或切割等准备一板就位一安 装固定配件一校正位置一防锈修补(需要时)一→板缝处理。 5.3.4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安装时,应安装一块,调整一块,保 证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5.3.5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安装顺序宜从门洞处向两端依次进 行,门洞两侧宜采用整块板,无门洞口的隔墙,应从一端向另 端顺序安装
板的长度不宜小于200mm
6.3.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安装就位调整应采用专用工具,就位
6.3.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安装就位调整应采用专用工具,就位
时应慢速轻放;撬动时用宽幅撬棍进行调整;微调用橡皮锤或加 垫木敲击,避免损伤板材
剂厚度5mm并挤出为宜。
6.3.9安装所用金属材料应预先做好防锈处理,经焊接后,应 及时清理焊渣,并满涂防锈漆。
6.3.9安装所用金属材料应预先做好防锈处理,经焊接后,
6.3.10 安装完成后,按设计要求使用专用粘结砂浆或密封胶 嵌缝。
6.4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安装
6.4.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正式安装施工前,需针对蒸压 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进行地面的试吊装与拼装模拟,并应根据试 安装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方案
6.4.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安装宜按以下工艺流程进行
弹线放样一检查安装部位理件一→吊装就位一安装固定配件 校正位置一→防锈修补(需要时)一→四周位置处理
6.4.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安装前应对外观质量、预埋件
数量及位置进行全数检查,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
6.4.4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应做好安全 工作和成品保护,应根据墙板尺寸和形状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6.4.5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在吊装、安装等施工阶段,需 在吊装区域设置临时保护措施
6.4.4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应做好安全
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安装应采用专用吊具。 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起吊点受力要均匀,直各起吊 点离板边缘的距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的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可靠的
临时限位措施以保障安全施工,并应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校正位 置。安装过程中的位置调整应使用宽幅撬棍 4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安装 时均需设临时支撑,临时支撑不宜少于两道,支撑点不应低于板 高的1/2,不宜低于板高的2/3,支撑在楼地面上的支撑点必须 连接可靠。 5在封模前应对模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搭接部位 贴泡棉胶条防止漏浆。应有措施保证后续施工不致使蒸压加气混 凝土板组合板移位。 6.4.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每块安装到位后应复核平面定
6.4.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每块安装到位后应复核平面定 位、标高、水平及垂直度。
6.5.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施工中各专业工种应紧密配合,合 理安排工序,严禁颠倒工序作业。 6.5.2电器机具应由专人负责,电动机接地必须安全可靠 6.5.3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 用品。 6.5.4施工操作前,应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经检查合格后方 能进入岗位操作。 6.5.5施工现场材料应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
工过程中宜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具
7.1.1本章适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 板的工程质量验收。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 标准》GB50210及其他有关标准执行。 7.1.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验收划分 为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轻质隔墙子分部、板材隔墙分项工 程。其检验批验收按进场、安装分别按附录C附表格式填写 7.1.3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的施工应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 行。隐蔽工程项目内容: 1预埋件位置、间距、规格; 2墙板与结构间的连接件位置、间距、规格; 3墙板拼缝、端缝及构造。 7.1.4进场需复检的材料应遵循先复检后使用原则,材料试件 应见证取样。
表7.1.4材料复检项目
7.1.5质量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板材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板材及组成材料、安装所用配套材料的产品出厂合格证、 型式检验报告及复检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施工记录; 5 各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验收记录; 6 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 7.1.6 检验批划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板材工程按一个楼层、一 个施工段或每500m²墙板面积应划分为一检验批每处检 查10m。 2检验批的划分也可根据与施工流程相一致且方便施工与 验收的原则,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商定。 7.1.7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m²,且不得少于5处,少于5 处时,全数检查;另有规定的,按条文规定实施 7.1.8检验批的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查,样本的80%以上应符合本规程 的规定。
7.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7.2.1进场的板材及配套材料应提供质量检验报告
抽检数量:抽样原则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蒸压加气混凝土 板按本规程7.1.6条抽查进行,其他材料当单位工程墙体面积在 5000m²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1次:当单位工程墙体面积在 5000m²~10000m²时各抽查不少于2次:当单位工程墙体面积在
10000m²~20000m²时各抽查不少于3次:当单位工程墙体面积 在20000m²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次。 检验方法:核香型式检验报告、材料复检检验报告
检验方法:核查型式检验报告、材料复检检验报告。 7.2.2板材现场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材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与主体结 构连接必须牢固。 抽检数量:按检验批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目测、检查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板缝处理、构造节点及嵌缝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按检验批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目测、检查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外墙板缝不得渗漏。 抽检数量:按检验批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核查型式检验报告,板缝渗漏试验方法按附录A 进行。
蒸压加 加气混凝土板》GB/T15762中外观质量的要求 抽检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检3个试样。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7.2.5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
混凝土板》GB/T15762中尺寸偏差的要求。 抽检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检3个试样。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抽检数量:每个检验批不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7.2.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安装偏差应符合本规程表7.2.7的 规定。 抽检数量:每个检验批不少于5处,其中轴线位置应全数 检查。
表 7.2. 7安装允许偏差
7.2.8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间接缝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
7.2.8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间接缝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或设计 要求。 抽检数量:每楼层每施工段至少抽查一次,每次抽查5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 记录
7.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组合板
HG/T 21518-2014 回转盖带颈对焊法兰人孔7.3.1板材的十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应满足本规程表 3. 1. 4 的要求,
抽检数量:抽样原则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蒸压加气混凝土 板按本规程7.1.6条,其他材料当单位工程墙体面积在5000m 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1次;当单位工程墙体面积在5000m²~ 0000m²时各抽查不少于2次:当单位工程墙体面积在10000m ~20000m²时各抽查不少于3次;当单位工程墙体面积在 20000m²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次。 检验方法:核查型式检验报告、材料复试检验报告
7.3.2板材的预埋件数量、位置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
抽检数量:每楼层每施工段至少抽查一次,每次抽查5处。 检验方法:目测、检查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QB/T 1375-2015 鱼类罐头,全数 检查
7.3.3木 板材的抗冲击性能、吊挂力尚应满足本规程表3.1.2的 要求。
检验方法:核查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