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 731-2020-T 装配式支吊架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CECS 731-2020-T 装配式支吊架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204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CECS 731-2020-T 装配式支吊架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C一 一一设计规定的限值; E一钢材的弹性模量; 一补偿器的刚度; Mu 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 N 参数; Nx 构件对工轴的参数; N'ey 构件对轴的参数; R. 连接、构件、结构的承载力设计值; R; 第讠个试件的承载力试验值; Rk一一连接、构件、结构的承载力标准值; 单个螺栓受拉、受剪或整个连接的试验承载力平均值 腹板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一一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 f,一钢材的屈服强度; β。一一机电设备的楼面反应谱值; 入一一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长细比; 入一一构件对轴的长细比; Tcr 腹板的剪切屈曲临界应力。

2.2. 3 几何参数:

2. 2. 4 计算系数

k 容差因子; k 承载力变异系数;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αR 抗力分项系数的例数; βm— 等效弯矩系数; βmx 对轴的等效弯矩系数; βmy 对轴的等效弯矩系数; Y 机电设备构件的功能系数; 。 结构重要性系数; YEh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Y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YG; 第i个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Y 主导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 第i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YQ 主导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Y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k 钢号修正系数; 1 状态系数; 52 位置系数; 7 机电设备构件的类别系数;截面系数; 管道滑动支座的摩擦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bx 弯矩绕工轴作用时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Pby 弯矩绕y轴作用时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x 对工轴的轴心受压整体稳定系数; y 对y轴的轴心受压整体稳定系数; 山 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设备用支吊架YD/T 2960-2015 移动互联网术语,应采用装配式。 3.1.2装配式支吊架系统设计前,应对机电设备进行专项管线设 计,管线排布基本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3.1.3装配式支吊架系统应结合机电设备进行布置,并应对支吊 架进行型式和结构设计。 3.1.4支吊架结构的安全等级,宜与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3.1.5支吊架结构与工程结构间应有可靠的锚固或连接。 3.1.6机电设备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 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有关规定。

1.8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随

3.2.1支吊架承重构件、连接件宜采用Q235钢、Q355钢制作, 也可采用不锈钢制作。钢材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 构钢》GB/T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不锈钢和 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的有关规定。

3.2.2承重结构所用钢材应具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

率、冷弯性能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构件和连接件所用 钢材应具有碳当量的合格保证。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需要验算 疲劳的构件所用钢材,尚应具有冲击韧性合格保证

3.2.3需要疲劳计算的支吊架结构所用钢材,当工作温度高于

1碳钢及合金钢紧固件的性能等级和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紧固 件机械性能螺母》GB/T3098.2的有关规定; 2不锈钢紧固件的性能等级和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6、《紧 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GB/T3098.15的有关规定。

3.2.6螺杆的性能等级不应低于4.8级,并应符合现行国

3.2.7锚栓类型、性能等级及其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吊架与混凝土基材的后锚固连接,应采用适用于开裂混 凝土的锚栓;抗震支吊架应采用具有抗震性能的锚栓; 2锚栓的性能等级不应低于5.8级,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用机械锚栓》JG/T160的有关规定。化学锚栓应符合《混

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有关规定。 3.2.8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的焊接材料应 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

3.2.9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物理性能指标、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以及现行团 体标准《不锈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410的有关规定。

3.2.9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物理性能指标、焊缝的强度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 GB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以及 体标准《不锈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410的有关规定。

3.2.10支吊架设计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规范或标准

3支承支吊架的结构构件间距大于6m时,宜选用桁架式支吊架;4需要面支承或多点支承的机电设备,宜选用框架式支吊架。4.1.2支吊架的支承方式应结合结构构件类型、位置、空间大小以及管线数量等综合确定,并应对结构构件进行复核。4.1.3允许机电设备在支承点处发生水平位移时,宜选用柔性吊架。不允许机电设备在支承点处发生水平位移时,宜选用刚性吊架,或在柔性吊架的上设斜撑4.1.4空间不符合要求或管线排布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多层、多跨支吊架(图4.1.4)。(a)T形多层支吊架(b)门形多层、多跨支吊架图4.1.4多层、多跨支吊架示意4.1.5支吊架有承载型、辅助型和复合型,各类支吊架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机电设备均应采用承载型支吊架:2 抗震支吊架的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4.3节的规定;有限位、隔振等要求时,应选用辅助型支吊架;同一位置需要设置不同用途支吊架时,宜选用复合型支吊架。4.1.6抗震支吊架按抵抗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不同,分为侧向抗震。12

不应影响其他未纳入支吊架机电设备的安装和运行: 施工、维护应方便

4.2.1各类管线应沿纵向设置支吊架,支吊架的位置和间距,应

4.2.1各类管线应沿纵向设置支吊架,支吊架的位置和间距,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符合各专业管线的功能要求; 2 应考虑管线荷载的合理分布,满足承载能力和变形要求; 3 应符合管线维护所需的空间、间距及荷载要求: 4 支吊架的间距应取各间距值中的最小值

4.2.2各类管线宜在下列位置设置支吊架

1管线的起始点、终点、三通、弯头处,管线穿墙部位以及弓 入、引出位置; 2内部介质为易燃易爆气(液)体或腐蚀性液体管道的拼接 接头处; 3管线线路中间的轻型工作设备或转换设备处; 4管道截面或形状发生改变处。

4.2.3相邻支吊架间管线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求时,水平敷设的刚性管道在自重作用下的弯曲应力,不应 计温度作用下管道材料许用应力的1/2

4.2.4相邻两个支吊架间管线的变形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计无要求时,水平敷设的刚性管道在自重标准值作用下的弯曲挠 度,不宜超过15mm和管道跨度的1/250。

4.2.5支吊架的布置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有关规定

4.3抗震支吊架的布置

4.3.1室内水平敷设的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当其公称直径 大于或等于65mm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4.3.2矩形截面且面积大于或等于0.38m²、圆形截面且直径大

4.3.1室内水平敷设的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当其公

于或等于700mm的风道,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的电缆梯架以及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线套管及电缆梯架、电

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大于或等于300mm的单根管道支吊 架,宜采用门形抗震支吊架

4.3.7对重力不大于1.8kN的设备和吊杆计算长度

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其吊架可不考虑抗震设防要求, 4.3.8水平管道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的最大设计间距应符合表 4.3.8的规定。

表 4.3.8抗震支吊架的容许最大间距(m)

注:改建工程最大抗震加固间距为上表中数值的一。

4.3.9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设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 吊架的间距大于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

(向抗震支吊架的间距大于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纵向 发吊架。

4. 3. 11 刚性水平管道应在离转弯处 0. 6 m 范围内设

架。当斜撑直接作用于管道时,可作为另一侧管道的纵尚 吊架,且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L应按下式计算:

(4. 3. 11)

式中:LoT 侧向抗震支吊架的容许最大间距(m),按表4.3.8 取用; Lo1.一 纵向抗震支吊架的容许最大间距(m),按表4.3.8 取用。

4.3.12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需要Z形弯折时,管道在两

儿晨文巾采同区 1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 2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 2倍。

m时,偏移管道两侧均需设置抗震支吊架;当管道横向偏移 4m时,应按新水平直管设置抗震支吊架

1穿过隔震层的机电工程管道,应在隔震层两侧设置抗震支 吊架; 2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应设置侧向 抗震支吊架;

3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穿越防火 分区时,应在贯穿部位附近设置抗震支吊架; 4当水平管道通过垂直管道与地面设备连接时,水平管道距 离垂直管道0.6m范围内应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垂直管道底部 距地面大于0.15m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5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蓄电池等设备采用吊 挂方式时,应设置抗震吊架。 4.3.17对于门式抗震支吊架,当管道上的附件质量大于25kg 且与管道采用刚性连接或附件质量为9kg~25kg且与管道采用 柔性连接时,应设置双向抗震支吊架

且与管道采用刚性连接或附件质量为9kg~25kg且 柔性连接时,应设置双向抗震支吊架。

5.1.1支吊架结构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

5.1.1支吊架结构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讠 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 进行设计。

5.1.2支吊架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进行设计。

短暂设计状况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一 结构重要性系数,根据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按现行国 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有 关规定执行: S。一不考虑地震作用时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 第5.2.9条的规定;

5.1.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的甲类建筑以及7度~9度

考虑地震作用时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 第5.2.10条的规定;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1.0。

组合,并应符合下式要求:

准组合,并应符合下式要

式中:Sk一一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如挠度,应符合本规程第 5.2.11条的规定; C一设计规定的限值,按本规程第5.1.10条取值。 5.1.6支吊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应按弹性分析方法计算。 5.1.7支吊架结构分析时,可采用平面或空间杆系模型,结构及 构件连接节点的计算模型应与实际工作性能相匹配。 5.1.8支吊架结构构件的受拉强度应按净截面计算,受压强度应

按有效净截面计算,整体稳定性应按有效截面的毛截面计1 和各种稳定系数可按毛截面计算。常用槽钢截面尺寸及特 规程附录 C. 1 。

5.1.9支吊架构件中受压板件有效宽度的计算方法,应按现行国

5.1.9支吊架构件中受压板件有效宽度的计算方法,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有关规定执行。 5.1.10支吊架的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变形容许值应符合机电设备的运行要求和设计要求; 2当无规定或要求时,支吊架中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应为 l/250,l为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对于悬臂构件,计算跨度应取2 倍悬臂长度。

5.2.1装配式支吊架系统的荷载应包括永久荷载、可变

.1装配式支吊架系统的荷载应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 用和地震作用。

5.2.2永久荷载应包括支吊架所支承的机电设备、附件、内

裹保温层的自重以及装配式支吊架系统的自重。当管道内部介质 的自重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可忽略时,宜按永久 载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电设备及附件的自重应按实际情况或设备技术参数采

用; 2管道内部介质自重、支吊架系统自重的取值,应符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

2管道内部介质自重、支吊架系统自重的取值,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 5.2.3室内支吊架系统的可变荷载应包括施工荷载和检修荷载, 室外支吊架系统的可变荷载应包括风荷载、雪荷载和裹冰荷载。当 管道内部介质的自重随时间变化,且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 时,应按可变荷载计算。可变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荷载和检修荷载宜按集中荷载计算,不应小于 1.0kN,并应布置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当施工荷载和检修荷 载不小于1.0kN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风荷载、雪荷载和裹冰荷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

5.2.3室内支吊架系统的可变荷载应包括施工荷载和检

5.2.4管线作用标准值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线采用固定支座的刚性支吊架,由位移引起的管线 隹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Dk 由位移引起的管线作用标准值(N); K一补偿器的刚度(N/mm); 一一补偿器的位移量(mm)。 2管线采用滑动支座的刚性支吊架,由滑动摩擦引起的管线 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sk一 由滑动摩擦引起的管线作用标准值(N); k一一牵制系数,平行敷设1根~2根管道时取1.0,3根 及以上管道时按表5.2.4选用: A 管道滑动支座的摩擦系数,按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 或设备技术参数采用; G一管道滑动支座承担的重力荷载标准值之和(N)

表 5.2.4牵制系数

注:质量比为热管道与全部管道的质量之比;热管道是指管道内介质温度不低于 100℃

3安全阀出口放空引起的管线作用标准值计算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安全阀的设置和选用》HG/T20570.2的有关规定。当 未采取减振或隔振措施时,尚应乘以2.0的动力系数。

5.2.5当支吊架上敷设的振动刚性管道重量超过全部管

1当振动管道与支吊架间设有减振或隔振措施时,沿管道侧 可、纵向的荷载应乘以1.2的动力系数; 2当未采取减振或隔振措施时,沿管道侧向、纵向的荷载应 乘以1.5的动力系数

1机电设备自身重力产生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采用等 效侧力法,并应按下式计算:

Fek = nyS, S2α max Ge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有 关规定取值

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2机电设备和支吊架体系的自振周期大于0.1s且其重力大 于所在楼层重力的1%或机电设备的重力大于所在楼层重力的 10%时,宜采用整体建筑结构模型进行抗震计算,也可采用楼面反 应谱法计算; 3采用楼面反应谱法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式计 算:

F Ek = nY,Gea

式中:β。机电设备的楼面反应谱值。5.2.7各类荷载的作用点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力类荷载G、风荷载F宜作用在管线中心,其中风荷载应为横风向1图5.2.7(a);2水平地震作用F应水平方向施加于机电设备的重心;3当管线与支吊架承重构件接触时,管线作用应位于接触面图5.2.7(b);不接触时,管线作用应位于靠承重构件侧的管线表面处L图5.2.7(c)」4滑动类管线的摩擦力应位于滑动接触面。Fu(a)自重及风荷载(b)接触时管线作用(c)不接触时管线作用图5.2.7荷载作用位置示意图5.2.8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检修集中荷载不应与管线自重以外的其他荷载同时考虑;2室外支吊架系统的风荷载不应与地震作用同时考虑;3位移引起的管线作用不应与滑动摩擦引起的管线作用同时考虑。5.2.9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应采用荷载的基本组合,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应按下式中最不利的效应设计值确定:第i个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承载力不利时应取1.3,有利时取值不应大于1.0;.24

SG,k 一第讠个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效应; YQ,Y, 主导可变荷载、第j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可变 荷载效应对结构承载力不利时应取1.5,有利时取 0; 的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为5年 时取0.9,其余可按差值法确定; Sα,k、Sα,k主导可变荷载标准值、第j个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 的效应; 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有关规定执行,一般情 况下可取0.7 m、n一一参与组合的永久荷载数目、可变荷载数目。 5.2.10地震设计状况下,荷载与地震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 值SE,应按下式计算:

Se=S Ge +eh Sehk

(5. 2. 10)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当重力荷载效应对结构承载力 不利时应取1.3,有利时取值不应大于1.0; SE 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效应;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 2.11 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k,应按下式计算:

[5. 2. 11)

5.3.1支吊架刚性承重构件宜选用单轴或双轴对称截面(图 5。3.1)。当采用组合截面时,组合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弯 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有关规定。

5. 3. 1支吊架刚性承重构件宜选用单轴或双轴对

当h/t>100zk时:

8550 T

855000 ≤Ter (h /t)?

式中:k 钢号修正系数,k=/235/f,f,为钢材的屈服强 度; 腹板的平均剪应力(N/mm²),可按=Vmax T一 (h 2 t)计算; Ter 腹板的剪切屈曲临界应力(N/mm²); h/t一一腹板的高厚比。 3同时承受矩M和剪力V的截面,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M.一1 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N·mm)QGDW 13233.2-2014 部分预应力水泥电杆,M.=Wf,W 为有效截面的毛截面模量; V.—一根据屈曲应力计算的腹板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屈曲应力按本条第2款计算。

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价态,按下划原则选用: 1需要进行疲劳验算且为等强度连接的焊缝,应焊透,焊缝 受拉时质量等级应为一级,受压时不应低于二级; 2不需要进行疲劳验算且为等强度连接的焊缝,宜焊透,焊 缝受拉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受压时不宜低于二级; 3采用角焊缝或部分熔透的T形接头以及搭接连接角焊 缝,质量等级可为三级。 5.4.6大六角头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计算,应符合国家 现行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和《钢结构高强 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的有关规定。 5.4.7对于高强度螺栓咬合型连接,单个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应 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槽钢尺寸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槽钢的齿深、齿距 和齿厚符合图5.4.7要求,且槽钢螺母的齿形和尺寸符合本规程 第5.5.6条第2款规定时,单个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受剪承 载力设计值可按表5.4.7取用;

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槽钢尺寸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槽钢的齿深、齿距 和齿厚符合图5.4.7要求,且槽钢螺母的齿形和尺寸符合本规程 第5.5.6条第2款规定时,单个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受剪承 载力设计值可按表5.4.7取用;

5.4.7单个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

2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单个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应采用本规 程附录D的方法确定。

于0.8m。当大于0.8m时,应设置斜撑或斜拉杆。高度大于1.5m的平面型支吊架,应设置平面外支撑。5.5.4支吊架中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受限制,受压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表5.5.4规定的限值。表5.5.4受压构件的长细比限值构件类别长细比限值刚性抗震斜撑120除刚性抗震斜撑外的其余受压杆件1505.5.5焊接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被连接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6.0mm时,焊缝的计算长度lw不应小于30mm;当被连接件的厚度大于6.0mm时,lw不应小于40mm;2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不宜大于1.5t,单边喇叭形焊缝的h,不应小于1.4t,t为被连接板件中较薄板件的厚度。5.5.6螺栓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咬合型高强度螺栓的公称直径d不应小于10mm,不应大于12mm;2槽钢螺母应采用贯通型横齿,齿的总宽度6不宜小于18mm(图5.5.6);槽钢螺母的齿形应与槽钢齿完全匹配,且咬合深度不应小于1mm;b≥18图5.5.6槽钢螺母齿的总宽度及齿咬合深度1一槽钢;2一槽钢螺母38:

TB/T 3012-2016 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注:d为锚栓公称直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