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881-2019(代替DL/T 881-2004) ±5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 881-2019(代替DL/T 881-2004) ±5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28.3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3943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881-2019(代替DL/T 881-2004) ±5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 8812019

5.3同塔双回线路一回带电、在另一回停电线路上的作业

5.3.1作业人员在杆塔上进行工作时,不得进入带电侧的横担或在该横担上放置任何物件。 5.3.2当调度许可的停电回路已改为检修状态(即变电所接地开关已合上),但线路上首、末端未接 地或仅一端接地时,该停电检修回路仍应视作带电线路,应采用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作业。 5.3.3当线路两端均接地后可采用停电检修方式进行检修,导线上作业人员穿戴全套屏蔽服装(包括: 帽、衣裤、手套、袜和鞋,下同)后,直接进出检修线路的绝缘子串或导线等。塔身上作业人员必须穿 戴全套屏蔽服装或静电防护服、导电鞋。 5.3.4停电回路上放线或撤线、紧线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由于摆(跳)动或其他原因而与邻侧的 带电导线接近至危险距离以内。 5.3.5停电回路上采用停电检修方式检修更换绝缘子串等工作,在装设提升绝缘子串的工具(双钩、 手扳滑车)前,检修人员应先挂设好个人保安线,个人保安线的挂、拆方法与检修接地线挂、拆程序相 5.3.6在停电线路上方地线上作业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与两回都带电时相同,

5.4.15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可用于土5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 5.4.2屏蔽服装的性能应符合GB/T6568的规定, 5.4.3等电位和中间电位作业人员应穿戴合格的全套屏蔽服装,屏蔽服装内还应穿阻燃内衣, 5.4.4塔上地电位作业人员须穿全套屏蔽服装或静电防护服装和导电鞋后才能登塔作业。严禁在屏蔽 服装或静电防护服外再穿着其它服装。 5.4.5架空地线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应对其保持0.4m以上的距离。如需在架空地线上作业,应先通 过专用接地线将其良好接地。架空地线上装、拆专用接地线的方式、步骤与停电线路装、拆接地线相同。 5.4.6若需进入架空地线开展检修作业,应对作业点承受集中荷载后的安全距离和机械强度进行校核。 5.4.7用绝缘传递绳索传递大件金属物品(包括工具、材料)时,杆塔或地面上作业人员应将金属物 品接地后才能触及。 5.4.8在高电场附近放置的与地绝缘的体积较大的金属物件如汽车等,应注意防护感应电伤害,必须 先将该金属物件接地才能触及。

5.5.1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电位转移前,应得到工作负责人的许可。 5.5.2等电位作业人员电位转移时,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应不小于0.4m,严禁徒手或用裸露部位接触 带电体。 5.5.3电位转移时动作应平稳、准确、快速,

5.5.3电位转移时动作应平稳、准确、快速

6.1直线塔进出等电位

6.1.1作业人员不得从横担垂直进出等电位或沿绝缘子串进出等电位

6.1.1作业人员不得从横担垂直进出等电位或沿绝缘子串进出等电位 6.1.2可采用吊篮(吊椅、吊梯)法、绝缘软梯法等方式进出等电位。

6.2.1作业人员可采用沿耐张绝缘子串方法或其它方法进出等电位。 6.2.2等电位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移动时,一般采用跨二短三法,手与脚的位置必须保持对应一致, 且人体和工具短接的绝缘子片数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要求。 6.2.3等电位作业人员所系安全带,应系在手扶的绝缘子串上,并与等电位作业人员同步移动。 6.2.4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高电场过程中,应避免身体动作幅度过大,等电位作业人员与接地体及带 电体的各电气间隙距离(包括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和经人体或工具短接后的良好绝缘子片数均应满足 本标准第5章要求。

7.1在杆塔上进行带电作业时,必须设塔上专责监护人。作业现场应配备专用的通讯工具,确保塔上 塔下信息畅通 7.2等电位作业人员与杆塔构架上作业人员之间传递物品应采用绝缘工具,绝缘工具的有效绝缘长度 应满足本标准第5章要求。 7.3屏蔽服装应无破损和孔洞,各部分应连接良好、可靠。发现破损和毛刺时应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 进行整套屏蔽服装电阻、熔断电流和屏蔽效率测量,测量结果满足GB/T6568的要求后,方可使用。 7.4绝缘工具在使用前,应用兆欧表(2500V5000V)进行分段检测,每2cm测量电极间的绝缘电阻 值应不低于700MQ。 7.5使用绝缘工具时,应避免绝缘工具受潮和表面损伤、脏污,未处于使用状态的绝缘工具应放置在 清洁、干燥的垫子上。 7.6发现绝缘工具受潮或表面损伤、脏污时,应及时处理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7金属丝杆、卡具及连接工具在作业前应经试组装确认各部件操作灵活、性能可靠,并按现场操作 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正确使用。 7.8绝缘操作杆的中间接头,在承受冲击、推拉和扭转等各种荷重时,不得脱离和松动,不得将绝缘 操作杆当承力工具使用。 7.9绝缘支拉吊杆使用中,必须使用专门的固定器固定在杆塔上,严禁以人体为依托使用支拉杆移动 导线。 7.10在杆塔上暂停作业时,绝缘操作杆应垂直吊挂或平放在水平塔材上,不得在塔材上拖动,以免损 坏操作杆。 7.11直线塔上使用绝缘操作杆时,可在前段杆身适当位置用绝缘绳索悬吊,以防杆身过分弯曲,并减 轻操作者劳动强度。 7.12导线卡具的夹嘴直径应与导线外径相适应,严禁代用,防止压伤导线或出现导线滑移。闭式绝缘 子卡具两半圆的弧度与绝缘子钢帽外形应吻合,以免在受力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所有双翼式卡 具应与相应的连接金具规格一致,且应配有后备保护装置(如封闭螺栓或插销),以防脱落。横担卡具 与塔材规格必须相适应,且组装应牢固,紧线器规格应根据荷载和紧线方式确定。

7.13在更换直线绝缘子串或移动导线的作业中,当采用单吊线装置时,应有防止导线脱落的后备保护 措施。 7.14上下循环交换传递较重的工器具时,应系好控制绳,防止被传递物品相互碰撞及误碰处于工作状 态的承力工器具。 7.15绝缘绳索应保持清洁干燥,严防与塔材摩擦。受潮的绝缘绳索严禁在带电作业中使用。 7.16带电检测绝缘子时,如发现零值和低值绝缘子,应复测23次。 7.17更换的绝缘子串未脱离导线前,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必须采用专用短接线后,方 可直接进行操作。 7.18等电位作业人员在进出等电位和等电位作业时、中间电位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有后备保护

8.1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设计应符合GB/T18037的要求,屏蔽服装、绝缘绳、绝缘杆、绝缘子卡具等应 按照GB/T6568、GB/T13035、GB13398、DL/T463、DL/T878等标准要求,通过型式试验及出厂试验。 8.2作业工器具应定期按照DL/T976的试验方法进行电气试验及机械试验,其试验周期为: a)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每年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b)机械试验:预防性试验绝缘工具每年一次,金属工具两年一次。 8.3直流预防性试验内容和要求如下: a)直流耐压试验:采用负极性接线,电极间试品绝缘长度为3.2m,耐受电压565kV,时间3min。 以无击穿、无闪络、无过热为合格。 b)操作冲击耐压试验:电极间试品绝缘长度为3.2m,标准操作冲击波(十250μs/2500μs),电 压幅值970kV,耐受15次。以无击穿、无闪络、无过热为合格。 c)静负荷试验:1.2倍额定工作负荷下持续1min。以无永久变形、无损伤为合格。 d)动负荷试验:1.0倍额定工作负荷下实际操作3次。以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 8.4检查性试验内容和要求如下: a)将绝缘工具分成若干段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每300mm耐压75kV,时间1min。以无击穿、无闪络 及无过热为合格。 b)整套屏蔽服装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均不得大于20Q。

GB/T 40234-2021 智能水电厂公共信息模型技术要求3.4检查性试验内容和

9.1在运输过程中,绝缘工器具应装在专用工具袋、工具箱或专用工具车内,以防受潮和损伤。 9.2铝合金工具、表面硬度较低的卡具、夹具及不宜磕碰的金属机具(例如丝杆),运输时应有专用 的工具箱,每箱容量以一套工具为限,零散的部件在箱内应予固定。 9.3绝缘工器具在运输和保养中应防止受潮、淋雨、暴晒等,内包装运输袋可采用塑料袋,外包装运 输袋可采用帆布袋或专用皮(帆布)箱。 9.4带电作业用工器具应存放在专用库房里,带电作业工具库房应满足DL/T974的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