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538-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1/T 1538-2018 垂直振动压实成型试验法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a)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楼拌和,拌和能力应满足连续施工和工程进度要求
DB41/T 15382018
b)拌和楼两个冷料仓相接处应安装一块加高斜挡隔板,装载机料斗宽度应小于冷料仓上口宽度; c)矿粉仓应备振动装置以防矿粉起拱。掺消石灰、水泥等外掺剂时宜增加粉料仓。否则应应设置 专用管线和螺旋升送器直接加入拌和锅,但应防止要注意密度不同而发生离析; d) 拌和楼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规格应根据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与最大粒径确定。最大筛孔宜略大 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孔应尽量使热料仓供料大体均衡;但应严格控制最大粒径、2.36 mm和4.75mm等关键粒径
DB11T 810-2011 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6.2.2拌和应符合下列要求:
a)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应先调试和标定所用设备,确保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发生变化 时,应重新调试和标定设备; 6) 根据配合比确定各种矿料比例及沥青用量,将数据输入拌和楼控制电脑自动执行,各种矿料掺 配比例不得能随意调整,混合料整个拌和过程中不得禁止手动操作; C 普通沥青混合料干拌应不少于5s,湿拌时间每锅40s~45s;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较普 通沥青混合料延长5S; d 装车不得随拌随装,储料仓应贮存一定混合料。储料仓应有自动保温设备,拌制好的混合料温 度损失应不超过10℃:
6.3.1运输车辆应采用15t或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车辆数量和运输能力应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 6.3.2自卸式装料车装料时应前后移动,分三次呈品字型”装料。 5.3.3每辆混合料运输车应填写运料单,出厂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并填写在运料单上,摊铺 现场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外观质量,废弃离析、结块的混合料
6.4.1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找平装置或平衡梁、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足够容量的受料斗。
6.4.1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找平装置或平衡梁、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足够容量的受料斗。 6.4.2应调整夯锤行程和频率、熨平板振动频率,确保沥青混合料预压密度不小于90%。 6.4.3下面层采用挂钢丝引导高程控制方式,中上面层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方式。 6.4.4摊铺应符合下列要求:
4.3下面层采用挂钢丝引导高程控制方式,中上面层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方式。 4.4摊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摊铺前,熨平板应预热至100℃以上; b 调整摊铺机布料器的速度,保证布料器连续运转,缓慢连续出料;保证两侧混合料高度不少于 布料器2/3高度,以减少摊铺离析; C 下面层摊铺速度宜为1m/min~3m/min,中、上面层摊铺速度宜为2m/min~3m/min。摊铺 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行进。
6.5.1根据摊铺能力,配备一定数量的吨位在12t以上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30t以上胎压不小于 0.5MPa的轮胎压路机和小型振动压路机、振动夯板或人工热夯等。 6.5.2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均衡、匀速、由低到高、阶梯重叠”的碾压原则。
6.5.3碾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超过3km/h,碾压不少于2遍; b) 复压:应紧接着初压进行,宜采用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联合碾压方式, 碾压速度宜为2.5 km/h~4km/h,最大不超过5km/h,应达到本标准表9的压实度要求且无明显轮迹为止
DB41/T 15382018
终压宜不少于2遍,消除轮迹。若有微裂纹时,宜采用30t胶轮压路机,碾压速度宜为4km/h~ 6km/h。 6.5.4沥青路面施工其他事宜应按.JTGF40一2004的要求执行
7.1.1沥青路面施工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达到规定 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7.1.2沥青路面应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关键工序及重要部位宜拍摄照片或进 行录像,作为实态记录资料保存
7.2.1.1控制集料级配和粉尘含量,集料加工时应配有除土设施和两级除尘设备 7.2.1.2沥青宜委托专项监测单位从源头、中转、到场三个环节控制。
7.2.1.1控制集料级配和粉尘含量,集料加工时应配有除土设施和两级除尘设
7.2.2.1控制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检测, 7.2.2.2调试拌和楼,控制关键筛孔的通过率与生产配合比的容许偏差,保持混合料级配稳
7.2.2.1控制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检测
7.2.3试验检测及信息反馈
7.3.1压实度和渗水系数检查频度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9的要求。
7.3.1压实度和渗水系数检查频度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9压实度和渗水系数检查频度和质量要求
7.3.2其他质量检查的内容应符合.JTGF40一2004和JTGF80/1一2004的要求
DB41/T 1538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沥青混合料垂直振动压实成型方法
1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垂直振动压实方法制作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条件及试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采用标准试件,尺寸为直径100mm×高度63.5mm。一组 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b)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宜采用大型试件,尺寸为直径150mm×高度95.3mm。 组试件数量不少于6个:
A.2.1垂直振动压实仪应符合下列要求
)垂直振动压实仪的激振器由对称于垂直平面的两个具有转速相等、方向相反的偏心块构成; )垂直振动压实仪的技术要求:工作频率38Hz、静偏心力矩0.109kg·m、上车质量108kg 下车质量167kg,如图1所示。
图A.1垂直振动压实仪示意图
图A.1垂直振动压实仪示意图
A.2.2试模由高碳钢或工具钢制成,几何尺寸如下: a)标准试件试模的内径100mm土0.2mm,高107mm土0.2mm,壁厚10mm;垫块直径99.8土0.1 nm,厚20mm b)大型试件试模的内径150mm土0.2mm,高190mm土0.2mm,壁厚10mm,垫块直径149.8土0.1 mm,厚20mm。 A.2.3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JTGE20一2011中T0702相关规定
A.2.2试模由高碳钢或工具钢制成,几何尺寸如下: a)标准试件试模的内径100mm土0.2mm,高107mm土0.2mm,壁厚10mm;垫块直径99.8土0.1 nm,厚20mm。 b)大型试件试模的内径150mm土0.2mm,高190mm土0.2mm,壁厚10mm,垫块直径149.8土0.1 mm,厚20mm。 A.2.3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JTGE20一2011中T0702相关规定。
DB41/T15382018
A.3.1确定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和温度和振动压实温度
表A.1沥青混合料拌和及振动压实的沥青等黏温度
.2当缺乏沥青黏度测定条件时 作适当调整。针入度小、稠度大的沥青 稠度小的沥青取低限
表A.2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温度参考表
A.3.2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条件
A.3.2.1拌和厂或施工现场取样制作试件时,将试样置于烘箱中加热或保温至温度符合要求后成型。 需拌和时可倒入已加热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拌和,时间不超过1min。不得在电炉或明火上加 热炒拌。 A.3.2.2将各种规格集料置105℃土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时间不少于4h~6h。 A.3.2.3按JTGE20一2011方法测定不同粒径规格粗、细集料及填料(矿粉)的密度及沥青的密度, A.3.2.4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并混合均匀,置烘箱中预热至 沥青拌和温度以上约15℃备用,石油沥青时通常采用163℃,聚合物改性沥青时通常采用180℃;矿 粉单独加热;将沥青试样,用恒温烘箱或油浴、电热套熔化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备用,但 不得超过175℃。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矿料不应加热。 A.3.2.5用沾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净试模内壁和垫块,并置100℃左右烘箱中加热1h备用
A.4.1将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提前预热至拌和温度以上10℃左右备用。 A.4.2将每个试件预热的粗细集料置于拌和机中混合均匀,加入要求质量的已达拌和温度的沥青,开 动拌和机拌和1min~1.5min,然后暂停拌和,加入单独加热的矿粉,继续拌和至均匀为止,并使沥青 昆合料保持在要求的拌和温度范围内。 A.4.3标准总拌和时间为3min。
A.5垂直振动压实成型方法
将已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ZJM 010-3812-2020 人造板定制衣柜,拌和均匀后并称取一个试件所需的质量。 标准试件约1200g,大型试件约4050g。 当已知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时,可根据试件标准尺寸计算并乘以1.03得到要求的混合料质量。
DB41/T 15382018
A.5.2从烘箱中取出预热的试模和垫块,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拭试模、垫块和振动锤底面,将试 模装在垫块上,并使底部平整,垫一张圆形的吸油性小的纸。按四分法从四个方向用小铲将混合料铲入 试模中,加入后用插刀或大螺丝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 大型试件混合料分两次加入,每次插捣次数同上, 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圆弧面。 A.5.3插入温度计至沥青混合料中心附近,检查沥青混合料温度。 A.5.4待沥青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的振动压实温度后,将试模(连同垫块)固定到垂直振动压实仪上: 在装好的混合料上面垫一张吸油性小的圆纸,放下振动锤并使其与被压材料接触,设置振动压实的时间
5.5振动压实结束后,取掉上下面的纸,用卡尺量取试件离试模上口的高度并由此计算试件高 试件的标准高度为95.3mm土2.5mm,小试件的标准高度为63.5mm土1.3mm。 高度不符合要求时,试件应作废,并按下式调整试件的混合料质量重新制作试件
试件高度×原用混合料质量
A.5.6将装有试件的试模(连同垫块)横向放置冷却至室温后(不少于12h)TB/T 3316-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 动车组转向架,置脱模机上脱出试件。 急用时用电风扇吹冷1h或浸水冷却3min以上脱模。但浸水脱模法不能用于测量密度、空隙率等各项 物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