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648 K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深基坑工程施工特点和要求,制定的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措施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分析、施工方案选择、支护结构设计、降水与排水措施、监测方案以及安全应急预案等。

在深基坑施工中,由于基坑深度较大,周边环境复杂,可能存在地下水丰富、土质松软等问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组织设计首先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明确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及周边建筑物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其次,根据基坑规模、用途及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如桩锚支护、内支撑体系或地下连续墙等),并结合计算分析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降水与排水措施是深基坑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合理布置井点降水系统或明沟排水设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体含水量,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为了实时掌握基坑变形情况及周边环境影响,需设置全面的监测系统,包括水平位移、沉降观测、地下水位监测等省会议中心(风味餐厅)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此外,施工组织设计还需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总之,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文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3.3喷锚施工:锚管采用高压汽锤冲击施工。喷射砼采用干喷工艺。南北两侧各选择一套锚管和喷射设备施工。

5.3.4挖土采用三台挖掘机挖土,因岛内自卸汽车卸土,故按每5部车配一台挖掘机。共用15部自卸汽车。

5.3.5降水井施工:共15口井,采用3部钻机成孔。成孔钻机采用施工旋喷桩的钻机。

6.1 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投入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6.3 劳动力用量计划

6.4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本工程用电主要为锤击桩机、静压桩机、高压旋喷、灌浆、喷射砼用电,工作容量220KW;所用机械设备总容量约为310KW。

进水管采用D=100mm自来水管。由工地现场进水表接入,供旋喷桩、喷射砼、注浆等及生活用水。

(3)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附施工进度计划表 表1

8.1PHC管桩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图1

8.2旋喷桩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图2

8.3喷锚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图3

9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9.1.2桩的堆存、起吊、运输

(1)管桩应结合施工总平面图和打桩顺序,在不影响桩机行走路线的情况下,尽量靠近打桩区域堆放,以免二次盘桩。

(2)上层管桩先吊放到地面后进行绑扎,防止在堆放的管桩面上拖动。

管桩采用一点直吊绑扎法绑扎,绑扎点位于桩顶下来(2/10~3/10)处。

(3)管桩起吊采用旋转法,不宜采用滑行法起吊。保持平稳,保护桩身质量。

(4)管桩应在桩机对准后起吊喂桩,防止桩机抱桩行走。严禁在场地上以直接拖拉方式代替装车运输。

(5)管桩在压入地下3米前,吊车不得脱钩,吊钩应与压桩一齐下降。

(6)拖夹管桩时,应小心、慢速进行,应清理夹片表面和桩身表面附着物,应经常检查拖夹是否均匀,是否出现拖裂现象

(7)管桩采用平板车运输,车上叠放层数不超过3层,两端距离桩端1米处,设置垫木,底层最外缘的管桩应在垫木上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在高低起伏较大的道路上行走,以防因过大震动而使管桩产生水平裂缝。管桩采用16T履带起重机装卸,用专用L型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腔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8)管桩堆放的地面应平整、坚实,如遇地面高低不平、有虚土,则应进行平整,压实后方可堆放。

(9)管桩堆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管桩堆放时,应在垂直于管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1米处,底层最外缘的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

(10)管桩按计划分批进场,不同规格的管桩应分别堆放。

(1)施工前必须处理架空(地下室)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

(2)严格按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控制好桩顶、桩底标高。桩顶标高偏差在±20mm以内。

(3)认真做好桩基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桩的沉桩情况,每米锤击数,进入土层情况,压桩力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监量、设计单位。

(4)锤击桩施工时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如硬木、麻袋、草垫等。

(5)跳打:桩中心距小于1.0m时,安排跳打施工,以防止挤土作用将已施工的桩挤歪

(6)终孔条件:均以桩底标高进行控制。并确保桩端进入淤泥质土质1.0m。当地质地质异常时,需进行补勘确定桩长。

1)采用专用送桩器送桩,送桩器要垂直且与桩顶吻合。当出现桩顶不吻合时,应用薄钢片塞紧后方可施压。

2)送桩器上标记有明显的标尺,以准确控制桩顶标高。

3)当送桩至设计标高后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送监理单并提请设计人员确定处理方法。

(8)逐根桩检查基设备垂直度,确保桩中心线、桩帽、桩锤(抱夹器)在同一垂直线上,垂直度偏差≤0.3%,当发现偏差时,应及时纠正。遇地下障碍物时,造成斜桩时,应拔起处理后重打。

(1)原材料控制:采用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并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浆现场配制、搅拌,水泥掺量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

(2)施工前应根据现场环境和PHC管桩的位置等情况,复核高压旋喷的设计孔位。

(3)高压旋喷桩径为φ600mm,高压旋喷的施工参数应根据土质条件、或根据工程经验同现场试打桩确定,并在施工中严格加以控制。单管法的高压水泥浆压力取大于25~30Mpa。提升速度≤0.2m/min,旋转速度取16r/min。

(4)高压旋喷严格控制机架的平整和导向架的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0.3%,桩位偏差≤30mm。当喷射注浆管入土中,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即可喷射注浆。

(5)施工时及时记录每米土层情况,进尺速度等,喷浆时的提升速度、喷浆量等施工参数。喷射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冒浆异常(超过20%注浆量)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6)严格控制好水泥浆水灰比,水灰比重取1.0,确保施工的成桩质量。

(7)终孔:以桩底标高进行控制。确保桩端进入淤泥质土层1.0m。并参照管桩长度进行施工。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凝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可在原孔位采用冒浆回灌或第二次注浆等措施。

(8)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参数和材料用量施工,并如实做好各项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单位。

9.3.1.1材料要求

(1)锚管选用φ48,t=2.0镀锌焊管,应有出厂合格证。连接采用对接焊接,并在接头处拼焊不少于3根直径14mm的加强筋,锚头直径不小于80mm。

(2)水泥用42.5#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注浆体强度等级M20。

(3)钢筋网挂设严格按设图纸要求施工。进场应具有合格证,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9.3.1.2主要机具设备

采用17m3/min的空压机产生的风压施工锚管成孔。

灰浆泵、灰浆搅拌机等。

9.3.1.3作业条件

(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摸清工程区域地质水文情况,同时查明锚管设计位置的地下障碍物情况,以及成孔、排水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结构、地质、水文情况及施工机具、场地、技术条件,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划分区域;选定并准备成孔机具和材料加工设备;安排锚件及零件制作。

(3)进行场地平整,挖除工程部位地面以下3m内的地下障碍物。

(4)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设施,修建施工便道及排水沟,安装临时水电线路,搭设施工平台,将施工机具设备运进现场,并安装维修试运转,检查机械、工具等是否完好齐全。

(5)进行技术交底,搞清锚管排数、孔位高低、孔距、孔深。清点锚管数量。

(6)进行施工放线,基坑顶边线、地下室边线和各个锚管孔的孔位,锚管的倾斜角应采用定位器控制。

(7)做好钢筋、水泥、石子、砂等材料的前期备料工作。

(8)材料(钢筋、水泥)的送检试验工作。

9.3.1.4施工操作工艺

(1)土层锚管施工程序为:测量、放线定位→土方开挖→锚管成孔→一、二次压力灌浆→养护。

(2)锚管成孔要保证位置正确,要随时注意调整好锚孔位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

(3)在灌浆前将管口封闭,接上压浆管,即可进行注浆,浇注锚固体。

(4)灌浆是锚管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必须认真进行,并作好记录。灌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严格控制水灰比。为防止泌水、干缩,可掺加0.3%的木质素磺酸钙。塑性流动时间应在22s以下,可用时间应为30~60min。整个浇注过程须在4min内结束。

(5)灌浆压力,一次注浆一般不得低于0.4MPa,亦不宜大于1.0MPa,二次注浆待一次注浆终凝后进行,一般为20~24小时,注浆压力不低于1.5Mpa,注浆量不小于0.08m3/m。

(6)注浆前用水引路、润湿南宁南-金鸡村k803综合缆割接施工方案,检查输浆管道;注浆后及时用水清洗搅浆、压浆设备及灌浆管等。注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4d后方可进行下一排土方开挖。

9.3.2喷射混凝土施工

(1)在喷混凝土之前,先按设计要求绑扎、固定钢筋网。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但在喷射混凝土时不应出现振动。

(2)钢筋网片可绑扎或焊接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mm。铺设钢筋网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50mm苏j9801 倒置式屋面保温构造图,如为搭焊则焊接长度不小于网片钢筋直径的10倍。网片与坡面间隙不小于40mm。

(3)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石子:砂=1:2:2(重量比),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2mm。

(4)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和试运转。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