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电气照明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电气照明安装工程施工方案是确保照明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指导文件。以下是该施工方案的简要介绍:
本方案旨在规范电气照明安装工程的施工流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相关标准。施工前需详细审阅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明确灯具类型、线路布置、开关位置等关键要素,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和进度安排。
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配电箱、开关插座及管线预埋工作,确保线路走向合理且符合防火、防潮等安全要求。其次,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灯具,注意灯具与天花板或墙体的固定牢固性,同时保证光源角度和亮度满足使用需求。所有电气连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操作,确保接线牢固、绝缘良好,避免短路或漏电风险。
调试阶段需对整个照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灯具点亮测试、照度测量及控制回路功能验证,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此外,还需做好施工记录,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最后,清理现场,移除多余材料和废弃物,保持环境整洁。
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本方案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电气照明系统明城府商住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光环境,同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电缆交接试验合格,且对接线去向、相位和放火隔堵措施等检查确认,才能通电。
6、 电线、电缆穿管及线槽敷线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接地(PE)或接零(PEN)及其他焊接施工完成,经检查确认,才能穿入电线或电缆以及线槽内敷线;
与导管连接的柜、箱安装完成,管内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经检查确认,才能穿入电线、电缆;
电缆穿管前绝测试合格,才能穿入导管;
电线、电缆交接试验合格,且对接线去向和相位等检查确认,才能通电;
7、 电缆头制作和接线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电缆连接位置、连接长度和绝缘测试检查确认,才能制作电缆头;
控制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和校线合格,才能接线;
电线、电缆交接试验和相位核对合格,才能接线。
8、 照明灯具安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安装灯具的预埋螺栓、吊杆和吊顶上嵌入式灯具安装专用骨架等完成,按设计要求做承载试验合格,才能安装灯具;
影响灯具安装的顶棚和墙面油漆或壁纸等及地面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后,才能安装灯具;
导线绝缘测试合格,才能灯具接线;
高空安装的灯具,地面通断电试验合格,才能安装。
9、 照明开关、插座、风扇安装:吊扇的吊钩预埋完成;电线绝缘测试合格,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或壁纸等基本完成,才能安装开关、插座和风扇。
10、 照明系统的测试和通电试运行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电线绝缘电阻测试前电线的接续完成;
照明箱(盘)、灯具、开关、插座的绝缘电阻测试在就位前或接线前完成;
备用电源或事故照明电源做空载自动投切试验前拆除负荷,空载自动投切实验合格,才能做有载自动投切实验;
电气器具及线路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才能通电试验;
照明全负荷试验必须在本的1、2、4完成后进行。
二、 照明配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法
配电柜、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钢线连接,且有标识。
照明配电柜、箱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柜、箱内保护导体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当设计无要求时,柜、箱内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SP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手车、抽出式成套配电柜推拉应灵活,无卡阻碰撞现场。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且触头接触紧密,投入时,接地触头先于主触头接触;退出时,接地触头后于主触头脱开。
柜、箱间二次回路交流工频耐压试验,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MΩ时,用2500Vz兆欧表摇测1min,应无闪络击穿现象;当绝缘电阻值在1—10MΩ时,做1000V交流工频耐压试验,时间1min,应无闪络击穿现象。
照明配电箱按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箱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
箱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照明箱内,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零线和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
柜、箱相互间或与基础型钢应用镀锌螺栓连接,且防松零件齐全。
柜、箱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相互间接缝不应大于2mm,成列盘面偏差不应大于5mm。
柜、箱内检查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控制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②闭锁装置动作准确、可靠;
③主开关的辅助开关切换动作与主开关动作一致;
④柜、箱上的标识器件标明被控设备编号及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⑤回路中的电子元件不应参加交流工频耐压试验;48V及以下回路可不做交流工频耐压试验。
9、低压电器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发热元件安装在散热良好的位置;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切换压板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有安全距离,切换时,不触及相邻的压板;
信号回路的信号灯,按钮、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动作和信号显示准确;
外壳需接地(PE)或接零(PEN)的,连接可靠;
端子排安装牢固,端子有序号,强电、弱电端子隔离布置,端子规格与芯线截面积大小适配。
柜箱间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芯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除电子元件回路或类似回路外,其他回路的电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芯线截面积不小于1.5mmm2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二次回路连线应成束绑扎,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直流线路及计算机控制线路应分别绑扎,且有标识;固定后不应妨碍手车开关或抽出式部件的拉出或推入。
11、连接柜、箱面板上的电器及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电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多股铜芯软电线,敷设长度留有适当裕量;
线束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保护层;
与电器连接时,端部绞紧,且有不开口的终端端子或搪锡,不松散、断股;
可转动部位的两端用卡子固定。
12、照明配电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涂层完整;
箱内接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
箱不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箱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底边距地面为1.5m,照明配电板底边地面不小于1.8m。
(二)、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性,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不少于2处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电缆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m设有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设置补偿装置;
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下表: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表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3m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m;
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紧固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
电缆桥敷设在易燃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下表的规定:
与管道的最小净距表(m)
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
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4、桥架内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设固定点;
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做密封处理;
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电缆固定点的间距表(mm)
(4).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
(三)、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
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或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无要求时,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
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表(mm)
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电缆敷设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①垂直敷设或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
②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
③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电缆支持点间距表(mm)
⑤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和竖井,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
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
建筑幕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四)、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
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