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钢管架及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外墙钢管架及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08.72 K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外墙钢管架及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外墙钢管架及卸料平台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中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方案主要针对外墙脚手架搭建和卸料平台的设置,明确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安全管理措施。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作为外墙施工的主要支撑体系,同时设置卸料平台以满足材料运输需求。脚手架高度根据建筑结构确定,步距为1.8米,立杆间距为1.5米,横杆间距为0.9米,确保整体稳定性。

二、材料选择脚手架选用φ48×3.5毫米的焊接钢管,扣件采用优质铸铁件,连接牢固可靠。卸料平台主梁选用工字钢,次梁与面板使用厚钢板焊接而成,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清理地面杂物,浇筑混凝土垫层,确保立杆底部稳定。2.脚手架搭设:从底座开始逐层安装立杆、横杆及剪刀撑,保证垂直度和平整度。3.卸料平台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固定主梁于建筑结构上太湖大道南侧b3地块普通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铺设面板并加装防护栏杆,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四、安全管理1.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安全责任。2.脚手架每完成一步后需验收合格方可继续施工。3.卸料平台限载标识明显,严禁超载使用。4.设置密目网封闭外侧,防止高空坠物。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外墙钢管架及卸料平台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坚实保障。

1、外墙脚手架的布置 详见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墙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示意图, 2、立杆和水平杆设置 ①立杆和水平杆设置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②根据该工程的特点,本工程的外墙脚手架采用双排钢管扣件式 脚手架形式搭设,脚手架要求采用全钢管搭设,不得使用毛竹或其它 材料,搭设前必须除锈翻新。脚手架搭设时要按施工流程分阶段架置。 ③由于本工程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最高为26m左右,没有超过规范 的单管立柱上限高度50m,所以采用双排单管立杆搭设。

4脚手架的立杆纵距为1.8m,立杆横距为1.05m,步距为1.8m,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 置,但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3、安全网挂设 立网要求采用全新密自式网,并备有合格证、检测报告和准用证 水平网拉结采用留环穿钢管,安全网系绳要与边绳同类材质。 4、脚手板设置 ①脚手板设置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②外墙脚手架的脚手板按建筑物自然层及隔层位置对应满铺,脚 手板用制作好的定型钢筋板。踢脚板采用200mm高钢板。 ③脚手板与脚手架采用镀锌铁丝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纵、横杆水平 杆上。 ④脚手架内立管的内侧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规范》的 规定,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5、连墙件设置 ①连墙件设置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②该工程连墙件采用Φ48×3.5管和Φ8钢筋组合设置,连墙部件 要牢固稳妥,任何人不得擅自改拆。连墙件的设置采用二步三跨,水 平距离不大于5.4m,垂直距离不大于3.6m,当柱距大子5.4m时,宜 在结构梁、圈梁底下加设Φ8钢筋和钢管顶撑组合连墙件。第一道连 墙件设在首层第一步。

6、支撑设直 ①支撑设置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②在脚手架的外立柱沿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 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③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子6m,斜杆与地面倾角宜 在45°~60°之间。 (4剪刀撑的接头均采用搭接连接,剪刀撑的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 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 5当脚手架需留设洞口时,洞口两侧要增加横向支撑,横向支撑 的斜杆在1~2步内,由底至顶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杆采用旋转 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趵立柱或水平杆上。 7、传送料平台 ①传送料平台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搭设,如果需要 则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铺用钢筋制作好的定型钢筋脚手板。传送料 平台支撑应单独搭设,支撑系统不得与脚手架连结,平台脚手架步距 为h=1.5m,柱距为1.2m。 ②平台的具体布置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楼层标高而定。 ③平台每1m²限载500kg。 ④为安全起见,传送料平台周边立柱应分别设置剪刀撑,由底层 搭至顶层。 8、施工楼梯设置

见外脚手架平面布置图。施工楼梯设2跑,施工楼梯由独立柱支承, 楼梯宽度为1.00m。斜度应以人行走舒适为准,一般约为1:2(如采 用斜道则为1:3)。楼梯踏步板采用扣件式钢定型板安装

(一)、脚手架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措施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 应 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脚手架的搭设要符合本方案及《规范》的要求。 3、脚手架地基基础必须符合要求,并且要有排水设施。 4、扣件的连接和绑扎必须紧密,不得有松动现象。 5、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偏差不能大于10cm。 6、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不能大子2cm。 7、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偏差不能大子1cm,且不能偏差外立 管10cm。 8、脚手架上下相邻杆纵向水平杆接头位要相互错开,设在不同 的跨内,相邻接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cm。按头距立杆应小于纵距的 1/3。 9、脚手架节点处相交杆件的轴线距节点中心的距离小于15cm。 10、每层走道板安装后,要同时在外立柱的内侧沿走道通长安装 200高的踢脚板。

11、在脚手架的外立管的外侧沿立面全封闭满挂密目安全网,水 平网应按规定跟棚架搭设的进度挂设。 12、脚手架安装期间要设置施工安全区并作出标识,必要时要派 专人进行监护。 13、安装时的材料传送要采用人力传递,不能用提升运载, 14、外墙脚手架根据施工计划分阶段进行搭设,但每阶段搭设后 必须按规定进行连墙连接。 15、第一阶段的脚手架安装后要及时进行防雷接地,并由机电工 进行接地检测。每阶段的脚手架安装完成后,由专业质安员、施工员 会同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作出标识,移交项自部使用。

11、在脚手架的外立管的外侧沿立面全封闭满挂密目安全网,水 平网应按规定跟棚架搭设的进度挂设。 12、脚手架安装期间要设置施工安全区并作出标识,必要时要派 专人进行监护。 13、安装时的材料传送要采用人力传递,不能用提升运载, 14、外墙脚手架根据施工计划分阶段进行搭设,但每阶段搭设后 必须按规定进行连墙连接。 15、第一阶段的脚手架安装后要及时进行防雷接地,并由机电工 进行接地检测。每阶段的脚手架安装完成后,由专业质安员、施工员 会同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作出标识,移交项自部使用。 (二)、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措施 1、拆除前先要将走道及安全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2、在施工期间要设置危险作业区,并作出标识,同时还必须派 专人进行监护。 3、拆除架子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软底胶 鞋。 4、脚手架拆除要遵循“先加固,由上而下,后装先拆,先装后拆 的原则,逐层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5、脚手架拆除大横杆和剪力撑时先拆中间扣,再拆两端扣,由中 间操作人员下递杆子。 6、拆除下脚手架的材料应通过传递方式传输到地面,禁止从高

二)、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措施

1、拆除前先要将走道及安全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2、在施工期间要设置危险作业区,并作出标识,同时还必须派 专人进行监护。 3、拆除架子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软底胶 鞋。 4、脚手架拆除要遵循“先加固,由上而下,后装先拆,先装后拆 的原则,遂层拆除,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5、脚手架拆除大横杆和剪力撑时先拆中间扣,再拆两端扣,由中 间操作人员下递杆子。 6、拆除下脚手架的材料应通过传递方式传输到地面,禁止从高

处扔下。 7、拆下来的材料要分类摆放整齐,不得随便乱放。

七、脚手架及卸料台设计验算

本计算参照《手册》及《规范》的要求编制 (一)脚手架设计 1、参照《手册》表4一7数据,结合本工程实际使用情况,试选 搭设尺寸如下:步距h=1.80m,柱距Ia=1.8m,排距I=1.05m,连 墙件设置为二步二跨,竖向间距不大于3.6m,水平问距不大于5.4m 计算时假定整个脚手架的步距、柱距及连墙件相等或相近,先按以上 尺寸对立柱进行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再进行适当调整。 2、由于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高度主要为26m左右,没有超过《规范》 的单管立柱上限高度50m的规定,且符合《规范》第5·1·5条规定 所以不必计算纵、横向水平杆和立杆,而只需计算连墙件和立杆地基 承载力。 3、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应力 a、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心压力Nc 由《手册》表4一38查得,一个柱距范围内每米高度脚手架结构 自重产生的轴心压力标准值 GK=0.140KN/m 灿26m高的脚丰架自重产生的轴心压力标准值

NGk=Hck=26×0.140=3.64KN

Nck=Hgk=26×0.140=3.64KN

b、脚手架活载产生的轴心压力 同时作业层为二层0970.erp录入情况标检查报告,故脚手板共两层,查《手册》表4一39得二 层脚手板产生的轴心压力

No1k=0.80KN

No2k=0.27KN

Qk=2×2.0=4.0KN/m

手册》表4一41得施工荷载产生的轴

Nok=4.86KN

(2)根据《规范》要求,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应力要满足下式 P≤fg 因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100Kpa,立杆的柱距1a=1.8m隔震装置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排距1 05m,C20砼基础宽度为1.3m则1m基础上承受的荷载: P=N/A=(2×13.32)÷(1.3×1.8)=11.38Kpa<100Kpa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