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大厦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阳光保险大厦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4.8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阳光保险大厦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项目部根据技术的有关要求和现行《规范》规定,对进场材料、半成品取样和进行检验、试验工作由项目委托有资质试验室进行。各专业工程师按规格、批量记录、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并保存有关资料。

经验证合格的材料填写设备材料报验单,报送总包、监理、业主进行审批、批准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使用,报验流程如下:

进场材料严禁误用和错用的现象发生,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使用,对不合格材料必须在物资部、质量监督部的监督下及时退场。

物资采购根据合同所规定的采购范围及公司《物资管理采购手册》由项目部统一集中采购。项目部负责现场对材料和设备的检验和管理,以保证物资供应的质量和及时性。

项目部按照材质单,合格证,材料计划清单对照样板组织验收大连站改造配套便梁基础施工封锁技术交底,并组织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准使用,对有疑问的材料进行退货、更换。对成品、半成品按照清单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目测、实测,发现不合格的及时清点,单独存放,并通知供应商尽快更换。大型机电设备进场进行包括业主、监理公司、项目部及供应商在内的四方开箱验收。

3.5.3设备材料进场计划表

按照业主及总承包商就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的规划,本着合理、美观、实用、节约的原则,布置各项施工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机电加工及材料设备堆场,施工作业面临水、临电管线的接驳等,同时在现场场地不充足的情况下,在现场周边策划仓储基地和工人生活基地等。

(1)收到设计提供的施工图纸后,及时组织项目部的技术总工、专业工程师充分熟悉图纸,进行内部图纸会审,并把发现的图纸问题汇总;参与由业主组织的有监理、设计等单位参加的外部图纸会审,进行会审记录的会签、发放、归档,将设计图的问题及早发现并解决,以便施工顺利进行。

(2)技术总工、专业工程师等部门共同编制机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方案。

组织施工劳务队伍,进行安全、技术等上岗培训,办理入场手续。

组织各种施工机具、运输机具等到位,并进行入场前的保养、试运转及维修。组织预留预埋阶段机电材料的送审、采购、报验等。

5.1深化设计策划方案

5.1.1机电深化设计目的

(1)弥补原设计不足、满足业主要求。招标图纸中无具体施工详图,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工人会按照自己的常规做法施工,造成观感不一致的现象,甚至达不到业主要求功能的实现。以管井为例,该项目中管井数量众多,但是均未对管井进行综合排布和管线定位,势必导致后期施工困难。

(2)深化设计过程中,结合规范及业主技术规格说明书及时就图纸中发现的问题与设计院沟通,对系统中的缺陷进行修复。

(3)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公共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管线,在满足施工规范、验收及检修空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同时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减少施工过程中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

5.1.2深化设计范围

本次深化设计主要针对重点项目如地下车库、制冷机房、机电泵房、标准层走廊、电梯厅、主要管井、设备层、屋面层及塔冠等提出较合理、较可行、可实施性较强、经济性较好的深化设计做法及BIM配合方案,能够统一协调其他各机电专业综合管线深化设计。主要图纸类型包括机电管线综合平面图及剖面图;单专业深化施工平面图;设备机房施工大样图;配电室施工大样图,管井大样图;设备基础图;砌体预留预埋图;安装大样图。

5.1.3机电深化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机电系统各专业施工图;

(3)国家级工法、企业工法及建设部重点推荐新技术;

(4)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图集:

5.1.4机电深化设计实施

1)深化设计总流程(外部)

2)深化设计工作步骤(内部)

3)深化设计中的配合协调

4)深化设计流程关键点

熟悉图纸、合同、技术规程

图纸、合同、技术规程要求是项目准确实施的保证,因此在深化设计前必须熟悉图纸、合同及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该项目的系统、设计依据。

深化设计的目的是为现场施工服务,不能纯粹依靠电子版图纸施工,必须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复核,尤其是针对本项目改造部分,只有精确地对现场进行复核后才能更有效的指导图纸的深化设计工作,才能保证深化设计图纸更准确的指导现场施工。

材料的不同(尤其是阀门形式如闸阀和蝶阀)、材料不同导致施工工艺的不同(管道焊接、丝接等)势必会造成施工空间尺寸的不同,因此必须在深化设计时考虑因材料不同引起的不同空间要求的影响因素。

设备订货尺寸跟设备图纸尺寸有可能不一致(厂家不同导致设备参数不一致),这就会导致设备基础尺寸、设备接管位置、设备接管形式不同,这就需要在图纸绘制时根据实际订货尺寸进行深化设计。

项目技术总工及专业工程师审核

深化图纸完成后,须先由项目技术总工及专业工程师进行图纸内部会审,以便从现场实际情况校核、材料订货、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图纸进行初审,从而进一步保证图纸会审的工作质量,尽可能的发现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弥补涉及不足。

按照图纸报审计划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提前沟通图纸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早进行图纸预审,以便节省图纸审查时间。尤其是涉及到功能变化、业主新要求、及对原系统校核计算的部分,做到提前沟通、有效沟通能大大加快深化设计速度。

5.2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

5.2.1 BIM机电协调总则

改善沟通、深化设计及项目的工程管理、协调和审批流程;建模软件协调不同专业;更形象的理解工作范围、装配及工作计划;解决冲突,方便项目实施及预制造。

使用BIM 通过可视化、数量提取、四维模拟排序和虚拟样板实现合作团队成员之间更高层次的沟通和协调。

2)根据审批之三维施工图纸进行各项设备及材料之量化表。

3)每月进行汇报并修改因工地问题而影响机电布置之图纸。

4)根据专业工程师师指令,工地指令,或工地情况为基础,完成最后竣工三维施工图纸。

5)编制《BIM机电施工扩展计划》,包括BIM工程经验、团队框架,以及本工程机电安装的BIM目标、具体实施安排等;并提交业主和设计院审核;

6)根据机电设计图纸和深化图纸进行BIM模型深化,机电专业包括但不限于:暖通、给排水、电气等;机电深化图纸包括但不限于:机电总包绘制的深化图,也包括由其它分包人负责绘制的机电深化图,包括但不限于:机电管线综合图、主要机房深化图、管井大样图、机电预留预埋图、土建预留孔洞图、变配电室深化图等;

7)根据BIM机电深化模型完成施工模型碰撞检查和管线综合,通过三维可视化方式与业主、BIM顾问、设计和总包单位协调解决机电安装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提供安装模型协调报告。

8)配合业主和设计院提供安装模型以及施工阶段可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包括机电设备管线的详细参数、数据、操作手册、施工信息,以及竣工信息等,并满足构件的逻辑顺序和序列要求。

在机电协调的整个过程中,BIM协调管理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信息管理过程贯穿BIM协调管理的始终,包括设计信息的核查和确认、深化设计、施工可行性信息的探讨等等。正是这些信息在BIM模型中的忠实体现和一致性,弥补了用户体验、设计、采购和施工之间的信息差,切实保障了整个项目团队的紧密配合和协作。

5.2.2 BIM深化设计

(1)深化设计难点分析

1)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吊顶空间,最大限度的保证层高。本标段为办公楼,地上一层至四层为裙房商业,地上三至三十三层为办公楼,不同的功能分区及节能产品的应用加大了多种系统并存的可能性和系统配合的难度,会造成各种管线的密集分布和吊顶空间的争用。

2)地下室包括停车库、设备用房、地下商业区,这些设备用房承担区域系统供给的任务,地下室管线的合理布置关系着建筑的正常运营的有效实现。

3)协调建筑和结构专业,保障预留预埋的准确性和经济性。

针对内部暖通电气系统复杂性的问题,将采取“BIM室内管线综合与层高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设计图纸和深化图纸进行BIM准确模型搭建、布局方案分析和精确管线定位等方式提前解决二维图纸专业间的协调问题,为管线安装提供准确的现场指导,确保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尽可能的将方案和设计本身可能的变更所带来的后期影响减到最低,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在施工阶段可能产生的放大效应。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5.2.3 BIM应用

为了方便模型的管理,我方将按照招标文件所给的BIM模型颜色编码建立统一的模型色彩标准。标准颜色编码如下:

(2)本项目BIM应用

运用BIM工具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形象的显示各机电管线/设备的相互标高、位置关系,及各机电管线/设备与建筑/结构等的标高、位置关系,用于各单位配合协调,避免机电管线等冲突返工及满足建筑净高等要求。

5.2.4现场安装协调

现场机电安装协调主要的工作重点是配合总包单位和机电施工队伍进行BIM深化设计协调模型的现场复核,并根据施工的现场情况进行模型局部更新和调整,并重新进行碰撞检测和专业协调,同时根据施工进度的变化进行现场安装动态协调,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

基于BIM施工设计模型对数据进行维护与完善深化,进行施工、竣工模型设计。BIM施工、竣工模型设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暖通、给排水、电气、弱电、消防等专业项目内容。

本承包单位负责收集乙供设备供应商的设备技术参数,并进行模型设计深化。

本承包单位应能运用BIM软件统计施工材料清单,控制采购、配送环节。

本承包单位应能够运用BIM软件对施工难点部位进行模拟施工,找出薄弱环节,避免现场返工。

本承包单位能够运用BIM软件对施工进度进行模拟展示,利用BIM模型实时展示实际工程进度等。

编制专业间管线碰撞报告及修改建议。

为保障现场施工配合的顺利进行,合理的施工配合流程必不可少,施工配合包括内部的BIM团队与机电施工团队之间的配合,以及与总包的配合,具体流程如下:

根据标书要求和我方经验,BIM现场施工协调的主要提交成果如下:

BIM现场协调迭代模型;

专业间管线冲突报告及修改建议;

管线布局变更方案确认单;

编制BIM机电安装应用价值分析报告;

5.2.5施工进度与安装模拟

施工进度编排较复杂,需要考虑施工作业面、设备购买周期、施工安装顺序等多项因素,因此我们的原则是“反复核查、周详计划、精确预演”。“反复核查”是指对现场情况、施工计划信息、设计图纸信息等进行反复核对和校验,保障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周详计划”是指在施工进场前对所有施工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详细的施组方案和应急预案;“精确预演”则是指在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仿真预演,其中包含大型设备的进出场与吊装卸载过程,各专业管线的安装与拆除及局部节点详细的安装工序等,尽最大可能降低施工风险。

根据这三项基本原则,本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将模型构件与工程实体构件通过WBS编号进行关联,从而将模型赋予进度计划中的时间信息;

按照进度计划的时间,BIM可以直观展现进度计划所排定的各个构件的完成时间,从而辅助判定进度计划的合理性;

制作月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模拟;

配合总包和机电施工团队进行施工进度审核和探讨;

配合总包和机电施工团队选择复杂安装节点;

建立详细安装模型并进行复杂节点的安装顺序模拟;

建立大型设备的安装模型并进行大型设备安装模拟;

编制BIM应用价值分析报告;

施工模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施工进场前进行施工进度和施工界面的合理性验证,以及协助施工团队进行复杂节点安装工序的虚拟施工预演,其具体流程如下:

根据标书要求和我方经验,BIM施工模拟的最终提交成果如下:

1)月进度施工进度模拟;

2)节点大样详细安装模型;

3)大型设备的详细安装模型;

4)编制BIM应用价值分析报告。

5.2.6竣工模型提交

在建模过程中和建模完成以后,如何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模型与施工现场不一致的问题;如何确保模型的可用性,与其他组件的交互性,组件与组件之间能否“无缝”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如何确保创建模型和数据处理人员能遵循工作规范,创建样式协调、参数统一的模型;如何确保材料清单与模型及模型未直接体现的工程量保持一致,对后续模型利用及指导施工甚为关键。

为此,我们在各个环节都设定了质量保证体系,以消除个体偏好、能力高低等不确定性对各项成果的质量造成的影响,使得成果不因人而异,质量稳定可靠,应用顺畅。质量保障体系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制定基于软件规则的逻辑合理、操作简便的工作规范;另一方面就是确保这些工作规范得以贯彻执行。而竣工模型的校对与整合,是我们严格的校审制度的最后一环。

收集整理设备样本和维护信息;

根据现场情况更新形成各专业的竣工模型;

整合各专业竣工模型形成总体竣工模型;

整合并协调各专业施工模拟动画;

汇总并整合全套竣工模型。

校审整合是模型完工前最后一道关口,也是保证竣工模型和现场高度一致的最后一道屏障,为保障竣工模型的精确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流程,其中通过施工图校审、规则校审和接口测试三道关口层层把关,并按照先区域内校核,后全部模型拼装的过程,从制度上严格控制模型的质量。

根据标书要求和我方经验GB/T 8333-2022 塑料 硬质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垂直燃烧法.pdf,BIM施工模拟的最终提交成果如下:

设备样本及维护信息资料;

月施工进度模拟动画汇总;

复杂工序安装顺序模拟动画汇总;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pdf大型设备安装模拟动画汇总。

5.2.7质量保障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