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3玖峯禧项目CFG桩基施工方案.doc根据现场情况合理搭建临设,尽量利用场内现有设施,办公区和施工区严格分开,做到文明生产,各类废弃物运至指定地点,竣工时工完、料尽、场地清,所有临时建筑无条件拆除清理并恢复原状。
(1)编制施工方案,报施工总包方、监理审批;
(2)设备进场、组装、调试,向监理单位报验审批;
HG/T 3737-2018标准下载(3)按甲方提供的测量放线资料及桩位平面布置图进行放线;
(4)按材料供应计划备料,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原材复检。
(5)对进场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做好技术、安全、环境文明交底工作;
4.3.1管理人员配置
4.3.2施工人员配置
4.4设备材料配置计划
施工主要材料计划表
4.4.2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1)组织设备进厂,合理配置设备资源。
(2)施工设备进场,及时向监理报验。
(3)对计划进场的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保养,采购已损的备件,配备专门的检修维护人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完好率。
(4)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学习。
(5)根据本工程实际需要,组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配备符合施工特点和专业岗位设置要求的人员。
(6)本次CFG桩施工所采用的施工机具、设备数量与性能配置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主要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详见下表。
在测量班将施工边桩与施工基桩交底后,进行桩位布置。用白灰撒出左、右边线,按桩位布置图逐桩放样。
CFG桩位定好后,按设计要求在桩中心点上插一标杆,放好桩位后,移动CFG桩机到达指定桩位,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
开钻前量好钻具长度,并在机架上画上明显的进尺深度标志,保证成孔深度和有效桩长。桩机就位必须铺垫平稳,立柱垂直稳定牢固,钻头对准桩位。检查钻头活门是否闭合后,进行钻机就位,成孔钻机就位后必须平整稳固,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同时调整钻机水平。将钻机垂直偏差、高程等填到《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记录表》上。
钻孔开始时,必须确认桩位编号、孔口标高、孔深,准确无误后,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一般先慢后快,如发现钻杆摇晃或卡钻时应放慢进尺,钻头到达设计桩底标高时,于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桩长的依据。钻进过程中,平台应保持平衡,未达到设计标高不得反转或提升钻杆,如因特殊情况要提升钻杆或反转,应将钻杆提升至表面,对钻头活门重新冲洗、疏通、闭合。开始钻进或穿过软硬地层交界处时,应保证钻杆垂直,缓慢进入;在含有砖头、瓦块的杂填土层或软塑粘性土层中钻进时,应尽量减少钻杆晃动,以免扩大孔径。钻进时,应注意观察电流值变化状态,当电流值接近140A 时应及时提升排土,直到电流值变化在正常工作状态。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注意钻进情况,如遇卡钻、钻杆剧烈抖动、钻机偏斜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钻进至设计标高后方可停钻。
如遇堵管或其它故障,应及时处理,若钻头提出原灌入混凝土料面,先将钻头盖进行闭合处理,再将钻头插入混凝土面下1.0~2.0m 深度后再对桩体进行灌注。
5)移位、施工下一根桩
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成后,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在桩机移动过程中防止桩机本身和支腿对桩体的破坏。桩机移机至下一桩位施工时,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桩基施工完后,待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挖除桩间土后,确保桩身不受破坏,按设计标高采用人工控制挖土深度,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采用人工三点凿除法凿除桩头,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
(3)施工时,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高出长度应根据桩距、布桩形式、现场地质条件和成 桩顺序等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小于0.5m;
(4)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组(3块)试块(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养护28d,测定其抗压强度;
1.施工前应对入场的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进行检验。
2.施工中应检查桩身混合料的配合比、塌落度和成孔深度、混合料充盈系数等。
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体质量、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9.3.4的规定。
表4.9.3.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注:D为设计桩径(mm)。
(1)破桩时要控制标高。
(2)标高涂刷红油漆标记,且同一平面的标高不少于3个。
(3)确保桩顶预留达到设计要求。
(4)破桩头时,严禁破到标高红油漆标记以下部位。
(5)桩顶(圆台)区域必须手工凿除,确保成形。
(6)破掉的桩头严禁倒在圆台上,防止钢筋被压断、变形。
(7)桩头凿平后,必须得满足小应面的检测。
5.6质量通病预防和处理
(2)建立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
实行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使全体技术人员及有关职能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和要求,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确保施工顺利和工程质量优良。图纸会审着重研究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提出进一步改进设计、加快施工进度等合理化的建议。
(3)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所有分项工程开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制度,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及工人了解所担负的工程任务的技术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技术交底按技术责任制的分工,分级进行。各级技术负责人将本队承担的工程项目,将工程项目的构造、工程数量、技术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安全措施、进度要求,各分部工程施工组织的分工和配合,主要施工机具的安排和调配等及工程的施工计划,向所属的班组及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班组技术负责人按上述同样要求,并进一步将具体操作方法、劳动组合、机具配备等,对全体工人进行交底。各级人员接受交底后,进行讨论,充分了解自己在施工中应负的责任,并对改进施工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分级交底时,作好记录,作为检查施工技术执行情况和检查技术责任制的一项依据。
(4)建立材料检验制度
凡用于施工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都要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钢材、焊条、混凝土外加剂要有出厂证明和检验单,所有原材料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检验。配合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设计,经试验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新材料、新产品,要对其作出技术鉴定,制定出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后,才能在工程上使用。
(5)建立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本工程在接受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外,将建立自己的检查验收制度。在技术责任制中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应负的质量检查责任,同时设置专职的质量检查员,进行具体的检查工作,对质量进行监督、量测、试验及作出原始记录,检查结果交付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建立班组检查、班组互检及交接检查制度。
(6)建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的资料员对施工技术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从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对各类施工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实行标准化,电脑化管理。
6.2组织管理措施
(1)原材料采购之前要对分供方进行评价,从中选择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的厂家作为采购对象,建立供货关系,并作好记录。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具有稳定可靠的质量。
(2)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每个部位、分项、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标识用质量检查证和质量记录来载明。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严格按公司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进行,并根据本标段的施工技术要求,补充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达到质量优良。
(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用全员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6)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精心组织施工。
(7)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把施工图纸审签制、技术交底制、质量“三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安全质量检查评比奖惩制、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比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8)开展技术攻关,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关键部位成立QC小组和技术攻关小组,解决技术难关,确保施工一次成优。
(9)加强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在工程中使用,达到结构工程内实外美。
6.3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设三级质量检查制,在每道工序作业期间,班组质量检查组、项目质量检查组不断检查,按照设计和施工规程,发现总问题,立即解决。
6.3.1测量放线质量保证措施
1) 依据《桩基平面布置图》及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选用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测量人员上岗施测。为确保本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质量,采用全站仪测放轴线及桩位、水准仪按闭合水准路线将标高控制点引测至基坑内,控制点做好长久保护措施。
2) 桩位测放完成后,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逐线逐点复核检查,然后请建设方或监理单位复核,复核无误后,用长500mm、Φ18钢钎打成深300mm的钎孔,插入竹筷,并用白灰粉灌实后定位。
6.3.2 成孔质量保证措施
1) 孔径误差<20mm,孔深误差<100mm;垂直度≤1.5%。
2)安装就位,做到准确、水平、稳固,且钻机天轮、钻具和桩位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开钻前,由质检员复核桩位,检查钻头直径及安装对位质量,并经建设方或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方可开钻。
3) 成孔施工采用连续工作制,无故不得停钻,施工过程中作好施工原始记录。
4) 匀速钻进,确保开孔段钻孔的垂直度,钻进中如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停站,分析查明原因待处理后方可继续钻进。
5) 钻进结束后,立即压灌混凝土,混凝土供应必须连续。
6)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使成孔余土桩边堆放且不影响后续桩的施工。
6.3.3 混凝土压灌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浇灌前抽查坍落度,要求在180~220mm。
钻进结束后立即压灌混凝土,混凝土材料采用商品混凝土C20。桩身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详见商品混凝土控制资料。
1)钻机钻至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砼泵高压泵送砼,钻头活门被冲开,泵送3~4次,当砼面高出钻头1m后,开始提升钻具。提钻速度宜控制在2~3m/min。并根据提升速度控制砼泵泵送量,使砼面始终高于钻头1m左右。砼面由于螺旋钻叶片间挤满土,上部形成封闭性良好的“活塞”,借助具有一定压力的砼泵将和易性良好的砼输送至孔内并挤压孔壁。边提钻边泵压砼,形成规则的桩体。当砼面距地面1m左右时,应减缓泵送速度,控制砼泵送量恰能保证钻具提出后砼面跟地面相平。泵送混凝土连续进行,不可中断,确保混凝土输送畅通。
2) 为保证桩顶质量,经常测量混凝土灌注顶面深度,混凝土浇注时应高出桩顶标高≮500mm。
5) 每个班组制作一组混凝土试块,将试块及时拆模、养护、标明日期及时送检。
6.3.4挖桩间土及凿桩头质量保证措施
1)先用机械与人工配合挖桩间土,待开挖完成后再进行场地平整,控制好标高。
2)凿桩头施工控制:在人工凿桩头时,将设计桩顶标高标注于桩头上,使凿桩头时有可靠的标高依据。在桩体三面分别下錾子凿除桩头,即三点凿除法,避免桩头呈斜面状或凹状。
6.3.5质量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1) 孔斜预防:为了防止孔斜,首先严把钻机定位关,钻机定位要做到水平稳固,钻机天轮、钻具和桩位在同一铅垂线上。开孔时,采用匀速钻进,确保孔口段的垂直度。
2) 卡管、堵管事故的预防:开钻前,自检钻头活瓣卡簧是否正常,钻头活门开启是否自如。压灌混凝土前采用砂浆滋润泵管,以确保钻杆及泵管内壁光滑,灌注混凝土通畅。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避免粒径过大的粗骨料进入泵内堵塞泵管。
3) 停电预防:若遇停电检修,甲方应提前通知,以做好预防措施。
6.3.6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编
由施工员负责技术、资料的填写、收集及整编,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进度及质量检验同步实施,完工后由技术负责人统一整编
第七章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本工程安全管理的方针和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安全管理制度化、人员行为规范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物料堆放定置化的原则。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安全组长、专职安全员为主的安全管理小组,安全责任具体到各岗位人员,形成金字塔式的安全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图
1)制定现场文明施工措施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组织创建文明工地。
2)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职工进场安全教育及班前、班后的安全教育。
3)认真落实公司各项安全岗位责任制,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安全检查记录,进行安全活动比赛和评比工作。
4)负责施工班组的安全交底工作,检查落实安全“三保”措施,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参与安全事故的处理及分析。
5)搞好消防工作,做好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和完善。
7.2安全保证措施及安全技术措施
7.2.1 安全教育与培训
新进公司职工(包括新调入人员、实习生、代培人员等)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涵洞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2)进项目施工前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