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空压站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空压站设备安装).doc2.3现场物资供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合理存放、保管、使用。所有物资收验货后做好台账和标识卡片,不允许使用未经检验的物品。
2.4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材料供应计划。
项目部:按照业主制定位置,尽量设在施工现场附近,直接、全面地管理施工现场,更有效地发挥项目部的作用,全面控制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成本。
5.1根据设备或材料的种类,弄清其运输的重量、外形尺寸及轮廓,选用适当的运输及吊车完成设备转运工作;该项目进入现场的主要施工设备有5吨卡车、16t吊车、5吨叉车、电焊机、液压小车、人力车、手拉葫芦、磨光机、钻床以及电气试验装置、旋转连接器/拉力表、放线架90度滑排、2+1转向滑车、V型滑车、直线滑车、摇表、电气试验仪器仪表等。详见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见【附表3】。
5.2配备熟练的起重、操作人员,察看现场施工环境,尽可能估计各种因素(天气、交叉作业等)的影响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19职称工作手册,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本项目部根据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竣工工期的要求和公司生产任务的计划安排,针对本工程施工的工序,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的工程量、施工难度以及地方关系等周边情况,结合我公司多年总承包施工经验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对施工、技术力量的组织进行科学的测算,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施工力量:我公司将投入四个专业施工队进行本工程的施工,包括安装三个安装队以及调试队,分别负责各专业工作的安装和试验工作。各专业工种人员施工高峰时配置:详见【附表2】。本工程配备的专业工种人员要求一专多能,有利于本工程质量、进度的控制。
技术力量:本工程设项目总工一名,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各专业施工和协调,下设:电气工程技术员一人、压力管道安装技术员一人;质量员二人;安全负责人一人;资料员一人;材料管理员一人。
二、主要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案
本工程主要涉及以下系统设备的安装
1、动力专业:(1)空压机(包括进气过滤器、消声过滤器)安装
(2)冷冻干燥机本体安装
(3)动力管道(包括动力管道上附件如阀门、仪表仪器、管道过滤器、储气罐等)安装,范围从空压机进气机过滤器到储气罐出口阀门为止,含出口阀门。
2、给排水专业:(1)工艺循环水泵安装。
(2)工艺循环水管道过滤器的安装。
(3)工艺循环水管及其管道附件的安装(包括阀门、仪表等)。
具体范围从冷却塔(冷却水池)进出口法兰起至个设备的冷却水进出口法兰为止,冷却塔安装由冷却厂商负责。
3、电气专业:根据设计图纸,除照明、插座、照明配电箱、电动葫芦滑车线、电气接线和轴流风机接线外的所有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敷设和安装。包括设备控制箱等安装及相关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安装、调试。
1.1.1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现场,详细了解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安装部位。
1.1.2 要求土建施工完毕,各基础沉降观察点准确无误并有安装原始记录。
1.1.3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施工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设备检验员
对设备图纸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核查。同时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和了解设备随机技术
资料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作好专业图纸会审。
1.1.4 要求主厂房内的行车安装检测合格,具备运行条件。
1.1.5 将必要的施工机具,工具运送到场,接好施工临时电源,接好电焊机、
台钻、砂轮机等电源,安装好工作台和虎钳,将专用工具、测量工具、公用工
具、按类别摆设在工具架上,建立好借用归还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标准平
板、平尺应重吊放置,测量工具应由专检部门全面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1.1.6 基础验收及基础处理:
1.1.6.1 基础验收:
基础施工完毕应交付安装方一份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予埋件、予留孔洞、
管沟、基础表面以及基础沉降观察记录,以便安装前检查。其基础表面应平整无
裂纹、孔洞、蜂窝、麻面和露筋等现象,基础纵、横中心及有关尺寸偏差如下表
1.1.6.2 基础处理:
根据土建提供的基准点,用墨线划分出设备安装中心线,并将纵横中心线引到基础侧面,不易损坏的位置.
根据规范要求,每组垫铁间距不大于500mm 每组地脚螺栓旁考虑二组的原则,计算垫铁面积、选择垫铁类型。
误差±1mm,平垫铁座浆后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mm/m,座浆时要求用木锤敲打垫
铁,做到垫铁与砼砂浆充分接触。座浆后应养护7 天以上,如发现水泥砂浆座后
有裂纹、气泡需打掉重新座浆。
1.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2.1 、设备运输进场
1.2.1.1.设备到达业主仓库后,立即组织甲、乙双方及厂商代表及现场监理一同
协商开箱检查并清点验收,对设备制造质量和运输损坏等问题应及时组织 协商
1.2.1.2.设备运输到场后摆放在现场的临时堆放场地上。同时将备品备件清点并列清单,放置在专用备品库 以待交工验收后交付业主单位。
1.2.1.3.将专用工具,借出甲方仓库,供施工备用。
1.2.1.4.设备吊装前还应作全面检查,合格的设备才能进行安装。厂房内的设备
一般采用厂房内的行车进行吊装。厂房外的设备采用合适的汽车吊进行安装。
1.2.1.5.设备安装过程中要有专人保管和看护。
1.3 、设备安装施工方法
1.3.1、 安装工艺流程
基础处理 ——齿轮箱安装及检测—— 风机下机壳安装
风机转子安装 ——风机与齿轮箱对中—— 主电机检测——主电机安装 主电机与齿轮箱对中——基础第一次砼灌浆及养护—— 风机检测及扣盖 ——风机与齿轮箱对中精调 ——电机与齿轮箱对中精调 ——风机基础第二次砼灌浆——润滑油站安装及清洗—— 高位油箱安装
油——管配置、清洗、安装 ——空气冷却器安装 ——空气过滤器安装 ——风管及管件制作、安装 ——风机调试——风机外罩安装
1.3.2 、齿轮箱安装
1.3.2.1、利用厂房内行车或自备链条葫芦将齿轮箱吊装到基础指定位置上,利用经纬仪和调整垫铁的方法将齿轮箱找平找正,同时要求地脚螺栓在预留孔内垂直且不得碰壁;
1.3.2.2、打开齿轮箱大盖,利用150mm(0.02mm/m)框式水平仪、100mm 塞尺和
着色法来检测其齿轮箱中分面的水平度和齿轮的接触情况,并作好记录交监理及
1.3.2.3、齿轮箱检测合格后,清洗齿轮箱内的齿轮及箱体,作好记录交监理及业
主签字,然后扣好齿轮箱大盖。
1.3.3 、风机下壳体安装
1.3.3.1、风机到达现场一般为散件,下壳体安装采用厂房内的行车进行安装;
1.3.3.2、吊装到基础指定位置上后,利用经纬仪和调整垫铁的方法将风机下壳体
初步找平找正,同时要求地脚螺栓在预留孔内垂直且不得碰壁;
1.3.3.3、风机下壳体的找平主要是检测其中分面的水平度,检测方法一般采用
150mm(0.02mm/m)框式水平仪来进行检测,其要求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3.3.4、作好记录交监理及业主签字。
1.3.4、 风机转子安装及联轴节对中
1.3.4.1、风机转子要求采用专用吊装工具利用厂房内行车进行吊装,转子捆绑要
1.3.4.2、转子吊装到位后要对二轴瓦的接触情况进行检测,其要求应符合设计及
1.3.4.3、利用二块0.01mm 的百分表对风机和齿轮箱的联轴节进行对中调整,调
整过程中要随时对转子中分面进行水平控制,要求中分面水平和联轴节对中都要
1.3.4.4、作好记录交监理及业主签字。
1.3.5、 电机检测和电机安装
1.3.5.1、高压电机除厂家规定不能随便拆动的情况下,一般都要现场是进行检测,
检测主要包括:电机二端的气隙值、电机定子和转子的绝缘情况、电机二轴承检
测,其要求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3.5.2、利用厂房内行车将电机吊装到基础指定位置上,利用经纬仪和调整垫铁
的方法将电机找平找正,同时要求地脚螺栓在预留孔内垂直且不得碰壁;
1.3.5.3、利用二块0.01mm 的百分表对电机和齿轮箱的联轴节进行对中调整,调
整过程中要随时对电机轴承座的中分面进行水平控制,要求中分面水平和联轴节
对中都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装好找正杆(法兰与齿轮箱联轴节伸出端固定),将百分表(2 块)固定在找正杆靠电机端。
同时转动电机,齿轮箱联轴节,每90°方向记录百分表数据。
电机的垂直方向由斜垫铁来调整,水平方向的位移由千斤顶来调整,使百分表读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止。
1.3.5.4、作好记录交监理及业主签字。
1.3.6 、基础第一次砼灌浆及养护
本工程的风机基础第一次砼灌浆一般采用C35#细石砼,灌浆前要求对地脚
螺栓孔进行清理干净,灌浆时要求不能将地脚螺栓碰歪,同时灌浆一定要密实,
灌浆后养护7——10 天。
1.3.7 、风机检测及扣盖
1.3.7.1、风机检测包括:二轴承间隙检测、二轴承与转子接触情况的检测、转子
与机壳的间隙检测、中分面水平检测、联轴节同心度和端面间隙精调;
1.3.7.2、风机检测必须在地脚螺栓边拧紧边调整的情况下进行,直到所有检测都
1.3.7.3、作好检测记录交监理及业主签字后,可将风机壳体中分面涂上规定的密
封胶,利用厂房内的行车将风机大盖安装;
1.3.7.4、风机大盖螺栓安装要对称安装紧固,其拧紧力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3.8、 电机与齿轮箱对中精调
1.3.8.1、电机与齿轮箱的精调主要是联轴节的对中和电机二轴承座中分面水平度
的调整,其调整必须在地脚螺栓边拧紧边调整的情况下进行,直到所有检测数据
都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3.8.2、作好检测记录交监理及业主签字。
1.3.9 、风机基础第二次砼灌浆
风机基础第二次砼灌浆可采用C35#细石砼或BY—40 等类型的无收缩自流式
灌浆料进行灌浆,灌浆前一定要将基础全面清洗干净,再次请监理及业主签字确
认;然后将所有垫铁进行点焊,再制模灌浆;灌浆要求密实,但不得污染设备。
灌浆后要养护10—15 天。
1.3.10、配套设备安装
空气过滤器、冷冻式干燥机、油水分离器等设备按照设备技术文件,根据设备特点,在厂家的配合下进行安装。
1.4、管道系统安装方案
1.4.1.1安装前应检查管道组成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阀门、螺栓、垫片等)和管道支承件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1.4.1.2安装规范要求对阀门做必要的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并做记录,试验合格方能使用。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及时排尽内部积水,使之内部干燥。阀门密封面上应涂防锈油,关闭阀门,封闭出入口,并作标记。
1.4.1.3安全阀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开启压力进行调试,试验次数不少于3次,并填写试验记录。
1.4.2.1管子切割
碳素钢、合金钢管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当采用氧乙炔火焰切割时,必须保证管子加工的尺寸正确和切口表面平整。
不锈钢管、有色金属管应采用机械或等离子方法切割。不锈钢管用砂轮切割或锈磨时,应采用专用砂轮片。
切割:采用机械切割或气割,切口要垂直于管子中心线,并清除毛刺。
管子切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等。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坡口制备:坡口角度为30°~ 35°,钝边1~1.5mm。可用坡口机、手提式砂轮机进行加工,并应清除所有毛刺、锈迹、油污、灰尘等污物武钢三冷轧主厂房地坪施工方案,坡口内外20mm范围内要见金属光泽,以保证焊接质量。
管道组对:管道下料后,进行管道的组对,首先保证管线的直线性和弯头的角度,并注意管道水平转角和立体转角的准确性,要利用平台、量具、角尺等严格控制几何尺寸。
管道焊接:在焊接弯头时,应采用临时卡具或点焊卡板来保证焊缝间隙的均匀和角度的正确性,焊三通时,应采取防变形措施。在焊接后, 管内面焊口处不能有环状的凸出焊瘤,要保证管内壁相对平滑,防止以后物料在此存积堵塞管道。
管道焊缝检查:管道焊接完成后,焊缝要按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缺陷处,应及时进行返修,合格后做好记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管道试压:为了确保管道的施工质量,管道焊缝按设计规定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后还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分别按设计压力的1.5倍和设计压力进行。管段标识、封口保护:预制管段检查合格后,应按预制图纸进行管段标识。该标识为临时标识,但应保证其在安装之前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对管段所有开口部位应采用管帽或其他材料进行封闭保护,以确保管道内部清洁,并保证法兰密封面及其他端面不被损坏。
1.4.1.2弯管加工
弯管宜采用壁厚为正公差的管子制作。当采用负公差的管子制作弯管时DLT 1946-2018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X射线透视成像现场检测技术导则,管子弯曲半径与弯管前管子壁厚的关系宜符合下表:
弯曲半径与管子壁厚的关系 表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