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层住宅楼电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3.5劳动力需要用量计划:
3.6 材料计划如下表:
3.7主要器具设备计划
GB/T 38127-2019标准下载四、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4.1 施工工艺组织方案
本栋电气工程主要施工项目:钢管敷设;半硬阻燃管暗敷设;管内穿线;电缆敷设;控制箱,配电箱、柜安装;器具安装;防雷与接地、等电位;电力及附属设备安装;调试工程竣工交验等。
4.2.1 本工程具有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质量标准要求高等特点。土建结构为大模板,剪力墙,现浇砼量大,预埋设的电气导管、盒、箱位置必须准确、到位,不得遗漏,否则将无法补修。砼中的隐蔽工程必须作为特别控制,隐蔽前,施工队质检员、电气处质检员必须全部检查确认。
4.2.2 材料供应必须提前到位,做到品种齐全、优质,监理及建设单位满意。
4.2.3 施工前施工队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班组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工人必须了解本工程本工种的施工工艺方案、主要技术措施、质量要求、工期保证、成品保护措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及消防措施。
4.2.4 必须依据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统一标准中《强制性条文》在工程中强制执行。
4.2.5 在施工中,各工种间衔接必须紧揍合理,多专业配合。防止出现窝工,尽量压缩劳动力,积极配合土建施工进度,根据自身需要及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好平行流水施工和立体交叉作业。
4.2.6 在主体施工阶段,组织好各种电气导管的暗敷设、器具盒准确位置的预埋、防雷引下线焊接、总等电位及局部等电位的焊接与埋设等工序,进行平行流水施工。
4.2.7 主要工程结束后,进行开关盒、插座盒、配电箱体安装埋设;管内穿线;电缆敷设;配电箱、柜等安装接线等,进行立体交叉作业。
4.2.8 完工后,进行各种电气测试试验、调试、试运行等工作。
4.2.9 整理完善竣工资料,进行竣工检查交接验收工作。
4.2.10 做好回访保修服务工作。
五、主要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5.1导管暗敷设及预留盒、箱套预埋设
5.1.1 工艺流程:
5.1.2 方法与措施
5.1.2.1 钢管应壁厚均匀,内部清洁无毛刺,管口光滑无锐边,外观不应有变形,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半硬阻燃管,必须使用阻燃产品,氧气指数大于27的产品,进场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
5.1.2.2 本工程土建结构为大模板剪力墙,埋设正式盒、箱底时,无法定准确标高,而且盒、箱距墙面过深,因此预埋设木制盒、箱套。
5.1.2.3 加工开关、插座盒套,用15mm厚软杂木板做盒,尺寸为80×100×201带底。用木钻开进出管孔,暗配电箱套,用20mm厚软杂木板,尺寸比图中标两边各大60mm,高度比图中标注尺寸上下各大201mm,深度大20mm,上下按图中标注管径数量开孔,用编织袋四周包严,防止砼浆进入。
5.1.2.4 根据施工图要求,确定盒、箱轴线位置,以结构弹出的线为准,接线尺量,标出盒、箱尺寸位置。灯位盒处涂漆标记并用两根300的钢筋交叉绑扎或用铁钉绑扎钉牢防止松动。砼墙中的开关、插座盒处预埋木盒套,拆模后,拆除木盒套,再装正式盒。在浇砼时,设专人监护,防止管盒移位。 墙中暗管在进开关盒、插座盒及暗箱处应考虑预埋管距墙面深度应加抹灰厚度(15~20mm),使管能顺直进入盒、箱内,其长度不应大于5mm,管口平齐光滑,箱内管长度一致。
5.1.2.5 钢管煨弯可采用冷煨或热煨,直径25mm以下的钢管可用手动弯管器,25mm以上的钢管可采用液压弯管器煨弯,器具应与导管径适配,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馅和裂缝现象,多管明设时,应保持半径协调、一致、保质又美观。明敷管弯曲半径≥6倍其外径,砼中管弯曲半径≥10倍管外径,弯扁度≤0.1管外径。
5.1.2.6 暗配管的路径沿最近的线路敷设,管路长超过下列长度的应加装过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30m,有一个弯时20m,有两个弯时15m,有三个弯时8m。导管引入或引出电缆桥架时,导管必须用配件固定在桥架上。
5.1.2.7 电线导管在现浇砼中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两层钢筋的中间,或敷设在负筋上,管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2,距建筑物表面距离不小于15mm,并绑扎牢固,防止导管从盒中滑出。管进暗箱5mm,加护口,用胶带封堵,防止进入杂物。成排进入配电箱的管路,排列整齐。暗配管连接,采用套管焊接,套管长度为管外径的3倍,且套管在连接管的中心,钢套管焊接严密牢固,阻燃管连接,套管加胶粘牢,明配钢导管50mm以下,套丝连接,丝长为管接头长的1/2,并外露2~3扣;非镀锌钢导管,连接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50mm以上钢导管可套管连接。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
5.1.2.8 导管在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作好预留孔洞及预埋管件工作。墙内电气埋管时,导管从砌块孔中穿过防止墙体及抹灰层开裂。
5.1.2.9 在落地式配电箱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
5.1.2.10 明配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5.1.2.11 钢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在动力工程中长度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长度不大于1.2m。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
5.1.2.12 电缆及导管的弯曲半径如下表:
5.1.3 技术措施与质量要求
5.1.3.1 必须严格执行落实电气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
5.1.3.2 电气暗配管路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要求,接头固定要牢固,进箱盒长度要到位,不得遗漏,并保证管内通畅,决不可堵塞。
5.1.3.3 箱、盒套预埋位置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特别是开关盒距门边尺寸,必须在160~201mm中间,并全楼一致,(装完面板尺寸要求为距边150~201mm,全楼一致)。
5.1.3.4 隐蔽工程要达到优良。
5.2 开关盒、插座盒、暗配电箱底安装
5.2.1 工艺流程
5.2.2 方法与措施
5.2.2.1 土建拆模后,电工用钢铲将预埋的盒套、箱套拆除,要保护好管不受损坏,并注意对土建的成品保护。
5.2.2.2 测量标高,安装开关、插座盒及配电箱底,四周及底后部用砼、砂浆添实,保证不空鼓。
5.2.2.3 盒、箱底埋设标高要考虑面板底边距盒、箱底底边距离,其标高加出此量。
5.2.3 技术措施与质量要求
5.2.3.1 开关高度为1.3m,距门边150~201mm,全楼一致,偏差3mm。
5.2.3.2 插座高度500mm(按施工图标注)。
5.2.3.3 同一场所开关、插座高低差4mm,并列安装高低差0.4mm,面板紧贴墙面垂直偏差0.4mm。
5.2.3.4 配电箱高度差+8mm。箱盖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垂直度1.5‰。
5.2.3.5 管进盒顺直,管口平齐、光滑,长度≤5mm;配电箱进出管长≤5mm,并一致。
5.2.3.6 此项工作非常重要为后续项目打基础,决定最终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必须认真对待。
5.2.4检验方法:尺量、线坠吊。
5.3 管内穿线(缆)
5.3.1 工艺流程
5.3.2 方法与措施
5.3.2.1 清扫管路,可用压缩空气吹入已敷设的管路中,除去残留的灰土和积水。如无压缩空气,可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的杂物和积水擦净。
5.3.2.2 穿引线钢丝:管内穿线前大多数情况下,都需用钢丝做引线,用Φ1.2~Φ2.0mm的钢丝,头部弯成封闭的椭圆圈状,由管一端逐渐的送入管中,直到另一端露出头时为止。
5.3.2.3 导线选择:按系统图标注、结合平面图选择导线型号、规格、根数、颜色。(相色:A相—黄、B相—绿、C相—红、零线(N)—浅兰色、保护线—黄绿相间色、控制线—除上述颜色外的颜色,并全楼一致)。
5.3.2.4 放线:放线前应核对导线规格、型号及颜色,检查绝缘层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退换。为使导线不扭结、不出背扣,最好使用放线架,无放线架时,把成盘导线平放在地上,把内圈线头抽出,并把导线放得长些,切不可从外圈抽头放线,否则会弄乱整盘导线或使导线打成小圈扭结。
5.3.2.5 在穿线前将钢管护口套牢。
5.3.2.6 引线与导线结扎:当导线数量为2~3根,且距离较近,将导线穿入引线钢丝端部圈内折回拉入管内。如导线根数较多或截面较大,要把导线端部剥出线芯,并斜错排好,与引线钢丝一端圆圈穿入折回缠绕接好然后拉入管内。
5.3.2.7 穿线:一人在一端拉钢丝引线,另一人在一端把所有的电线紧捏成一束送入管内,二人动作应协调,并注意不得使导线与管口处摩擦损坏绝缘层。
5.3.2.8 剪断导线:导线穿过导管后,应按要求适当留出余量以便以后接线。接线盒、灯位盒、开关盒内留线长度出盒口不应小于150mm,配电箱内留线长度为箱体半周长。
5.3.2.9 导线连接:在割开导线的绝缘层时,不得损伤线芯。
①盒内单芯线并接接法:将剥掉绝缘层导线端相并合,在距绝缘层15mm处用其中一根长些芯线,在其连接线端缠线≥5回剪断,把余线头折回压在缠绕线上再搪锡。
②箱内多芯铜芯导线连接,按导线线芯结合直径,剥去适当长度的绝缘层,并各自分开线芯进行合拢,用铜绑线进行密绕绑扎,绑扎长度为其几根导线合拢的直径的5倍,连接处必须搪锡。
5.3.2.10 包扎绝缘:在包扎绝缘带前,应先检查导线连接线,是否不伤芯线,连接紧密,是否存在毛刺,有毛刺必须先修平。
①绝缘带应先从完好的绝缘层上包起,先裹入1~2个绝缘带的带幅宽度,开始包扎,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收紧绝缘带。
②用高压绝缘胶布包缠时,应将其拉长2倍以上进行包缠,并注意其清洁,否则无粘性,再用黑胶布包扎,要衔接好,半叠半包缠,使之紧密。
③当采用粘性塑料绝缘带包布时,半叠半包缠不少于两层。
④并接头绝缘包扎时,包缠到端部时应再多缠1~2圈,然后将此处折回,反缠压在里面,应紧密封住端部。
⑤还要注意绝缘带的起始端不能露在外部,终了端应再反回包扎2~3回,防止松散。
5.3.3 质量要求
5.3.3.1 必须严格落实执行电气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
5.3.3.2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5.3.3.3 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内截面积的40%,绝缘导线额定电压不得低于500伏。
5.3.3.4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电线,不得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5.3.3.5 敷设于垂直线路中的导线,每超过下列长度,应在接线盒中固定:50mm2及以下时为30m;70~95 mm2为20m;120~240 mm2为18m。
5.3.3.6 焊缝应饱满、光滑,锡焊不应使用酸性焊剂。
5.3.3.7 截面10mm2及以下单股铜芯导线,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导线芯线拧紧挂锡后,可与电气器具的端子直接连接。
5.3.3.8 压接法连接时,连接管、接线端子、压模的规格应与线芯截面相符;不得采用开口端子。
5.3.3.9 管内导线不得接头。
GB/T 38232-2019标准下载5.3.3.10 接头的绝缘强度不得低于导线原有的绝缘强度。
5.4 用电器具安装
5.4.1 工艺流程:
5.4.2.1 开关安装:首先将盒的杂物等清除,擦去灰尘,按图型号要求选件,跳板开关均为暗装开关,开关与面板连线一体,安装方便。应使开关断相线,并应根据跳板或板上的标志确定面板的安装方向。面板上有指示灯的,指示灯应在上面,跳板上有红色标记的应朝下安装;面板上有产品标记或跳板上有英文字母的不能装反,更应注意带有ON字母的是开的标志,不应颠倒反装而成为NO;跳板上部顶端有压制条文或红点的应朝上安装。当无任何标志的,应装成下部接时,开位置,上部接时,断位置。全楼开关开断位置应一致。两联及以上多联开关的电源线,在盒内按开关极数做电源线分支连接,连接方法措施要求同前。剥掉导线端部绝缘,不得伤线芯,按灯具位置顺序,将控制线及电源线接入开关相应端上、压牢,再将面板固定在盒上。
5.4.2.2 插座安装:清盒工作同开关安装。插座是长期带电的电器,是线路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插座的接线孔都有一定的排列位置,不得接错,尤其是单相带保护接地插孔的三孔插座,一旦接错,就容易发生触电伤亡事故。插座接线时DB4403T265-2022标准下载,应仔细地辨认识别盒内分色导线,正确与插座接线端子连接。①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②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③接地(PE)或接零(PEN)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如下图:
左孔接零线 上孔接保护地线(PE) 上孔接保护地线(PE)或保护零线(N)
L1 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