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江苏]某小区园林施工组织设计.doc⑤、起吊:(指全冠树木)
A、大树挖掘包扎好之后,必须当天吊出树穴。
B、起吊的机具和装运车辆的承受能力钢筋砼排水暗涵施工方案,必须超过树木和泥球的重量(约一 倍)
C、起吊绳必须兜底过重心,树梢用绳(小于45度)挂在钓钩上,收起浪风绳。
D、软包装的泥球和起吊绳接触处必须垫木板
E、起吊人必须服从地面施工人员指挥,相互配合。吊臂下和树周围除施工人员外,不得停留他人。
F、起吊时如发现有未断的底根,应立即停止操作,须切断底根后方可继续起吊。
G、树木起吊同时,装运车辆须密切配合。
H、装车时树根必须在车头部位,树冠在车尾,泥球要垫稳,树身与车板接触处,必须垫软物,并做固定。
I、苗木装车必须轻吊,轻放,禁止拖拉苗。
A、苗木运输,必须有专人押运,遇有电线或桥梁限重等影响运输困难时,必须及时排除,方可继续运输。
B、苗木运输应合理搭配,不超高,不超宽,必须符合交通规则,不得损伤树木,不得破碎土球。
C、对全冠树木的运输,必须对根部保护(盖草包),要保护根部湿润。
D、如遇大风,寒冷天气,运输途中要用油布覆盖,防止叶片被风吹干。
E对苗木要求晚间运输,途中对叶片喷水保护。
2.3.4、苗木种植:
①、本工程属非最佳种植季节:
A、按照“园林栽植技术规程”和“大树移植技术规程”的标准;
B、根据本公司多年来的种植经验;
A、再一次核对苗木品种,数量,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树枝和土球损坏情况;树枝有损坏应修剪整理后才可种植;土球有松散露底的,应在树穴相应的部位填土,严禁土球底部出现空隙。
A、树根或泥球大小与树穴规格相适应。
B、种植穴内底土回填深度必须使树木种植后,根颈部位高出地面,(待树木下沉后,可保持原深度)。
④、带土球苗木栽植:在坑槽内填种植土填至土球底面标高,土球放至填土面上,定好种植方向再打开土球包装物(取出包装物)然后从坑槽边缘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层捣实,培土到土球深度2/3时,作围堰,浇水,水渗后泥土下沉,再补填种植土,再浇足水,整平。
为考虑本工程的形象,我们建议274株大苗均采用满冠种植,故对大树的移植严格要求。
A、树木的选择:选用预先断根的树木,断过根的树木,须根比较发达易成活。
B、树木的修剪:凡病枯枝、过密交叉徒长枝均应剪去。修剪量与移植季节、根系情况有关,一般为树冠的1/4。
C、起苗、包装、运输:详见(苗木起苗包装运输)。
D、树木栽植:将树木轻轻地斜吊放置到已准备好的种植穴内,撤除缠扎树冠的绳子,并以人工配合机械,将树干立起扶正,初步支撑。树木立起后,仔细审视树形和环境关系,转动和调整树冠的方向,使树姿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并应尽量地符合原来的朝向。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分层填土分层筑实,把土球全埋入地下。在树干周围的地面上,也要做出拦水围堰。最后,灌一次透水。
A、乔木在栽植后支撑。
B、支撑可用四角支撑。
C、支柱要牢固,树木绑扎处应夹垫软物质,绑扎后树干必须保持正直。
A、移植前,栽植土面必须除去杂草根、茎,并经过仔细平整,做好床坪,土层厚度应小于20cm。
B、草块铺设后应充分浇水、滚压,在新根扎实前,不可践踏。
3、对现场不利条件的对策
现场不利条件最主要的是工期紧且交叉施工严重,因此要对这个不利条件带来的困难和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在整个施工养护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3.1、现场不利条件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3.1.1、工期紧且交叉施工严重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基本情况:根据现场踏勘,主体工程的脚手架虽然拆除,但总体配套及道路尚在施工之中,交叉施工严重;另外本工程的竣工日期要求为2016年12月底小区就要交付,即施工工期在两个半月左右,工期紧,这对土方造型、苗木种植相当不利。
3.1.2、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总协调、总管理和总控制下,加强与土建、管线、道路等施工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前道和友邻施工单位的进度动向,安排好我方施工计划。
3.1.3、区施工计划和方案。根据土建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情况,将整个施工范围分为可施工区域和暂留区域,并分别制订其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有利于合理调配劳动力,通过分区工期计划落实,来确保整个绿化工程正常施工。
3.1.4、在土方造型施工中认真执行有关的规范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回填土下沉问题:采取控制土方堆置厚度,清理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避免回填土下沉的现象;回填土不密实问题:采取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湿润,若太湿夯不密实呈“弹簧土”现象时,暂停一段时间施工,避免直接拍打,使弹簧土含水量逐渐降低,或将土层翻起进行晾晒。“弹簧土”较严重的地方则将“弹簧土”挖出重新换好土。然后对种植地块进行全面整地,先用农用旋转犁进行浅耕碎土,这样既有利于切断表层土毛细管,又有利于提高表层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再在种植前,按计划和技术要求进行平整、开排水沟,作到地形平整,排水通畅,
3.2、因时值晚秋季节,故落叶苗木选择、挖运、种植的措施得当将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
3.2.1、首先我们选用邻近地区或相似立地条件上的苗木,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位受污染和损伤的苗木,固其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生长势,有利于根系恢复生长和提高成活率。邻近地区的苗木运输距离短,苗木及土球不易损坏,途中蒸腾失水少,有利于提高种植质量。
3.2.2、为有利于生长,土球直径和裸根根系丛径比常规种植适当放大,主次根比例适当,尽量多带须根。装卸运输时小心保护土球根系不受损伤,受损或泥球掸落的苗木应被淘汰。
3.2.3、苗木栽植后初期,根系恢复慢,吸水能力较差,为有利于树体水分平衡,应尽量减少水分蒸腾,防止根部和树体失水。在苗木产地先进行一次初修剪。运输时用防雨布外围遮盖,用草包或稻草保护根部。若植株不处于休眠状态,在叶面喷洒防脱水剂。作到随挖、随运、随种。不可将苗木置于工地两天以上而不栽种。考虑到本工期在两个半月左右,若不能立即栽植的苗木我们将置于种植器中培养,并放阴暗处用湿润的草包护根。
3.2.4、栽植措施:
①、施工时严格按进度计划,合理调配施工力量,及时组织苗木调运,抓紧完成种植,有利于新种苗木的缓苗和恢复生长。
②、种植过程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挖穴穴底要平,切忌锅底状;填土采用细碎的均匀混合土,并分层填实,切忌在根系周围有大土块或空洞,以避免树穴积水盐渍。为防止地下水反盐危害树根,采取适当高栽。
③、浇定根水决不能用含盐量高的水浇。用河水时,含盐量必须低于0、5%。对发根较难较慢的树种,用生根粉溶于自来水中,在浇定根水时使用,以促使发根。
3.2.5、养护措施:
①、地表覆盖,松土保墒。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应充分利用种植的灌木及自然生长的地被植物作为覆盖植物。对于树基部四周地表层,应及时松土,尤其是干旱天气,经常松土并覆盖苦草层,有利于保墒。
②、抗旱浇水,雨涝排水。苗木栽植后早期养护阶段和干旱天气,要采用人工浇水。对常绿树种叶面喷水,量少次数多,视气温和干旱情况每天一次或两次;树根部土壤浇水,次数要少量要适当浇足,即为满足根部需水。雨涝天气要注意排水通畅,如有局部积水现象则要挖坑吸水。
③、生长旺盛期辅以根外追肥。新栽树木经过一段生长恢复期后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往往因土壤养分不足或根系吸收困难,而出现生长停滞回头现象,此时可采用磷酸二氢钾溶于水中喷施叶面,进行根外追肥,促进生长。
3.3、雨季施工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3.3.1、提前做好场地,道路的排水布置,检查整个工地的排水系统,及
水沟与下水管道是否畅通。
3.3.2、仓库等要检查,修补,不得漏雨。
3.3.3、仓库要加强防范,地坪要高该地区积水线50cm,工人
宿舍,食堂屋面应做全面检查。
3.4、大风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基本情况:本工程施工现场地处长江边的镇江,施工期间或施工后有可能遇上大风。而新栽苗木根系浅,根系及树穴内填土与大地的结合程度低,如无固定支撑措施,大风来时,轻则树干摇摆,重则倒伏,使刚进入恢复生长过程中的根系及新生出的根毛与周围的土壤松脱,严重影响新根的吸水和生长。同时,由于大风来时,加剧了苗木水分蒸腾,往往会造成新叶萎缩,而当大风来临拌有较大降雨,将会造成松动倒伏苗木的树穴积水,这对新栽苗木的极为不利。
3.4.1、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防止苗木风倒为重点,在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全过程中,作好苗木固定,专人检查加固,防台准备及风后处理各项工作,尽量将风害对新栽苗木的可能危害降到最低。
①、树木栽植后立即按技术标准,设计要求进行固定,并针对本工程中的个别树种进行搭建荫棚和增设雾状喷淋。
②、养护管理期间,有专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松动立即扎紧。
③、作好抗大风准备,对树木存在根浅、迎风、砂质松土立地、树冠过大、枝叶过密等情况,采取增加绑扎、绳索加固及疏枝等措施。
④、雷雨季节安排专人值班,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并准备好可能出现不利局面的应急措施。
⑤、大风天气后,对倾斜、倒伏苗木及时扶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4.2、汛期排水防涝:组织防汛抢险队,对地势低洼和易涝树种在汛期前做好排涝准备工作。对树冠大、根系浅的树种采取疏、截结合方法修剪,增强抗风力。
五、质量及保证体系、措施及苗木养护措施
2、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质 量 保 证 组 织 结 构
2.1、为了达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合格,成立由工程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由施工员、专职质量员、材料员等各有关施工班组负责人参加,是本工程质量的组织保证。
2.3、在本工程中推选全面质量管理(TQC),即全员、全工地、全过程的管理。在施 工中组织QC小组活动,按照PDCA循环的程序,在动态中进行质量控制。
2.4、在公司现有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本工程的质量责任制,以明确各部门、各施工人员的质量责职,做到责职分明,奖罚有道。
2.5、保证工程质量,对过程实行严格控制是关健措施。对材料质量、苗木质量、施工顺序、施工操作规程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各分部工程施工严格按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施工要点和施工注意事项执行。
2.6、所有工程材料进场都必须具有质保书和苗木检疫证,材料采购先由技术部门提出质量技术要求交材料部门,采购中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同种材料以质量优者为选择先决条件,其次才考虑价格因素。
2.7、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组织工程质检验收。施工项目质检验收分三个层次进行,即项目部自检验收、公司内部验收、以业主为主由市质监站、监理公司参加的竣工验收和移交验收。
项目部在平常检查把关的基础上,在初步完工后,由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长参加,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自检验收。如发现质量问题,由施工班组及时整改,直至达到优良标准,报公司验收。
3、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3.1.1、研究和会审图纸及技术交底
通过研究和会审图纸,广泛听取使用人员、施工人员的正确意见,弥补设计上的不足,提高设计质量;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难点。技术交底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以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了解本工程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施工操作要求等。
3.1.2、劳动力准备:施工力量的集结,能否进入正常的作业状态;劳动力的调配,工种间的搭接年产120万吨矿井建设施工组织设计,能否为后续工种创造合理的、足够的工作面。
3.2、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3.2.1、施工工艺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施工应按照“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规定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作业规范要点、工作顺序、质量要求进行。对关键环节的质量、工序、材料和环境应进行验证。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符合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3.2.2、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施工工序质量管理,包括影响施工质量的五个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使工序质量的数据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工序检验等方式,准确判断施工工序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以及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在出现偏离标准的情况下,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使之处于允许的范围内。
3.2.3、人员素质的管理:定期对职工进行规程、工序工艺、标准、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意识教育。
3.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3.3.1、工序间的交工验收工作的质量管理:对施工全过程的分项与分部施工的各工序进行质量控制。要求班组实行保证本工序、监督前工序、服务后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业性的“中间”质量检查,保证不合格工序不传入下道工序。
3.3.2、竣工交付使用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竣工后,由施工项目的上级部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竣工验收标准机场二期工程高架桥预应力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鉴定,评定等级。通过交工前的预验收,找出需要修补的工程,并及早安排施工。还应作好竣工工程的保护,以提高工程的一次成优及减少竣工后返工整修。
3.4、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强化验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