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A水电站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某县A水电站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县A水电站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土石填筑用1.0~1.6m3反铲在首部枢纽碴场回采,装5~8T自卸汽车运输,59KW推土机压实。

块石护坡由人工从开挖料中捡集,装1~2T机动翻斗车运输至现场用人工抛填,水上部分辅以人工码放。

围堰拆除土石围堰拆除采用1.0~1.6m3反铲装5~8T自卸汽车运至碴场。

根据A的水文特性、本工程导流程序及施工总进度安排,截流时间初选在12月底,由于流量较小,故截流较为简单。

截流方式为单戗立堵截流DB/T29-274-2019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京津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pdf,截流戗堤与上游横向围堰相结合,左右岸双向进占。截流难度较小,采用一般石碴即可完成截流任务。

8.3.8 基坑排水

河道坡降较陡,截流后基坑基本无积水,无初期排水要求。

8.4 主体工程施工

8.4.1 首部枢纽工程施工

8.4.1.1 主要施工特性

首部枢纽位于洪坝河、A汇合口下游70m,坝轴线方位角N29°20′58″W,坝顶高程2110.90m,最大坝高9.4m,总长156.0m。由底格栏栅坝、溢流坝、左右岸非溢流坝、沉沙池、引渠等组成。

主要工程量:覆盖层开挖64620m3,土石回填1000m3,混凝土浇筑12260m3。

8.4.1.2 施工程序

首部枢纽后引渠、压力涵管和隧洞进口施工不受洪水影响,可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灵活安排。

(坝)0+000~(坝)0+027.00的施工程序受导流规划控制。根据施工导流规划,第一年4月~10月,施工右岸挡水坝段、前引渠和沉沙池,利用预留岸边土埂挡水(Q=75.8 m3/s、全年 P=20%);

11月~12月份施工(坝)0+010~(坝)0+027坝段,利用预留岸边土埂挡水(Q=9.39 m3/s、11~12月 P=20%),同时施工导流明渠和上游围堰,导流明渠,12月中旬完建导流明渠;

12月底河道截流,第二年1月~第二年3月施工基坑内的(坝)0+000~(坝)0+010.00坝段,河道来水从右岸导流明渠通过。第二年的4月开始,拆除上游围堰,来水从完建的底格拦栅坝通过, 4月完建首部枢纽。

为沟通首部枢纽施工时的左、右岸交通,开工前需在坝轴线下游约100m处修建1座跨度约20m的临时桥梁,以沟通左右岸交通。

8.4.1.3 施工方法

首部枢纽的覆盖层开挖规模均较小,且分布在底格拦栅坝、沉沙池、引水暗涵,施工中拟采用采用1.0~1.6m3反铲挖装5~8t自卸汽车运输,辅以人工开挖修整边坡和开挖齿槽等部位,弃碴均运至首部附近的碴场。

首部枢纽混凝土浇筑采用HZS30型拌和机制备,除排架、柱、门槽砼为二级配外,其余用三级配砼,立组合钢模板,2.2kW振捣器振捣。

底格拦栅坝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车、溜槽入仓的方法,挡水坝及沉沙池混凝土采用反铲吊1m3吊罐入仓,引渠砼一般采用人工入仓。

土石回填施工所需料源就近在弃料场回采,1.0~1.6m3反铲挖装5~8t自卸汽车运输,59KW推土机平仓压实,人工洒水。

8.4.2 引水隧洞施工

8.4.2.1 主要施工特性

引水隧洞沿洪坝河右岸布置,隧洞总长3057.244m,进口高程2379.70m,末端底高程2365.00m,纵坡0.004835297。

主要工程量:覆盖层开挖400m3,石方洞挖21402m3,混凝土浇筑6795m3,锚杆2889根,喷混凝土681m3,回填灌浆7323m2,固结灌浆8464m。

8.4.2.2 施工支洞布置

引水系统为控制工期的关键项目,为尽可能缩短工程建设工期,电站尽早地发挥效益,应结合引水隧洞的布置特点、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地布置施工支洞,以缩短隧洞控制段长度及工期。

施工支洞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结合引水隧洞的布置特点,利用沿线河道及沟谷凹陷地形,合理地布置施工支洞,力求支洞长度最短,支洞间控制的主洞长度、工期均衡;

②尽可能将支洞口布置在基岩出露或覆盖层较浅的位置,同时综合考虑支洞外道路交通的布置及生产设施的布置;

③避免支洞沿断层或岩体破碎的沟谷布置,尽可能将支洞布置在较好地质条件的围岩中;

④尽可能将支洞与主洞的交叉口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

⑤支洞断面型式与主洞断面及其施工方法相匹配。

根据引水隧洞的布置情况,结合隧洞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引水隧洞施工共布置2条施工支洞,可开辟4个施工工作面。分别为隧洞进口、1#支洞、2#支洞,由于2#支洞布置在压力管道上平段,下游承担引水隧洞的施工。

8.4.2.3 石方洞挖

Ⅱ、Ⅲ类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周边光面爆破,月平均开挖进尺约100m/月。

IV类围岩地段,开挖程序分上、下半断面开挖,上半断面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可采用全断面开挖和分两部环形开挖方法。上、下半断面之间开挖台阶长度5~8m,便于上台阶推碴至下部出碴。下半断面开挖采用全断面法一次开挖成型。月平均进尺约50m/月。

V类围岩开挖程序也分上、下两个半断面开挖。上半断面视地质情况分两部开挖或中导洞先行的三部开挖方法。下半断面开挖拟采用全断面开挖或错口开挖方法进行。月平均进尺约30m/月。

引水隧洞各类围岩比例为Ⅲ类40%、Ⅳ、Ⅴ类60%。加权月平均开挖进尺约65m。安排引水隧洞施工进度时按月平均进尺60m/月考虑。

8.4.2.4 临时支护

施工临时支护工程量:C20喷混凝土1446m3,锚杆(φ22,L=2.5m)3132根,钢筋网21t,钢支撑35t。

8.4.2.5 洞内通风排水

在各支洞口布设37kW可逆式轴流式通风机,爆破后采用吸出式通风方式,其它时间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通风管直径为40cm。

隧洞顺坡工作面一般采用自流排水,倒坡工作面随掘进进度开挖积水坑,小型水泵抽水排出。

8.4.2.6 砼衬砌

临时支护喷混凝土紧随开挖工作面及时实施,永久支护喷混凝土随隧洞开挖打眼同时进行,与开挖工作面保持约50~60m的距离,以免相互干扰。采用PH30喷射机施喷。

喷混凝土施工月平均进尺约85m/月,底板混凝土浇筑月平均进尺约300m/月,边、顶拱混凝土衬砌月平均进尺约80m/月。

8.4.2.7 隧洞回填及固结灌浆

8.4.3 调压井施工

8.4.3.1 主要施工特性

调压井布置于右岸山体中,由竖井、上室及交通洞组成。竖井采用圆形断面,内径1.5m,底板高程为2365.00m,顶高程2400.00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厚60cm,并进行周边固结灌浆。上室长130.0m,断面为城门洞型,衬砌后宽2.0m,高2.5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厚40cm,顶拱进行回填灌浆。交通洞长50m,断面为城门洞型,衬砌后宽2.0m,高2.5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8.4.3.2 施工通道

调压井上部作业面施工通道利用其交通洞。井底施工通道用2#施工支洞,2#支洞长120m。

8.4.3.3 交通洞石方洞挖

交通洞开挖断面2.8 m×3.3m(宽×高),全断面钻爆法施工。手风钻和气腿风钻钻孔,人工装药爆破,由人工装机动翻斗车出碴,洞外用滑轨运至山下,再由1.0~2.0m3装载机装5~8t自卸汽车运输方式。

在洞口布设37kW轴流式通风机,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出尘散烟,通风管直径为40cm。

8.4.3.3 石方井挖

8.4.3.4 砼浇筑

交通洞及上室混凝土由压力管道上平洞出口处的JZ500型拌和机制备。机动翻斗车运至工作面,HB30型砼泵泵送入仓,组合钢模板;底板砼由机动翻斗车运混凝土直接入仓,用拖模施工。附壁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振实。

调压井井筒砼由设置在压力管道上平洞出口处附近的JZ500型拌和机制备,机动翻斗车运输至调压下部,HB30砼泵送入仓;采用滑模,附壁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8.4.3.5 调压井灌浆

灌浆施工方法同引水隧洞灌浆。

8.4.4 压力管道施工

8.4.4.1 主要施工特性

压力管道主管长622.648m,主管直径为1.5m。由地下埋管及地面回填管组成,地下埋管总长176.134m,其余为明管段长446.514m。

8.4.4.2 地下埋管施工通道

压力管道地下埋管段共有2个施工工作面,上平段工作面由2#支洞进入,另一工作面由上平段出口进入。

8.4.4.3 地面回填管的施工

地面回填管的施工分段进行,在完成管槽开挖后即进行相应管段的基座混凝土浇筑,然后进行钢管安装并浇筑上部外包混凝土。

管槽覆盖层开挖采用1.0~1.6m3反铲开挖溜至山下再由1.5~2.0m3装载机装5~8t自卸汽车运至厂区碴场。钢管在工厂加工成3~5m一节,汽车运至工作面,采用卷扬机牵引就位。混凝土浇筑采用组合钢模板,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至工作面,溜槽或直接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8.4.4.4 压力管道石方洞挖施工

压力管道上平段开挖施工同引水隧洞相应围岩段施工,由人工装机动翻斗车出碴至洞口再由滑轨运至山下,由1.5~2.0m3装载机装5~8t自卸汽车运至3#碴场。

8.4.4.5 压力钢管安装及回填砼

每节安装钢管长3~5m,在加工厂制作后运至现场,转平板车运至洞内,明管段采用卷扬机牵引就位,上平段安装从2#支洞工作面运进钢管。月平均安装25~30m。每安装2~3节进行一次砼回填。

8.4.4.6 压力钢管灌浆

8.4.5 厂房工程施工

厂区建筑物包括主厂房、副厂房、升压站、尾水渠及进厂公路等。厂房纵向大致与A平行布置,副厂房位于主厂房后面,安装间布置在主厂房上游侧端头,升压站布置于主厂房上游。主厂房尺寸40×24.1×26.4m(长×宽×高),厂内安装2台单机容量10000kW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经由安顺场至洪坝乡的简易公路至电站安装间。

8.4.5.1 覆盖层开挖

覆盖层开挖采用1.0~1.6 m3反铲装5~8t自卸汽车,接近基础部分部位采用人工开挖。对开挖过程中形成的边坡,及时进行支护。

8.4.5.2 砼浇筑

厂区混凝土工程发电机层以上高度约19.8m,混凝土浇筑的垂直运输设备选用建筑塔机。地面以下混凝土采用5~8t自卸汽车运输、溜槽入仓的方法。组合钢模配部分木模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8.4.5.3 石碴回填

用1.0~1.6m3反铲挖装5t自卸汽车回采石碴,59kW推土机压实,人工洒水。

8.5 施工交通运输

8.5.1 对外交通

工程区位于洪坝河A至娃娃沟一带,距B河口约28.5~30.5km,距石棉县城约42km,沿河有简易公路通行,交通较为方便。

工程对外交通运输采用公路运输方式,需远距离运输的物资由铁路运输至成昆铁路乌斯河火车站,再由公路运至施工现场,近距离运输的物资直接由公路运输至电站工区。水泥主要采用泗平水泥厂的水泥,木材由当地自行解决,钢筋、钢材在攀枝花购买,油料在石棉县购买,机电设备在成都购买,火工材料在雅安地区购买。本工程所需机电设备通过铁路运至乌斯河火车站,转公路运至工地。

本工程最重件为主变压器,采用拖挂车运输,对外交通沿线的桥涵能够满足最重件的运输要求。最大件为桥吊,采用拖挂车运输。

8.5.2 场内交通运输

本工程为引水式电站,建筑物分布于不同高程和部位,需在场内布置如下施工公路与该电站厂区至首部的公路相连。

1#公路:从石棉~洪坝乡公路分岔至底格栏栅坝和沉沙池、隧洞进口的公路,长0.6km;

2#公路:从1#公路至2#碴场至2#支洞,长1.9km;

3#公路:从压力管道上平段出口至2#支洞口,长0.2km;

4#公路:从压力管道上平段出口至交通洞口,长0.2km;

5#公路:从厂区至3#碴场,长0.5km;

公路标准均为山岭重丘四级公路,单车道,路基宽4.5m,泥结石路面。

需修建压力管道出口至山下的滑轨0.5km,人行道0.7km。

8.6 施工工厂设施

8.6.1 砂石加工系统

砂石加工厂设在厂区下游的小沟口I区料场附近,开采小沟口I区料场的天然砂砾石料场,加工后供应全工程混凝土(含喷混凝土)所需的成品砂砾石骨料。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主体工程混凝土月高峰浇筑强度约为0.8万m3/月,成品砂石骨料生产能力为80t/h,毛料处理能力为95t/h。料场开采用1.6 m3反铲或3m3装载机装15T自卸汽车运输,用条筛去除超径石后,由皮带送入简易圆筒筛进行溜洗、筛分。砂石成品料用3m3装载机装10~15T自卸汽车运到各拌和站临时堆料场。

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施工组织设计8.6.2 砼拌和系统

根据本工程建筑物分散的特点,采用分区布置拌和站。在首部枢纽工区设置HZS30型拌和站一台,集中供应首部用砼;在1#施工支洞和压力管道上平段出口附近分别设置JZ500型移动式拌和机各1台,供应各工作面用砼;在厂房工区设置HZS30型拌和站,集中供应厂房及压力管道下段用砼。

8.6.3 风、水、电及通讯

2022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第04讲 机电工程常用工程设备(二).pdf8.6.3.1 供风系统

本工程为引水式电站,施工战线较长,施工供风系统宜分散布置。根据枢纽布置、引水隧洞施工支洞的布置,共设置以下7个供风站:

8.6.3.2 供水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