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报业集团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2.4、需委托厂家加工的构配件、半成品,应提前安排加工生产,及时进场。
2.5、组织好穿插施工,结构封闭应在框架完成并拆除模板后及时跟上,安装工程应在已完成结构情况下尽量提前插入进行。
2.6、特殊部分需进行分包完成的项目,应提前选好分包施工队伍,签定总分包合同,明确责任,确保工期和质量。
桦甸粮库地坪施工组织设计2.7、具体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详见第四章。
我公司将按照我市市文明工地标准对现场进行严格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一般事故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
严格按我市市相关文件要求执行,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
1.1、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土建、安装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2、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按规定套用施工定额,计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1.3、根据项目施工的内容,拟定加工及定货计划。
1.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各专业工程技术负责人一专业工长一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1、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对水泥、钢材、木材三大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2.3、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的搭设、安装、调试。
2.4、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入场,满足施工要求。
2.5、提前做好预制、预埋件的加工工作。
第二章 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本着文明施工,方便运输,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因地制宜和紧密围绕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施工用水、用电分别引接至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内文明卫生、交通安全,优化施工对周围造成的施工影响。
1.1、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日常工作由主管生产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实施,按分片区包干管理,未经同意,不得任意占用。
1.2、现场道路均作好路基,并进行地面硬化处理,排水沟一律用砖砌,保持畅通。
现场入口处设警卫室,挂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方针、管理机构系统等图牌。
1.3、凡进出场的设备、材料需出示有关部门所签发放行条,警卫进行登记方可进出,所有设备、材料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或改动。
1.4、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架空电线有醒目标志,所有材料堆场也必须作好标志,并加以保护。
1.5、现场在出入口设门卫,所有出入人员凭出入证,甲方等有关单位发给特别通行证,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卫全天候值班,特别加强夜间巡逻,防止偷盗现场材料,维持良好工作秩序,禁止打架斗殴等行为发生。
2.1.1、井架等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的布置,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机械的负荷能力和服务范围,做到便于运送,便于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便于楼层和地面的运输,运距要短。
2.1.2、工程计划配置,5台快速提升井架作垂直运输用。
2.2、搅拌场、加工厂、仓库、材料、构件堆场的布置
2.2.1、尽量靠近使用地点,运输、装卸方便;
2.2.2、由于工程使用商品砼,故工地现场仅设3台砼搅拌机,供零星工程用。同时布置8台砂浆搅拌机,所有砂、石堆场及散装水泥罐放置与搅拌场靠近;
2.2.3、木材棚、钢筋棚和水电加工棚离建筑物稍运,并有相应的堆场;
2.2.4堆场布置按材料使用先后顺序,同一场地可供多种材料或构件堆放,易燃、易爆品的仓库位置,遵守防火、防爆安全距离的要求。
2.3、运输道路的修筑
按照材料和构件运输需要,沿着仓库和堆场进行布置,使之畅行无阻。宽度要符合规定。
根据平面布置原则对施工现场临时生活设施、施工设施作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施工期间各项临时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按使用方便,不妨碍施工,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的原则。分别布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厨房、厕所、仓库等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区引入电源经柱上变压器变压进入总配电箱,加工制作间设动力配电箱,办公、宿舍、食堂、室外照明设照明配电箱。总配电箱加装漏电保护器,总电源接入各分支电源均采用架空线。
水源由DN100引入接通阀门,水表后分别接入厨房、卫生间。
临时设施区设消防栓1个。
临时设施区沿区内建筑物布置人行走道,并用砼硬化。区内堆场按泥结路面设定。
临时设施区沿生活区可铺草地,并用小树小花给予点缀。
3.1.1、现场施工用水量计算:
q1= K1 (Q1+Q2)•(K2/8×3600)
式中:q1————施工用水
Q1——每台班砼用水量
Q2——每台班砌筑用水量
K2=1.5 K1=1.1
3.1.2、本工程采用商品砼,泵机清洗用水取600L/台班,砼养护用水400L/m3,每台班浇筑砼201m3。
3.1.3、每台班砌筑30m3,沙浆用水350L/m3,浇砖用水250L/m3
q1=1.5[201*400+600+30*(350+250)]/8*3600=5.13l/m3
3.1.4、生活用水q2
施工人数平均每天750人,每人每天用水20L,共计7000L/台班
q2=750*20/8*3600=0.49L/S
3.1.5、消防用水q3
根据消防用水量定额,现场面积在25ha以内,取q4=10升/秒
q1+q2 则总用水量Q总=q4×1.1=10×1.1=11L/s 经济流速V取1.4m/s, 则 d=4Qπ•V•1000 =4×113.14•1.4•1000 =100mm 故临水总管取100mm。 3.2.1、本工程以结构施工阶段用电量最大,主要用电设备的用电量按施工机械配备。 3.2.2、电动机总功率为240KW; 电焊机总容量为141.8KVA; 室内外照明在动力用量上增加10%; 3.2.3、供电设备总容量:P=1.05(0.6×240/0.75+0.6×141.8) ×1.1=308.3KVA 现场设315KVA变电器一台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4、塔式起重机装拆方案 本工程根据工程需要并结合我公司大型设备现状,决定选用F0/23B塔式起重机,有关该机的结构组成、性能、安装、拆卸、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一系列要求,参见由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 根据现场拟建建筑物位置与房屋高度,结合本塔机工作范围,起吊高度与最大重量,来确定塔机布置位置。 确定位置时,要深入考虑塔机基础与基础结构之间的关系。具体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4.3、塔吊基础设计与施工 塔吊基础按设计图施工,砼浇灌后做好养护。必须保证砼强度达到≥C20之后方可开始塔机安装作业。 基础浇灌时和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和验收,同时做好隐蔽工程资料记录。 4.4、安装和拆卸前准备工作 编制塔机装拆施工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及安装人员了解工程概况,作业要求,塔机参数,现场情况等,掌握所制定的施工方案及装拆的安全措施,并对方案反复推敲、完善,尽量做到万无一失,确认完善后,送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施工方案由现场安装队的施工员组织现场有关技术、质检人员,装拆负责人以及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制定,施工员执笔,并由公司塔机装拆技术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审核签字。 组织所有装拆人员学习,了解审批通过的方案,加深印象,心中有数,以便在工作中严格按方案实施,掌握国家有关塔机的操作规程和规范,以及公司制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特循,避免违章作业,盲目施工。 对现场安装的各级、各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塔机装、拆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安装、拆卸、驾驶操作、指挥挂钩、汽车驾驶、电工、焊工、钳工、普工及现场警戒人员。 对参加装拆人员的组织要求是: 4.4.2.1有关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上级劳动部门须颁发的上岗证书。 4.4.2.2使用单位应建立相应的临时专门机构,调配配套人员,指定负责人,以配合塔机装拆专业安装队,进行塔机装拆作业。 4.4.2.3装拆人员应严格遵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及工作程序执行。 4.4.2.4装拆作业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坚守岗位,服从指挥,听从信号,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4.4.2.5装拆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妨碍高空作业的疾病与情绪。 4.4.3.1现场作业区域内所涉及的场地和道路必须全面清理,松软的场地和道路必须夯实。大臂和后臂拼装地面应平整,不平整的要垫平夯实,配件堆放地点要清洁,无杂物。 4.4.3.2专用配电线接至安装地点,电缆要按规范要求埋地或架空。配备专用配电箱。设置作业警戒区。 4.4.3.3作业区域的地面和空中要清理障碍物,需要安全检查防护的要采取防护措施。 4.4.3.4检查运到现场塔吊各构件、配件及附属设备应达到完整性、完好性。 4.4.3.5安装前必须组织安装技术人员和塔机使用单位技术人员对塔吊基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双方签字后,方可进行塔机安装作业。 4.4.3.6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四级以上大风不得进行装拆作业。 人员、机具到位,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进行安拆作业。 整个安装工艺程序详见制造厂提供的《塔机使用说明书》,并严格遵照执行。若实际作业时,说明书中没有,或与说明书中不同的情况发生时,必须根据书面方案更改单(或技术核定单),由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实施。安装工艺程序大致如下: 4.5.1、安装前的检查准备; 4.5.2、安装基础节和第一标准节; 4.5.3、安装顶升套架; 4.5.4、安装回转总成(包括驾驶室); 4.5.5、安装塔帽(要注意塔帽的安装方向); 4.5.6、安装平衡臂及拉杆:起重臂上的附件,在地上全部组装好,用汽车吊到安装高度与塔身进行拼装好再吊一块配重按上; 4.5.7、安装起重臂及拉杆:起重臂50M左右,吊臂拉杆用绳捆住,便于塔吊臂就位进行,拉杆固定; 4.5.8、吊装平衡重; 4.5.9、顶升加节; 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和塔机爬升高度,及时装设附墙架。附墙架必须固定在钢筋砼主体结构上,附着点的预埋件及主体结构支承构件的强度应经过计算。 塔机组装结束后,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电气线路组装,装好接地线,穿绕主吊绳,安装好障碍灯、风速仪等之后进行各动作部位试运行,各种性能测试。 各安全装置的调试包括:起重机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位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小车行走限制器、回转限制器、及其它制动器等的调试。 调试分安装队和公司两级进行,调试中做好详细纪录,全部调试完好后,由公司主管部门验收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挂牌使用。 塔机的拆卸工艺程序与安全要求,应根据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原则上只是与安装程序相反,即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但拆卸前应做好必要的组织准备工作: 对塔机各部件和电气、液压、顶升系统进行检查,并填写拆卸前检查记录表。 将起重臂转至塔身至引进方向,使起重臂与引进平台方向重合,然后锁住定位。 切断电源,放松塔机电源电缆线,使固定在塔身上的电缆线与塔身分开。 编制塔机拆卸方案,并落实顶升指挥人,液压顶升系统操作人,降节时,爬升套架四角滚轮滚动情况的察看人,下支座与塔身之间拆卸连接螺栓的拆卸人。 4.8、装拆作业安全事项 必须制定装卸方案,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向现场指挥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装卸作业应在塔机长或现场总指挥统一指挥下进行,并要有安全管理人员在场监护。 检查调整好制动器龙门吊安装-使用--拆除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确保灵敏可靠。 连接件要紧固,临时支撑及绑扎要牢固。 检查钢丝绳、滑轮组、吊具等起重零件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作业时塔身下面严禁有人通过和停留,在作业区应设置警戒线等安全标志,并有专人监护。 要高空作业时,工具应放入工具框中或工具袋内,严禁从高空投掷工具和物件。 装拆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通信管道工程初步施工组织设计,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帽带等劳保用品。 现场作业人员,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第三章 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