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112420152420楼施工组织设计.doc4.1.5.5高程引测,工程定位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水准点及座标位置,做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并做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详见《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测量施工方案》
水源由市政管网引进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干管及支管埋入深度为800mm,随工程进度隔层设置一个65mm消火栓(三层以下不设置消火栓),且二层以上每层设一D20截止阀,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q1=K1ΣQ1N1×K2 ÷(T1t×8×3600)
=1.1×(400×2700+2700×250+2010×190+3000
×300) ×1.5÷(2×365×8×3600)
=0.23L/s
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q2=K1ΣQ2N2 × K3÷(8×3600)
=1.1×1×(160+3000+25)×4÷(8×3600)
=0.48L/s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计算:
q3=P1N3K4÷(t×8×3600)
=1600×40×1.4÷(2×8×3600)
=1.55L/s
q5=10L/s
q1+q2+q3=2.26L/s ∴ 总用水量Q=1.1×q5=1.1×10=11L/s d=4×Q/(π×v×1000)=0.1 m ∴选择管径:d=100mm. 在施工现场东北侧和东南侧各设一个500KVA配电室,由甲方引入两路电缆,干线采用直埋方式,埋入深度700mm,采用三相五线制。 施工机具电机功率详下表: 室内外照明功率详下表: 电动机额定功率:ΣP1=890.2KW k1=0.5 电焊机额定容量:ΣP2=420KVA k2=0.6 室外照明用电量:ΣP3=22.5KW k3=0.8 室内照明用电量:ΣP4=14.48KW k4=1.0 P=1.05×(k1×ΣP1/(cosф)+k2×ΣP2+k3×ΣP3+k4×ΣP4) =1.05×(0.5×890.2÷0.75+0.6×420+0.8×22.5+1.0×14.48) =933.16KVA<500×2 施工用电系统设计详见《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4.2.3施工道路、排水、围墙 5、主要土建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施工流水段界限尽量与结构自然界限(后浇带)相吻合,流水施工可以使工程有节奏、均衡、连续施工。流水段划分详见附图2~5。 5.2 大型机械设备选择 土方开挖时采用两台1.6m3挖掘机。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长201m、宽100m、住宅楼高80~90m。基础结构、主体结构施工时,租用4台FO/23B 固定塔式起重机主要作为钢筋、模板、模架(碗扣架)的垂直、水平运输工具及柱的混凝土浇注。底板~首层砼结构施工采用4台HBT80A砼汽车泵;二层以上板砼浇注租用4台HBT80A型拖式砼泵,用Φ125泵管在各楼层留洞,泵管垂直穿洞而过,用木楔子楔紧,垂直泵管搭Φ48×3.5钢管架子固定,水平与砼布料机相接进行操作,解决了砼施工垂直、水平运输问题,并且节约拖式砼泵租赁费用。主体结构完工后撤掉塔吊。二次结构及装修选用4台双吊笼SCD201/201型外用施工电梯,用做施工人员及建筑材料垂直运输工具,详见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装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5.3.1主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流程 5.3.1.1基础工程:浇筑垫层混凝土→底板防水层→防水保护层施工→基础暗梁、底板钢筋→水电预埋预留→底板模板支立→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墙、柱放线(轴线、控制线)→墙、柱钢筋绑扎→墙、柱水电预留、预埋→墙、柱支模→墙、柱混凝土浇筑→墙、柱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放线(标高、轴线)→立顶板支撑架→板模板→板钢筋绑扎→水电预埋预留→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循环施工→基础工程封顶→地下室外墙防水→防水保护墙施工→回填土 5.3.1.2主体结构部分:墙、柱放线(轴线、控制线)→墙、柱钢筋绑扎→水电预留、预埋→墙、柱支模→墙、柱混凝土浇筑→墙、柱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放线(标高、轴线)→立顶板支撑架→梁板模板→梁板钢筋绑扎→水电预埋预留→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循环施工→主体结构封顶→屋面防水→二次结构 5.3.2.1轴线控制网的测定 依据甲方给定的坐标点位,首先各单体工程测定一“十”轴线,作为各单体工程的基准轴线,依据各单体工程实际情况,选定一轴线作为“十”字轴线的横轴,另一轴线作为“十”字轴线的纵轴,本“十”字轴线“十”字心定位中误差≤5cm,“十”字交角的测角中误差≤2.5″,横、纵轴的直线度限差应在180º±5″以内。本“十”字轴线经复测合格后,以此为基准,测定其它轴线组成本楼的轴线控制网,以满足本楼首层级以下部分轴线投侧的需要。本轴线控制网的误差应满足下列规定:测角中误差≤8″,边长相对中误差≤1/20100。 5.3.2.2高程控制网的测定 根据现场情况及本工程特点,各单体工程高程控制网设定为环形闭合网形,点间距<100米,距离建筑物>25米,两相临点位应通视良好,控制网闭合差<±4mm(L为环形线边长,单位Km)。 5.3.2.3轴线的竖向传递 地下部分利用经纬仪投测法完成,地上部分利用内控法垂直传递轴线,为确保精度,采用激光铅直仪作传递工具,每层传递竖向偏差<±3mm,总高累积竖向偏差<±3H/10000(H为楼高度)激光铅直仪投测点基点设置在各单体工程首层板面,当首层板浇注混凝土时,在欲设点部位埋设20cm×20cm钢板,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利用现场“十”字轴线作为基线,精确测定出各激光铅直点基准点位,并用钢锯条刻痕作为标识。 5.3.2.4高层的竖向传递 针对各单体工程的结构及外形特点,采用钢尺沿边柱竖向丈量法传递高程,高程基点宜选在墙角上。具体做法是首层柱模拆除后,在选定点位抄测出±0.000水平标高,并用油漆作标识,4点闭合差应小于±4mm以上各层标高均以此标高为基准,用钢尺垂直丈量传递。 5.3.2.5沉降观测 对于施工沉降测量,由建设单位委托测绘研究院进行观测,并向施工单位提供观测成果。 5.3.2.6具体做法详见《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测量施工方案》 根据场地地层条件及现场施工条件,基坑北面长约80m,此为现场施工堆料场地过车通道,其距基坑边缘约4m,为保证基坑及过车安全,采取加强后土钉支护结构;其余部分考虑施工时的一般荷载20kPa(折算成均布荷载),采取土钉支护结构;本工程场地地层复杂,隔水层和粉细砂交错,降水根据该场地地层及地下水特点采用超轻型井点方案,将地下水位降至槽底以下0.5m。所以采用井深4.5m,井间距为1.2m,井数600口,井径为Ø25mm,下Ø25m塑料滤管,布置在开挖线下口边缘上1m,基坑内布置渗井,井数14口,井深4.5m,观测井12口。详见《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降水护坡施工方案》 5.3.4.1土方开挖 根据现场场地及施工安排,基坑四周均采用放坡,坡度为1:0.3,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分三层开挖,人工配合清除基底预留土层。机械挖土方量170136m3,人工挖土方量1925 m3。根据降水观测情况,满足开挖条件后,开始按由西向东的行走方向开挖。为防止地下水及雨水浸泡槽底,沿基坑边予留20cm宽排水沟,且在转角处设积水坑,每一个坑内配备一台抽水泵,随时抽出坑内积水。详见《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5.3.4.2基槽回填 回填土采用2:8灰土,所用的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要过筛,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也要符合规定,回填前要做好水平高程的标志以控制分层厚度。铺土厚度,每250mm,采用蛙式打夯机夯三遍,边角采用木夯夯实。每一层夯实后,均应做干容重实验,合格后,方可回填上层土。 5.3.5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复合地基处理 按结构施工图要求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复合地基法对地基进行加固,11、15#楼地基处理后地耐力不小于500Kpa,16#楼地耐力不小于420Kpa,沉降不大于70mm。具体详见太阳宫新区F区二期各楼座《复合地基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对自然地基进行钎探,探明持力层是否存在软卧层。钎探点梅花形布置,点间距为1500mm,原则上要求下探7步(每步300mm),当一步锤击数大于100时可以停探。 垫层采用100mm厚C15素混凝土,每隔8m钉钢筋棍控制混凝土标高,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各住宅楼底板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每段内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由于底板混凝土施工量较大,计划选用三家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两家为主一家作为备用。浇筑每段混凝土前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预先上报配合比及混凝土碱含量的评估结果。所用材料必须具有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核定的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和集料活性检测报告,无检测报告的混凝土原材料禁止使用。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根据测温结果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纹的出现。浇筑混凝土时合理分层,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续热量,以防止水化热的聚集,减少温度应力。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0.6Mpa。 5.3.8地下防水工程 底板防水在砌筑完底板保护墙后外防内贴法施工防水层,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防水材料选用SBS(Ⅳ)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种植屋面防水材料选用SBS(Ⅲ+Ⅲ)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防止卷材在阴阳角转角部位拉裂,预先铺附加层一道。先铺贴阴阳角附加层,再铺贴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先铺贴立面卷材,然后由上向下铺贴平面卷材,要求保证卷材紧贴阴角。 钢筋工程包括钢筋绑扎及钢筋连接工程。钢筋加工选用专业施工单位加工。钢筋的下料长度和加工形状必须符合设计和放样图的要求,严格按加工料单进行加工。所有成品钢筋先做样品,经验收合格再大批量加工。 5.3.9.1钢筋加工 钢筋原材进场后经复试合格,并经监理验收通过后即可进行加工。 5.3.9.1.1节点放样根据结构施工图,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做好钢筋节点放样,主要包括梁、柱、墙、板钢筋的锚固构造;梁柱节点、梁梁节点、梁与板之间钢筋的穿插顺序;墙体、梁截面突变时的钢筋布置;洞口加强筋的设置以及特殊构造部位节点。 5.3.9.1.2根据配筋图及节点大样图,先绘制各种形状的单根钢筋简图并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配料单中标明钢筋部位。 5.3.9.1.3所有钢筋在大批量加工之前先进行试加工,检查钢筋形状、尺寸是否与配料单一致。并在加工过程中经常核对。 5.3.9.1.4钢筋断料注意长短搭配,尽量减少钢筋截留损失。 5.3.9.1.5钢筋加工质量标准:直筋长度误差±10mm,箍筋外包尺寸误差±5mm,弯起筋弯起位置误差±10mm。 5.3.9.2钢筋绑扎工程 绑扎墙体钢筋时,必须搭设操作脚手架,将钢筋逐根绑扎牢固,采用绑扎搭接的钢筋,在搭接范围的中间和两端各用绑扎丝绑扎牢固;柱子钢筋绑扎时,将主筋与箍筋逐点绑扎牢固,纵向筋与箍筋的节点用套扣法绑扎,柱子上、中、下分别设置定位筋,防止浇筑砼时竖筋发生位移;梁筋绑扎时,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墙或柱边缘50mm处,箍筋开口方向交错布置,梁上部纵向筋与箍筋的节点用套扣法绑扎;楼板钢筋绑扎前,先将楼板上的杂物清扫干净,然后划出钢筋的间距线再进行绑扎底层钢筋。待水、电预埋完工后再绑扎上铁,以保证钢筋的准确位置。 5.3.9.3钢筋连接 5.3.9.4钢筋定位 5.3.9.4.1钢筋保护层控制:所有的钢筋保护层均使用定型的塑料卡扣; 5.3.9.4.2钢筋定位措施 1)柱:由φ20钢筋制作内控定位筋,间距误差±3mm; 2)圆形柱,采用圆型定位筋内控主筋位置。 3)墙:制作内控定型钢梯片,控制纵向钢筋水平放置在墙中和墙上两道T∕CAGHP 011-2018 崩塌防治工程勘查规范.pdf,控制横向钢筋横向放置在墙两侧端头;当墙体钢筋一次绑扎较高较长时,为解决钢筋过柔问题,在墙体顶部和中间部位加两道扶直钢管临时支撑,在支完模之后拆除。 4)楼板上铁的固定采用马凳。材料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钢筋下脚料制作。 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混凝土表面要达到拆模后不抹灰、不刮腻子的效果,模板设计是其中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技术。为此遵循“构造简单、支拆方便、安全经济”的原则,根据不同结构部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模板体系。 5.3.10.1墙模板 地上墙模采用拼装大钢模。 泰升焦炉施工方案5.3.10.2柱模板 方柱模板采用16mm厚多层板制作整体模板,竖楞采用50×100mm方木,方木均经压刨找平。柱箍采用工具式10#槽钢柱箍,其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企口式拼接,支撑采用φ48×3.5mm架子管刚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