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

1924.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924.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

6.3.9 进人现场的所有临时存放施工材料一律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放置到位,各类材料分码放,钢筋、架子管、方木、板材等材料一头齐、一条线、不混放,保持现场材料整齐统一。

6.3.11 悬挑结构处严禁堆放材料和其他物品,进人现场的成品半成品有可行的保护措施。

6.3.12 施工现场内严禁随地大小便。有意违反,加重处罚。施工人员要节约用水,消灭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6.3.13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进行电、气焊作业必须由合格的焊工、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6.3.14 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必须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停放整齐,定期进行保养,对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持证上岗GB/T 50481-2019标准下载,严禁无证操作。

6.3.16 进人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准进人施工现场。

6.3.17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对木工房进行封闭,对振动的施工机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现场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6.3.18 施工现场的全体管理人员佩戴胸卡。

6.4 材料管理措施

6.4.1 材料进人现场,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划分的料具存放区域摆放整齐,并标明责任区、责任人。

6.4.2 各种料具存放区,夯实平整,有排水设施。

6.4.3 施工现场料具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标识规范、清楚。

6.4.4 水泥存放在库内,设门上锁,专人管理,垛高不超过12袋,袋装水泥与墙间隙不小于15cm,水泥库浇注高出地面20cm的混凝土,并用水泥砂浆压光地面,用空心砖全封闭砌筑,设进、出料两扇铁门,实行先进先出原则。

6.4.5 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

6.4.6 剩余料和包装容器整理归类,与成品原材料分开存放,废油漆、油料及包装容器与供应商签订协议,由供应商及时回收,以免造成污染。

6.4.7 料库做到整洁,料具架、料具摆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退料手续。

6.4.8 根据材料性能对施工现场的材料保管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冻、防水、防爆、防损坏措施。

6.4.9 坚持两人以上材料验收制度,对进场材料的品名、规格、型号、包装、商标、数量、质量进行认真验收,索要材质证明,并留下详细记录。

6.4.10 材料进出场要有严格检查制度和手续,按照贯标程序去做。

6.5 环境保护措施

6.5.1 防止扬尘、大气污染措施:

(1)土方由合格的运输单位施工,并签订运输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公司的环境要求。在现场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轮,并拍实车上土或严密遮盖,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

50cm,边缘不高于车辆槽帮上沿10cm,装载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超过槽帮上沿,禁止沿途遗洒;

(2)用于工程预留的回填土,为防止扬尘,采取喷洒覆盖的方法;

(3)对施工道路采取混凝土硬化处理,出人口处硬化路面不小于出口宽度,在出口处设置冲洗车轮的装置,并设专人负责;

(4)在现场东、西两侧各设一根洒水临时水管,并设置1名洒水员,配齐洒水设备,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及生活区进行洒水、清扫,防止扬尘;

(6)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

(7)现场食堂用燃气设备和电蒸箱做饭,采用石油液化气装置;

(8)拆除原有建筑时,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环境。

6.5.2 防止水污染措施:

临时食堂设隔油池,每月清理浮油杂物不少于三次,污水经过滤、沉淀、隔油后排人市政污水管线。

6.5.3 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1)现场搅拌机、电刨、电锯、空压机等强噪声机械,设棚全封闭;

(2)对于不能进行封闭的设备,如塔吊、挖掘机、装载机、电锤等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上22时至次日早6时不得作业;

(3)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信号工指挥塔吊采用无线电通讯设备;

(4)噪声值监测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524 ),土石方施工阶段昼间不超过75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并且经常测试(6:00~22:00为昼间,22:00~6:00为夜间)。

(5)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每月初、月中和月末对环境各项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做好文字记录和存档工作。

6.6 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6.6.1 现场环境卫生管理:

(1)施工现场要设专人负责整理、保持现场整洁卫生。做到施工现场无积水、车辆不带泥沙出现场。每天派人洒水清扫施工道路,绿化、美化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厕所设在距伙房50m以外,并在厕所3m以外设简易化粪池,定期清掏。厕所地面抹水泥,小便池贴1. 5m高的瓷砖,蹲坑按每20人不少于一个蹲坑设计,蹲坑采用冲水或加盖措施,派专人每天打扫,保持通风无异味。夏季门窗安装门帘和纱窗,防蝇灭蛆措施齐全有效;

(3)施工现场设置电热水器,保证开水供应,不让民工喝自来水。

6.6.2 指定专人每天清理生活区、办公区,保证生活区、办公区的清洁卫生,做到无积水、无污物。

6.6.3 行政副经理主管施工现场伙房卫生,环卫员负责日常工作管理。伙房炊事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有关管理规定。

6.7 防止扰民措施

本工程工地位于XX区XX路东边,北边为XX镇X街,西为XX镇XX路,南为XX大厦,为确保正常的施工秩序,尽量减少对周围办公、生活的影响,制定如下措施:

6.7.1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6.7.2 在施工中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机械、新材料或更换、调整部分影响较严重的设施和设备,尽量降低施工影响,保证施工进度。

6.7.3 随时与现场周围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对他们的意见、建议进行合理采纳,对有关施土工序安排、工人操作方面的问题,在生产调度会上进行解决。

6.7.6 在土方施工阶段,坚持定期检测噪音,保证噪音低于临界值。

6.7.7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将噪声污染严重的工序安排在白夫。

6.7.8 对电锯、电刨等产生噪音的地方进行全封闭。

6.7.9 加强噪声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及时对施工现场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6.7.10 对人为活动噪声建立管理制度,特别要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东营市东营区现河采油厂内道路施工组织设计6.8 外埠施工队伍管理措施

6.8.1 外埠施工队伍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和各种规章制度,各类管理人员的比例不低于全员人数的68%,要组织外埠施工队务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技术土人应占全员人数的60%,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6.8.2 做到合法用工,外埠施工队伍进场后必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作合同》、《工程经济合同》、《安全生产协议书》、《治安消防协议书》,及时办理务工人员的注册手续、就业证、暂住证。注册办证率要达到100%,并持外地进京施工企业备案卡到所在区(县)建委备案。

6.8.3 保持队伍稳定,不得随意变更已注册的务工人员。人员流动率不得超过20%,“两收”后的人员变更3天内向用工单位申报,补办注册手续及各种证件。

6.8.4 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6.8.5 外埠施工队不准招用超出区域内的人员和安排用工单位的亲朋好友从事施工生产,杜绝“五种人”公路爬坡车道设计指南.pdf,即:童工、残疾、聋哑、呆傻和无技术女工现象发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