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

1617.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2.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617.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

⑤ 引水发电系统除电站进水口、尾水闸门井及闸门操作室、尾水出口、接地系统预埋件的制安外的其他所有二、三期混凝土中预埋件的制安;

⑥ 地下厂房桥机安装与调试;

⑦ 蜗壳、尾水锥管加工制造与安装,肘管加工制造;

⑧主副厂房、主变开关室等装修工程。

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2017年2月1日甘肃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2号楼职工宿舍、食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案,该合同全部工程2011年6月30日完成。

1.2.3 主要工程量

1.3 控制性工期要求

本工程计划于2013年10月18日开工,于2019年12月30日前完成本合同范围内全部工程的建设及验收并移交给发包人。

1.4 现场自然条件

1.4.1 水文气象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坝址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境内贵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距上游龙羊峡水电站坝址32.8km。拉西瓦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2160km2,面积占全流域的17.6%,水量占全流域的45%,水力开发条件优越。

拉西瓦采用贵德水文站为设计代表站,其多年平均流量659m3/s,年径流量208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0.05kg/m3,为全流域含沙量较小的河段。

拉西瓦水电站与上游已建成的龙羊峡水电站首尾相接,龙羊峡水库是一个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巨型水库,龙羊峡水电站投入运行以来,与下游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运用,使龙羊峡下游的径流趋于均匀。采用龙、刘两库联合调洪,将使受龙羊峡水库调节后的拉西瓦水库设计洪水、施工洪水大幅度削减。

拉西瓦坝址以上流域地处中纬度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候日温差大,无霜期短。

贵德气象站是距拉西瓦坝址最近的一个国家气象站,也作为拉西瓦工程的设计代表站,建于1961年,已有40多年的观测资料。由贵德气象站1961~1990年实测资料统计,其多年平均气温7.2℃,多年平均降雨量259mm,蒸发能力2014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2m/s。考虑到拉西瓦坝址地处峡谷,我院于1988年1月在坝址附近设立简易气象站观测气象要素,此气象站于1996年12月因故撤消;2010年8月恢复至今,现有1998年2月~1996年12月、2010年9月~2011年8月共10年不连续气象观测资料。

地下厂房建筑物按201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峰流量分别为4201m3/s和4250m3/s。

施工导流标准初期为20年一遇,导流流量为2010m3/s;中后期导流标准为50~100年一遇,导流流量为2500~4000m3/s。

1.4.2 工程地质

厂房硐室群地处峡谷山高坡陡,地形较为简单。右岸岸坡由河床至正常蓄水位高程2452m几乎呈绝壁状态,坡度65~70°;其上2452~2500m坡度45°;2500~2600m高程为青草沟地段,坡度30~35°;2600m高程以上至岸顶再次呈现基岩陡壁,坡度60~65°。主副厂房埋深225~447m,副厂房处端墙水平埋深距离岸坡150m,主安装间内端墙距离岸坡460m;主变室埋深282~429m,外端墙水平埋深距离岸坡216m,主安装间内端墙距离岸坡440m;操作廊道埋深384~459m。

地下厂房硐群地段主要赋存岩体为花岗岩,该花岗岩体为中粗粒结构,呈灰——灰白色,块状构造,矿物充分以长石、石英、黑云母为主。岩石强度高,岩体致密坚硬。地表覆盖层发育极少,仅在右岸缆机固定端与青草沟中见有第四系松散崩坡积体。

地下厂房地段岸坡浅表岩体整体上风化程度相对较弱,两岸坡花岗岩水平风化深度30m左右,2400m高程以下10~25m,2400~2500m高程间一般30~40m左右,其中在2415~2430m高程局部地段弱下风化深度可达40~60m。岩体卸荷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浅表部岩体中发育较多卸荷裂隙,以拉张破坏为主,形成一定深度卸荷带。水平卸荷深度2400m高程以下10~20m,2400m高程以上20~40m。地下厂房硐群地段位于微风化~新鲜块状结构花岗岩体内。

地下厂房地段花岗岩体中断裂构造总的发育方向及规模与坝区基本相同。据PD2、PD14探硐统计资料,岩体完整性好,断层分布较少。断层规模一般不大,陡缓断裂多属Ⅲ~Ⅳ级结构面,部分陡倾断层为Ⅱ级,规模较大如Hf8者并不多见,主副厂房及主变室部位发育的较大断层破碎带宽度一般0.05~0.20m,最大宽度0.3m~0.8m(如Hf8、f10(2)、f11(14)、f18(2)等);除Hf8、F164、F166、F210、F73等断层在地面见有出露、延伸较长外,余均为平硐揭露,延伸长度在数十至201余米之间。断层按其陡缓可分为两组:陡倾与缓倾;按其走向可分为三组:NW向、NNW向及NNE向,其中以陡倾为主,陡倾断裂在各硐室均有出露;缓倾断裂可细划分两组、一组倾岸内、一组倾岸外。缓倾断裂多发育于地下厂房及主变室部位,如通过厂房顶部的Hf8及PD2平硐中所揭露可能切入外端墙部位的HL145(2)、HL168(2)、Hf4(2)、Hf7(2)、Hf8(2)、Hf9(2)等。

厂房硐群段裂隙总体不甚发育,且因远离岸坡,受浅表部位风化卸荷影响小而以构造裂隙为主。

地下厂房部位PD2(2246m)、PD14(2281m)平硐均发现有片状剥落,发育深度分别为130m、240m,距岸边水平距离分别为100m、110m。发育硐段主要为NE~SW向,次为近SN向,从特征上看,片状剥落呈千枚状薄片,剥落总深度3~5cm。

厂房区应力实测结果表明:

① 二维应力测量结果表明,水平面内最大主压应力为20MPa左右,最小主压应力为13MPa左右,最大主压应力的优势作用方向近NS向。可见,地下厂房系统存在较高地应力场。

② 三维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厂房区最大主应力21MPa左右,作用方向近NS向,倾向河谷,倾角10°左右;中间主应力15MPa左右,作用方向NEE~SEE,倾向山体,倾角20°左右,最小主应力10MPa,近直立。

③ 各测点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硐群系统部位岩石完整,应力分布均匀。

地下水埋藏较深,花岗岩体透水性总体以极微透水为主,局部微~弱渗滴水地段,均与构造破碎带、裂隙性风化带相关;严重透水段(ω>0.1l/min·m·m)所占比例很小。地下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氯化钾钠型水,呈弱碱性,对混凝土无任何侵蚀性。

1.5 现场施工条件

1.5.1 交通条件

1.5.1.1 对外交通条件

拉西瓦水电站对外交通运输采用公路与铁路联合运输方式。在湟源设物资转运站,从物资转运站至工地采用公路运输。对外公路线路为湟源→莫多吉→巴卡台→电站厂房,全长约104.1km。其中湟源至巴卡台为龙羊峡对外二级公路,长63km,共余41.1km为新建公路。西宁至湟源的57km为一级公路。

1.5.1.2 场内施工道路

1.5.2 砂石骨料及混凝土系统

(1)本标混凝土为常温混凝土和预冷混凝土。

(2)右岸混凝土拌和系统统一供应常温混凝土和预冷混凝土。该系统一期于2013年10月投产,可供应常温混凝土;2014年12月二期投产,可供应预冷混凝土。统一供应的混凝土在拌和楼出机口计量,混凝土运输由承包人自行解决。统供砂石骨料通过伊黑龙沟左侧地磅秤计量。

(3)业主提供喷锚混凝土用水泥、砂石,钢纤维和微纤维由承包方采购。

1.5.3 施工供电

发包人在厂房上支洞洞口20米范围内设400V/6000V电源点,容量满足施工要求。

右岸低线及过坝洞照明、通风、道路维护由业主负责。

1.5.4 施工供水

(1)2014年9月份发包人在右岸低线过坝交通洞提供一条主供水管道,主管道至各工作面的供水管路由承包人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管理和维护。

(2)生活用水由发包人有偿提供到发包人提供的承包人营地。

1.5.5 渣料堆放

(1)本合同开挖渣料堆放原则:

① 开挖料全部运至伊黑龙沟存弃渣场(存渣区)堆存,具体堆放位置由监理人指定;

② 承包人需做好渣场的使用堆渣规划。

(2)在合同实施期间,承包人需做好伊黑龙沟弃渣场堆放区域的平整、运行、维护、管理。

1.5.6 承包人的生产区

应严格按发包人指定的场地位置进行布置。

1.5.7 本标生活区由发包人提供

发包人在承包人营地为承包人有偿提供住宅、食堂、办公室等生活设施。生活用房发包人根据监理人审定的进场人数,分期分批提供。其费用不列入工程报价中,产权归发包人所有。承包人使用完毕后,必须对发包人提供的全部设施进行修缮,恢复原样后归还发包人,方可予以结算退场。

第二章 施工总体规划

(1)拉西瓦水电站厂房、主变开关室土建及埋件工程招标文件和补遗通知及已提供的施工图纸;

(2)有关现行行业标准及规范;

(3)标前会及现场考察情况;

(4)本单位在地下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及经验;

(5)本单位可调动的设备、人员等资源;

(6)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地下工程施工设备及工艺、技术等。

2.2 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总目标

抓住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加强与其它投标段的配合协作,统筹兼顾组织好项目施工;以确保发电工期为目标,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工期保障措施,合理安排好施工程序;新购一批先进的施工设备,强化成龙配套的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进度保证率,确保实现关键项目施工控制性工期目标。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生产的规程、规范和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第一责任人制度,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加强围岩安全监测及支护,注重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杜绝特大、重大安全事故,杜绝人身死亡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发生,各项安全监控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创建安全施工样板工地。

(4)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

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指导思想,在合同实施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加强地下工程施工的通风、除尘,加强渣场的维护管理,注重水土保持工作,使施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标和地方标准、满足合同要求。施工作业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工地做到整洁、清爽、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进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创建安全文明样板工程。

2.3 施工难点、重点及主要措施

2.3.1 施工难点、重点

(1)科学合理地布置好各地下洞室的施工通道,是满足各洞室按科学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减少相互间施工干扰、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总体进度目标的必要条件。

(2)本工程地下洞室大跨度、高边墙的开挖稳定问题,地下洞室群交叉、交错处的开挖稳定问题,相邻洞室之间岩层、岩柱的稳定问题比较突出,同时,本工程地质情况较复杂,Ⅲ级、Ⅳ级结构面比较发育,地应力较高,对围岩稳定不利,因此,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始终是洞室开挖的重点。

(3)本工程主厂房岩锚梁开挖支护精度要求高,确保重要部位及永久暴露面的开挖成型精度和支护质量是本工程洞室开挖的质量控制重点。

(4)本工程位于高原地带,地下洞室埋藏深,开挖强度高,创造地下洞室良好的通风条件是洞室开挖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5)本工程竖井深度大,开挖难度大,材料运输困难,砼采用滑模施工,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

(6)本工程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地下厂房工程,规模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特别是砼的浇筑质量控制要求高,因此砼浇筑设备、工艺方法以及模板等选择也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7)本工程节点工期目标明确,部分施工程序有限定,与其它标段施工存在干扰,所以围绕满足机组投产发电目标,以本标关键线路——主厂房工程施工为中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和严密的进度控制网络计划,是确保本合同工期目标实现的关键。

2.3.2 主要措施

(1)汇集本集团公司有丰富地下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山西某建设项目28万吨电解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按项目法组织本工程施工。同时,由本集团公司长期从事地下工程施工、在国内水电施工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定期或不定期指导施工,超前研究解决施工技术难题。

(2)配置先进高效和配套的施工设备,配置三臂凿岩台车、液压锚杆台车、湿喷砼作业车、液压平台车、液压正铲等先进设备,其它设备数量充足,性能优良,满足高峰施工强度要求并有一定的备用量,以保证地下洞室的快速开挖,快速支护。

(3)紧紧抓住主、副厂房开挖的关键项目施工,结合地下洞室布置特点,充分利用永久洞室,合理布置各地下洞室的施工支洞,合理分层开挖,以保证关键项目通道畅通,快速施工,减少各洞室施工干扰,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① 主厂房拟分九层开挖,主副厂房及安装间第I、II层,第Ⅲ层的部分通过1#支洞(厂房上支洞)施工,第III层通过主厂房交通洞施工,第IV层通过主厂房和副厂房交通洞双工作面施工;主厂房第V层通过副厂房交通洞施工,第VI、VII层通过6#施工支洞和压力管道下平段施工,第VIII、IX层通过尾水下叉洞和尾水洞施工。

② 主变室拟分五层开挖,主变室第I、II,III层部分通过2#施工支洞(主变室上支洞)施工T/CCIAT0032-2021 墙体饰面砂浆应用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第III层部分和IV、V层通过主厂房交通洞施工。

③ 厂房排烟竖井(已开挖)和送风道以主厂房第I层为施工通道,母线洞分别以主厂房第IV和V层为施工通道,交通廊道以主厂房第IV层为施工通道;主厂房回风道以主变室第I层为施工通道,出线竖井下平段以主变室第III层为施工通道。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