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123.(I期B1-B6)脚手架施工方案.doc横向支撑是指在横向承力结构内从顶沿全高呈之字形设置连续的斜撑。在下列位置必须设置横向支撑:
脚手架的纵向传力结构架构件被限制不能形成封闭形。如“一”字型,“L”字型,或“凹”字型的脚手架,其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支撑。并于中间每隔六个间距加设一道横向支撑;
脚手架高度超过25m时,每隔六个间距要设置横向支撑一道。
没有铺板的水平板空腹桁架在二榀横向承力结构之间必须设置小横杆,其间距对结构脚手架不宜大于1m,对装修脚手架不宜大于1.2m,这些小横杆和大横杆均应紧密相扣。对承力较大的结构脚手架,为了使其有更大的水平横向刚度,需在设置联墙拉结杆件的脚手架水平面内连续添设水平斜杆DZ/T 0327-2019 海洋地质取样技术规程.pdf,呈之字型布置,形成一个刚度较大的水平桁架。
5.9杆件搭设构造要求
5.9.1立杆:在竖立杆时,要注意杆件的长短搭配使用。立杆的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接头外,其余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实行对接头。搭接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用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来扣牢,扣件的外边缘到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立杆接头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高的三分之一。相邻接头的高度应大于500mm。
上部单立杆是由下部立杆中的一根延伸而成。该杆应按承受全部上立杆荷载的70%来考虑。
5.9.2大横杆:大横杆的长度不宜小于三跨,且不小于6m。立杆和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500mm。大横杆最好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如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用三个旋转扣件扣牢。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跨的五分之一。
同一水平内的内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和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间内。相邻接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0mm。
5.9.3小横杆:小横杆紧贴立杆布置。小横杆搭于大横杆上,用直角扣件扣紧,对贴近立杆的小横杆亦可紧固于立杆上。
5.9.4斜杆:纵向支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斜杆用扣件与脚手架扣紧的连接头两端距脚手架节点(即立杆和横杆的交点)不大于201mm。除两端扣紧外,中间尚需增加2~4个节点。斜杆的最下面一个连接点距地面不宜大于500mm,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斜杆的接长宜采用对接连接,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400mm,并用两只旋转扣件扣牢。
承重脚手架负荷量每平方米不宜超过270kg。不应在脚手架上附装机械设备、摇臂扒杆、悬挑平台、拉缆风绳及搭(挂)卸料槽(斗)、砼输送泵等。
5.11.1脚手架斜道
5.11.1.1斜道处立杆的荷载往往最大,因为层层有脚手架板及挡脚板等重量,因此斜道处的立杆要验算其稳定性,若不足时,可采取增加钢管立杆的方法或局部卸荷的措施。
5.11.1.2斜道两侧、端部及平台外围,必须设置剪刀撑。宽度大于2米的斜道,在脚手板下的小横杆下,应设置之字形横向支撑。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应设置两道护身栏杆及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板脚板。
5.11.1.3斜道脚手板上必须设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采用搭接法铺脚手板时,接头必须在小横杆,搭接长度不小于201mm,板头凸处用三角木填顺,脚手板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面应设两根小横杆。
洞口上的立杆从洞口上的大横杆开始扣接。
洞口上的内外大杆可用两根钢管加强。
脚手架的内外两侧在洞口边要设人字形斜撑,斜撑与地面成60度夹角。斜撑应与洞口上
的立杆和大横杆扣接牢固,使立杆上所传来的荷载通过斜撑传到地基。洞口两侧的立杆、可用双钢管加强。
5.11.3挑檐和其它凸出部位的处理
5.11.3.1斜杆应在每根立杆上挑出,与水平夹角不得小于60度角。
5.11.3.2斜杆两端均应交于立杆与大横杆、小横杆的节点。
5.11.3.3挑脚手架最外排立杆与脚手架两排立杆,至少应连接设置三道平等的大横杆。
挑脚手架挑出部分高度不超过两步架,挑出部分的宽度和斜杆间距,均不得大于1.5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m,两端必须扣牢。使用荷载不得超过10N/m2。
脚手架封顶时,为了保证施工时的安全,外排立杆高度必须超过房屋檐口1.2米的高度。并要设置两道护身栏和一道挡脚板,挂安全立网。房屋外立杆的高度要超出女儿墙顶1.2米,对坡屋顶必须超过檐口1.5m。内排立杆顶端低于檐口150~201mm。最上一排联墙杆上部的自由高度不大于4m。
当脚手架承受的荷载过大时,可采用卸载的措施将部分荷载传给主体结构承受。
卸荷层要设水平支撑,上下两层要增设联墙杆。
5.11.6安全通道及水平安全挡板设置
5.11.6.3高度超过24米的层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防护棚应采用5cm厚木板或双层跳板搭设。
5.11.6.4防护棚长度应满足坠落半径的要求,宽度满足每侧伸出通道边不小于1米。其中,可能坠落半径R与可能坠落高度H的关系是:H=2~15m时,R=3m;H=15~30m时,R=4m;H>30m时,R=5m。
高层塔楼外架子需作避雷接地,接地采用镀锌扁钢30×5,每栋4根顺四角沿脚手架向上爬升,每次高于脚手杆3米,端部用φ30镀锌管焊φ25~φ8镀锌钢棒,φ30与扁钢采用焊接,扁钢下部打入坑底岩土中,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5.12搭设和拆除顺序
搭设顺序: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按房屋的平面形状放线→铺设垫板→按立杆间距排放底座→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联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挂安全网。
拆除顺序:拆除的原则: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先从钢管脚手架顶端拆起。
拆除的顺序为:安全网→护身栏→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联墙杆→纵向支撑。
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要点:①外脚手架的拆除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拆除钢管应码好、捆好、扣件用尼龙袋装好,安全网叠好并逐一由塔吊吊落至地面堆放,做到工完场清。②拆除时,在外墙需修补的地方,应暂时停下来,配合管理人员、泥水工做好墙体的修补及墙面粉尘的清理工作;配合幕墙施工人员清理及修补幕墙存在的缺陷。③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施工过程必须确保墙面、玻璃幕墙不被损坏及污染。④拆除后的一切材料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⑤外脚手架拆除时,应派专人守护下面,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拆除危险区,确保安全。⑥在拆除前,应先与施工外墙的人员商定交叉作业范围,错开工作面,确保施工安全。
本工程楼层从首层(地下一层顶板)起搭设落地式钢管双排脚手架至屋顶,因要设置样板房,拟从二层楼面(标高约12.0m)搭设悬挑式钢管双排脚手架至屋顶,用16#工字钢作悬挑底座;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纵向间距1.5m;横向杆距0.8m,平桥层距1.8m,连墙杆件按二步三跨并每层必设的原则设置。
脚手架按两层平桥上同时施工计算。
外墙脚手架根据卸荷情况进行分段:从二层楼面至最顶层檐口加1.5m防护栏杆,总高度约35m,每四层一卸荷;卸荷装置每组内立杆设置一组,即每1.50m设置一组,卸荷段高度H1=2.9m×4=11.6m。
所卸荷载,宜考虑架子全部荷载基本由卸荷点承受,这样即使架子要下塌,钢丝绳也能把它吊起来。实际架子处于被吊状态,这是安全的。
每个斜拉点由两根钢丝绳承担。
钢管按φ48×3.0mm计算
钢管计算参数:A=4.24cm2 i=1.59cm W=4.49cm3 Kg=3.33Kg/m
钢管稳定性计算,考虑九层以上的钢管自重及施工荷载由卸荷装置分担,每卸荷段高度为11.6m,地面至六层最大高度为H=18.70+1.8=20.5m(落地式)>11.6m,所以取20.5m为计算高度。
因为装有卸荷装置的脚手架并不是在卸荷装置处断开,所以上部的荷载总有一部分会传至下部,卸荷装置若按规范施工,传至下部的荷载应不大于30%(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王玉龙编著)。
本层计算荷载包括本层全部荷载及上段卸荷装置所受荷载的30%。
(1)查《脚手架搭设要求与设计计算》
NG1k = 一步一纵距双排钢管脚手架结构自重:
①立杆: 0.0333KN×1.8×2=0.012KN
②大横杆:0.0333KN×1.5×2=0.10KN
③小横杆:0.0333KN×1×(0.1+0.8+0.25)=0.0383KN
④剪刀撑:0.0333KN×0.8=0.0266KN
⑤扣件: 0.0132KN×4.3+0.0146×0.6=0.066KN
⑥合计每步距:NG1k=1+2+3+4+5=0.012+0.10+0.0383+0.0266+0.066=0.243KN
⑦以上计算的自重0.245KN,因为是双排钢管脚手架,是由内立杆及外立杆承重的,所以应将自重0.245KN÷2=0.122KN,得出一根立杆承重的NG1k=0.122KN(按里外立杆平均受力计)。
NG2k= 一步一纵距双排钢管脚手架构配件自重:
每步平桥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5KN/m2,工地实际使用φ6钢筋焊接的钢筋疏网作为平桥板,φ6钢筋疏网=0.093KN/m2,
按式: 0.093KN×(Lb+0.3) ×La=0.093KN×(0.8+0.35)×1.5=0.161KN。
每层平桥板底绑扎1根钢管: 0.0333KN×1.5×1=0.05KN
脚手板产生的轴心力为: 0.161KN+0.05KN=0.211KN。
(3)防护拦杆及扣件: 一步一纵的防护栏杆1.5m钢管加两个十字扣件。
0.0333KN×1.5+0.0132KN×2=0.076KN
挡脚板按采用胶合板夹板计,50N/m2。挡脚板高度为0.18m,
50N×1.5×0.18=13.5N=0.0135KN
(5)安全网:查《脚手架搭设要求与设计计算表1》安全网自重=0.005KN/m2
0.005KN×2×1.5=0.015KN
(6)合计每步距 NG2k =1+2+3+4
=0.211+0.076+0.0135+0.015=0.3155KN
(7)以上计算的自重0.3155KN,因为是双排钢管脚手架,是由1根内立杆及1根外立杆承重的,所以应将自重0.3155KN÷2=0.158KN,得出一根立杆承重的NG2k=0.158KN(按里外立杆平均受力计)。
(8)(第一计算部分)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1K:
计算搭设高度为20.5m,共12步(11层平桥)。
NG1K=0.122KN×12=1.464KN
(第一计算部分)脚手架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
脚手架搭设按分段进行计算,高度为20.5m,根据施工要求,并考虑脚手架上有两个同时作业施工层,20.5m高脚手架共11层平桥。
NG2K=0.158KN×11=1.738KN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NQK:
脚手架上两个施工作业层,查表4.2.2得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K=2×3KN/m2
∑NQK=1.5×(0.8+0.35)×3×2=10.35KN
以上计算的均布活荷载10.35KN,因为是双排钢管脚手架,是由1根内立杆及1根外立杆承重的,所以应将荷载10.35KN÷2,得出一根立杆承重的∑NQK=5.18KN(按里外立杆平均受力计)。
(9)(第二计算部分)上段卸荷装置传递的荷载
上段卸荷装置共4层,卸荷段高度为11.6m,按7个步距,6个平桥,脚手架上同时进行两个结构施工作业层计算,
NG1K=0.122KN×7=0.854KN;NG2K=0.158KN×6=0.948KN;∑NQK=5.18KN
(10)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单杆)
N=1.2(NG1K+NG2K)+1.4∑QK=1.2×(1.464+1.738+0.854×30%+0.948×30%)+1.4×(5.18+5.18×30%)=4.49+9.43=13.92KN
(11)风荷载: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4.2.3, ωk=0.7μs·μz·ω0
地面粗糙度C类取值,查表得:μz=0.84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3.3式,长细比λ===(k取1.155)
μ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表5.3.3,μ=1.5
l0=1.155×1.5×180=311.85(cm)
YB/T 4765-2019 无碳钢包衬砖.pdfλ== =196.13
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附录C表,C得:ψ=0.188
(13)计算风荷载设计值对立杆产生的弯矩M:
查表得μZ=0.84,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ψ (1+η)
母杜柴登产品仓工程锥壳施工方案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