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4.吉林某市城市供水管线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1034.吉林某市城市供水管线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034.吉林某市城市供水管线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5)计划统计科: 主要负责项目经理部合同管理、计划管理、验 工计价, 负责编制施工生产计划, 统计施工任务完成情况, 进行成本

(6)财务科:负责项目工程资金的筹措和管理, 合理使用建设资

金,进行财务核算HDPE双壁波纹管的管道施工组织设计,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7)质量安全科: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安全计划大纲的

编制与实施, 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检验、监控,创优规划及创优实

施,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等工作。

(8)综合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日常生活管理、对内对外公

共关系、配合业主做好征地拆迁等工作。

(1)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经业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 设计”的要求对施工进行质量管理。在施工队“自检”和项目部“专 检”的基础上, 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其意见要求改

(2)我单位将严格贯彻项目经理部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 理制度, 并据此对所属各施工队予以监控, 确保产品达到优良。项目 经理部对整个工程产品质量负有最终责任,任何施工队工作的失职、 失误均视为本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失误,现场杜绝施工人员不服从监理 工程师工作的不正常现象发生,使监理工程师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执

(3)我单位将以周为单位,由项目经理负责汇同各部门负责人

参加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定期主持召开的施工协调会,通报施工进

展情况和需解决的施工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施工测量控制点、高程点布设、施工放样方法及控制措施

施工人员进场后即与监理工程师取得, 实施现场交接桩, 交 接桩后即进行复测:绘制控制测量布置图,实施闭合导线控制测量,

补设或根据施工需要增设控制点, 并进行固桩、护桩。

施工前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进行精确测量;并用混凝m土

桩或木桩明确标明定位, 准确测设轴线桩、平面控制的三角网基点桩

及标高控制的水准基桩等。并设立临时水准点和备用水准点。

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

以便于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系统,系统布设以甲方 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沿本标段外围采用测角精度为2 秒, 测距精度为2mm,布设一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导 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 间距50~100m,不易受道路交通的影响,

建立以导线点为基础, 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 采用高等级

水准仪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

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管道中线、井中

根据导线、高程控制点放出管道的中线, 纵向每隔15米设置一中 桩和一对边桩, 用水准仪在中桩和边桩上分别标记填挖高度, 在槽底

平整后, 根据纵坡每隔离5米设置高程控制点控制槽底面的标高。

A.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对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

标及高程控制点、网进行闭合复测, 测量记录及结果由业主及监理审

核签认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

B.根据已有的高程控制点、网, 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 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 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 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

C.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竖立明显的标志牌,以防止

D.根据施工控制点,测放出中线控制桩位置, 并进行各部位水准

E.管基施工采用线路中线桩控制, 并根据线路曲线的特点, 加密

至5m 一点作控制, 以确保曲线段线型流畅。

3.保证测量准确度和精度的措施

(1)施工中应尽量保护所有标志, 对施工中不移动的中桩及距中

线较近的中线水准固定点用石堆或浇注砼或其它措施予以保护。对于 施工中无法保留的标志和水准固定点,将其移至有明显标志的地方并

(2)施工期间应定时对导线,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保证其位置没

(3)具体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以简练、实用、保证精度为原则,

建立复核制度, 复核人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

A.据已建立控制系统, 进行局部放线控制点的测设。om

B.据设计已提供的管线控制点、采用坐标放线方法测设。

C.各井段用红外测距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放出井中心位置,

管道线中心位置,在相应位置设置里程桩号, 方便施工及防止出现错 误,便于复测。

D.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必须先复测数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

施工不合格的工序必需返工保质量。

复杂,测量内容主要有平面坐标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等。

A.采用坐标、全站仪测量法, 测速快、准确和操作简便;能在超

远距离内和不同标高位置直接进行施测,不用在施测过程中移动仪 器, 从而可加快速度, 缩短施测工期。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单

位及业主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进行闭合复测。根

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 结合各施工段走向及需要, 加密布置施工控制

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 以方便随时进行闭

合复测, 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B.采用全站仪的后方交会专项功能,通过对两个已知点的观测,得 出仪器点的坐标; 采用全站仪的测量距离专项功能, 在测临时站点到 两已知观测点的距离时加测一个角度,即测站点放在待定点上,在测 距离的同时观测该点到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这样也可以得出仪器 点的坐标。施工控制网的测量成果为满足要求宜采用较高精密度等 级,平面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网控制;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 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竖立明显的标牌, 以防止损坏。根据 施工控制网测放出排水沟中心线的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工 作。控制桩采用双后视极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测放, 测量精密度需满 足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所有测量数据及成果报送监理审核签认

C.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重点, 管道中线定位就 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 并用本桩标定。管线起点及各转折点 定出以后,从线路起点开始量距, 沿管道中线每隔50m 钉一木桩(里

根据管线的起点和各沟的挖土中心线,一般每20m 测设一点, 中

心线的投点容差为±10mm,量灰线标明开挖边界。在测设中线时应同

时定出井位等附属结构的位置。每隔20m 或30m 槽口上设置一个坡度 板。作为施工中控制管道中线和位置,掌握管道设计高程的标志,坡 度板必须稳定、牢固, 其顶面应保持水平, 用经纬仪将中心线位置测 设到坡度板上, 钉上中心钉,安装管道时, 可在中心任务钉上悬挂锤 球, 确定管中线位置。以中心钉为准,放出砼垫层边线,开挖边线及

高差不大时采用B1级水准仪, 测量时往返各一次, 取闭合差≤12

√L ,L 为往返测量水准线路长度(KM)。高差较大时标高的测量采

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 《工程测量规范m》

0.1”,高程取值应精确到1mm。

导线点平面控制网测量后, 水平角及距离应进行平差, 并以平差 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应满足

(1)严格按照规范及测量的要求进行水准点的布设, 以便于后

来的施工,水准点布设时同一个人要反复测量,达到规范要求为准。

(2)测高:临时设置的水准点距离应以测高不加转点为原则。临

桩定出路中心(或路肩边缘)标高

(3)水准点布设完成后, 要换人复测, 最后要报请监理测验后

五、主体工程施工及主要单元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

施工实际,采用 4 台 20T 的千斤顶进行顶进。

根据工艺要求, 后背墙利用工作坑钢筋混凝土后壁。

工作坑开挖前要测设准备位置,并有足够的工作空间, 便于管道 沿给定的线路及坡度正常顶进及正确安装轨道。工作坑开挖后四周采 用钢板支撑,坑底加固地基并修筑基础,基础为 600mm 混凝土板结构, 垫层为 201mm 厚碎石和 1000mm 块块石。导轨安装采用在工作坑基础

底板预埋铁件上焊接导轨。

①包括后后座、主油缸、顶铁和导轨。

②起吊设备:采用 8T 吊车。

两导轨安装要顺直、平行、等高, 其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安装保证牢固, 不产生位移,并经常校核。

千斤顶要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垂直对称,合力方向在管

道中心垂直线上,千斤顶对称位置,油路并联并有进退油控制系统。

油泵设在千斤顶附近, 油管子要顺直、转角小。顶管开始时, 缓 慢进行, 至接触部位密合后,按正常速度进行,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突

然增高, 立即停止,检查原因处理后继续进行。

顶铁要有一定的刚度, 相邻面互相垂直, 安装后的顶铁轴线与管

道轴线平行,更换顶铁时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立即锁定,

顶进时工人不能在顶铁上方反侧面停留。

B.顶进前, 用柔性减振材料保护好套管接口, 控制顶进推力, 使 之小于或等于钢筋混凝土设计强度的 32%。顶进期间, 小心防止管身

由于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土质,施工中采用降水井和明排等措

施。根据该地段地下水位, 水量。顶进施工进行中。为确保管线施工 顺利完成, 需要对地下水进行降水处理。将水降到管底下大于 0.5m

本工程顶管施工作为顶管工作坑的 1 座,接收坑 1 座.工作坑尺

寸为: 9×12.3m。接收坑尺寸为:6×10.5 m.工作坑设置在管线上游

位置,坑前壁与砼套管端头平齐, 顶进时由上游向下游顶进。

开坑前先在顶坑边沿使用机械钻空埋设护壁桩,护壁桩采用工字钢,

埋桩间距 1.5 米, 埋深至顶管工作坑底 1 米处。顶管工作坑采用钢板

支护,立板密撑。水平撑使用工字钢,间距为第一道盘撑距地面 1m, 每道横撑间距 1.2m,并在四角加焊不小于 2.5m 的同型号工字钢八字 撑。水平撑必须与立桩连接成一体。管道顶进时如盘撑与管道相撞, 应先在管顶上 150mm 加焊盘撑后方可将现有盘撑切掉。

(1) 顶管工作坑土方采用人工开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 顶管工作坑第一步开挖深度为 1m,以后每步开挖的深度不大于 1.2m。 在挖掘大面积土方前, 先挖四边并将板桩追下, 以保障护壁板桩始终 插入土中 500mm 以下,防止坑壁坍塌以确保施工安全。板桩后出现空

洞时及时用编织袋装土将空洞填实。

为防止导轨正常下沉,导轨基础采用混凝土底板,在砼内埋设钢

件。道轨使用角钢,焊接固定在埋件上。导轨安装时要严格控制导轨

高程、内径距和中心线的安装精度(允许偏差 2~3mm)。两导轨平行、

等高, 其坡度与管道坡度一致。安装后的导轨牢固, 不得在使用中产

生位移,并经常检查校核。

顶管后背采用混凝土后背形式,顶管后背的面积为 10.5×4.5m

(宽×高),后背坑底低于顶管工作坑底板 1.0m,以使顶镐着力中心高

度不小于后背高度的 1/3。后背采用现浇砼厚 600mm。后背原状土方

必须保证在长 10 米以上。

(4)顶管设备。顶管工作坑内配置 8 台千斤顶和两台 50Mpa 高压

油泵,同时配置 4 组专用配套顶铁和护口铁。

JC/T 2444-2018标准下载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后,经专业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顶管工作坑上口盘撑完成后,及时搭设工作台 D=2400。承重主梁 为双工字钢两道。每根双工字钢主梁两端伸出顶管工作坑壁搭地长度 为 2.25~2.50m,每根双工字钢上下翼板采用联接板焊接牢固(工字钢 联接板为δ=8mm 厚、尺寸 280×280mm、四周连续焊、焊脚尺寸δ=8mm, 上下翼板各 12块—均布)。两根双工字钢之间采用 l100×8角钢联接, 联接角铁共 4 道×2=8 根。角铁联接板为 300(高)×201(宽)mm、δ=14mm 钢板与工字钢腹板满焊联接,每块联接板钻φ22mm 孔两个、使用 M20 螺栓联接。连接板一侧焊 201×100mm、δ=14mm 加筋板。确保双工字

主梁下铺 15×15cm方木、要保证每根主梁承压面积。主梁中间 位置留下管和出土平台口,在平台口上设置活动盖板(装有滚动轮和 导轨)。顶管工作坑工作台在上部机挖土方完成后,及时搭设,以利下

本工程 DN2400 钢筋混凝土管,采用专用顶管架,可以满足下管和 出土需要。顶管架受力杆(立柱)采用 DN150(外径 165)mm 水煤管、壁 厚 4.5mm。立柱下端焊加强连接板、板厚δ=14mm、长 360×宽 285mm。

每块连接板四角位置钻φ22mm 孔 4 个,使用 M20 螺栓与地梁连接。

顶管架每根立柱必须踹座在地梁上,地梁也为双工字钢、其结构 尺寸与主梁相同。立柱与立柱之间使用φ50mm 水煤管作剪刀撑联接,

注意进管、出土方向不要联接。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84项治理措施,满满的经验!完整版可下载!.pdf本支架每次安装完成后,必须经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使

用。顶管工作坑施作完成后,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