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厂房工程轻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147P.doc(3) 提高工人素质,在全司范围和劳务市场调入具有创优经验的技术素质高的工人进场,确保工程创优需要,同时签订必保创优的人工单价,确保达到工程目标。
(4) 材料进场把关:各类建筑材料进行社会调查,各类材料都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材料进场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部门和施工部要做到层层把关。
(5)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按我司制定的质量体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容进行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投标时所承诺的工程达到要求总变电所搅拌桩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4.6 土建与其它专业穿插施工
安装工程是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论是在投资规模上还是在工程量与工期方面,都是与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统筹布置协调并进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施工在合同工期内保质保量地予以完成。因此,如何把握安装工程施工的节奏与土建施工合拍,如何控制安装工程的施工,使其能在土建工程中游刃有余地穿插施工是保证安装工程和土建工程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和加强成品保护,使施工走上良性循环的最重要的措施。
1、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穿插原则
安装工程进展服从土建工程的施工部署,因为安装工程均是附着在土建工程之中的,土建工程是安装工程的基础。土建工程施工应从局部或总体上为安装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涉及到有安装项目的土建施工部位应尽快完成,扫清“尾巴”。使安装工程尽快插入展开施工。
安装工程施工中应结合土建施工的进度控制计划,编制各种机电设备的最迟必须进场计划和各安装工种的最迟必须插入展开施工的开始时间,以便于土建施工时及时安排完善相关部位的土建工作。
各类预留洞、预埋管、预埋铁件随土建结构施工同步完成。
竖向风、水气管安装工作应分段施工,满足土建装修工程施工分段施工的需要。室内卫生间上下水管、暗线管、内配线、各类开关箱盒插座的安装工作随土建粗装修同步完成。
机房内设备的安装工作,土建施工应首先完成对该部位的防水、防雨、防干扰的围护工作,使此部位的设备安装工作能在工作面形成后迅速展开。
总体地面竖向工程中的地下管网施工安排在土建工程中普通装修结束后,土建大量施工机械退场,大量材料堆场空出后安排地下管网施工,底下地下管网完成用回填后,土建即组织力量迅速完成竖向场内道路施工。
2、装饰与土建工程的穿插
(1)砌体工程与抹灰工程
在砌体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工完场清和细部处理等检查工作,并保证室内各种零星砌体一次性完成,同时为明露的各类管线的安装工作提供工作面。抹灰工程在砌体完成后插入。
室内装修应分段做好成品防护措施后尽早插入施工,分别从上至下,从而至外组织施工。做到完成一段封闭一段,加强成品保护。
4.7 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1、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建设工期,减少劳力、机具、材料消耗是降低工程成本最有效办法,由于本工程建设规模大,所投入的劳动力、机具、周转材料多,所发生的租金费用大,科学地安排工程进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好途径。
2、注重工程质量管理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和杜绝返工浪费节约成本的主要措施。
4、项目部的材料采购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市场调查,做到货比三家,大宗材料的采购采取投标报价采购,以买进物美价廉的材料,并与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第五章 本工程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场计划
第六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
6.1 本工程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
6.2 各工程劳动力计划如下
1、土建工程劳动力计划
2、水电工程安装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七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7.1 本工程临时用地表
7.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本工程在招标工程项目内容及承包范围内总施工工期105日历天。
8.2 施工总进度网络图
第九章 施 工 方 案
9.1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9.1.1 施工测量放样定位
施工过程中,主要对各施工楼层的平面轴线、竖直标高、变形进行观测控制。
1、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本工程根据甲方提供的城市规划坐标同时根据图纸轴线建立施工控制网。为确保控制网点测量和点位的埋设精度,公司测量队计划采用TPS300全站仪进行区控制网的测量,控制导线及点位埋设方法见下图施工控制网图。测量队计划组织有现场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进行实地操作,精确地在导线上埋设永久性控制点,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各单体项目轴线准确放样的精度以满足施工要求,其测量精度控制在1/30000~1/40000之间,直角误差在±5'。在导线上埋设控制点控制的优点是能够随时检查导线点有无损坏,以便准确恢复,始终保持控制点与房屋设计轴线精度一致。
定桩位时按照建筑施工控制网,采用经纬仪及经核定合格的钢卷尺进行各单体项目细部放样,实地定出控制轴线,在龙门板上写明轴线编号,再按设计图中所示尺寸逐一加以定出位置,定出的桩位之间尺寸必须再进行一次校核。标高控制点引测前应严格进行校正,确保水平仪完好、准确。
3、建筑物平面与高程控制:
平面控制采用T2级经纬仪,由外部控制点向基础表面引测,误码率差应在±5mm以内。
高程控制的水准点采用高精度的绝对标高,并设定于个外部控制水准点用二等水准测量确定水准标面的标高。
竖向垂直采用天顶垂准测量,采用T2 纬仪上配备弯道目镜。测量步骤:先标定下标志和中心坐标点位,在地面设测站,将仪器置中、调平、装上弯管目镜,在测站天顶上方设置目标分划板,位置大致与仪器铅垂,将望远镜指向天顶,并固定后调焦,置望远镜十字丝与目标分划板上的参考座标x、y轴相互平行,分别置横丝和纵读取x和y的格值GJ和GJ。转动仪器照准架180°,重复上述程序,分别读x格值G1J和y格值G1J,然后调动望远镜。将横丝与格值重合,将仪器照准架旋转90°,置横丝与目标分划板x轴平行,读取y格值G1J,略调动,使横丝与格值重合,所侧得XJ=,YJ=的读数为一个测回。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设计图纸布置的点位埋设,采用Ⅱ等水准的N2精密水准仪和钢水准尺进行观测,建筑物每做完一层后即进行观测,主体完装修过程中每月观测一次,并由专人对观测成果进行整理。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要求高层建筑的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等决定。一般由甲方召集设计、施工、监测以及管线、房管、道路等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决定观测时间和次数。
(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a、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b、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c、使用固定的水准点;d、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使用仪器工具的要求: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所用的仪器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可测Ⅱ等水准的精密水准仪和钢水准尺。
(4)确定沉降观点按设计图要求布点,并做好记录。进行沉降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的影响,造成通视困难,往往为寻找设置仪器的适当地点而花费时间。因此对观测点较多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前,应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它固定点临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最后,应根据选定的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以后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沉降测量,不仅可以避免寻找设置仪器的麻烦,加快施测进度;而且由于路线固定,比任意选择观测路线可以提高沉降测量的精度。但应注意必须在测定临时水准点高程的同一天内同时观测其他沉降测点。
(5)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如有条件,最好采用N2或N3类型的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测定。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
(6)观测方法及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使用精密水准仪光学测微法后、前、前、后进行观测,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有多个前视观测点时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测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1)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建筑的几何尺寸及施工方法等确定测设方案。
(2)建立较高精度的施工轴线、标高控制基准点。
(3)配备2~3名专职测量人员和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① J2经纬仪三台,水平仪六台。
② 专用上海产50m钢卷尺六把。
① 确定基准点:轴线采用铅直投测的方法进行,轴线基准点均设于中心,四角分别设四个点,共四个基准点组织控制网。
② 测设:安置激光经纬仪于建筑物底层施工轴线基准点上,用竖向贯通投点法。
9.1.2桩基施工方法
9.1.2.1施工质量要求
本工程采用预制方桩,边长为300mm,施工方法采用完全静压,静压桩施工质量要求。
1、桩的制作采用在专业厂家制作,开工前运送到现场,工地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和取样试验。
(1)桩的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优先采用闪光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时,不得超过50%。
② 同一根桩相邻两根主筋接头截面的距离应大于35d(d为主筋直径),并不小于500mm。
③ 焊接接头不得在距桩顶三倍桩边长范围内设置。
④ 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2)预制桩制作的钢筋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制桩的钢筋骨架容许偏差
(3)桩制作的钢筋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纵向受力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不宜采用冷加工过的钢筋,当采用冷拉方向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② 纵向受力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且采用带钢丝的水泥砂浆垫块,沿主轴方向每隔1米一块。主筋距桩顶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防止打桩时在锤击作用下,主筋顶住桩帽,发生桩头破坏。
③ 桩顶附近严禁设置斜向或弯曲的钢筋。箍筋优先采用螺旋箍,采用矩形钢箍时必须采用135°弯钩,且其平直部分应大于10倍箍筋直径,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焊接钢箍。
④ 桩吊环的位置应埋设在中间主筋的二侧。使桩在起吊时不致发生侧向倾斜。
⑤ 当预制桩在吊环处被削弱的截面处另加2Ф14,l=1000补强钢筋。
⑥ 桩起吊采用预埋钢筋吊环时,其锚脚埋入砼内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吊环钢筋直径的30倍,并与桩的主筋扎牢。
2、桩身的容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表的规定:
3、预制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1)桩的表面平整、密实、掉角深度不超过10mm,局部蜂窝掉角的缺损面积不超过全部桩表面积的0.5%,且不得过分集中。
(2)砼的收缩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25mm,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1/2。
(3)桩顶和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或掉角。
9.1.2.2 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工作:
① 清除现场妨碍施工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如地下管线,旧有基础,地面上电杆、电线、树木等。
② 整平压桩范围场地,周围作好排水沟,修建现场临时道路。
③ 作好测量控制网,水准基点,按平面放线定位。
④ 压桩前必须对班组进行质量与安全技术交底。
① 当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
② 桩在起吊时应使每个吊点受力均匀。
③ 施打前用三点起吊作为吊点。
④ 桩在旋转起吊就位时严禁使用吊环。
① 打桩前事先处理高空或地下障碍物,施工场地应平整,排水畅通,并满足打桩机械所落需的地面承载力。
② 桩锤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种类,桩的密集程度,单桩垂直承载力及施工条件等选用。
③ 施工时保持桩符合下列要求:
(a)当桩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砼的龄期不得少于28天方可沉桩。
(b)桩在拆模时外观应符合桩的制作要求。
(d)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e)桩留下的桩孔及时用砂回填密实。
④ 施工前根据桩径、桩长和土层特征及施工机械性能作出施工组织计划,对于沉桩顺序,一般宜采用先深度后浅,先长桩后短桩,自中间分两向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⑤ 沉桩控制原则:沉桩的标准应由标高控制和贯入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GBT 39298-2020 再生水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根据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a)打桩过程遇到异常情况(贯入度剧变、桩身倾斜、位移、桩顶、桩身裂缝、压裂)立即停止打桩并通知设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b)贯入度应通过试打桩由设计人员会同有关单位确定。
(a)预埋铁件表面保持清洁。
1#、2#修船坞周边动力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b)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用契形铁片填实焊牢。
(c)焊接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施焊,焊缝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d)桩接头焊接完后,焊缝在自然条件下冷却10分钟以上方可继续沉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