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人保大厦=施工组织设计合稿(EPC总承包项目)(298P).doc2.3.3.4 地下结构
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采用两台TC6015塔吊进行水平垂直运输,投入一个劳务队分班组流水施工。
2.3.3.5 地上主体结构
施工时主要用两台塔吊进行钢材与周转料具的运输,塔吊在主体结构、钢结构以及屋面工程完成后拆除。混凝土采用高层泵送技术,利用高压输送泵直接输送到使用楼层,再用遥控电动布料机或布料杆直接布送于使用部位,局部无法到达部位人工倒运即可。主体结构施工主要由一支主体结构施工队伍完成,安装与幕墙预留预埋的人员同步配合。劳动力安排见第五章《5.1劳动力投入计划》。
国际大酒店热交换机房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2.3.3.6 砌筑工程
砌筑工程沿建筑纵向分为3段,地下室为第1段,一至十二层为第2段,十三层以上为第3段。
地下结构施工结束并将各层清理干净后开始穿插地下部分砌体结构施工,房心回填完毕后穿插地下三层砌体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到十二层完成时开始穿插,由低到高逐层推进,第十二层完成后进行一至十二层主体核验;第二段完成后按顺序继续向上逐层推进,直到全部砌筑工程完工,进行十三层以上主体核验。
2.3.3.7 装饰装修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竖向分区与砌筑工程分区对应一致,划分为3个施工段,地下室为第1段,一至十二层为第2段,十三层以上为第3段,各段与砌筑工程形成整体流水施工,各段砌体完成并主体核验合格后开始穿插装饰装修施工。
装饰装修施工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则,总体施工顺序为自下而上、分区插入,施工区内层间流水方向为自下而上,各工序在层间组织流水作业。
室内粗装修主要垂直运输机械为施工电梯,室内精装修施工垂直运输前期使用施工电梯,待正式电梯调试验收后使用正式电梯进行垂直运输,同时拆除室外施工电梯,幕墙施工采用悬挂电动吊篮。
砌体及粗装修工程的施工全部由一支专业土建施工队伍承担,精装修与幕墙各选一支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劳动力安排见第五章《5.1劳动力投入计划》。
2.3.3.8 机电安装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包括较多,主要有给排水、消防、暖通、电气、弱电工程等。
1 区段划分与施工顺序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需结合砌筑工程及装饰装修工程等进行划分,本工程宜划分为3个施工区段,即:地下室、一层至十二层、十三层以上。施工顺序遵循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先主管后支管、先上后下的原则。
根据“分区段施工、交叉循环搭接、分段调试、整体联动”的总体思路,本工程的施工总体组织安排如下:
根据主体施工进度计划,将优先安排地下室机电安装施工,首先对地下室预留预埋管线进行复核,并全面展开地下室机电安装工程施工。
在土建施工主体阶段,和土建施工结合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在土建墙体砌筑基本完成后,立即开展机电工程施工,以“先主干管、再支管、最后设备安装”为原则进行。
各个区在基本完工后,分段开始管道试压、吹扫工作;协调配合风管漏光和漏风量测试工作以及电气测试工作。电气10KV变配电室调试工作要提前进行,及早送电,便于单机调试和系统调试。和业主、能源供应单位和其他独立承包商组成联动调试小组,进行联动调试工作。
根据区段划分和以上施工总体安排,按区和专业划分,组织专业施工队,列表如下:
2.3.4 施工流程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
3.1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3.1.1 测量工程简介
3.1.2 测量工程施工组织及流程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量,安排专职测量技术负责人1名,持证上岗并从事测量工作3年以上,负责测量工作的安排、仪器的管理、测量质量的管理、测量工作进度的控制及测量工作的指导及一般性问题的解决。另派测量工2名,要求从事测量工作2年以上,服从负责人的安排,执行测量放线操作。
本工程测量仪器配置见第第六章6.3节。
3.1.3 测量工程施工方法
1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 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每层结构施工时,用经纬仪将基坑两侧的轴线做直线投放,把二级控制网格线弹到垫层表面或结构板面,再用尺量法进行轴线测放与细部放线。
(2) 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
地下结构施工开始后,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内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测量的过程中采用附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以消除或减小仪器及其他误差对施工的影响。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3.1.4 建筑物沉降观测
本工程设置两个高程基准点,由测量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并做好记录与影像资料。
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测量
(2) 基准点高程校测
基准点使用前,用电子水准仪从测绘院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高程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基准点高程数据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
(1) 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提供首次沉降观测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
3.1.5 基坑变形量监控
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于支护桩冠梁顶部,沿基坑开挖边线20m一个,共布置20个监测点。
安装测斜管时,测斜管底部要装上盖子,注满清水,随时检查其内部的一对导槽,使其始终分别与坑壁走向垂直或平行,避免测斜管发生扭转。
测斜管下入到预定深度,检查导槽是否畅通无阻,滚轮是否有滑出导槽的现象。
测量测斜管管口坐标及高程,做出醒目标志,以利保护管口。现场测量前务必按孔位布置图编制完整的钻孔列表,以与测量结果对应。
(2) 沉降观测点:地面沉降观测点沿基坑开挖边线15m一个,观测方法与楼体沉降观测方法相同。
3.2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3.2.1 土方工程简介
土方工程包括土方开挖与土方回填。土方开挖放量约15万m³,肥槽回填采用2:8灰土,回土方量为6070m³;顶板种植土回土方量为5586m³;室内房心土回填采用素土回填,回土方量为6500m³。
3.2.2 土方工程施工组织与流程
3.2.3 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3.2.4 土方工程技术措施
3.3 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3.3.1 基坑支护及降水简介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17.67m,属于深基坑;地下稳定水位深度16.10~17.10m,本工程采用支护桩(上部土钉墙)+预应力锚杆支护型式,开挖前进行降水施工,支护桩桩径700mm,桩长19.1m,水平间距1600mm,降水井间距25m布置,共布置15个,井深32m,成孔直径800mm,井管内径500mm。
3.3.2 基坑支护及降水组织及流程
1、基坑支护及降水组织
2 基坑支护及降水流程
3.3.3 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法
3.3.4 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措施
3.4 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3.4.1 桩基工程简介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机械旋挖灌注桩,桩径为700mm,桩长45m,采用C35混凝土浇筑,总桩数为386根,其中试桩4根,检测桩4根,锚桩32根。桩端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试桩预估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750kN。
3.4.2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及流程
1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
2 桩基工程施工流程
3.4.3 桩基工程施工方法
3.4.4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3.5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3.5.1 钢筋工程简介
3.5.2 钢筋工程施工组织及流程
1 钢筋工程施工组织
2 钢筋工程施工流程
地下部分A区钢筋施工由西向东施工,B区由北向南施工。
地上部分主体结构按后浇带位置分为2个段组织逐层流水施工。
3.5.3 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1 钢筋加工采用现场加工,采用塔吊水平垂直运输,钢筋安装采用人工现场安装绑扎。
3.5.4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3.6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3.6.1 模板工程简介
3.6.2 模板工程施工组织及流程
整个现场地下结构施工阶段设置1个木工棚,1个材料堆场,地上结构施工阶段设置2个木工棚,2个材料堆场。每个加工棚配置圆盘锯2个,平刨2个,配置两个模板施工班组,进行穿插施工。
其余施工组织与施工流程:同结构施工部署。
3.6.3 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模板施工过程中,遵循经济合理、工艺成熟、质量可靠、操作简便、便于周转的原则。为此,本工程地下室及地上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及梁板模板体系主要采用散支散拆的木模板体系。
框架柱、剪力墙等竖向结构与梁板水平结构采取一次性浇筑,不设置施工缝。
3.6.4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2 地下室基础梁、底板施工
3 框架柱模板施工技术措施
4 剪力墙模板施工技术措施
5 梁板模板设计方案
6 楼梯模板设计方案
3.6.5 模板工程满堂支撑架验算
3.7 高支模施工方案
3.7.1 高支模简介
3.7.2 高支模施工方法
3.7.3 高支模施工技术措施
3.7.4 高支模施工计算
3.8 后浇带施工方案
3.8.1 后浇带简介
本工程设置后浇带较多,且后浇带两侧结构悬挑长度过长(最长悬挑长度为6000),为保证结构安全,混凝土具备拆模强度后,在模板拆除过程中,保留后浇带整个跨内支撑架体,待后浇带浇筑完成并达到要求强度后进行拆除。
3.8.2 后浇带施工方法与措施
3.9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3.9.1 混凝土工程简介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55,工程混凝土总浇筑量为50496m³,地下结构28019m³,地上结构22477m³,除基础底板、外墙、室外顶板、消防水池采用抗渗混凝土外均采用普通混凝土,本工程主楼核心筒部位底板厚度为1.8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3.9.2 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及流程
3.9.3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3.9.4 混凝土工程技术措施
详见3.10节,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3.10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3.10.1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简介
本工程核心筒部分底板厚度为1.8m,混凝土浇筑量约1404m³,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控制的重点。
3.10.2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及流程
综合考虑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浇筑时间、搅拌站生产及运输能力、运输路线等因素,每个搅拌站的日均供应量为6000m³,完全能保证砼的供应要求。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拟投入两台拖泵,1台汽车泵配合施工。
3.10.3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3.11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3.11.1 脚手架工程简介 64,745
3.11.2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 双排落地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
(1)双排落地脚手架的构造
3 悬挑架的设计与搭设
(1) 外挑架的构造
施工时,按1.5m间距埋φ20钢筋环箍。根据施工需要,脚手架里立杆离墙面300mm,16#工字钢挑出1.5m,槽钢总长4.5m。
在悬挑槽钢的端头下部焊接φ20短钢筋,斜拉索绕过短钢筋预埋吊环用钢丝绳固定。在16#工字钢上,按悬挑架立杆1.05m位置,将两根300mm长短立杆焊接在槽钢上表面,作为双排挑脚手架的立杆定位杆,然后按要求搭设纵向和横向的大小横杆。
大横杆竖向间距1.80m,小横杆纵向间距1.50m。脚手架内立杆距外墙面300mm,搭设过程中,应注意搭设脚手架的填挡,扶手,并铺好竹笆。
脚手架内立杆与外墙之间,每层均架设一道隔离层。脚手架按楼层高度,水平方向1.5m,设一道与柱、梁拉结钢管。
脚手架搭设交圈进行,同时要满挂、满铺竹笆后用密目式绿色安全网围护。脚手架上的荷载不得大于3kN/㎡。
技术交底范本_机械回填土卸料平台搭设基本要求:
制作:边框为16a#槽钢,内部骨架为16a#槽钢,间距1000mm;与建筑锚固接点用3根20圆钢制作。
卸料平台为活动式平台。
3.11.3 脚手架计算书
植筋技术交底11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2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