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商业中心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组织设计(附图丰富).doc

[苏州]商业中心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组织设计(附图丰富).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9.8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苏州]商业中心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组织设计(附图丰富).doc

地下连续墙总延长米约为842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水下C35,抗渗等级为S10。连续墙设计参数如下地下:

1、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设计

地下连续墙的接头可分为两大类:施工接头和结构接头。

施工接头是指地下连续墙槽段和槽段之间的接头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学习,72页word版可下载.pdf,施工接头连接两相邻单元槽段。

结构接头是指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构件(外墙、底板、楼板、梁、柱等)相连的接头。接头设计需满足主体地下结构受力及变形要求,并设置可靠的抗渗和止水措施。

本工程大部分地下连续墙不承受上部结构荷载,一般可采用柔性接头。地下连续墙中使用钢性接头关键是要处理好接头防渗和墙体的整体性问题,通常可在槽段接头处外侧设置旋喷桩,起到止水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结构底板、结构地下室外墙和地下连续墙的连接均采用刚性连接。通常采用在地下连续墙内预埋接驳器,底板钢筋、结构地下室外墙通过钢筋接驳器全部锚入地墙作为刚性连接。

2、地下连续墙防水设计

地下结构的防水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防水设计等级标准

地下墙按防水等级二级的要求设计,主要是对一定的水泥用量进行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地下连续墙墙身防水

① 由于地下连续墙是水下浇筑混凝土,因此地下连续墙的墙身质量和防渗性能与现浇墙体

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增强地下连续墙墙身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地下连续墙采用防水混凝土,本工程现浇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5(水下)墙体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同时满足主体结构的设计标准。

② 地下连续墙中通常会预埋与结构构件连接的钢筋接驳器和插筋等预埋件,如预埋件设置

不当,预埋件位置会成为墙体抗渗的薄弱点,预埋件会成为大量渗水路径,影响墙体的抗渗性能。

在设置预埋件时,应将预埋件的锚固钢筋尽量锚固在墙体中部,使预埋件的端部和迎土墙体表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锚固钢筋在墙体厚度方向贯通形成渗水路径。

③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墙体质量,采取措施使墙体混凝土浇筑密实,防止

④ 地下连续墙可采用注水试验对墙身抗渗性能进行检测。

(4)地下连续墙与压顶圈梁接缝防水设计

通常地下连续墙顶压顶圈梁与地墙二次浇筑,因此地下连续墙与首层结构存在二次浇筑施工缝。为确保二次浇筑接缝位置的防水可靠性,在墙顶位置凿除通常的凹槽,以增加连接部位的渗透路径,同时在槽内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并在抗剪块内设置通长的止水钢板。地下连续墙与首层结构连接的止水措施在工程中已经大量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止水效果。

(5)地下连续墙与基础底板接缝防水设计

在深基础工程中,基础底板埋深较深,在强大的水头压力作用下,连续墙与基础底板接缝处易出现渗漏现象,因此地下连续墙与基础底板连接部位必须采取可靠的止水措施。在浇筑基础底板时,连续墙与底板传力带接触面位置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及预埋注浆管。预埋注浆管待结构完成并稳定之后,灌注亲水性环氧浆液止水防漏,同时也可起到补强结构的作用。

逆作法基坑工程(主体与围护相结合)中,竖向支承构件除在基坑逆作开挖实施阶段,承受已浇筑的主体结构梁板自重和施工超载等荷载;在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逆作阶段结束后,与底板连接成整体,作为地下室结构的一部分,将上部结构等荷载传递给地基。

基坑工程中的竖向构件包括立柱和立柱桩。除局部临时支撑区域外,增设立柱及立柱桩,本工程一般区域考虑采用与主体地下结构柱及工程桩相结合的立柱和立柱桩(一柱一桩)的形式。

1、立柱:施工阶段的支承钢立柱类型采用角钢格构立柱,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可外包混凝土作为主体结构框架柱的劲性构件。立柱穿越基础底板范围内设置刚性环形止水板,锚入桩体部分设置螺旋箍筋。

2、立柱桩:采用主体结构工程桩。根据计算结果,满足基坑逆作需要的立柱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3850kN(对应极限值为 7700kN),而根据试桩结果,目前单桩(φ800,37.5m 桩长)承载力极限值为 8050kN,因此可利用主体工程桩作为立柱桩。

3、根据设计方案,本工程立柱和立柱桩共分五种型号,具体设计参数如下表:

立柱和立柱桩型号一览表

注:格构柱采用 Q345 钢

4、立桩及立柱桩详见《一柱一桩平面布置图》。

4 逆作施工阶段结构梁板支撑

逆作法支撑与立柱体系与主体结构框架结构相结合。详见《B0层、B1层、B2层楼板逆作平面图》。

为增强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将地下连续墙各槽段连接起来,在地下连续墙等部设置钢筋混凝土顶圈梁;各槽段连接起来为方便水平结构与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连接,在结构周边设置边环梁。边环梁通过钢筋接驳器或预埋弯筋相连接。顶圈梁和边环梁均采用 C30 砼(且不低于结构混凝土标号),截面尺寸如下表:

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挖土和运输机械需进入到基坑中间部位进行挖土和运输。采用结构楼板作为支撑时,可将楼板局部加强以满足挖土施工的需要,作为行车栈桥。

本次方案结合建设场地出入口及基坑形状等因素,总体考虑沿南北向和东西向设置 T 字形栈 桥。

为方便土方开挖及基坑暗挖阶段的通风、照明,及施工设备、土方、模板、钢筋、混凝土等的上下运输,在结构楼板预留若干上下贯通的竖向运输通道。

取土口首先利用结构本身的开洞,如车道、上空的中庭等;并在栈桥边设置临时取土口;同时主楼顺作区域设置矩形大取土口。

临时取土口一般为矩形,长边长度为两跨柱距、 短边长度为一跨柱距。

3、栈桥和取土口的布置详见《栈桥和取土口布置示意图》。

本工程地下室与一期工程地下室的地下一层和二层之间设置了多个连通口。此次围护设计考虑二期基坑开挖至相应标高后,再凿破地下连续墙,开挖连通道。其处理原则如下:

(1)地下一层之间的连通口考虑两侧放坡开挖;

(2)地下二层连通口由于挖深达到 8.4m,考虑采用双重管高压旋喷桩对连通口两侧土体进行 加固,加固体宽度 6~8m;

(3)为防止开挖连通口时发生地下水渗漏,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对两期之间的空隙进行止水封堵,并在其间设置真空管井备用,一旦发现出现较大渗入,即可开启管井进行降水。

连通道处地下连续墙同时采用预加固和后加固措施。

预加固即预先在地下连续墙槽段相应位置预留止水钢板和钢筋。

1、凿处连通道局部位置的地下连续墙;

2、采用临时支承对已凿出部位的地下连续墙进行临时支托,以确保连通道位置上部竖向荷载 的传递;

3、采用相同的方式凿除剩余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其后通过凿除洞口的四周新增结构梁柱对洞口进行加固。

4、连通道的顶底板、墙板与新增结构梁柱一起浇筑,新增结构梁柱通过预先留设的埋件与地下连续墙整体连接,达到强度后拆除前面所设置的临时支撑。

本工程采用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作为周边围护体,连续墙本身具有止水能力,一般不需另设止水帷幕。

对基坑进行预降水有如下作用:(1)干燥开挖面,有利于便捷施工、文明施工;(2)预降水可以有效提高坑底土抗剪强度,提高被动区抗力,有利用提高基坑稳定性和变形控制。

因此此次设计考虑采用自流管井对基坑进行预降水处理。

而对于⑥层粉砂中的承压水,根据计算,基坑抗承压水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不需要专门进行处理。

第三部分 施工总体部署

施工前,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学习、熟悉地质资料和图纸、施工规范及技术文件,并组织由降水施工人员参加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会议,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针对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并采取有效的保证质量、安全文明的措施。

施工前应按施工平面图布置井点和材料堆放场地,并预先探明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

施工前应做好设备安装、调试检查工作;做好供水供电、夜间照明、原材料的检验与试验等工作。

开工前办理有关施工手续及申报工作。

1.2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体系

1、项目部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

2、按项目法施工管理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为实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建立强有力的现场施工管理项目部,项目经理作为管理核心,全权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控制及外部环境的协调等工作。组成人员职责分明,相互协作。

3、主要岗位人员的职责

1.3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体系

1.3.1 质量保证体系

为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履行我公司对顾客的质量承诺,落实公司的质量方针,实现公司质量总目标,我公司组建新苏中心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如下图:

1.3.2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公司管理方针及本公司内部的特点,并形成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人员的配备、岗位的设置应符合本工程的特点而定,做到相对固定,不得随意变动;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和专业人员,确定控制和检查手段、措施;确定整个施工过程中重点内容,关键点、危险部位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以确保安全保证计划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严密性、可行性。

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和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其有效性。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应围绕实现项目安全目标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活动及其业绩,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模式运行。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组织网络如下图:

1.4总包与基坑支护专业分包的技术交底和现场移交接手续要求

由于本工程地下逆作法施工的地下连续墙、立柱、立柱桩、桩基、降水、监测为它单位进行施工,必须明确好各方的职责及责任,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同时必须做好技术交底与移交接手续。

1.3.1、建立各单位之间的管理组织网络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便于管理,确定各单位之间管理组织网络如下图:

1.3.2、各单位的职责

地下边连续墙、立柱及立柱桩、降水单位(华东公司):负责降排水施工,同时监测坑内降水水位,每天将观测记录报送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建设单位。当地下水位高于开挖面1m以下时,需要及时通知总包单位,再通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降水施工时,要求有确实可靠的措施,确保降水水位的正常。当出现险情况时,无条件的配合总包单位的施工抢险。

基坑监测单位:负责对基坑外侧的变形、沉降、位移、水位监测,同时负责对B0层及以下楼层板结构应力的监测,确保数据准确,指导基坑施工。每天将监测报表报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当有报警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各方。当出现险情况时,无条件的配合总包单位的施工抢险。

监理单位:根据降水单位的降水情况报表及基坑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签发土方开挖今、验收、混凝土浇灌今等施工指今。当有报警时,及时签发暂停施工指今,同时,协调建设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进行报警数据分析,对报警时的处理方案进行审查、批准。当出现险情况时,参与总包单位的施工抢险。

总包单位:负责各分包单位的协调和现场管理工作,对土方开挖专业分包单位下达施工指今,组织结构工程的施工,以及报验工作。及时反馈现场的施工情况,同时发现不正常情况时,及时反馈给监理单位、降水单位、基坑监测单位、建设单位,会同查明情况后再行施工。当有险情时,组织施工抢险工作。

建设单位:负责总的协调工作,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出现报警时,组织设计单位及参建单位进行报警数据的分析,确定处理方案。出险情时,协调各参建单位进行抢险。

1.3.3、技术交底及移交接要求

1、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院进行设计交底。

2、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其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地下连续墙、桩基、立柱及立柱桩、降水井施工完成后,专业分包单位对需进行检测验收,并组织中间验收,根据中间验收专家组的意见确定是否可以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可以将工作面移交给总包单位,组织施工。

4、每层土开挖完成后,地下连续墙与楼层相接部位、地下连续墙接头部位进行检查验收,是否存在渗水等现场,钢筋接驳器是否完整及损坏,验收完成后,移交总包单位进行施工。

详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按符合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着眼于创省文明工地的目标实施,高起点严要求东苑公寓主楼客房装修翻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到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对,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进行调整;具体布置如下:

1、生活区的临时设施的布置:由于现场场地狭小,无生活用房用地,另行与业主协商解决。现场设办公室10间,会议室1间,仓库5间,危险品仓库2间,及卫生间。

2、施工现场出入口:本工程现场出入口共设三个出入口,1#门为主要出入口,2#门主要为车辆入口,3#门主要为施工人员出入口。

3、临时道路布置:靠施工现场东侧,吴中广场西侧设一条南北的主施工道路,接1#门,临时主施工道路做法为:

2#门的临时道路为B0层的行车栈桥,本工程顶板存在1.25m的高低落差,设置临时坡道以便车辆等驶入高跨区域。临时坡道及高跨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结合面层150mm厚C30配筋路面,待完成结构、建筑使用之前拆除,坡道做法如下图:

4、塔吊布置:在挖土开始时现场安装4台TC5610塔式起重机(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塔吊基础利用工程桩(不能利用的情况下,重新施工钻孔灌注桩)角钢格构柱GB/Z 41384-2022 M2M业务平台技术要求.pdf,在顶板以下约2500mm处设置首层平台。

2.2堆场及运输线路安排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