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2.8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⒉进行桥面工程及附属结构工程、分两次从两岸向跨中对称施工。

⒊全面进行一次索力检测和调整,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第八步:收尾配套及竣工验收

在主体工程完成的同时,进行收尾配套及整理。

SL 309-2013标准下载㈠施工准备 2003年10月1日~2003年10月30日

⒈钻孔桩 2003年10月31日~2003年12月9日

⒉承台施工 2003年12月10日~2004年1月18日

⒊主塔施工 2004年1月9日~2004年4月10日

⒈主梁S0、M0梁段支架现浇 2004年3月1日~2003年4月5日

⒉S1~S18、M1~M18梁段悬浇施工 2004年4月11日~2004年10月7日

㈣边跨合拢段施工 2004年10月8日~2004年10月18日

㈤剩余梁段悬浇施工 2004年10月19日~2005年1月7日

㈥主跨合拢段施工 2005年1月8日~2005年1月18日

㈦调整索力 2005年1月19日~2005年1月31日

㈧主桥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 2005年2月1日~2005年3月7日

㈨引桥、推行道工程施工

⒈基础、下部工程施工 2003年11月11日~2004年3月10日

⒉梁部施工 2004年3月11日~2004年11月20日

⒊推行道施工 2004年1月11日~2004年11月30日

㈩引道及附属施工 2004年5月1日~2005年3月7日

(十一)收尾及验交 2005年3月7日~2005年3月19日

施工总体计划详见施工总体计划表。

为了加快本工程施工进度,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我们将采取如下保证措施:

㈡运用科学的方法,高效的管理,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及时调整各项工程的计划进度及劳力、机械、材料,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㈢进场后立即组织人员、材料和设备进场,认真搞好施工组织计划,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正式开工的条件。

㈣以投标的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依据,及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更趋合理和完善。

㈤建立从经理部到各项目队的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要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度人、材、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㈥根据项目总计划进度,编制分阶段和月度计划,及时发现关键工序的转化,确定阶段工作重点。运用微机进行网络计划管理,及时掌握进度,分析调整,使项目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㈦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㈧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既重包又重管,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单位、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㈨根据当地气候,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加快进度,加大投入。并做好预防工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地进行。

㈩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配齐维修人员,备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

(十一)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

项目部设专职测量组,其成员由测量工程师和测量员、测量工构成,负责全过程的施工测量放线与内部测量复核工作。

㈡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为满足施工测量需要,确保测量控制及测量放线的质量,配备足够的测量设备,主要由一台全站仪、两台水准仪。测量设备及工具只有在通过有资格的计量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设备的检验合格证及其附件的影印件和复印件应随设备进入项目部存档,同时报送一份复印件给专业监理工程师。

⑴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座标点(应不少于三个点)采用全站仪接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

⑵起始平面控制座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座标点加密测量。

⑴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精密水准仪配双面水准尺,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认。

在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且距桥中心30m以外的稳定位置埋设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50-10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对已测设完成的加密高程控制网应随施工进度的推进,进行定期的复核测量,以确保施工全过程中高程测量系统的统一,复核测量时按初测时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成果应报送监理部确认。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监理、业主,以便及时处理,这些数据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以上测量放线工作一经完成,应及时进行报验,只有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施工的定位依据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⑴依据已布设的平面控制加密导线控制点座标和经复核计算无误的各钻孔桩中心座标,反算出待测桩位至测站控制点的水平距离及方位角,然后安置全站仪检测站控制点、精确定向,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出待定桩位的中心桩。

⑵采用正交线法检定出该桩位的外方向线控制桩,供护筒安装及机具定位使用。

⑶每个桩的护筒安装就位后,应测量护筒顶标高,供检测孔深度、桩底标高时使用。

⒉基础承台、墩桩施工定位放线

⑴当承台基坑开挖时,应及时进行坑底标高测量放线,确保基坑不致超挖。主塔承台施工时,应保证钢吊箱底标高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承台标高。

⑵基底施工完后,根据施工图给定的平面几何尺寸标定出边线,供模板、钢筋安装定位时使用。

⑶在进行墩柱模板安装时,应确其两个方向垂直度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其检测方法可用悬吊铅垂线法或用经纬仪校正,确保墩身高度与设计相符。

主塔施工测量是本工程测量重点,在施工时制订专门的测量工艺及方法来实施,以精确保证塔身位置、垂直度和高程等。

⒊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

⑴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墩柱顶帽上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计算出各支座的中心点座标,并反算出其至测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和方位角。

⑵全站仪按极座标法测设备支座中心点于顶帽面,并将其切法向方向线用墨线标定出来,供支座垫石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时使用。

⑶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水平度控制: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设计、规范要求。

⒈变形观测以经复测合格的施工区精密导线点和精密水准点为起始依据。

⒉本工程变形测量的主体是主梁标高及主塔位移。

⑴水平位置观测采用全站仪按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⑵垂直位移(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施工阶段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沉降)观测周期随施工工序的变更及时跟踪观测,上部结构施工完成至交工阶段按划分的时间区段进行观测。

每项观测完成及时进行观测成果即内业整理,按规定的表式报送工程监理部复核、确认。

⑴桩基施工竣工测量:桩的平面布置、桩顶、桩底标高及桩径。

⑵基础承台施工竣工测量:承台的外形尺寸、中心座标及底、顶面高程。

⑶桥墩柱、索塔柱施工竣工测量:墩心座标、外形尺寸、垂直度。

⑷墩顶帽施工竣工测量:外形尺寸、垫石及支座中心座标、顶面高程。

⑸桥面施工竣工测量:中线偏差、桥面标高、线形、索力。

⒉竣工测量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⑴竣工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要与施工测量相同。

⑵对施工过程中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实测实量其实际竣工平、立面位置。

⑴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编制竣工测量成果表,编绘竣工图和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⑵整个区段工程(承建部分)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并进行竣工测量后,依据分项工程竣工图、编绘工程竣工测量总图。

㈧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使大桥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测量质量和精度要求,制定本标段施工测量质量措施:

⒈施工测量严格按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

⒉健全施工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管理,明确职责。

⒊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测量放线前,须熟悉与施工测量放线有关的施工图纸及说明,并对施工设计图纸给出的放样定位数据认真复核,无误后,方用于施工测量放线。

⒋加强复核、双检制:做到放样数据要反复核实,放样点位应进行换人复测,确保放样出的平面及高程点位准确性。

⒌各项测量严格健全测量记录,现场测量按统一格式和表式进行记录和计算,做到清晰、签署齐全,原始记录不得涂擦更改。

⒍工程所有测量设备与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校。测量设备送检及现场测量设备的保管及维护遵照ISO9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计量设备管理程序》之相关规定,执行保证测量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⒎每项测量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按工程监理部规定的报验表式及程序申请报验和办理监理工程师签认。

⒏做好各项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整理、保管与归档。

第六章 单项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第一节、主塔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主塔塔高为96.2m(自承台顶至塔顶),桥面以上部分高80.77m。自下而上分为上、中、下塔柱。塔柱在承台顶的中心距离为41.832m。主塔砼采用C50。

中、下塔柱为倾斜塔柱,高58.33m,倾斜度1:3.25。其中桥面以下为下塔柱(高16.23m),桥面以上为中塔柱(高42.10m),外形尺寸顺桥向为6.4m、横桥向为4.5m,中塔柱壁厚60cm,下塔柱壁厚为80cm,单箱单室截面。

上塔柱为斜拉索的锚固区,为单箱双室截面,外形尺寸顺桥向为6.4m、横桥向为4.5m,顺桥向外壁厚1.2m,横桥向外壁厚0.6m,中隔板厚0.4m。斜拉索锚固点布置于中横隔板两侧,直接锚于砼塔壁,在塔横向施加预应力,锚固点竖向标准间距1.4m。

主塔基础采用分离式承台钻孔桩基础,两承台之间设横系梁连接,每个承台下为6根φ250钻孔桩,主塔基础共12φ250钻孔桩,桩间距为5.0(6.3)m,桩长约80.8m,桩底嵌入微风化粉砂岩3m,按柱桩设计,承台为圆端矩形承台,其平面尺寸为14×10.3m,四角倒圆半径为2.0m,承台厚5m,承台砼采用C40。两承台之间的横系梁按预应力构件设计,施加预应力用以平衡倾斜塔柱的水平推力,系梁为矩形截面,宽度为6.0m,高度为3.0m,系梁砼采用C40。

⒈主墩位于主河道内,采用水上作业平台施工,平台由钢管桩,型钢纵、横梁,分配梁及方木,木板组成。

钻机选用QJ250旋转钻机,该钻机钻杆抗扭能力高,很适应本工程的深、大钻孔桩的施工,承台及承台间系梁施工采用钢吊箱进行施工。

⒉在南岸至主墩间搭设一座便桥(便桥由钢管桩,型钢纵、横梁,分配梁及方木,木板组成)以方便材料、机具的运输,大型设备进入主墩采用船运。

⒊砼采用集中拌合,罐车运输,砼泵送。

主塔基础施工步骤图见下页。

下塔柱采用支架现浇,中、上塔柱采用摩擦承力式无预埋爬模进行施工。在塔身一侧拼装塔吊,由水上浮吊提升材料、设备等。

砼灌注采用泵送屋面防水工程-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技术、安全交底.doc,泵管通过便桥铺设至指定位置。

横梁支撑采用万能杆件构架组装。

水上作业平台由φ80钢管桩,工字钢、方木及木板等组成,工作平台采用分离式平台中间由系梁平台联系以适应承台施工的需要,钢管桩打入采用振动桩锤,钢管桩入土深度详见计算,保证平台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水上作业平台由30根管桩组成,桩顶企口内安放I65工字钢横梁,上置I45工字钢纵梁,纵梁上为I22工字钢分配梁,分配梁留出护筒空档,其上放20cm方木并加板。管桩分次打入,最后以满足施工平台高程为准,管桩河床面以上部分灌细砂,顶部浇注厚100cm的砼,最后铺设工字钢等平台顶面设施。

水中沉桩,用全站仪定出桩位。沉桩顺序应由中间开始,向两端或四周进行。特别在在潮汐影响下,安排沉桩顺序应设法减少移动船位,变更桩架斜度的作业次数。

起吊前应检查桩上的配件如桩靴、桩箍、及射水管、是否齐全。吊桩前应在桩的吊点上做出记号捆好钢丝绳。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景观施工组织设计(建总),不得任意变动。根据桩长设计,每根桩可设两个吊点。

起吊时桩身应平稳。吊到一定高度逐渐放松溜绳到桩身完全垂直为止。起吊过程中严禁桩身碰撞桩架。

锤击沉桩应沉完一根桩,再吊插另一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